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4 NumPy数组

Num Py数组的维数称为秩(rank),秩就是轴的数量,即数组的维度,一维数组的秩为1,二维数组的秩为2,以此类推。

在NumPy中,每一个线性的数组称为一个轴(axis),也就是维度(dimensions)。例如,二维数组相当于是两个一维数组,其中第一个一维数组中每个元素又是一个一维数组。所以一维数组就是NumPy中的轴,第一个轴相当于是底层数组,第二个轴是底层数组里的数组。而轴的数量——秩,就是数组的维数。

很多时候可以声明axis。axis=0,表示沿着第0轴进行操作,即对每一列进行操作;axis=1,表示沿着第1轴进行操作,即对每一行进行操作。

下面直接通过两个例子来演示NumPy数组的属性。

【例2-3】 利用reshape函数来调整数组大小。

运行程序,输出如下:

     [[1 2]
      [3 4]
      [5 6]]

【例2-4】 使用ndarray.ndim返回数组的维数。

运行程序,输出如下:

     1
     3

2.4.1 NumPy数组的创建

ndarray数组除了可以使用底层ndarray构造器来创建外,也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创建。

1.numpy.empty()方式

numpy.empty()方式用来创建一个指定形状(shape)、数据类型(dtype)且未初始化的数组,初始方式为:

numpy.empty(shape,dtype=float,order='C'):shape为数组形状;dtype为数据类型,可选;order有“C”和“F”两个选项,分别代表行优先和列优先(在计算机内存中存储元素的顺序)。

【例2-5】 创建一个空数组。

     import numpy as np
     x=np.empty([3,2],dtype=int)
     print(x)

运行程序,输出如下:

     [[1 2]
      [3 4]
      [5 6]]

2.numpy.zeros()方式

numpy.zeros()方式创建指定大小的数组,数组元素以0来填充,初始方式为:

numpy.zeros(shape,dtype=float,order='C'):参数shape为数组形状;dtype为数据类型,可选;order有“C”和“F”两个选项,“C”用于C的行数组,“F”用于FORTRAN的列数组。

【例2-6】 利用numpy.zeros()方式创建数组。

运行程序,输出如下:

     [0.0.0.0.0.]
     [0 0 0 0 0]
     [[(0,0)(0,0)]
      [(0,0)(0,0)]]

3.numpy.ones()方式

numpy.ones()方式用于创建指定形状的数组,数组元素以1来填充,初始方式为:

numpy.ones(shape,dtype=None,order='C'):参数shape为数组形状;dtype为数据类型,可选;order有“C”和“F”两个选项,“C”用于C的行数组,“F”用于FORTRAN的列数组。

【例2-7】 利用numpy.ones()方式创建数组。

     import numpy as np
     #默认为浮点数
     x=np.ones(5)
     print(x)
     #自定义类型
     x=np.ones([2,2],dtype=int)
     print(x)

运行程序,输出如下:

     [1.1.1.1.1.]
     [[1 1]
      [1 1]]

4.从已有的数组创建数组

numpy.asarray()类似numpy.array(),但numpy.asarray()的参数只有三个,比numpy.array()少两个。numpy.asarray()初始化为:

numpy.asarray(a,dtype=None,order=None):参数a为任意形式的输入参数,可以是列表、列表的元组、元组、元组的元组、元组的列表、多维数组;dtype为数据类型,可选;order可选,有“C”和“F”两个选项,分别代表行优先和列优先(在计算机内存中存储元素的顺序)。

【例2-8】 将元组列表转换为ndarray。

     import numpy as np
     x= [(1,4,3),(6,9)]
     a=np.asarray(x)
     print(a)

运行程序,输出如下:

     [(1,4,3)(6,9)]

5.从数值范围创建数组

Num Py包中使用arange()函数创建数值范围并返回ndarray对象,函数格式如下:

numpy.arange(start,stop,step,dtype):根据start与stop指定的范围以及step设定的步长,生成一个ndarray。

【例2-9】 生成0到5的数组。

     import numpy as np
     x=np.arange(5)
     print(x)

运行程序,输出如下:

     [0 1 2 3 4]

此外,利用numpy.linspace()函数创建一个一维数组,数组是一个等差数列构成的,格式如下:

np.linspace(start,stop,num=50,endpoint=True,retstep=False,dtype=None):start为序列的起始值;stop为序列的终止值,当endpoint=True时,数列中包含stop值,反之不包含,数列默认包含stop值;num为要生成的等步长的样本数量,默认为50;retstep如果为True,生成的数组中会显示间距,反之不显示。dtype为ndarray的数据类型。

numpy.logspace()函数用于创建一个等比数列。格式如下:

np.logspace(start,stop,num=50,endpoint=True,base=10.0,dtype=None):star为序列的起始值;stop为序列的终止值;如果endpoint=True,数列中包含stop值,反之不包含,数列默认包含stop值;num为要生成的等步长的样本数量,默认为50;base是对数的底数;dtype为ndarray的数据类型。

