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宗教信仰与构建绿色文明
——绿色文明与跨文化研究的对话(下)

李晓西

摘 要: 本文立足于跨文化和多元文明的方法论基础,来探究各种宗教的生态主张,从中寻求具有“绿色文明”的理念。这里的跨界研究,对携手全球不同信仰的志士为人类与地球的可持续发展共同努力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绿色文明 宗教信仰 天人和谐 慈爱万物 克己节用

如果说,文明是放大了的文化,也可以说,从概念形成的历史看,文化也是广义的文明。我们看到,在“文化”或“文明”的内容中,都包括了宗教信仰。

美国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教授在其名著《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说:“不论世界上的几大宗教——西方基督教、东正教、印度教、佛教、伊斯兰教、儒教、道教和犹太教——在何种程度上把人类区分开来,它们都共有一些重要的价值观。如果人类有朝一日会发展一种世界文明,它将通过开拓和发展这些共性而逐渐形成。因而,除了‘避免原则’和‘共同调解原则’外,在多文明的世界里维护和平还需要第三个原则,即‘共同性原则’:各文明的人民应寻求和扩大与其他文明共有的价值观、制度和实践。” 124

我想,不同宗教生态理念的研究,与跨文化研究的主张,即要深入了解不同文明文化的主张与信念,同时加强不同文明文化之间的交流的主旨是一致的。反之,探究不同宗教的生态理念,从中寻求不同宗教均具有的绿色文明一面,本身也体现了跨文化研究的方法和理念。

一、基督教文明中的绿色文明思想 125

基督教中尤其在《圣经》 126 中有不少生态环境理念,这里不揣冒昧,心怀诚意,将其中有关绿色文明思想归纳为“五要五不能”。自知肤浅,拟待以后进一步修善。

1.基督教是倡导泛爱的宗教,不放任各种损人伤物的恶念和欲望滋生

基督教是一个倡导爱的宗教,这种爱称得上是一种泛爱主义,不仅要爱父母兄弟姊妹,还要爱邻以及自己的仇敌,更要爱上帝。 127 (由《圣经·马太福音》第22章第37—40节引申的理解)。基督教教义就是:上帝爱人,人类互爱。

基督教主张人的生命、自由和尊严高于一切,优待弱者,帮助贫病,在世界上最早开设了医院、孤儿院、养老院和慈善机构,创立了发扬人道主义的“红十字会”,并促使了社会福利制度和劳动保障制度的建立。

在基督教看来,“欲望”是占据人心灵的野兽,是邪恶的化身;“贪财是万恶之根。有人贪恋钱财,就被引诱离了真道,用许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圣经·提摩太前书》,第6章第10节)。要通过信仰驯服人心中的野兽,通过精神追求降低人对环境资源的掠夺,通过博爱的心态来保护生态。

这个理念与“绿色文明”追求可持续发展与代代幸福是一致的,也与绿色文明主张在公正、民主条件下达此目标的思路是一致的。

2.人类与自然是享有平等权利的主体,不能只强调“人类中心”

同为受造物身份的自然和人一样具有内在的价值。自然与人同为上帝的创造物,他们不仅在身份和地位上是平等的,而且都是善的和有内在价值的。在《圣经·创世记》最初关于“创造”的叙述中,会发现一个反复强调,即“上帝看着都是好的”。《圣经·创世记》向我们展示的是一个井然有序、美丽和谐的世界,是人和自然和谐共处的缩影。《创世记》第二章第7节里描述说,人祖亚当(Adam)是由泥土造成的。这种属土的创造物与大地(Adama)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而且死后还要重归大地。这种描写揭示了人类与大地不可分离的关系。人类所有的活动,都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不能掠夺自然。

这种人与自然平等的思想,换言之即可称为“天人平等”,与“绿色文明”所提倡的“天人和谐”实质是相同的。

3.人类要“管理”或“治理”自然,而不是“征服”或“奴役”自然

《圣经·创世记》中上帝创造自然万物并且将其委托给人类管理。神也赐福给人类:“要生养众多,遍满地面,治理这地;也要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和地上各种行动的活物(《圣经·创世记》,第1章第28节)”。这里用了两个动词“管理”(dominate)和“治理”(subdue)来形容人对自然的态度。还提及:“神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象,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使他们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和全地,并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虫。”(《圣经·创世记》,第1章第26节)“耶和华将那人安置在伊甸园,使他修理看守”(《圣经·创世记》,第2章第15节)。

上帝赋予人管理、治理、看护大自然的权利。管理、治理和看守强调的“管家”或“执事”的身份。人只是上帝委托看管和照料自然的管家,而不是自然的主人和拥有者。人应有一种“托管人精神”,享有并行使管理的责权。可以说,上帝赋予人管理自然的权责,但不承认人征服自然的权利;承认人对自然的权利,也强调人对自然的责任;同意人的需要,但要求尊重自然的价值。总之,人类应明确自己对自然有受托管理的责任,而不是对自然物有占有和征服的权力,不能无约束地控制和利用自然。

4.人类要遵守保护自然的律法与立约,不能破坏生态平衡 128

《圣经·创世记》中描述:上帝第三天创造植物,第五天创造动物,第六天创造了人。然后上帝对人类说:“你们要生养众生,使他们遍布大地,要做海中鱼、空中鸟和地上爬虫走兽之主宰。我要使地上到处生长瓜果,结满籽实,赐与你们为食。”(《圣经·创世记》,第1章第26—28节)神说:“水要多多滋生有生命的物,要有雀鸟飞在地面以上,天空之中。”(《圣经·创世记》,第1章第20节)神说:“地要生出活物来,各从其类;牲畜、昆虫、野兽,各从其类。事就这样成了。于是神造出野兽,各从其类;牲畜各从其类;地上一切昆虫,各从其类。神看着是好的。”(《圣经·创世记》,第1章第24节)

