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4 真正“从知道到做到”

1.4.1 生活就是“从知道到做到”

你小时候收集过名人名言,并应用在生活中吗?

我第一次知道有名人名言,是在上小学时。当时,一位老师问我:“剑飞,你记得多少名人名言?”我由于完全不了解名人名言,只能摇头。后来才知道,名人名言不仅能让我们知道一些道理,还能在关键时刻提醒自己。于是,我收集了大量的名人名言。2010年,我每天开始抄写名人名言送给自己。多年后,我还把其中一些分享到语写社群中。

阅读的书越来越多,知道的道理也会越来越多。无论是名人名言中的道理,还是书中的道理,“从知道到做到”,都有一个过程。有的道理我们虽然很早就知道了,但并不一定能做到。

比如,我开始写日记之前,读过很多关于写作的书,其中一本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书名是《晨间日记的奇迹》,作者是佐藤传。他在书中说自己花了13年在晚上写日记,后来又花了12年在早上写日记。在晚上写,很多内容像是反省;在早上写,日记内容更积极、正面。我通过这本书知道的道理是:

在早上写作,对一个人的情绪、写作状态及整个人生状态有积极正向的影响。

从那时候开始,我决定在早上写日记,并付诸实践。后来,我在早上用语写来写日记,同时也提倡学员在早上语写。

我在《极速写作:怎样一天写10万字》这本书中提到:

大量写作场景的构建,有助于我们培养写作习惯,当习惯全部确定下来之后,就只做一件事,即把知道的直接做到,不用再去过多摸索。

培养写作习惯时,我花了大量时间构建写作场景。在此期间我更换过很多键盘,直到后来买到一个静电容键盘,用起来觉得非常好,之后再也没有换过其他键盘。学习摄影时,我也买了很多设备。有一段时间,我买了好几种不同的相机,直到后来对相机的要求降低,认为只要把手上已有的设备用起来就行,才停止买新相机。摄影技术的高低不在于你有多少设备,写作习惯的好坏也不在于你的键盘打起字来有多舒服。关键在于你得知道这些工具怎么用,并将其真正应用到日常中,这是工具的“从知道到做到”。

每年我都会阅读一些新书,有的书会重复阅读,如《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奇特的一生》等。为什么要重复阅读呢?因为真正的“从知道到做到”,仅仅靠阅读过一两次是不能做到的,要在对所阅读的书非常熟悉的情况下才能做到。

举个例子,小朋友上学后,在学校要能坐得住,一般要经历一个环节:动得足够多。如果他动得不够多,不熟悉各种动作,没有建立起习惯,就坐不下来。每个动作,他都需要从0到1学习,花很长时间练习,当习惯成自然之后,才能适应。

学习新事物的逻辑基本都是一样的。生活中的道理,“从知道到做到”,也需要很多年。 “从知道到做到”,是在不断重复一个简单的道理,一直到最后真正去做,并且做到。其中的关键就是重复。

1.4.2 用暗示,加速“从知道到做到”的过程

有什么方法可以加速“从知道到做到”这个过程呢?一般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不想那么多,直接做。但是让一个人不想那么多直接做一件事是比较难的,所以我通常会建议采用第二种方法,即先充分考虑,然后再去做。如何充分考虑呢?具体来说,就是把未来的画面清晰地描绘出来,在脑海里不断暗示自己。

暗示,是非常有用的一种成长方式。如果一个人能把未来的画面清晰地描绘出来,在脑海里不断暗示自己,未来他就会有一种实实在在的生活方式。我一直努力训练自己在这方面的能力,暗示自己想象5年后、10年后,甚至20年后的生活场景,把未来的画面提前呈现。当未来的画面清晰地呈现在眼前时,就会变成一种暗示。持续地暗示意味着想要的未来一定发生,而不是可能发生。

大部分人适合第二种方法,做之前先充分考虑,确定到底做还是不做。如果确定要做,你就要考虑清楚执行的具体路径,做完后会有什么收获,做的过程中会有什么风险……一一考虑清楚之后,再去做。

做任何事情,多多少少都有一些环节,不到最后,这些环节或多或少都会发生变化。发生变化不一定是受外界影响,很可能是受自身的影响。一件事情,哪怕你再熟悉,知道得再清楚,不到做成的那一刻,都会发生改变。

对于一些有难度的事情,我会在考虑的过程中,将它推导到极致,直到自己不能反悔的地步。基本上,在这种情况下,我一定能做成这件事情。以写书为例,很多作者在写书的第一稿时认为非常难,便一直拖着不写,但越拖延越认为写书难。而我在完成第一稿后,立刻把它交出去。书稿上交,编辑会审稿,会提出修改意见,会问你需要修改的地方改得怎么样了。外界的力量也是一种推动力,会让你行动起来,把这件事情做完。其他事情也是如此,当你把事情做到自己不能控制的地步时,一定有人不断推着你把事情做完。

