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东海”地名标记的历史变迁

1.韩国国内文献和古地图中的日本海/东海标记

韩国自古以来即在众多文献上把现今的日本海标记为“东海”。例如,从广开土王碑(或称好太王碑)(411年)开始,此后很多史籍史料如《三国史记》(1145年)、《三国遗史》(1284年)、《高丽史》(1452年)、《朝鲜王朝实录》(1454年)、《世宗实录地理志》(1454年)、《新增东国舆地胜览》(1530年)、《增补文献备考》(1908年)等中可以见到很多把日本海/东海标记为“东海”的记载。根据李相泰(1995年)的研究,在韩国历史文献中第一次出现“东海”名称是在《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始祖东明圣王记事”中。该记事中记载如下:

其相阿兰弗曰 日者天降我曰 将使吾子孙 立国于此 汝其避之 东海之滨有地 号曰迦叶原 土壤膏腴宜五谷 可都也 阿兰弗遂劝王 移都于彼国号东夫余

由此可知,“东海”名称从朝鲜三国时代之前就已经开始使用了。

另外,李相泰 主张“东海”名称同韩国人的护国思想也有密切的关系,当时人们把“东海”名称看作韩国的别称。在朝鲜王朝时期,搜讨郁陵岛时,“东海”成为朝鲜国王和搜讨官们非常关注的对象。在《朝鲜王朝实录》中竟有150多处关于东海的记载。其中最多的是关于东海的地理位置、潮流、盐产、海啸等相关内容;其次为同祭祀相关的东海神祀的记录;另外,也有一些引用中国故事中的中国东海相关的记录。

现存的古地图中,关于日本海/东海的记录可分成全图和地方图来分析。朝鲜三国时代以后的古地图中,全图有好几种 ,目前大部分失传,很难追查到了。加上部分地图中没有海洋名称或只标上“海”。韩国古地图中第一次标上“东海”名称的古地图是《新增东国舆地胜览》中的“八道总图”。“八道总图”中把东海、西海、南海标注在祭祀海神的神祠附近。高丽以后,在黄海道丰川设西海神祠,全罗道罗州设南海神祠,江原道襄州设东海神祠,在这些地方进行国家的中祀(参照《太宗实录》卷二八,太宗十四年八月二十一日—1414年山川祠典制度;《世宗实录》卷一二八,《五礼办辩祀》)。朝鲜时期襄阳东海庙是奉存守护和治理东海的海神之处,它在所有海神和江神祠堂中最为重要 。这意味着当时人们在东海、西海、南海中对东海的认识最为重要。

估计在18世纪编撰的官纂地图“舆地图”中收录的“我国总图”中,把日本海/东海标记成了“东海” ,另外,大约在18世纪70年代或1789—1793年传抄的首尔大学奎章阁所藏的《天下都地图》中,把日本海/东海标记成“小东海” 。从中可知当时朝鲜王朝也普遍使用“东海”名称。但是18世纪编绘的《大东舆地图》中漏记了“东海”名称,对此,李相泰 认为因《大东舆地图》是木版图,没有位置刻上“东海”字样。而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编制的学校用地图中,对日本海/东海的标记混用着“大韩海”、“朝鲜海”、“日本海”等。

在地方图中也能见到标有“东海”的记录。16世纪编绘的《东国地图》中标记着“东抵大海”,但1740年编绘的《岭南地图》和18世纪中叶编绘的官纂地图《西北界图》中均标记成“东海”。还有在首尔大学奎章阁所藏的18世纪以后编绘的《广舆图》《海东地图》《关东胜览》等地图中均使用“东海”名称

2.中国、俄罗斯、日本古地图中的日本海/东海标记

据中国文献记录,从后汉到两晋、南北朝、唐代为止,日本海/东海没有固定名称,只把它认识成“海”、“大海”、“东抵大海”。特别是《旧唐书》卷一九九中的《高丽传》《新罗传》《日本传》和《新唐书》卷二一九中《黑水靺鞨传》及卷二二〇的《高丽传》中,只使用“大海”或“海”等总称。但是《新唐书》卷二一九《渤海传》中标记成“南海”。《初学记》卷六中把日本海/东海记录成“渤海”或“沧海”。此后,中国的辽代(916—1125年)和宋代(960—1279年)称之为“东海”,元代(1271—1368年)和明代(1368—1644年)因在日本海/东海上鲸鱼较多,一度称为“鲸海”。清朝时期把日本海/东海北部称为“东海”,其南部称为“南海”。“鲸海”名称出自《环宇通志》,《满洲源流考》(1778年)中“鲸州之海”中,其意为“鲸州之海” 。此后,曹廷杰在1885年(光绪十一年)编写的《西伯利东偏纪要》中开始混用“日本海”和“东海”。这是在中国第一次使用“日本海”名称。

