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章
情欲谢利叶成员配备的详细情况

我们通常把任何一种聚集起来的人,甚至一群由于苦闷而聚集起来的、没有情欲、没有目的的烦恼的游手好闲之徒,一群以消磨时间、以打听消息为业的人都称为小组。在情欲理论中,小组则是由对于某种活动具有同一嗜好而结合起来的一群人。假如三个人一起去吃午饭,给他们端来的汤只有两个人喜欢,第三个人不喜欢,这时候他们三个人便不会形成小组。因为就他们所从事的这种活动来说,他们的意见是分歧的。他们之间对端来的汤没有味觉情欲的同一性。

喜欢这种汤的两个人,可以形成一个假小组。小组为了变得合理和能够使情欲趋于平衡,必须至少有三个人;必须建立起像所谓天平的机器。这种机器系由三种力量构成,它中间的力量支持着两端力量之间的平衡。简单说来,没有比由对某种活动具有同一嗜好的三个人所组成的小组更小的小组了。

人们会提出不同的意见说:“这三个人虽然在对汤这种小事上意见分歧,但在聚会的重要目的上,即在友谊上,却是一致的。他们彼此内心是接近的。”在这种情况下,这个小组是不完全的,因为它太简单,只有一种精神上的联系。为了把它提高到复杂的程度,就必须用感性的联系来补充——要使汤对三个人都合适才行。

“还有,即使他们对汤的意见不一致,而对别的菜却是意见一致的呀!何况,这个小组实际上具有两种联系。因为,除了友谊关系外,这三个人还由雄心和朋党的联系结合在一起。他们聚在一起吃午饭,是为了商谈选举的计谋。——因此,这是您所要求的双重联系,复杂的联系。”

这只不过是由两种精神联系所形成的一种混杂的复合联系而已。纯粹的复杂联系需要心灵愉快和外部感觉愉快的结合,需要排除任何分歧。可是,在这里,进餐一开始就在汤上发生分歧,这个小组虽然有双重联系,却是不正常的。

如果我们再谈面包和酒的问题,情况就更加糟糕。甲、乙、丙三个共餐者对面包的口味很不相同,意见完全分歧。例如,在咸淡问题上,甲希望吃很咸的面包,乙喜欢吃半咸的面包,丙则希望吃盐少的面包。然而,依照文明制度的习惯,为他们端来的只有一种面包。其实,必须至少使面包有九个品种:就咸度来说有三种。就发酵来说有三种,就烘制来说有三种。还应该做到使这九种做法再根据三种不同的面粉而各有不同。这三种面粉是:一,由多石土壤上生长出来的小麦磨成的带酸性的面粉;二,中级面粉;三,多脂肪面粉,如沙尔特的上等面粉。为了给予三人小组和谐的午餐,为了对他们进行与情欲和引力相适应的招待,一共需要有二十七种面包。就酒、汤以及席上摆出的大多数菜肴来说,也必须有这样一系列不同的东西。

“好吧,如果在您的经济的新世界中,为了供应三个人的午餐,就需要这样过分讲究,那就永远不可能使他们得到满足,更不用说使居住全球的八亿居民得到满足了。”

说这种话的人自己错了。情欲谢利叶的理论就是要提供一种办法使所有这些异想天开的要求,以及协作制度所创造出来的十万种其他古怪的要求一一得到满足。因此,我说过,文明制度的君主还远不及和谐制度的人即协作制度的人当中最微不足道的人幸福。在和谐制度下教养出来的七岁孩子将会讥笑我们现在的骄奢淫逸之徒。他会向他们证明,他们每一瞬间都在犯下违反精益求精的感觉愉快和心灵愉快的大错。没有这种促使情欲的发展和精益求精的新科学,就不能组成很有条理的,能够完成三个条件的谢利叶。

既然情欲谢利叶只是由小组组成的,那就必须首先学会组织小组。

“哎呀呀!小组!好一个有趣的东西!小组——这想必是好玩的!”聪明人谈到小组时,就是这样议论的。首先得听他们语言乏味地、含糊暧昧地说一通。但是,不管这个题目是否滑稽可笑,毫无疑义,他们对于小组一无所知。他们连正确地组成三人小组都不行,就更不要说正确地组成三十人的小组了。

然而,有人写了许多研究人的论文。如果这些论文忽视了这个问题的最基本部分——对小组的分析,那么,这些论文在这个问题上又能给我们什么概念呀!我们的一切关系正就是倾向于形成小组。可是,这些关系却从来没有成为任何研究的对象。

文明制度的人由于具有爱虚假东西的本能,总是宁肯要虚假的东西而不要真实的东西。他们把实际是假小组——即一对夫妻——这种小组说成是自己社会体系的轴心。这种小组就其仅限于两人的人数来说,是虚假的。而由于缺乏自由,由于从第一天起就在开支、饭菜、拜访以及诸如在室内温度之类的种种鸡毛蒜皮小事上表现出嗜好方面的意见分歧或纠纷,所以实质上是虚假的。如果无法使基层小组,即由两三人组成的小组达到和谐一致,就更无法使整个社会达到和谐一致了。

我只是谈了人数最少的三人小分组。在协作机构中,完备的小组至少要由七人组成,因为它必须包含三个部分即三个分组。中间的一个分组要大于两头的分组,因为它要维持这两个分组的平衡。七人小组提供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运用于某一活动的三个部门。各部分的人数是:2、3、2。在这种情况下,二人形成一组尽管在孤立活动时是虚假的,但是由于与其他分组相结合,是可以采取的。