《圣经·创世记》同时记载了上帝与人、地上的活物所立的约。神晓谕挪亚和他的儿子说:“我与你们和你们的后裔立约,并与你们这里的一切活物,就是飞鸟、牲畜、走兽,凡从方舟里出来的活物立约。我与你们立约,凡有血肉的,不再被洪水灭绝,也不再有洪水毁坏地了。”(《圣经·创世记》,第9章第9—11节)人们要尊重多种物种的正常繁衍,“人们不能把母鸟和雏鸟一起取走,总要放母,只可取雏”(《圣经·申命记》,第22章第6—7节),“不可滥伐树木,可吃树上的果子”(《圣经·利未记》,第19章第23—25节)。

创世者视自然万物“各从其类,滋养良多”(《创世记》,1—11章)。而人类要维护生态平衡,保护濒临灭绝物种。在大洪水之前,上帝让诺亚把所有的物种都保留下来没有一个物种受到遗弃,所有物种不分贵贱,都有生存的权利:“洁净的畜类和不洁净的畜类、飞鸟并地上一切的昆虫,都是一对一对的,有公有母,到诺亚那里进入方舟,正如上帝所吩咐诺亚的。”(《圣经·创世记》,第7章第8—9节)

《创世记》第13章明确表达了对生态平衡的重视。亚伯拉罕和罗德各拥有大群大群的山羊和绵羊,而“土地不能同时承受它们……;因为他俩拥有的羊只太多,所以他们不能在一个地方一起生存”。《圣经》告诉我们,亚伯拉罕意识到了这种生态危机,便对罗德说:“让我们分开吧:你如果往北我就往南;你要往南走我就到北边。” 129 就这样,他们避免了一场潜在的生态灾难。

法律(law)一词,在《圣经》中出现五百次以上,绝大多数都是上帝制定、让人遵守的。显然,人和自然在上帝的约定面前是立约的伴侣,人类不能破坏生态平衡。

5.人类要有节制、可持续地利用自然,不能透支自然

从“安息日”、“安息年”到“禧年” 130 。人需要休养生息,自然和社会也需要休养生息。

上帝注重安息日,将休息的日子定为神圣的日子,表明了上帝提倡休养生息,上帝需要安息,人需要安息,万事万物需要安息。安息日是和平的象征,是破损或伤害一同被修复的象征。

上帝不仅仅为人类设立了安息日,还为以色列人进一步设立了安息年,目的就是提醒人要合理节制地开发大自然,同时人与土地都需要休息。在《圣经·出埃及记》中上帝命令以色列人:“六年你要耕种田地,收藏土产,只是第七年要叫地歇息,不耕不种,使你们中的穷人有吃的。他们所剩下的,野兽可以吃。你的葡萄园和橄榄园,也要照样办理。”(《圣经·出埃及记》,第23章10—11节)

上帝在安息年的基础之上进一步设计了禧年:“你要计算七个安息年,就是七七年。这便为你成了七个安息年,共是四十九年。第五十年要作为你们的禧年。这年不可耕种;地中自长的,不可收割;没有修理的葡萄树也不可摘取葡萄。因为这是禧年,你们要当作圣年,吃地中自出的土产。”禧年:是给土地的自由,是上帝修复生态环境的目标。(《圣经·利未记》,第25章8—23节)

这些规定,体现了有节制、可持续地利用自然的思想,对于生产与生活的健康非常有益,对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更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结论]早在上世纪70年代后,就有很多可尊敬的专家包括神学家在对《圣经》中生态伦理观进行反思。1998年,著名的生态神学家、哈佛大学神学院教授考夫曼在哈佛召开了有80多位世界一流基督教神学家参加的“基督教与生态学”研讨会上,指出:“我们所接受的大多数关于上帝的概念和形象所蕴含的拟人观(指赋予神、人、动物和其他事物以人形或人性的思想——引者注)——深深地根植于犹太教、基督教和穆斯林教传统中的人类中心主义并残留至今——需要被解构”,因为唯有这样才可能消除人类征服和统治自然的思想根源 131

而在人与自然需要双重可持续的今天,我们对基督教中的生态理念更要认真的理解与发扬。应辩证地、正面地、择优地来分析《圣经》中生态伦理观,不必要误读错解《圣经》。以此团结全球更多有信仰的志士,为人类与地球的可持续发展团结起来,携手共建绿色文明!

二、伊斯兰教中的绿色文明思想 132

伊斯兰教中尤其在《古兰经》中有不少生态环境理念,这里不揣冒昧,心怀诚意,将其中有关绿色文明思想归纳为“六个要”。自知肤浅,拟待以后进一步修善。

1.人类要接近自然,但不恐惧自然

根据伊斯兰教义,自然界的运动变化都是有迹可循的,并不神秘。因而人们不应对自然界的变化心怀恐惧,也无须盲目崇拜。应仔细观察和探索自然,总结其中的规律,更好地与自然界相处。正如《古兰经》中所言:“他创造万物,并使各物匀称。” 133 “太阳不得追及月亮,黑夜也不得超越白昼,各在一个轨道上浮游着。” 134 “他在大地上安置许多山岳,以免大地动荡,而你们不得安居。他开辟许多河流和道路,以便你们遵循正路。” 135 天地万物的井然有序,人与自然也能和谐相处。