中国古地图中标记“东海”的时期大致是辽代和北宋时期。最典型的地图是元代1265—1274年编绘的《舆地图》。该地图中日本被画成小岛,朝鲜半岛画成大陆东侧边缘的一部分,剩余的东侧海洋标记成“东海”。即把现今的黄海和中国东海以及日本海/东海统称为“东海”。这种传统自12世纪在石头上画的《华夷图》(1137年)中第一次发现后,到16世纪《四海华夷总图》中把朝鲜半岛轮廓准确地画出之前一直延续。

目前为止,在中国保存下来的世界古地图中,历史最悠久的是把明代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Matteo Ricci)所藏的世界地图翻译成中文后,于1602年在中国板刻的《坤舆万国全图》。该地图把日本海/东海标记成“日本海”。当时大部分地图把中国的东侧海洋标记成“东海”,但是该图中则标记成“大明海”。这意味着当时编绘该地图时考虑到明朝和日本国名,因此把现今的中国东海和日本海/东海各标记成“大明海”和“日本海”。况且,该地图是外国人在中国翻译后制图的,因此他们可能不太了解在朝鲜半岛把日本海/东海标记成“东海”的传统。并且,当时西方人获取日本的信息比获取朝鲜半岛信息更为容易,因此,我们认为利玛窦在制图中把日本海/东海标记成了“日本海”。

但是,该地图对此后的中国地图制作中并未产生深刻的影响。之后,中国人制作的地图中出现“日本海”名称的地图有好几个。它们依次是1875年邝其照编绘的《地球五大洲全图》、1886年陈兆桐编绘的《万国舆图》、1894年编著的《中外地舆图说集成》中的《亚洲全图》、1911年王先谦编著的《亚洲地理志略》第一卷收录的《悉业尔全图》等 。当时中国的地图主要参照英国和法国等西方国家的地图,或参照从日本引进的地图来编绘地图。所以,进入20世纪以后,把现今的日本海/东海标记成“日本海”的地图日益增多。

从上述分析中可知,在中国很长一段时期,把现今的日本海/东海标记为“东海”,但是到19世纪末之后逐渐开始用“日本海”来代替“东海”。但是在政府层面的正式文件中,第一次使用“日本海”名称的是日俄战争(1905年)时期签订的日俄 《朴茨茅斯条约》。从此,中国的政府文件中开始通用“日本海”名称

1943年7月19日,在中国重庆召开的六个主要学术团体(中国科学社,中国地理学会,中国植物学会,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气象学会,中国数学会)年度总会上,地理学会会员张国钧提出过把“日本海”标记成“太平海”的议案。虽然他的议案没有得到通过,但是大部分会员认为应该进行更名 。此后,于右任于1947年主张使用“太平海” ,而反对使用“日本海”名称。1948年发行的《最新中外地名辞典》中,日本海/东海收录成“太平海”。但是,该名称在中国没有通用。

俄罗斯开始编绘该地区地图的开端是,1639年第一次到达太平洋沿岸以后。即俄罗斯人到达欧亚大陆东部的17世纪至18世纪初为止,把欧亚大陆东部海洋命名为“Vostochnoe More-Akiyan(Eastern Sea或者Ocean)”。1687年尼可·维特森(Nic Witzen)在《东北鞑靼》( Noord en Oost Tartarye )中把日本海/东海标记成“东洋海(Oceanus Orientalis)”,1725年在N.戈曼(N.Goman)的地图中标记成“东海(Eastern Ocean)”,1734年伊凡·基里洛夫(I.Kirilov)也标记成“东海(Vostochnoe)”。在俄罗斯具有权威性的圣彼得堡科学院(Peterbourg Academy of Sciences)于1737年出版的亚洲地图中标记成“韩国海(Kopeckoe Mope)”。此后,在俄罗斯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初期间编绘的代表性的地图中,均把日本海/东海标记成“韩国海” [1]

