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认为自己努力去做了一些事情,却没有获得相应的成果,那么原因可能和能力没关系,和资源也没关系,而是该做的事情没有做到位。对于这些事情,我们不是直接去做,而是花很多时间想“做还是不做”。实际上,撸起袖子去做,一些看起来有难度的事情通常都可以做到。不管做什么,体力活一定要做到位。我们不应该一直想怎么做,而应该直接去做,每天认真地做,人生的状态会好很多。
想通过语写说些什么,不如直接去语写;想怎么阅读,不如直接翻开书去读;想写什么文章,不如直接去写;想直播什么内容,不如直接开播……想做任何事情,直接去做,所能收获的成果会大很多。
与其一直想“我要做什么”,不如看自己立刻能做什么。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行动,把事情向前推进0.1%,你也会发现原本想得很多,觉得这样不行、那样不行,只要转化为体力活,直接去做,多做一点,就可以做成事。
如果你一直纠结于要不要做,就直接去做,在做的过程中,可以随时调整、改进,也可以随时停下来。比如,做直播就是一个体力活。只要你去做,就能做到。有人说:“我是可以做,但没人看怎么办?”花时间去做,是你对自己的要求,别人看不看,是别人的事。体力活,要亲自去做,用的是自己的体力,和其他人没有关系。按照自己的状态,立刻去做。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体力活。
·语写是体力活。与其思考能不能写到1万字,不如直接开始写,就从“我能不能写到1万字”开始,自然就能达成你想要的结果。脑海里的问题,比如如何写好、什么时候写、在哪里写、要不要挑战极限等,想再多、想再久,你都不会有收获,写出来才有收获,写出来才能达成你的训练目标。
·写作也是体力活。作家倪匡写作的最快纪录是1小时4500字。有几年时间,他一天要写2万字,同时为12家报纸写长篇连载。而且,他是笔写完成写作的,并不像现在有些人通过打字或语写完成写作。一个人每天写1万~2万字,且持续多年,体力是基本保障。
·阅读也是体力活。有兴趣的话,你可以尝试一天阅读4~5小时,在阅读的过程中,还可以把书真正“读”出来,以及把书中的内容转化为具体的行动。这都需要脑力和体力。
·找对象也是体力活。找对象,无非见过的人多了,正好碰到合适的人。如果我们在认识一个人后,只见了一次面,聊了半小时,那么哪怕这个人和你是天生一对,最后成功的概率也很小。
不要想那么多,直接去做。碰到问题和困难,就去看哪些可以直接转化为体力活,把体力活做到位。不要想结果到底是什么,而要看自己为了取得结果,是否付出了足够多的努力。
种下一棵树,是不是一定会结果?不一定。种下10棵树呢?结果的概率会大很多。所以付出的努力足够多,才会获得确定性的结果。一开始,不要问自己能不能做到,而要树立坚定的信念:一定要做到。由“一定要做到”反推,做多少事情,付出多少努力。如果只做一件事,取得确定性结果的概率只有30%,那就做3件事,争取让概率达到90%,做10种准备,让概率超过100%。
比如,你在找工作时,投1份简历和投100份简历,哪一种方式找到工作的概率更大呢?答案一定是投100份简历,其中的道理不言自明。很多时候,我们会在应该短期完成的事情上花很多时间,在应该长期完成的事情上却花很少的时间。比如,找工作和找对象,很多人把应该长期和短期完成的事情弄反了。
一份工作,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能做3~5年就很不错了,能做到10年以上的占少数。相反,大部分人在换工作时,会花很多时间写简历、投简历、应聘。
婚姻是需要长期经营的事情。大部分人在结婚时,都希望和对方白头偕老,这个时间周期可能超过50年。然而,很多人在结婚前不愿意花时间去找对象,既不肯花两小时去认真思考自己想要找一个怎样的对象,也不积极主动把自己的择偶条件告知足够多的人,甚至不愿意花时间和对方见面、聊天。
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要关注基础和本质。做事的基础是把体力活做到位,学习的基本方式是阅读,本质在于理解文字。不管做什么,要取得飞跃式发展,都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文字的本质是它承载的内容。文字可以流传很久,比如,2000多年前的经典,我们依然在阅读。
学习文字是成长的基础。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掌握两种能力:一是看到文字,读懂它表达的内容;二是运用文字,把抽象的思想精准描述出来。也就是常说的阅读和写作。
学习需要我们从外界接收信息。人们接收信息的方式大体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听觉型和视觉型。这两种类型受先天因素影响,需要经过长期训练。比如,大部分学生上课,训练的是听觉能力,有的老师为了锻炼学生,还会要求学生只听课,不记笔记。这段时间视觉能力训练得比较少。
长大后,我们根据自己的学习状态,既可以听,也可以看,自由选择。如果想确定自己是听觉型的还是视觉型的,我们可以花一段自由时间进行测试。这段时间必须是完全自由的,既可以听也可以看。观察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花时间最多的方式,注意力最集中的时段,是在听还是在看,这样就能确定自己是听觉型的还是视觉型的。只有弄清楚自己的优势,才能好好发挥。
有人会疑惑:“为什么一定要自由时间呢?通勤时间不可以吗?”当乘坐交通工具时,听觉不会受到太多干扰,视觉却经常会被干扰,我们会不自觉得关注周围。有时候,我们自以为擅长的一件事情,是在非自由状态下才能做的。但当在自由状态下去做这件事时,我们的认知可能会改变。判断自己是不是听觉型的,可以看看自己在通勤时间学习时,视觉能力发挥是不是经常受限,而惯用听觉。这就好比有的人觉得自己喜欢被约束,但在自由状态下创造出更多价值之后,才发现自由对自己的重要性。
阅读重要吗?