大自然的一切都与人密切相关,相辅相成,大自然周而复始的有规律循环。与自然亲近,人类生活才有生机。《古兰经》教导说:“教人民观察自己的食物吧!我想雨水大量地倾注下来。然后,我使地面奇异地裂开,我在大地上生产百谷,与葡萄和苜蓿,与榟橔和海枣,与茂密的园圃,与水果和牧草,以供你们和你们的牲畜的享受。” 136 《古兰经》:“他以大地为你们的席,以天空为你们的幕,并且从云中降下雨水,而借雨水生出许多果实,做你们的给养。” 137

2.人类要保护自然,要珍惜大气、土壤和水

《古兰经》中有关于真主创世的训教,反映了真主创造的大自然是和谐的、平衡的,是相互生成、相互依存的。

《古兰经》:“他创造诸天,而不用你们所能见的支柱;他在大地上安置许多山岳,以免大地动摇,使你们不安;他在大地上散布各种动物。他从云中降下雨水,而在大地上滋生各种优良的植物。” 138 《古兰经》指出:“我把天造成安全的穹隆,而他们忽视其中的象。” 139 伊斯兰教认为,大气层也是真主赐予人类的重要恩惠之一。如果不珍惜真主的这一恩惠反而破坏它,那么必将带来不可挽回的后果。 140

“他以大地为你们的安息之所,他为你们在大地上开辟许多道路,以便你们达到旅行的目的地。” 141 真主允许人类开发新的处女地,开发才能满足人类生活需要,也才能体现土地的价值。正如先知穆罕默德所说:“谁把一片死亡的土地成活了起来,他开发了那里的荒地,他便获得了那里的恩赐。”但穆圣还规定,必须在人类生活的区域之内留有自然生长的区域。 142

《古兰经》强调水是生命之源,“真主用水创造一切动物……” 143 ,“天地原是闭塞的,而我开天辟地,我用水创造了一切生物。” 144 水是珍贵的资源,任何浪费都是不允许的。先知穆罕默德曾说过:“即使在河边也不应为祈祷而洗脸三次以上。”除陆地淡水资源外,伊斯兰教对海洋资源也非常重视:“他制服海洋,以便你们渔取其中的鲜肉,做你们的食品;或采取其中的珠宝,做你们的装饰。你看船舶在其中破浪而行,以便你们寻求他的恩惠,以便你们感谢。” 145

3.人类要“代治”自然,且要和谐相处

伊斯兰教认为人类是安拉委以重任管理自然界的“代治者”。《古兰经》指出,人是万物之灵长、宇宙之精华,是安拉以最佳方式创造出来的:“我确已用混合的精液创造了人,并加以实验,将他创造成聪明的。” 146 “我确已把人造成具有最美的形态。” 147 “他使你们为大地上的代治者。” 148 “代治者”就是奉真主之命,受真主之托,治理世界的人。“我以你们成为地球上的代治者,以便我看你们怎样工作。” 149 “乐园”是人与自然和谐交融的最高理想境界。自然环境与人类也存有相互制衡的关系,“行善者自受其益,作恶者自受其害。然后,你们要被召于你们的主。” 150

显然,伊斯兰教在强调爱护自然、保持与自然界和谐关系的前提下,主张把握自然的本质和规律,通过对自然界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为人类造福。

4.人类要开发自然,但禁止乱砍滥伐

伊斯兰教鼓励人们合理地开发自然,利用自然界中的植物,要有节制地向大自然索取,享受真主的恩赐。“我在大地上生产百谷,与葡萄和苜蓿,与榟橔和海枣,与茂密的园圃、水果和牧草,以供你们和你们的牲畜享受。” 151

先知在《圣训》中鼓励穆斯林植树,同时尽可能地避免砍伐树木。《圣训》说:“任何人植一棵树,并精心培育,使其成长、结果,必将在后世受到真主的赏赐。”“谁砍掉一棵酸枣树,真主就让他进狱。”“当一个人手里拿着一棵枣树苗,明知明天自己就要死亡,也要把这棵树种下去。” 152

对于植物,早在伊斯兰教初期,就规定必须在人类生活的区域之内保留“喜玛”(Hima)和“哈拉穆”(Haram)。“喜玛”相当于现代的“自然保护区”,有意识地限制人们进入放牧、伐木、狩猎和汲水,以防止当地特种野生动物和植物品种遭到灭绝的危险。“哈拉穆”相当于今天的公共保护区,实行集体按规定管理,容许公众使用草地、水源,但不容许私人占有或无度开采、滥用 153

5.人类要善待生命,要保护动物

《古兰经》和《圣训》倡导人们要对一切自然之物存有仁爱之心,禁止人们无故宰杀幼畜、砍伐幼苗。《古兰经》说:“在大地上行走的兽类和用两翼飞翔的鸟类,都跟你们一样,各有种族的……。” 154 动物的生命和人一样的宝贵,人类要将仁爱播撒到所有一切有生命的存在。《古兰经》:“他创造了牲畜,你们可以其毛和皮御寒,可以其乳和肉充饥,还有许多益处。” 155 穆圣借干渴之人救干渴之犬的故事晓喻人们:“对一只动物之善行同样可贵,对一只动物之暴行与对人之暴行有同样的罪孽。”伊斯兰教还专门规定在斋戒期间和禁地之内不准打猎。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发挥了定期保护鸟兽的社会效用。

伊斯兰教义还要求饲养动物的时候要细心照料,屠宰时一定要尽量减少动物的痛苦和恐惧,屠刀要锋利,动作要迅速,不要当着动物的面屠杀其同类……直到现在,穆斯林们宰杀动物时都要念一段经。