有什么样的事情和道理,在没有想到之前,完全不可能做到,而当你真的想到之后,就有可能做到了呢?增长见识、增加体验、读传记看别人已经做到的事情等都属于这一类。阅读是其中性价比最高的方式。如果你想知道自己到底要在哪个方面精进,或者要在哪个领域深耕,那么可采用以下这种方法:

去图书馆,从书架A走到书架Z,注意自己在哪个书架前停留时间最久。这个书架上的书所涉及的领域,就是值得你花时间深耕的领域。想办法多花点时间在这个领域。

这种方法很简单,需要花费的时间可能不到1天。你会去尝试吗?99%的人不会,这很正常。一个道理不管被多少人知道,最后能真正做到的,一定是少数。如果你真的非常渴望成长,那么在知道一个道理后,直接去做,哪怕只做一次,也比完全不做好很多。 只做一次,也是“从知道到做到”。

1.4.3 回忆式地想和创造性地想

想一件事,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事情已经发生,这是回忆式地想;一种是事情从没发生过,这是创造性地想。

·回忆,通常是在记忆里找到已经发生的事情,回顾一下,想想当时是怎样的过程,自己是怎么做的,有什么经验可以借鉴……这是回忆式地想,在回忆里创造。

·想还没发生过的事情,想的是如何做决定,如何做计划,如何执行……这是创造性地想。

两者需要具备的是完全不一样的能力。当你说“想一下”或听到别人说“想一下”时,都要注意分辨,到底是回忆式地想,还是创造性地想。回忆式地想,相对来说难度较小,前提是,你有记录的习惯,比如做时间记录、用语写记录生活等。发生什么事情,马上记录,等到回忆这些事情时会更容易。创造性地想,非常有难度,需要对大量素材进行加工。

假设你想提高自己的业绩,可以对自己说:想一想怎样才能提高业绩呢?换个角度,这个问题是在问还有哪些赚钱方式。问题的答案可以从回忆里找,看看自己知道哪些赚钱方式,以及以前使用过哪些赚钱方式。如果找到一些之前已经知道的,但还没使用过的赚钱方式,就可以去用。此外,你也可以多想一想,搜集大量素材,看看有哪些赚钱方式自己以前既没使用过也不知道。结合自己的情况,看看使用这些赚钱方式需要满足哪些条件、需要补充哪些条件、有什么风险、如何规避风险等。这就是创造性地想。

遇到问题,我们可以多想想,但不要把任何事情变成纯脑力活,也要做体力活。 思考问题,要指向行动。

比如,遇到一件事,问自己一个问题:我能做的事情有哪些?想到一件写一件,列出一个清单。事实上,我们列出的事情不会很多,而且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全部列出来之后,剩下的就是做选择题。选好后,直接开工。

列清单,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任何一件事,当不知道该怎么做时,就可以列清单。列出来,你更容易做出选择。就像有人问你:“中午吃什么?”你完全没有头绪。而另一个人问你:“湘菜、粤菜、川菜,选一个?”你基本能快速做出选择。在从想到到做到的整个过程中,想的时间占20%就足够了,用剩下80%的时间去做,把已经想到的事情尽力做到。

1.4.4 先知道,然后重复做到

收集名人名言是很有帮助的,它能在关键时刻提醒你。如果名人名言收集得足够多,你就能发现一个生活真理:

任何一件事,不管是什么及如何发生的,都可以用正反两个方面来解释。

知道了这一点,当遇到一些事情时,你就不怕了。比如,挑战是帮助你成长进步的。当遇到挑战时,如果你的能力还需要提高,那么不要害怕,只要你提高能力,就能轻松迎接挑战。那该如何提高能力呢?

提高能力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直面挑战,二是跳出挑战。这两种方法不太一样。第一种是在完成挑战的过程中锻炼能力,使能力得到提高。第二种是知道这里有挑战,就不往这里走,绕个道也能抵达终点。此路不通,只是暂时不通。如果碰到了困难,就告诉自己:

我只是暂时遇到了困难,困难并非永远存在,很快就能过去。

重要的事情,总会重复发生在你身边;重要的道理,你总能重复听到;重要的行动,你总要重复去做。你知道的事情就那么多,把知道的事情做到就可以了。道理也是如此,最好在知道的那一刻,就去实践。有人被“种草”了好东西,会马上去买,但往往不会在知道一个道理后马上去实践。这说明知道和做到之间,还是有距离的。

生活中有很多机会,想要抓住,还需要一些魄力。魄力体现在非常具体的事情上,如只做一件事、只专注一个领域、只抓住一个机会……长期持续专注,可以让有魄力的人获得更多机会。你只要足够专注,就能抓住更多机会。

魄力、勇气和胆量都是我们不断进步应具备的基本品质。道理最好在知道的那一刻便持续应用。阅读的关键不在于真正读了什么,而在于在读的过程中,拓宽自己看问题的视角,从而让你在遇到问题时,想到曾经在书中看到的某种解决方案,并且做到,最终解决问题。 NClzkaKPM9U+YiMhixCVXlW0XL0gc2x9lYbNgKYN2tVwBtyZJVyGq98MKdnFx4r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