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网购消费陷阱:“买不起”就要反省自己?什么逻辑

创富实话

不要以为低价福利完全是为你好,事实上,羊毛只会出在羊身上。

某直播间,一位知名主播正在卖力推销眉笔时,有用户抱怨“眉笔越来越贵”。这位主播突然变得激动起来,出言反驳:

“每支才79元,你还觉得很贵。自己找找原因,这么多年也没涨过工资,你是在努力工作吗?”

嫌你眉笔贵,我就要反省自己?这是什么道理!

实际上,“嫌眉笔贵是你不努力”背后隐藏的商业逻辑,估计是一场你听完会大拍脑门的多方博弈。

从表面现象来看,这一事件似乎源于消费者的情绪反应。然而,深入剖析后我们会发现,事件的本质并非情绪问题,也并非主播对消费者的冒犯,而是主播在面对消费者日益理性的消费需求时,未能采取恰当的应对策略。这种陈旧的应对方式,不仅未能满足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反而激化了双方的矛盾,引发了严重的反弹效应。

消费者喊“贵”,也并不是说真的买不起,而是他们的理性消费意识正在觉醒。

事实上,在此之前,众多主播通过话术给消费者营造了一种错觉,即他们能够代表消费者与商家议价,以低价购得商品,从而让消费者感觉像是从商家那里“薅到了羊毛”。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一个经济学原理:价值决定价格,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因此,所谓的低价商品,实际上可能是以其他形式转嫁了成本。

具体来说,头部主播的收入构成复杂,包括高额的坑位费、可观的佣金等。某些头部主播甚至与品牌方存在深度的股权绑定关系。主播的佣金比例越高,他从每笔交易中获得的利润就越大。消费者在享受所谓“实惠”的同时,往往忽视了这背后商家利润的压缩。为了品牌宣传和推广,有些商家甚至愿意给主播支付高达80%以上的佣金,这实际上是一种亏本销售的策略。

商家显然不会长期甘愿承担这种损失。当从消费者端无法获取足够的利润时,他们必然会通过其他方式来转嫁成本,比如降低员工薪酬、裁员等。

所以,当你认为79元的眉笔价格过高时,这并非源于你的努力不足,而是你的努力所创造的价值以另一种形式被眉笔销售者所攫取。你的薪资未见增长,并非老板吝啬,而是在大主播掌控流量、不断推高佣金并压榨利润的商业模式下,老板也被迫卷入其中。这正是头部主播精心打造的商业闭环:他们以低价为诱饵吸引消费者,同时对企业进行压榨,剥夺他们的利润。当企业利润受到挤压时,员工的收入自然也会受到影响。

在普通人的收入水平停滞不前的情况下,他们对低价直播间的依赖程度不断加深。这种依赖为主播带来了更多的流量,而流量的增加又进一步加剧了他们对商家的压榨。这种恶性循环迫使企业不得不进行成本转嫁,最终将成本分摊到无数打工人的身上。

那么,是谁赋予主播们这种惊人的力量呢?答案恰恰是我们自己。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进步,“全民上网”现象已经催生了来自多元领域、风格独特的“平民偶像”。与此同时,粉丝群体的构成也从过去以青少年为主,逐步拓展至不同年龄、不同社会阶层的广大受众。在数字经济持续下沉的大背景下,几乎每一位互联网用户都能以不同方式被纳入粉丝经济的版图之中。他们通过直播间消费、打赏支持,以及控制评论区等手段为自己的“偶像”贡献力量,粉丝经济的边界也因此不断得到拓宽。

步入网红时代,粉丝文化的经济效应愈发显著。如今,随着中国直播电商等新型业态的飞速发展,以及各类资本在幕后的积极助推,粉丝们已然汇聚成为一股不容忽视的消费洪流。

偶像们凭借独特的人格魅力和高颜值,轻松俘获大量粉丝的心。在这里,情感和价值观的认同凌驾于理性之上,成为偶像与粉丝之间坚实的纽带。然而,我们不应忽视粉丝非理性行为背后潜藏的风险。当这种非理性被既得利益者利用时,承担后果的更多是我们自己。

财富进阶

社交媒体在放大粉丝对偶像的“镜像”认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它成为网红及其背后利益方强化和巩固双方联系的有力工具。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每个消费者都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深刻认识“网红经济”的本质,并警惕被商业操纵的风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中保持独立思考和理性消费的能力。

保持科学、理性的消费心态,坚决避免冲动购物

直播带货不仅具有互动性,还融入了社交属性。这些因素都可能加剧消费者的从众心理,导致做出不理智的消费决策。因此,消费者在购物前务必深思熟虑,不受直播平台煽动性宣传的影响,也不应盲目信任主播而冲动消费。购物决策应基于自身实际需求,以理性消费为原则。

防范直播带货中可能存在的陷阱,避免被诱导消费

一方面,我们需要警惕虚假宣传。虽然出现在我们面前的主播往往是专业、可信的形象,但这并不能完全保证产品质量。直播售假、虚假宣传等现象屡见不鲜,消费者应保持警惕。

另一方面,我们要防范恶意刷单行为。不法商家可能通过外包机构刷单、购买粉丝等手段制造虚假的销售和人气数据,以欺骗消费者下单。

我们还需注意防范场外交易的风险。部分主播可能通过各种方式引导消费者转入其他社交平台交易。此类场外交易在维权时往往面临举证困难、主体认定不清、责任分担不明等问题。

留存好相关凭证,谨防无法维权

在网络购物环境中,为确保自身权益不受损害,消费者需采取一系列严谨措施。鉴于网络信息的易逝性,一旦删除便难以恢复,因此,消费者在直播间网购时,务必及时保存所有原始记录。这些记录包括但不限于:产品直播时的宣传广告、商家的承诺内容、与商家的聊天记录、支付凭证以及物流信息等。这些凭证在日后可能出现的纠纷中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消费者还应熟知并理解“七天无理由退货”以及“三包”政策的具体适用范围和规则。这些政策是保障消费者权益的重要工具,了解它们将有助于消费者在遇到问题时能够迅速采取行动。

一旦我们发现所购商品存在质量问题或与描述不符,应立即与商家及平台沟通协商。若协商无果,可拨打12345、12315等热线进行投诉,或寻求法律途径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如若不幸遭遇钓鱼网站或诈骗行为,消费者应保持冷静,第一时间向相关部门报案,并提供所有证据,以便相关部门迅速展开调查并采取措施。 RS+i6HHqUI2WMb2xpWVyvSqSn4CRx212O27coIyjv5wtp+DNZQMxYiFlaD7KGHY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