6.人类要利用自然资源,但要节制

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应该珍惜,应努力保护自然生态的平衡。“创造天地,是比再造人类更难的,但世人大半不知道。” 156 《古兰经》也指出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我确已依定量而创造万物。” 157 要求人们有节制地消费自然资源,视浪费为犯罪。“你们应当吃,应当喝,但不要过分,真主确是不喜欢过分者的。” 158

自然资源不但匮乏时需要节约,而且富裕时也不能浪费。过度利用与浪费自然资料是会受惩罚的。《古兰经》说:“灾害因众人所犯的罪恶而显现于大陆和海洋,以至真主使他们尝试自己行为的一点报酬,以便他们悔悟。”破坏生态,遭大自然的报复,从中可体会生态和谐对人类的重大意义。

[结论]伊斯兰教是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宗教之一,迄今已有逾千年的历史,古老悠久的伊斯兰文化提倡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了人对自然的代管与有节制地利用。我们看到,在工业化时代,进一步挖掘《古兰经》等教义的生态理念,已成为伊斯兰人士的崇高追求。2001年,在阿联酋召开的阿拉伯环境部长理事会特别会议通过了《阿布扎比宣言》,首次提出制定阿拉伯国家在新世纪前20年内的环保战略。 159 2006年12月13—15日,“第二届伊斯兰国际环保研讨会”在沙特的吉达举行。本届研讨会达成了四项主要成果:1.大会决议宣告成立国际环保研究所和建立伊斯兰信息网络;2.建立伊斯兰环保规划执行办公处和环保联络网;3.拟定突发性灾难应对措施规划;4.大会通过十二点发展和行动纲领。 160

在人类与自然更好地和谐相处共同可持续发展的今天,作者高度赞赏伊斯兰教悠久的生态理念和辩证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宝贵思想。我们希望,具有生态理念的信仰民众,共同团结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旗下,携手共建绿色文明!

三、佛教中的绿色文明思想 161

佛教经典中,有不少生态环境理念,这里不揣冒昧,心怀诚意,将其中有关绿色文明思想归纳为“四论四观”,以分享共思。本人自知肤浅,拟待以后进一步修善理解。

1.缘起论

缘起论是佛教全部理论的基石,其强调的是一切事物和现象的生灭变化都毫无例外地是因缘和合的结果,以此来说明因果关系的普遍性和绝对性。佛教认为,因缘是指促成事物形成的各种物质及非物质条件。

从佛教的缘起论看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界的万事万物是相互依存、相互依赖。《杂阿含经》云:“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162 人仅仅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动物、植物、微生物息息相关,共同赖以生存的地球是种种因缘条件和合而成。无论哪一种生命灭绝,对地球都是伤害;而如果人类积极地采取措施保护环境,也是创造地球可持续发展的缘起。

缘起论逐渐成为关于宇宙人生的一般性认识。佛教缘起论与生态思想的联系主要体现在有机整体论的世界观,特别是人的思想行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因果关联。

2.因果论

佛教从因果的角度倡导不杀生,合乎现世的生态保护理念。一旦生态被人类破坏,所有的恶果终将由人类自己承担;而如果人类积极地保护环境,自己和后代也必将会受益。

佛教因果报应思想强调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戒杀护生。佛教认为任何动物都具有与生俱来的生命尊严,动物可能是人类过去的亲人,人类对动物的爱心可转化为人类彼此间的爱心,也会因果有报。

佛教提出护生精神,在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生命之间,既要救其死,又要护其生。佛教引导世人积极参与到保护生命的行动中去。保护濒危动物,关注动物受虐;和谐相处,维护生命。同时不得随意砍伐树木,不得焚烧山林,要植树护林,为苍生谋福祉,使生态长期平衡。可谓:深山藏古寺,生态融一体。

3.同体论

在大乘佛教看来,人类不仅与整个生物界同体,而且与整个自然界同体。人类与地球休戚与共,一损俱损,一荣俱荣。《梵网经》云:“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风是我本体。” 163 人类与环境本是一体,人类幸福、动物福祉与环境净化是不可分的,正所谓“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 164

“依正不二”是佛教对同体论的理论根据。生物性的部分即是五蕴和合的血肉之躯,被称作“正报”;物理性的部分即是山川大地等自然环境,被称作“依报”。如《菩萨璎珞本业经》云:“若凡夫众生住五阴中,为正报之土;山林大地共有,名依报之土。” 165 简言之,“依正”就是“依报”和“正报”,依报指生命依存的环境,正报指生命主体。所谓“依正不二”是说人与其所依居的生存环境是相互关联的统一整体。

“依正不二”体现着一种精神,就是人类保护环境的责任是无条件的。人们看到,佛教徒们不仅用心维护寺院及周边的环境,而且广泛参与植树造林活动和放生活动。在本体论看来,不杀动物并非是一种居高临下的恩赐,乃是基于亲缘身份的认同。佛性统一,众生平等;山川草木,悉皆成佛。

4.修心论

生态失衡、林木缩减,山体滑坡、水土流失、洪涝干旱和荒漠沙化,均悉因果报应,人类当反思。佛教讲“境随心转” 166 ,“随其心净,则国土净” 167 ,天地自然生机,源自人类心灵环保。人类心存“贪”“嗔”“痴”,生态灾难就难免。无节制的欲望与无知,促使人类肆虐水土、挥霍自然、争抢资源。

佛教主张,一切“贪”“嗔”“痴”当戒之。故须修心养性,尝求心灵环保。以少欲知足对治贪心,以慈悲佛心对治嗔心,以般若智慧对治愚痴。故可知佛教之理念,贵在精神追求。

修心必须惜福。惜福就是珍惜福报。释迦牟尼佛在《佛遗教经》中说:“若欲脱诸苦恼,当观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隐之处。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 168 以悠然之心看自然之物,心物交融,物我无间,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修心向善,生活上才能少欲知足,索取消耗上才能处低,科技进步也才能追求节能环保。能以佛教中惜福的理念来生活,可以节省很多资源,有利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近千年来,佛教的高僧大德从事造桥、筑路、兴修水利、植树育林、行医施药、赈灾赴难、救死扶伤,支助社会福利,整理文化遗产,皆为修心之举。