大部分人会回答“很重要”。不同的人通过读不同的书,形成自己的世界观、行为方式和思维模式。
既然阅读很重要,我们是否做到了每天都阅读呢?
很多家长希望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自己却不读书。当孩子不读书时,家长会着急、焦虑,放到自己身上,却认为不读书是很正常的现象。读书对象不分孩子或成年人,如果认为阅读重要,我们就应该每天阅读。想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先培养自己的阅读习惯,把阅读的种子植入内心,把阅读习惯融入生活。
阅读,是一个长期的体力活。没有人能保证只读一年书,就可以建立知识体系,就可以大有作为。我们都知道教育孩子要有足够的耐心,但当自己做事时,大部分人没有耐心。比如,读完一本书,就想马上获得一种能力;学完一门理财课,就想马上变现……
有人会问:“我都读这么多年书了,现在再读一年,是不是一定能有所收获呢?”是的,前提是这一年是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叠加的。
有些书值得反复读,甚至值得逐字逐句地读出来,在这个过程中,你可以录音,不停地听自己的声音,感受书中的文字。我曾把德鲁克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字一句地读出来并录音,把录音听了很多遍。用这种方法读完一本书大约需要3~6小时。读的时候,可以读出重点,可以添加关键字,加重读那些给你带来启发的内容。尽量一次读完,读错就读错,不要回读。读完之后,你会发现自己对这本书的看法完全不一样了。读完两三本书之后,你对读书这件事的理解也会更深刻。
你不会的、想精进的、想提升的知识或技能,都会在某本书中讲得比较全面、清楚,你要做的就是找到它。当你找到它后,按照书中的解决方案去做。不用一模一样,做到80%~90%,就已经很厉害了。
在读完一本书后,你最好能写下一些具体可执行的行动,并且马上去做。比如,财富类书籍几乎都会提到链接人的重要性。读完之后,你可以给自己定一个任务:
在某个时间段内,链接××人。
将任务列入清单中,开始执行。很多人在阅读之后,还会进行“深加工”,如记笔记、画思维导图、发表书评等。这些都能加深我们对一本书的理解,也都属于体力活。
一件事能做成,一定是因为符合基本规律。如果没有做成,就很可能是因为违反了某些规律。竹子种下后,初期生长速度极其缓慢,3~4年可能只长几厘米。到了第5年,它会以每天几十厘米的速度疯狂生长。如果在第3年,我们把竹子的根砍掉,那么它还会在第5年快速生长吗?联想到我们自身,如果在一个领域做了3~4年,感觉没取得成果,在第5年便换了一个领域,那么我们还能像竹子一样,拔地而起,获得很大的成就吗?
做足体力活,是指像竹子一样在一个地方深深地扎根,在一个领域持续深耕,而不是在一个领域做3~5年后,又换一个领域做3~5年。取得成果最重要的保证是持续深耕,并且周期必须足够长。
如果给我10年时间,那么我会在一个领域深耕,而不是10年换10个领域。如果深耕的这个领域可以分为两个方向,那么我也会尽量让这两个方向是相辅相成的。比如,阅读、写作属于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基本路径,一个输入一个输出,一个是养分一个是水分。两者形成循环,谁也少不了谁。我们要做的就是给自己足够多的输入和输出,做足够多的循环,尽可能地加快速度,加大体量,在一个领域深耕。扎根足够深,基底足够深厚,慢慢就成长起来了。
做足体力活,事情做成的确定性就非常大。在做事的过程中,我们要的是100%的确定性,而不是可能性;要尽可能保证确定性,而不是可能性。当别人问你这件事是否可以做完时,你说:“放心交给我,100%完成。”别人自然很喜欢和你合作。
工作也是如此。当你应聘一份工作时,公司肯定希望你100%确定可以胜任这份工作。如果你展现的实力让公司认定你只是可能适合这份工作,那么入职后你的薪资起点不会高。如果你足够专业,只要是专业领域内的问题都可以解决,那么公司肯定愿意高薪聘用你。
对于我所提供的语写服务、时间记录服务、阅读服务等,一些用户购买的主要原因在于这些服务迭代升级的确定性。哪怕现在不是很完美,但这些服务一直在迭代升级。不断进步也是一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