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墨子》

墨家学派的思想,主要体现在现存《墨子》一书中。《汉书·艺文志》著录《墨子》七十一篇。《隋书·经籍志》载,《墨子》十五卷,目一卷。现存《道藏》本《墨子》五十三篇,亡二十八篇,因“缺宋讳字,知即宋本” [119]

其中,《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藏》《非乐》《非命》《天志》《明鬼》和《非儒》共三十二篇,亡八篇,存二十四篇。除《非攻》和《非儒》外,均有“子墨子曰”(我们的老师墨子说)的字样,说明它们为墨子弟子根据不同主题所记述的墨子谈话或演讲的资料,经过汇编整理而成,每个主题基本上都包括上、中、下三篇,内容大同小异。俞樾曾在《墨子间诂·序》中指出,这种情况当属三派墨家分别记述传录不同而导致的,其写定并汇编成书,当在三派并行一段时期之后。梁启超认为,这些是墨学的大纲目 [120] ,为墨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作。

《耕柱》《贵义》《公孟》《鲁问》和《公输》五篇,为墨家后学所记载的墨子言论与行事。前四篇是语录体,每篇都是数十则语录或问答合成起来的,短小精悍,互不连属,每篇的题目取自首章的首句,与孔子《论语》篇名取名方法类似。梁启超说:“这五篇是记墨子言论行事,题材颇近《论语》。” [121] 胡适认为,这些是“墨家后人把墨子一生的言行辑聚来做的,就如同儒家的《论语》一般。其中有许多材料比第二组还更为重要” [122]

《经》上下、《经说》上下、大小《取》共六篇,后人合称《墨经》或《墨辩》。《庄子·天下》篇称前四篇为“《墨经》”,即狭义上的《墨经》;如果再加上大、小《取》,又称广义上的《墨经》。晋鲁胜称前四篇为“《墨辩》”,又称“辩经”,即研究辩论的《经》;如果加上大、小《取》,又称广义上的《墨辩》。《墨经》与《墨辩》两种名称同样流行。为了方便,通常把前四篇合称狭义《墨经》,加上大、小《取》,合称广义《墨经》。 [123] 鲁胜曾经在其《晋书·隐逸·墨辩注叙》中说:“《墨辩》有上下《经》,《经》各有《说》,凡四篇,与其书众篇连第,故独存。今引《说》就《经》,各附其章,疑者阙之。” [124] 具体来说,《经说》上、下的每一个条目都显然是对《经》上、下的每一个条目的解释。《经》上、下的文字最初都是旁行书写的,即分为上下两栏抄录,也就是说读者先读完了上栏再接着读下栏。但到宋末刻书时,改成了上下连行通读,打乱了原来的次序。后来,通过乾嘉学派毕沅、张惠言及后世孙诒让、梁启超、高亨等人的工作,逐渐恢复了以《说》就《经》,各附其章和旁行读的体例,《墨经》面目得以重新呈现出来。

一般认为,《墨经》六篇著作是后期墨家所作,因为其思想与前期墨家存在不同,而且有所发展,内容主要论述逻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思想。

汪中在《述学·墨子序》中说,《墨经》六篇为墨子之“徒诵之,并非墨子本书” [125]

孙诒让在《墨子间诂》中,对毕沅主张《墨经》为墨子自著的观点反驳道:“据《庄子》所言,则似战国之时墨家别传之学,不尽墨子之本旨。毕谓翟所自著,考之未审。” [126]

胡适在《中国哲学史大纲》中,认为《墨经》六篇“不是墨子的书,也不是墨者记墨子学说的书”,而是“惠施、公孙龙时代的‘别墨’做的”。 [127]

冯友兰在旧著《中国哲学史》中说:“《墨子》书中《经》及《经说》等篇,乃战国后期墨者所作。”“《大取》《小取》篇皆为据题抒论之著述体裁,亦非墨子时代所有也。” [128]

当然,也有学者认为,《墨经》的全部或部分是墨子所作。

鲁胜在《墨辩注叙》中说:“墨子著书,作《辩经》以立名本。” [129] 认为《墨经》是墨子自著。

毕沅在《墨子·经上》注说:“此翟自著,故号曰《经》。” [130] 又在《墨子·叙》中说:“《经上》《经下》疑翟自著。” [131]