5.净土观

“净”是清净,“土”是国土。极乐世界就是众多佛教徒志求往生的一个净土。如《称赞净土佛摄受经》描写:“于是西方,去此世界过百千俱胝那庾多佛土,有佛世界名曰极乐。……彼界中诸有情类,无有一切身心忧苦,唯有无量清净喜乐,……彼佛土中有如是等众妙绮饰,功德庄严甚可爱乐……” 169 净土风光绮丽,空气清爽,丰衣足食,愉乐无忧,感悦神舒,人与环境和谐相处。这源自“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 170 ,内修外省,清净无染。《维摩诘所说经》云:“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171 佛教关于净土的描述,体现了对于理想生存环境的向往。

净土既是追求,也是传承的现实。素食既免杀生,又降自然消耗,为佛家之基本规则。禅修与农业并行,勤劳与节俭相依,净人心,敬土地。中国佛教一直秉承“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传统。农禅并重,以遵秉教祖释迦牟尼佛“成熟有情,严净佛土” 172 的教诲。

6.平等观

佛教主张的众生平等,不仅是个人、人种和人群之间的平等,还包括植物与动物在内的一切生命形式,是泛指的广义平等。佛教认为这个世界不仅是人类的居所,也是其他众生的家园,人类应与其他生命保持平等、和谐的关系。

广义的平等观源自佛教“一切众生皆有佛性” 173 的护生观。佛教认为,不杀生,进而救护众生,根源于众类生命皆有修行成佛之可能。

从佛教的平等观看生态伦理,则知此情怀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平衡,意蕴深远。

7.慈悲观

慈悲是佛教最根本的情怀。《大智度论》中说:“慈悲是佛道之根本。” 174 所谓“慈悲”,就是给予一切众生欢乐,救拔一切众生的苦难,如《大智度论》中说:“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 175 这就是“予乐拔苦”的慈悲观。

慈悲是佛教的爱,这种爱不仅限于人与人之间,而且扩展到大自然,遍及一切生命。这种爱超越了“家庭”、“等级”或“职业”,甚至超越“宗教”和“人类”,简言之包含了所有生命。如放生,惠及受体,但终利于全体生命。

佛教的慈悲之所以如此广博、超越各界,也是源于佛教的“同体论”。“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176 无缘就是无条件。众生同体,慈悲无界。

8.和平观

佛教反对战争,维护和平。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宗教,佛教的和平主义传统最悠久,维护和平的思想和实践最丰富 177

佛教的和平观与佛教的因果论关系很紧密。佛教因果报应思想,强调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戒杀护生。因果论强调保护众生的生命,《大智度论》云:“诸余罪中,杀罪最重;诸功德中,不杀第一。” 178 《华严经》云:“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 179 愤怒让人失去理智,冲动激人动用暴力。人若戒杀护生、去恶修善,必能得善报,投生三善道;若众生具杀生的共业则会导致战争。

佛教的和平观与佛教的慈悲观的关系也很直接。戒律之首——不杀生是佛教生命伦理内蕴的实践精神,慈悲进而关爱、怜悯普及一切生命。佛教始终把传教弘法与反对战争、维护和平联系起来,劝导世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慈悲观体现的这种爱超越了“族群”和“国家”,从而净化人心,稳定社会,和谐世界,沟通不同国家、地区和民族之间的友好关系。

[结论]佛教在印度本土继而在中国等国流传累计有三千多年 180 的历史了。佛教博大精深,典籍浩瀚。佛教经典和佛教生活方式中饱含着生态环保意蕴,值得当代人研学传承。我们与其视佛教为宗教,更应视其为价值极高的人生哲理和生态环保理论。2006年,首届世界佛教论坛在中国杭州和舟山举办,如今该论坛已在无锡、台北、香港、莆田等地成功举办多届,已成为弘扬佛教文化、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平台。

今天,在倡导推行天人和谐的绿色文明的时候,佛教给了我们巨大的推动力。尽管我们知道当代环保理念与实践中,有更多的科学因素和合作共进的规划,但这不影响我们从佛教重视个体生命修养中体会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的观念,体会慈悲利他效果中的集体生态环保意蕴。我们相信,具有包容性与和平传统的志士们,一定会团结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旗下,携手共建新时代的绿色文明!

四、道教中的绿色文明思想 181

中国道教中尤其在先圣老子《道德经》 182 中有不少生态环境理念,这里不揣冒昧,心怀诚意,将其中有关绿色文明思想归纳为“四论四观”。自知肤浅,拟待以后进一步修善。

1.一体论

“一体论”,就是“天人一体论”,即“天人合一”。人类作为生命与万物同属一个生命场,天人同体,“万物一体”。天地万物包括人类与自然同一个本源,“万物同源”、“天人同源”即“一统”也。老子在《道德经》第42章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体论”就是指“道”所生的“一”。庄子云:“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同一。” 183 “天人合一”的“一体论”思想,是《道德经》的精髓。

天人一体在于天人出自一“根”,二者均来源于“道”。“道”的作用应如何理解呢?曰:“道”是育养万物的本原和万物运行的基本法则,世间万物无论如何变幻、发展、分离,最终都统一于“道”中。

“道”具体指什么呢?回答颇有难度。因为,“道”是一个抽象的概念,非言词所能描绘。正所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184 “道”能化生万物,本性却是自然无为,形态则无定无固。正如《道德经》第21章云:“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道”似无似有,形象恍惚,却有实律。“道”非“常道”渗及万物,循“道”方知万物初始。

道教崇尚“道法自然”,“道”遵“自然”而立,重视自然之规律。此处,“道”为自然之母,又尊自然之性,真辩证也!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均为“道”所创造,且“道法自然”,那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明确了,一是顺应自然,二是和谐共处。天人不可分,更不能对立!显然,“一体论”的内涵就是“天人和谐”。

“一体论”重在“一”:“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 185 然也!

