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田角捐在长在土地里时留取
。对于攀架葡萄和椰枣树,家主收下,分给穷人
。拉比西缅说:“分配胡桃亦如此。即使有九十九个人说分配,而一个人说拾取
,也当听从此人之言,因他所言一如律法。”
2.对于攀墙葡萄和椰枣树,则并非如此。即使有九十九个人说拾取,而一个人说分配,也当听此人之言,因他所言一如律法。
3.拾取少量田角捐,投之于其余部分之上
,则此中无一物属他。自己扑于其上或者将其袍服展于其上者
,将其移走
。遗落品
如此,忘收品
亦如此。
4.田角捐不得以镰刀割取,亦不得以锨锹连根取之,以免有人击打他人
。
5.一日之中三次露面
:清晨
、正午
及午后
。拉班迦玛列说:“只为不再减少,否则不会言定。”
拉比阿奇瓦说:“只为不再增加,否则不会言定。”贝特纳梅尔
的人依照绳子收割
,并在每一垄均留下田角捐
。
6.异教徒收割其田地后皈依者,免于遗落品、忘收品以及田角捐
。拉比犹大拒免忘收品,因为只在打捆之时,方有忘收品
。
7.进贡立株又赎回立株者,有责
。成捆
进贡又成捆赎回者,有责。进贡立株又成捆赎回者,免责,因唯有须尽责之时方可免责
。
8.由此得出:在什一税征期
未到之前进贡其收获并赎回者,有责
。在什一税征期已到之后进贡并赎回者,有责。在未完之前进贡并在司库完成后赎回者,免责,因唯有须尽责之时方可免责
。
9.凡拿取田角捐并说“这是给贫者某人的”者
,拉比以利以谢说:“他有资格获得。”
而众贤哲说:“他须将其送给遇见的第一个贫者。”
异教徒的遗落品、忘收品和田角捐都须交纳什一税,除非是被放弃了的
。
10.遗落品为何?为收割之时所掉落者
。若收割者割下满掌作物、拔下满握作物,却因荆棘刺痛,从手中落地,此归田主所有。从手中或者镰刀中
掉落者,归穷人所有;从手背或者镰刀背掉落者,归田主所有
;从指尖或者镰刀尖掉落者,拉比以实玛利说:“归穷人所有。”拉比阿奇瓦说:“归田主所有。”
11.立株中的蚁窝归田主所有
。收割之后则上部归穷人所有,下部归田主所有
。拉比梅伊尔说:都归穷人所有,因有疑义的遗落品也是遗落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