梁启超在《墨子学案》中说:“《经》上下当是墨子自著。《经说》上下,当是述墨子口说,但有后学增补。《大取》《小取》,是后学所著。” [132]

栾调甫在《墨子要略》中说:“《经》上下篇,墨子所著,以‘经’题篇之义,盖谓:篇中所载,皆其根本教义。” [133]

高亨在《墨经校诠·自序》中说:“《墨经》初本当是墨翟自作。”“所以墨徒都读它,而称它作《经》。但是《墨经》两篇也有墨徒增补的文字,至于《经说》两篇大概都出于墨徒之手了。” [134]

詹剑峰论证说:《墨经》“大体是墨子自著,但其中不无墨家后学增益和引申的部分”,其理由有四:第一,“如果这部《经》不是墨子著的,怎样能使各派墨者‘诵读’呢?所以我们说,从‘诵读《墨经》’一语就可证实墨子著《经》”;第二,“从墨子献书以证明墨子著《经》”;第三,“从鲁胜《墨辩注序》以证明墨子著《经》”;第四,“从墨子的言行以证明墨子著《经》”。 [135] 该论证较为充分。

关于《墨经》的作者,从上面的不同观点来看,我认为,墨子本人应该有其自著的《墨经》,包括《经》上、下和《说》上、下,但其所包括的条目数量显然不会比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多,现在我们所看到的《经》上、下与《说》上、下,显然都在不同程度上由后学所补充和修改。

《墨子》一书中的《亲士》《修身》《所染》《七患》《辞过》《法仪》和《三辩》等七篇,没有“子墨子曰”,一般认为是墨翟的早期著作,因为它们各自从不同角度记载和发挥了墨子的思想学说。比如,《亲士》《修身》和《所染》篇都是对墨子尚贤思想的发挥,《辞过》篇是对墨子节用思想的发挥,《三辩》篇是对墨子非乐思想的发挥,《法仪》篇是对墨家兼爱、天志、明鬼思想的发挥。

《备城门》等十一篇,是墨家的军事著作,反映了墨家反对侵略性战争,但也要进行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

墨家学派的著作,除了《墨子》一书外,还有墨家弟子或再传弟子的著作,但这些著作基本上已经散失。比如,《汉书·艺文志》载:

《尹佚》二篇。周臣,在成、康时也。

《田俅子》三篇。先韩子。

《我子》一篇。

《隨巢子》六篇。墨翟弟子。

《胡非子》三篇。墨翟弟子。

《墨子》七十一篇。名翟,为宋大夫,在孔子后。

右墨六家,八十六篇。 [136]

根据上述记载,墨家著作在当时总共有八十六篇,除了《墨子》一书中所包括的七十一篇外,还包括其他的墨家著作十五篇。

墨家的思想博大精深,主要包括政治思想、经济思想、文化思想等方面的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同时也体现在科学理论和逻辑思维方面的科学精神。墨家弟子魏越曾经问墨子,如果您见到各个诸侯国的君主,将首先怎么样来阐述自己的思想学说?墨子回答说:“凡入国,必择务而从事焉。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国家憙 [137] 音沉湎,则语之非乐、非命。国家淫僻无礼,则语之尊天、事鬼。国家务夺侵凌,则语之兼爱、非攻。”(《墨子·鲁问》)其中,尚贤、尚同属于社会政治思想,节用、节葬属于经济思想,兼爱、非攻属于伦理道义思想,天志、明鬼属于宗教思想,非乐、非命属于文化教育思想等。通常认为,兼爱是墨子十大(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非乐、非命、天志、明鬼)主张中最为核心、最为重要的思想。这些思想反映了墨家学派具有充分的人文精神。

墨家学派的科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墨经》或《墨辩》之中,其中包含了几何学、力学、光学、语言学、心理学、生理学、逻辑学等方面的丰富内容。可以说,《墨经》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百科全书”。因此,人们也说,墨子是中国古代的科技圣人。 WvQKZxQc3/M9MYR33Wpv+psQTrMfDosGOWg4CsxhROuK+vpQBOQa5B9dA4vmvBP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