2.二因论

万物不论大小,不限时空,皆阴、阳同存。“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186 “阴阳”二者或二气的交冲、互感、激荡,相推,化生万物,引起万物变化进展,而达到平衡和谐态。换言之,事物形成显于外,阴阳互动寓于内。过程秩序自然,起止和谐自然,阴阳消长,万物成长。“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187 天地间阴阳之气相合,就会普降甘露,人们不必干扰它,自然会有雨露均沾。

“二因论”实为老子对立统一思想方法,“对立”非仅限于“阴阳”,事物千差万别各有重点。有无、上下、正反、善恶、刚柔、动静甚至天人关系都分二合一。“有为”与“无为”是道教的重要观点。阴阳相合,有无相生。“无为”并非无所作为,而是勿妄为。“处下、不争、贵柔、致虚、静笃”等理念与实践,均属“无为”之具体化。

“二因论”体现在治理上,就是主张:阴阳自调理,天地自化育。治理之法关键在于调理阴阳,善待万物,凡物各得生养,各得安宁。

“二因论”体现在人与自然关系上,行事于正,过则触反。《庄子·山木》讲:“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意指天不因人在与否而独立存在。反之,人须依赖于自然而存在,自然界有自己的运行法则。人类生产活动须在维护生态系统范围内进行,掠夺性开发自然,会遭反制纠偏之惩罚。

3.三宝论 188

老子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189

慈,即慈爱、柔和、爱惜,为人要博爱、宽容,有如母亲之爱孩子。老子说:“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对人皆善俱信,以慈善之心感化包容他人,才能实现人际间的真正和谐。

“俭”,一要节俭、吝惜,二要收敛、克制。“俭”是对待物质的一种态度。对待自然生态要珍惜,要节俭。不是不利用自然界的资源和能量,而是要善待自然,收敛、克制,遵自然之规律而用之,知节令变化而惜之。配合自然循环消化之生机,克制人力,惜敛物力,才能天人和谐,共同持续。

“不敢为天下先”,即不争、谦让、退守、居下。因“不敢”抢先则不争,因不纷争而退让,因甘居人下而和谐。

“慈”“俭”“不敢”这“三宝”用以对待自然上,就是对自然慈爱、俭省,行为不凌驾于自然。慈爱,才能够产生维护众生的勇气;节俭,才能够蓄精积德推至广远;不敢为天下先,所言所行才能得到大家支持与响应。

4.四知论 190

老子认为:“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191 《道德经》第16章还说,“不知常,妄作,凶”,“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192 欲望过度,为所欲为,不知足招羞辱,不尊重自然规律招惩罚。不知止的妄为会风险不断,甚至有大的危险。故进取须尊重规律,因应物性,适可而止,当断则断,才可持续,知足常乐也。

老子指出:“知和曰常,知常曰明。” 193 知晓事物对立统一而处于和谐状态,知晓自然和谐之道,就理解了永恒不变的自然规律,为知常;知永恒不变之道,就能达明察之境界。明,就是智慧、通达、得道。《道德经》中还说“复命曰常” 194 。自然界新陈代谢,生生不息,周而复始,接替循环,就是生命之链永恒规律之常态。万物归于道,调和则恒常。

“知足”“知止”“知和”“知常”,用于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即要求人类“去甚、去奢、去泰”,遵守自然规律,维护生态平衡,人类才能与天地共长久,永和谐。

5.平等观

“万物平等”,基于同源共根。老子曰:“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195 “道”之首“大”,生万物,寓天地中也!道、天、地与人,人为域四大之一,确系优特,但必须一遵“道”,二敬天地为先。天地含万物,“以道观之,物无贵贱。” 196 人既居天地之中,万物之列,当静思平等,方为知“道”。“道”前,万物价值平等。

庄子说:“人者,乃理万物之长也。” 197 人类不仅应关心自己,还要关怀天地间的其他物种,助其成功物性。天人和谐,万物平等,人负有循自然之道履物之职责。人“理万物之长”,是“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助天生物”“助地养形”。

真致平等,切须公正。不公有损平等。没有人间公正,天人平等亦难实现。天道公平,高下,有余、不足,随时自然调节。人师法自然,应顺应此自然法则。可贵的是,道教不仅强调了代内公平,还强调了代际公平。“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198 警示人不要为后代留下债务,否则,子孙后代“必有余殃”。

有平等与公正之心之行,有代际公平之理念,穷富人等可公平待遇而处于同一环境之下,而人与自然就更可和谐共存可持续!