但是第一次探险日本海/东海的俄罗斯人A. J.克鲁申斯特恩(A. J. Krusenstern, 1770—1846年)于1813年绘制的《大西洋西北部海图》( Chart of the Northwest Part of the Pacific Ocean )中沿用了于1787年第一次探险日本海/东海的法国人拉彼鲁兹(La Perouse)绘制的地图中标记的“日本海”名称。之后很多俄罗斯地图延续了这一标记。但是俄罗斯政府于1844年发行的正式地图中也把日本海/东海标记成“韩国海”。

18世纪以前,在日本绘制的大部分古地图中没有对日本海/东海的固定称呼。但是到了18世纪以后,在日本绘制的权威性的古地图中,大部分在1870年为止把日本海/东海标记成“朝鲜海”。1807年高桥景保受幕府之托于1809年编制的《新镌总界全图》中收录了《日本边界略图》。该地图被评价为日本当时汇集周边地区最新信息的地图。 该地图中把日本海/东海标记成“朝鲜海”。还有1810年高桥景保的《新订万国全图》、1838年阿部喜任的《万国全图》、1850年杉田玄端的《地学正宗图》、1855年松田绿山的《地球万国全图》、1870年的《明治改订·万国舆地分图》等地图中,均把日本海/东海标记成“朝鲜海” 。但是,此后出版的日本地图中,则均标记成“日本海”。这意味着日本政府开始介入日本海/东海标记问题。1871年桥本澄月的《新正舆地全图》中日本海/东海标记成“日本海”。因此,可以断定在日本大约从19世纪末开始使用“日本海”名称。从此,在日本出版的地图中看不到“朝鲜海”标记。同时在中国的地图中也开始出现“日本海”名称

3.西方古地图中的日本海/东海标记

欧洲地理大发现以后,西方各国绘制了大量的各地地图。但是,绘制日本海/东海地区的地图相对较少,并且大部分地图均为描绘现有地图而成的。因此,在日本海/东海标记问题上很难评价欧洲古地图的重要性。另外,西方地图在海洋和海的名称方面,无序混用多种名称,很难发现一贯性和准确性。但是,地理大发现后,西欧制作的古地图中,朝鲜半岛的轮廓逐渐清晰,并且通过实地探测以后,标记日本海/东海地名的地图逐渐增多。因此,通过分析这些地图,能够较客观地了解日本海/东海标记的变迁过程。这些地图主要包括第一次进军亚洲的葡萄牙探险家和商人们留下的古地图、法国探险家通过探测日本海/东海沿岸后绘制的古地图、英国进军亚洲后绘制的地图以及瑞典、意大利、德国等国家从15世纪至18世纪绘制的古地图等。

地理大发现后,在欧洲发行的古地图中,第一次出现日本海/东海的地图是1615年葡萄牙的Godhino de Eredia绘制的地图,该图把日本海/东海标记成“韩国海(Mar Coria)” 。英国探险家罗伯特·达德利(Sir R. Dudley)于1646—1647年在佛罗伦萨出版的 Asia Carta Di Ciasete Piu Moderna Carta Particolare della Isola de Giapone 中把朝鲜半岛沿岸标记成“韩国海(Mare di Corai)”。但是该时期的欧洲古地图中朝鲜半岛的轮廓并不准确。一般来说,17世纪出版的大部分欧洲古地图的特征是使用多种地名

法国地理学家绘制的包括朝鲜半岛在内的地区的地图研究表明,法国的地图对18世纪欧洲地图产生了深刻影响 。欧洲第一次标记日本海/东海名称的地图是1679年塔韦尼埃(Jean-Baptiste Tavernier)利用中国旅行中获取的信息绘制的日本地图(Carte Des Isles Du Japon),该图把日本海/东海标记成“OCEAN ORIENTAL”和“MER DE COREER”。从17世纪后半期开始,在天文学界最负盛名的卡西尼(Cassini)家族,通过4代努力绘制的地形图和世界地图使法国成为在标准地图制作领域中最具权威的国家。特别是,纪尧姆·德利勒(Guillaume de Lisle)利用卡西尼家族收集的资料绘制了世界地图。他们制作的地图至今仍被视为最具权威的地图。纪尧姆·德利勒同当时中国地图专家唐维尔(Jean-Baptiste d’Anville)和其女婿菲利浦·布亚赫(Philippe Buache)一同绘制了不少地图。这些地图中,对日本海/东海进行了如下标记:1700年制作的地球仪中标记成“MER ORIENTALE”;1705年的亚洲地图中标记成“MER ORIENTALE”和“MER DE COREE”;1723年的亚洲地图中标记成“MER DE COREE”;1740年的《新世界地图》中标记成“MAR DI COREA”;1782年在东半球图中标记成“M. de Coree”;1800年Dezauche修订出版的《亚洲海图》( Carte D’Asie )中,将日本海/东海标记成“Mer de Coree”。但是1805年地图中的标记则变成了“MER DE COREE ou du Japon”。总之,大约1个世纪以来,法国的比较权威的地图中,对日本海/东海标记保持相对一致性。这意味着当时他们所获取的该地区的信息是比较准确的