之所以由三人组成的中心分组与两头的两个二人分组处于平衡状态,这是因为中心分组总是被指定从事最诱人的活动。因此,它拥有单位数量上的优势和单位引力上的优势,它的作用与用于其他两个活动的四个谢利叶成员的作用相等。

如果一个小组有六个谢利叶成员,形成2、2、2三个部分,这样就平衡得不好。小组的中心在人数上就会和每个翼一样薄弱。依照基本规则,必须加强中心,并且使两翼不均等,使上升翼的人数比下降翼多些。这里有十二人、十六人和二十四人三种划分的例子:

十二个谢利叶成员分为4、5、3。

十六个谢利叶成员分为2、3—2、3、2—2、2。

二十四个谢利叶成员分为2、4、2—3、4、2—2、3、2。

这些划分不应该按照长官命令,而应该依靠引力,用自行安排的方法确定。必须做到只由引力来使种植某种花木、某种蔬菜的二十四个谢利叶成员下决心组成上述九个分组。安排这些组从事九种不同的活动,这就是我在第二章所称的分段进行工作的制度。

在这些简要的叙述中,本来应该至少用三十页篇幅来说明小组安排的这些细枝末节。但是,我却想不超过三页的篇幅。由于基本原理这样简单,人们不在我的参与下创办协作组织时,就会犯很多错误;小组,谢利叶都将是不稳固的,没有足够的引诱力;在各方面有分歧,有错误。人们因为这些而指责我的理论。这样做是完全错误的。这一点应该指责舆论的专横霸道。因为舆论不允许发现者对理论进行充分说明。对于化学、植物学的论著,甚至对于长篇小说,都给予五、六卷的篇幅,但是对于人类命运所系的科学的发现者,却难得允许有一卷的篇幅。让我们继续谈下去吧!

谢利叶也像小组一样安排。谢利叶对小组的作用,同小组对个人的作用一样。谢利叶至少应该包括五个小组。二十四个人是能够产生完备的谢利叶的最小数目。上述二十四个谢利叶成员的划分,可以达到七个所要求的条件,即:

在2、4、2—3、4、2—2、3、2的安排下,三个小组是不相等的。

中心组大于每一头的小组。

高的一头大于低的一头。

两头再分为三项。

最小的组都提高到最少由七个成员组成。

每种分法都是加强中心的分组。

三个小组形成正级数7、8、9。

由此可见,这种谢利叶,虽然人数被限制到最少程度,但却是十分严整的。如果只有二十三人,它便不能做到第三个条件,也不能做到第六个条件。

一个小组有七个成员就够了。但有九个成员时,就比较完善,可以使中坚或首领、中间分子或过渡性谢利叶成员参加到自己的三个分组中去,例如:

如果在这种团体内情欲和本能可以自由发展,这种安排在每一个劳动团体或娱乐团体中就自然而然建立起来。因为人按其本能来说是反对均等,并且倾向于等级制度或上升阶梯制度的。如果有充分自由,这种阶梯顺序将在九个小组谢利叶中建立起来,正如在九人小组中建立起来一样。

既然七和二十四这两个数目是完全小组和完备谢利叶的最低限度,那么,为了使工作顺利进行,就必须做到有人来代替患病者和缺勤者,把小组的人数至少提高到十二人,把谢利叶成员的人数至少提高到四十人。因此,可以设有首领及其副职、中间分子及其助手。

在任何谢利叶内,上升翼是由从事最粗笨工作的小组组成的。下降翼则包含轻松平凡这一类工作。中心则包含最高贵和最诱人的工作,因为它应该像我所谈过的那样,以双重的优势——谢利叶成员人数和引力措施——来使两翼达到平衡。试以种梨树的谢利叶为例:

中介类 四个小组,种植榅桲和杂交品种。

上升翼 十个小组,种植脆梨。

中心 十二个小组,种植酥梨。

下降翼 八个小组,种植多淀粉梨。

中坚 两个小组,总管劳动和庆祝活动。

形成法郎吉的谢利叶共分为九个阶梯或九级,即:

第一,级

第二,等

第三,类

第四,种

第五,科

第六,细微类

第七,最小类

第八,中介类

第九,无限小类

详细叙述这个题目所需要的细节,要花的时间就会太长。而把这样新颖的材料说明得过于简略,也没有好处——有机会我会谈到这点的。

让我们坚持认为,文明制度是轻率冒失的。它硬说,它已经把人研究过了。但是它忘记了了解小组,了解小组的对比属性,及其在不同阶段的发扬。这样笨拙就无异于人们在农业范围内竟忘记了禾本科植物。无异于稞麦、大麦、燕麦还被人忽视和低估。正像几千年来人们不知道咖啡是什么,直到山羊由于吃了咖啡而沉醉之后才发现咖啡的属性一样。

学术界之所以具有这种奴性和固执偏见的特点,是因为某一位导师满脑子都是这种偏见。由于亚里士多德没有谈到过咖啡,后来的二十个世纪便因此得出这样的结论:咖啡树和咖啡豆不值得注意。由于柏拉图没有对小组做过任何分析,因此,小组不值得研究。文明制度的智慧坚持这种成见,然后,它便断言,理性已经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了!!! xTJ4bR+qMXfG7R3BFloFQmbbFsLzPLzi4XoR2+gwbNpcaKBrVS8wtAAao66Qbck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