6.转化观

何谓转化?任何事物的性质如果发展到极端,会向相反方向转化。这些构成了自然界运动变化的基本规律,即“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199 。“物极必反”、“盛极而衰” 200 等,这种事物转化的观点贯穿于《道德经》全书。

人与自然关系,亦受转化规律制约。人类要利用自然,就必须爱惜与保护自然。人类借科技之力征服自然,自然就会以灾害报复人类。老子曰:“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 201 想要收敛它,必先扩张它,想要削弱它,必先加强它。老子这里以自然界的辩证法比喻社会现象,从中可从社会现象矛盾中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想控制气候升温,人类就要减少高碳即工业化行为;想利用森林资源搞建筑,就要早规划进行植树造林;想大量利用水源,就要规划疏通河道投资净水的善举。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十分重要,发展须绿色,环保又不能一刀切。因时因地制宜,辩证统筹方为“道”。

7.水善观 202

上善若水。《道德经》第八章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水之善在利万物而己不争,水之居在利他人而处众恶,利他亏己,故水之善至高几近于“道”。“柔”是水的常态,表现为处下、不争,这其实是水与万物相处的方式,亦是水似“道”之处。老子以水喻道,其形其质,均相似也!

人应效水之德。水无为,静养万物,纳百川;水若为,微则无声,动则汹涌;水静包容蓄力,水动释能驱行。无为有为,皆福泽世人。如郑国渠、都江堰,均为水动静合和之佳作;运输、灌溉、蓄水、发电,皆水得道之善举“德”行。个人行为或社会实践,“谦下”、“处下”,以对物,以处世,自律有矩,无为时当无为,有为处当有为,方能容大处远,长久永恒。

8.和平观

道教崇尚和平,反对战争。老子认为,国与国之间应该包容、合作。“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 203 所以说大国对小国谦下忍让,就可以取得小国的信任和依赖;小国对大国谦下忍让,就可以见容于大国,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世界和平共处。国家间更应维护和平,不启战端。老子说:“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204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205 军兵武装,不祥之器,有生命之物皆恶之,有道之人,更是不屑处之,痛而绝之。《道德经》第30章有云:“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

[结论]两千多年前诞生的《道德经》虽然仅五千余言,但字字珠玑,其中所蕴含的辩证思想、和谐观念以及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为当今世界面临的人与自然关系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参考。英国科学史专家李约瑟在其所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说:“道家思想是中国科学技术的根本。道家对自然界的推究和洞察,完全可以跟西方亚里士多德以前的希腊思想媲美。” 206 让我以无比崇敬的心情向道教理论的创造者——世界文明史上最早、最简明概括出天人和谐、道法自然的先辈大师表示深深的敬意!

五、儒家中的绿色文明思想 207

中国儒家思想中尤其在先圣孔子《论语》 208 中有不少生态环境理念,这里不揣冒昧,心怀诚意,将孔圣及诸圣有关绿色文明思想归纳为“六大要观”,供读者比较参用。自知学识肤浅,拟待以后进一步修善之。

1.天人合德观

《论语》19次出现“天”,既有义理之天,命运之天,也有自然之天,意蕴深邃,其中一义乃指生养万物、包孕人生的“自然生态之天”。人因德而和谐于天地,受惠于天地;天地博大而深含规律意蕴,实为大德。天人合德则万物滋润,生生不息。与道家“天人合一”论相比,儒家更重视个人修身和社会教化,故孔圣重视并提出“天人合德”的思想,这是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重要表达形式。备天之养,全天之功,成天之德,天人合德!

天人合德,盖因天生万物。孔圣以生为重,在《论语》中,“生”出现达16次之多。《易传·系辞下》云“天地之大德曰生”,人之立于世间在天之存好生之德。天地无为化育万物,人类有为成其所是,人气天地皆为本。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209 人心人性源于天,尽心近性能知天。知天敬天人充盈,天人和谐也。

效法天地,育人以德。“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 210 巍峨崇高,苍天为最,尧效法而成就圣举。而在《论语·为政》中,孔子认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北极星居天指明,神圣有恒,人皆敬之。又如《论语·子罕》中,孔子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水之恒流,不语不歇,人理应敬之。人无知天人离,人良知天人近;人妄为天人背,人明德天人合。

综上,自然生命道德化,道德生命自然化。奉天承德,天为道德之本原;人心具德,心为道德之本体。天蒙尘风雨必驱之,心蒙尘诗礼徐净之。君子畏天命,万物感天德,是也!

2.仁爱万物观

孔子强调“泛爱众,而亲仁” 211 。这可理解为:“爱”要泛化,即博爱,既要爱人,也要爱自然,用仁爱之心善待万物。大儒董仲舒仁爱万物表达得更明确:“质于爱民以下,至于鸟兽昆虫莫不爱,不爱,奚足谓仁?” 212 朱熹在距今八百多年前所著《仁说》中关于仁的观点,我概括为:天地以生物为心者也,仁便是天地之心;天地之心化为自然之规律,此表明天地生物之心是体,生生不穷是用;生即是仁,生即是善;仁之无所不体,表现为仁为众善之长;故以人至善之本心,对应天地生物之心,归于仁,归于德!天人相辅相成也!

仁爱万物表现在多方面:“启螫不杀则顺人道,方长不折则恕仁也。”(《孔子家语·弟子行》)即不伤害小虫,不攀折成长的草木,这体现了孔子对自然生命的尊重与爱护;《论语·述而》中说:“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钓鱼用鱼竿即可而不要用渔网大肆捕捞,弋有限度射捕飞鸟即可但不许将宿鸟一巢打尽。对于谷物瓜果之类,孔子坚持“不时不食”,吃东西要应时令、按季节。“不枉杀”“以时禁发”“畜养”“驯化”等,荀子称“不夭其生,不绝其长” 213

人不能不食不饮,渔猎采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千年之传。但要珍惜自然资源,爱护各类生命。要力求做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214 万物和谐、永续发展。

众生平等归于德,孔圣曰“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 215 。善马有德,忠诚有义,此众生平等而等视之也!仁爱万物,归因人类生存仰伏大自然,人类修心感恩大自然。