约瑟夫·N.德利勒(Joseph N. de Lisle)探险归来后,于1750年出版了《北大西洋地图》( Map of the North Pacific ),他在该地图中也把日本海/东海标记成“MER DE COREE”。他把探险中收集的资料送给在巴黎的地理学家唐维尔后,于1732年、1735年、1737年出版过多张地图。该时期是将通过探险或考察收集的资料首次反映在地图制作中的时期。估计当时在法国出版的迪迪埃·罗伯特·旺戈第(Didier Robert de Vaugondy)的《日本》( LE JAPON )(1749)和尼古拉斯·贝林(Nicolas Bellin)的 JAPAN WITH EZO AND KAMCHATKA (1752)地图中均把日本海/东海标记成“MER DE COREE”是因为受唐维尔的影响。

从以上分析可知,在法国,日本海/东海名称在1708—1716年间是通过传教士传播的信息来标记的,之后的名称是通过实地考察的信息来标记的。

当时英国的地图制作技术稍落后于周边国家,英国的地图制作受瑞典和法国的影响。因此,18世纪初英国出版的大部分地图把日本海/东海标记成“Sea of Korea”。1680年代在英国绘制地图的瑞典人赫尔曼·莫尔(Herman Moll)于1710年和1712年在伦敦出版日本地图时把日本海/东海标记成“Sea of Corea”。之后,伊曼纽尔·博文(Emanual Bowen)于1744年、1747年、1752年、1760年出版的《世界地图册》( A Complete Atlas )中,在亚洲和日本部分的地图中,均把日本海/东海标记成“SEA OF KOREA”。1771年首次出版的《大英百科辞典》中的亚洲部分也把日本海/东海标记成“SEA OF KOREA”。由此可知,当时英国和法国对日本海/东海使用同样的名称。

但是,亚伦·阿罗史密斯(Aaron Arrowsmith)于1790年设立地图制作所,并出版 A Chart of the World upon Mercator’s Projection, S howing all the New Discoveries,…with the Tracts of the Most Distinguished Navigators Since 1700 后,于1798年和1799年连续出版过世界地图。他在这些地图中,把日本海/东海标记换成“SEA OF JAPAN”。《大英百科辞典》也于1817年出版的修订版中把“东海”标记换成“日本海”。

到19世纪初,欧洲各国的地图受新探险地图的影响,把“东海”标记成“日本海”的频率开始增多。尽管如此,到19世纪中叶为止,国际上曾混用过“东海”和“日本海”名称。目前为止,对现存的诸多古地图尚未了解的状况下,很难找出到19世纪后期为什么日本海/东海名称逐渐变成“日本海”的原因。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日本非常重视国际交流。他们从1560年代开始同葡萄牙进行交流,1641年开始接受来自瑞典的传教士和商人。1832年滞留在日本长崎的德国医生P. F.冯·西博尔德(Philip F. von Siebold)翻译高桥景保的地图后,在德国出版该地图,1840年,则利用日本资料在欧洲出版了《日本帝国地图》( KARTE VOM JAPANISCHEN REICHE ),由此,“日本海”名称逐渐传播到欧洲。

[1] Alexei V. Postnikov,“The History of Russian Names for Seas,with the Special Refer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Korean(Japanese)Sea Presentation on Maps(Seventeenth through nineteenth centuries),” Proceed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on the Geographical Name of“East Sea” , Seoul,May, 24-26 1995,pp.36-61. G2cJn9mLLpyxu726p5n5t4fFDOTlKHa5cjdIUWk28kPihLVip4C+LQ4fU9qMABV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