3.顺天应时观

《论语》中“时”出现10次,重“时也”,盖时令百物有其运行规律。孔圣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216 人有作为有语言,天有作为无语言。天不言语,四季自轮,百物自生。天任自然,此意即为万物生灭自有源有规也,“天”不虚为包容四时运行、创造万物生长的“自然之天”。

知“时”为自然之规,故圣人强调遵“时”而行,顺“时”而为。有云:“树木以时伐焉,禽兽以时杀焉。” 217 圣人还将取物应时提高到伦理层面,指出,“断一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礼记·祭义》意思是说:砍伐一棵树木,捕杀一只禽兽,只要砍伐、捕杀得不是时候,就是不孝。

《论语·学而》讲“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因时而作,首先要知时明节。在《礼记》中有《月令》篇,分出“孟春之月”“仲春之月”“季春之月”“孟夏之月”“仲夏之月”“季夏之月”“年中祭祀”“孟秋之月”“仲秋之月”“季秋之月”“孟冬之月”“仲冬之月”“季冬之月”等共13篇记述了不同时令月份,提供了人类可遵循的自然时令以进行农业生产。使民知时,节用为爱。比如,季春之月“命野虞无伐桑柘”,禁砍伐桑柘树;季夏之月,则“可以粪田畴,可以美土疆”,即可上粪肥土,修整耕地等。所以孟子讲,“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218 显然,四季不失时,五谷不胜食;守时采伐,不夭其生,不绝其长,木材充盈也。

4.至中至和观

《中庸》载:“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中”是大本,“和”是达道,不偏于内谓之“中”,不偏于外谓之“和”。事无大小,把握适度,达到中和之境,推及大千,天地方可至本位安其所,万物方可享和谐遂其生。“道”之运行率性依本质规定,大千世界同生共息井然有序也。正如朱熹之解读:“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从“中和”观可知圣人对世界本源与运行认知之深邃也。

“中和”于世界来说是“天道”,于人来说则是“至德”。“人”性有善恶,中庸有规则。与人相处,“和而不同” 219 ,各持所见,和睦相处;与自然相处,物尽其用,不弃不损。以中和为美,以适度为理,合于道也!

5.节俭克己观

自然资源虽博但有限,儒家力主珍惜和保护资源,强调“取之有度,用之有节” 220 ,唯此才能可持续。孔子主张生活上要节俭克己。“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 221 还说:“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222 继承了传统儒家道德学说的《颜氏家训·治家》篇中说:“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此意今译即为:节俭不奢,何惧鄙陋。

做到节俭,首先是要“欲而不贪” 223 。欲望,人皆有之,不禁不纵亦不贪。“克己”就是要人们克制对欲望的过度追求,俭用节欲。此既尊重客观事实,以达到有利生态周而复始。做到“欲而不贪”,重要的是修心懂礼,贵在以礼节欲,通过“礼”来节制欲求。重礼非奢,贵在心也!“礼,与其奢也,宁俭。” 224

既能节欲,又能复礼,就达到了“克己复礼为仁”的高度。“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225 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 226 推崇礼仪,正冠戴帽,其质由麻织改为丝帛,既然是为了礼制,有称其俭,孔圣人称就从众了。适度消费也与时俱进,亦从圣获教!

孔子认为,为政者首先应做到“节用”。他说:“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227 国君应敬事而信,节用爱人。节省财用,又须爱民,至中至和,思虑周全。节用受民,在“惠而不费”,即“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 228 ?为民获利而行事,节支少费,上下同欲,君民共利,就是惠而不费。

6.乐山乐水观

水进取而不争,山厚重而静穆。听水之灵动,望山之敦厚,“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229 。仁者知者,超越世俗,德寓自然,身处自然相辉映,心与山水共鸣之。寄情山水,灵系万物,方悟“松柏之后凋”也!

乐山乐水须亲近自然,亲近自然须修心养性。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230 明孔圣教诲,读诗,既知奉亲事君,也知观察自然,才能多识草木鸟兽。故修心育德,人纯净而智,则喜亲近万物,善解自然之美也。

修心育德还须知礼、习乐。《论语·泰伯》云:“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三修递进,视美听美可相伴也。诗书育人,礼乐润性,乃君子之为也。

[结论]儒家生态思想资源太丰富了,孔孟之前有《周易》,之后有荀子、汉代的董仲舒、宋明张载、二程、朱熹、王夫之、王阳明等,均有高论。因篇幅有限,读史有限,时间有限,儒教部分生态理念主要是以孔子论著为主,诸贤人所论就只能略加引用了。

儒家生态理念更接近于现代可持续发展中强调的社会、环境与经济的三维观。儒教深刻论述了人与环境关系中,人的仁爱与良知的极端重要性。有仁爱,才能爱人,爱自然。儒学充满着包容精神,看千年经典,只有参与自然、和谐自然之论述,绝无征服自然、掠夺自然的观点,这是极其宝贵的。哈佛大学于1998年出版了《儒学与生态》的论文集,综合专家之论而共认为,儒学对于现代环境哲学和环境伦理思想的建构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儒家思想中的“仁”的观念就是一种生态学的观念。 231

今天,在倡导推行天人和谐的绿色文明的时候,儒教天人合德等经典要观给了我们巨大的启发和信心。古人思想虽朴素,解析当前纷杂理论更为有益;中文语言虽简练,表达生态环境之文明内涵更精当。我们相信,具有高度哲学思维与热爱传统的中国志士仁人们,一定会融汇古今,放眼未来,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为大旗,以人类文明的持续为使命,携手世界,努力创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天人和谐为纽带的共同文明! V+RTHRhrYY2kKn/c90QL+UVXSvwFnlPQgTNrNOwu1/2rkkfL/+9h1Gj7r7mA0Gf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