【例2-10】 利用函数分别创建一个等比数列和一个等差数列。

运行程序,输出如下:

     等差数列:
     [1. 2. 3. 4. 5. 6. 7. 8. 9. 10.]
     等比数列:
     [10.     12.91549665 16.68100537 21.5443469 27.82559402
       35.93813664 46.41588834 59.94842503 77.42636827 100.   ]

2.4.2 NumPy切片

ndarray对象的内容可以通过索引或切片来访问和修改,与Python中list的切片操作一样。

ndarray数组可以基于0~n的下标进行索引,切片对象可以通过内置的slice()函数设置,并设置start、stop及step参数从原数组中切割出一个新数组。

【例2-11】 利用slice()函数分割新数组。

运行程序,输出如下:

     [2 4 6]

在例2-11中,首先通过arange()函数创建ndarray对象。然后分别设置起始、终止和步长的参数为2,7和2。

也可以通过冒号分隔切片参数start:stop:step来进行切片操作,例如:

     import numpy as np
     a=np.arange(10)
     b=a[2:8:2]                                                        #从索引2开始到索引8停止,间隔为2
     print(b)

运行程序,输出如下:

     [2 4 6]

其中,如果切片参数中只放置一个参数,如[2],将返回与该索引相对应的单个元素。如果为[2:],表示从该索引开始以后的所有项都将被提取。如果使用了两个参数,如[2:7],那么则提取两个索引(不包括停止索引)之间的项。例如:

运行程序,输出如下:

     6

切片还可以包括省略号(…),用于使选择元组的长度与数组的维度相同。如果在行位置使用省略号,它将返回包含行中元素的ndarray,例如:

运行程序,输出如下:

     [4 5 6]
     [2 5 8]
     [[4 7]
      [5 8]
      [6 9]]

2.4.3 NumPy索引

NumPy比一般的Python序列提供更多的索引方式。除了之前讲到的用整数和切片的索引外,数组可以由整数数组索引、布尔索引及花式索引。

1.数组索引

【例2-12】 获取4×3数组中四个角的元素。行索引是[0,0]和[3,3],而列索引是[0,2]和[0,2]。

运行程序,输出如下:

     数组是: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这个数组四个角的元素是:
     [[0 2]
      [9 11]]

返回的结果是包含每个角元素的ndarray对象。此外还可以借助切片“:”或“...”与索引数组组合。例如:

运行程序,输出如下:

     [[5 6]
      [8 9]]
     [[5 6]
      [8 9]]
     [[3 7]
      [5 6]
      [8 9]]

2.布尔索引

在Python中,可以通过一个布尔数组来索引目标数组。布尔索引通过布尔运算(如比较运算符)来获取符合指定条件的元素的数组。

【例2-13】 获取大于5的元素。

     import numpy as np
     x=np.array([[ 0, 2, 6],[ 3, 11, 5],[ 4, 7, 8],[ 9, 10, 12]])
     print('的数组是:')
     print(x)
     print('\n')
     #打印出大于5的元素
     print('大于5的元素是:')
     print(x[x> 5])

运行程序,输出如下:

     数组是:
     [[0     2   6]
      [3    11   5]
      [4     7   8]
      [9    10  12]]
     大于5的元素是:
     [6 11 7 8 9 10 12]

3.花式索引

花式索引指的是利用整数数组进行索引。花式索引根据索引数组的值作为目标数组的某个轴的下标来取值。对于使用一维整型数组作为索引,如果目标是一维数组,那么索引的结果就是对应下标的行,如果目标是二维数组,那么就是对应位置的元素。花式索引跟切片不一样,它总是将数据复制到新数组中。

【例2-14】 传入顺序与倒序索引数组。

运行程序,输出如下:

     顺序索引数组:
     [[16 17 18 19]
      [8 9 10 11]
      [4 5 6 7]
      [28 29 30 31]]
     倒序索引数组:
     [[16 17 18 19]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4 5 6 7]]

2.4.4 NumPy迭代

NumPy迭代器对象numpy.nditer提供了一种灵活访问一个或者多个数组元素的方式。迭代器最基本的任务是可以完成对数组元素的访问。

【例2-15】 使用arange()函数创建一个2×3数组,并使用nditer对它进行迭代。

运行程序,输出如下:

     原始数组是:
     [[0 1 2]
      [3 4 5]]
     迭代输出元素:
     0,1,2,3,4,5,

例2-15不是使用标准C或者FORTRAN顺序,选择的顺序是和数组内存布局一致的,这样做是为了提升访问的效率,默认是行序优先(row-major order,或者说是C-order)。

这反映了默认情况下只需访问每个元素,而无须考虑其特定顺序。可以通过迭代上述数组的转置来看到这一点,并与以C顺序访问数组转置的copy方式做对比。例如:

运行程序,输出如下:

     0,1,2,3,4,5,
     0,3,1,4,2,5,

从上面代码可以看出,a和a.T的遍历顺序是一样的,也就是它们在内存中的存储顺序也是一样的,但是a.T.copy(order='C')的遍历结果是不同的,那是因为它和前两种存储方式是不一样的,默认是按行访问。

在NumPy中,还可以通过for结构来控制数组的遍历顺序。

【例2-16】 利用for结构来控制数组的遍历顺序。

运行程序,输出如下:

     原始数组是:
     [[0 4 8 12]
      [16 20 24 28]
      [32 36 40 44]]
     原始数组的转置是:
     [[0 16 32]
      [4 20 36]
      [8 24 40]
      [12 28 44]]
     以C风格顺序排序:
     [[0 16 32]
      [4 20 36]
      [8 24 40]
      [12 28 44]]
     0,16,32,4,20,36,8,24,40,12,28,44,
     以F风格顺序排序:
     [[0 16 32]
      [4 20 36]
      [8 24 40]
      [12 28 44]]
     0,4,8,12,16,20,24,28,32,36,40,44,

还可以通过显式设置,来强制nditer对象使用某种顺序,例如:

运行程序,输出如下:

     原始数组是:
     [[0 4 8 12]
      [16 20 24 28]
      [32 36 40 44]]
     以C风格顺序排序:
     0,4,8,12,16,20,24,28,32,36,40,44,
     以F风格顺序排序:
     0,16,32,4,20,36,8,24,40,12,28,44,

nditer对象有另一个可选参数op_flags。默认情况下,nditer将视待迭代遍历的数组设为只读对象(read-only),为了在遍历数组的同时实现对数组元素值的修改,必须指定read-write或者read-only的模式。

     impor tnumpy as np
     a=np.arange(0,48,4)
     a=a.reshape(3,4)
     print('原始数组是:')
     print(a)
     print('\n')
     for x in np.nditer(a,op_flags=['readwrite']):
         x[...]=2*x
     print('修改后的数组是:')
     print(a)

运行程序,输出如下:

     原始数组是:
     [[0 4 8 12]
      [16 20 24 28]
      [32 36 40 44]]
     修改后的数组是:
     [[0 8 16 24]
      [32 40 48 56]
      [64 72 80 88]]

2.4.5 NumPy数组操作

Num Py中包含了一些函数用于处理数组,大概可分为以下几类:

· 修改数组形状;

· 翻转数组;

· 连接数组;

· 分割数组;

· 数组元素的添加与删除。

1.修改数组形状

在Num Py中,提供了几个函数用于修改数组的形状,下面对这几个函数进行介绍。

1)reshape()函数

numpy.reshape()函数可以在不改变数据的条件下修改形状,格式如下:

numpy.reshape(arr,newshape,order='C'):arr为要修改形状的数组。newshape为整数或者整数数组,新的形状应当兼容原有形状。order为排列的顺序,取值为'C'时,按行;取值为'F'时,按列;取值为'A'时,按原顺序;取值为'K'时,按元素在内存中的出现顺序。

【例2-17】 利用reshape()函数改变数组的形状。

     import numpy as np
     a=np.arange(8)
     print('原始数组:')
     print(a)
     print('\n')
     b=a.reshape(4,2)
     print('修改后的数组:')
     print(b)

运行程序,输出如下:

     原始数组:
     [0 1 2 3 4 5 6 7]
     修改后的数组:
     [[0 1]
      [2 3]
     [4 5]
     [6 7]]

2)flat()函数

numpy.ndarray.flat()是一个数组元素迭代器,作用类似于nditer。

【例2-18】 利用flat()函数修改数组形状。

运行程序,输出如下:

     原始数组:
     [0 1 2]
     [3 4 5]
     [6 7 8]
     迭代后的数组:
     0 1 2 3 4 5 6 7 8

3)flatten()函数

numpy.ndarray.flatten()返回一份数组拷贝,对拷贝所做的修改不会影响原始数组,格式如下:

ndarray.flatten(order='C'):参数order取'C'时,按行;取'F'时,按列;取'A'时,按原顺序;取'K'时,按元素在内存中的出现顺序。

【例2-19】 利用flatten()函数改变数组形状。

运行程序,输出如下:

     原数组:
     [[0 1 2 3]
      [4 5 6 7]]
     展开的数组:
     [0 1 2 3 4 5 6 7]
     以F风格顺序展开的数组:
     [0 4 1 5 2 6 3 7]

4)ravel()函数

numpy.ravel()实现将数组维度拉成一维数组,顺序通常是"C风格",返回的是数组视图(有点类似C/C++引用的reference),修改会影响原始数组。函数的调用格式为:

numpy.ravel(a,order='C'):order取'C'时,按行;取'F'时,按列;取'A'时,按原顺序;取'K'时,按元素在内存中的出现顺序。

【例2-20】 利用ravel()函数修改数组形状。

运行程序,输出如下:

     原数组:
     [[0 1 2 3]
      [4 5 6 7]]
     调用r ave l()函数之后:
     [0 1 2 3 4 5 6 7]
     以F风格顺序调用r ave l()函数之后:
     [0 4 1 5 2 6 3 7]

2.翻转数组

在Num Py中,提供了4个函数用于翻转数组,下面对这几个函数进行介绍。

1)transpose()函数

numpy.transpose()函数用于对换数组的维度,函数的格式如下:

numpy.transpose(arr,axes):参数arr为要操作的数组;axes为整数列表,对应维度,通常所有维度都会对换。

【例2-21】 利用transpose()函数对数组进行翻转。

运行程序,输出如下:

     原数组:
     [[0 1 2 3 4]
      [5 6 7 8 9]]
     对换数组:
     [[0 5]
      [1 6]
      [2 7]
      [3 8]
      [4 9]]

2)ndarray.T()函数

numpy.ndarray.T()类似于numpy.transpose()。

【例2-22】 利用ndarray.T()函数翻转数组。

运行程序,输出如下:

     原数组:
     [[0 1 2 3 4]
      [5 6 7 8 9]]
     转置数组:
     [[0 5]
      [1 6]
      [2 7]
      [3 8]
      [4 9]]

3)rollaxis()函数

numpy.rollaxis()函数向后滚动特定的轴到一个特定位置,格式如下:

numpy.rollaxis(arr,axis,start):arr为数组;axis为要向后滚动的轴,其他轴的相对位置不会改变;start默认为0,表示完整的滚动,会滚动到特定位置。

【例2-23】 利用rollaxis()函数翻转数组。

运行程序,输出如下:

     原数组:
     [[[0 1]
       [2 3]]
      [[4 5]
       [6 7]]]
     调用rollaxis()函数:
     [[[0 2]
       [4 6]]
      [[1 3]
       [5 7]]]
     调用rollaxis()函数:
     [[[0 2]
       [1 3]]
      [[4 6]
       [5 7]]]

4)swapaxes()函数

numpy.swapaxes()函数用于交换数组的两个轴,格式如下:

numpy.swapaxes(arr,axis1,axis2):arr为输入的数组;axis1为对应第一个轴的整数;axis2为对应第二个轴的整数。

【例2-24】 利用swapaxes()函数实现数组翻转。

运行程序,输出如下:

     原数组:
     [[[0 1]
       [2 3]]
      [[4 5]
       [6 7]]]
     调用swapaxes()函数后的数组:
     [[[0 4]
       [2 6]]
      [[1 5]
       [3 7]]]

3.连接数组

在NumPy中,提供了4个函数实现数组的连接,下面对这几个函数进行介绍。

1)concatenate()函数

numpy.concatenate()函数用于沿指定轴连接相同形状的两个或多个数组,函数的调用格式为:

numpy.concatenate((a1,a2,...),axis):a1,a2,...表示相同类型的数组;axis为沿着它连接数组的轴,默认为0。

【例2-25】 利用concatenate()函数实现数组的连接。

运行程序,输出如下:

     第一个数组:
     [[1 2]
      [3 4]]
     第二个数组:
     [[5 6]
      [7 8]]
     沿轴0连接两个数组,竖向拼接矩阵:
     [[1 2]
      [3 4]
      [5 6]
      [7 8]]
     沿轴1连接两个数组,横向拼接矩阵:
     [[1 2 5 6]
      [3 4 7 8]]

2)stack()函数

numpy.stack()函数用于沿新轴连接数组序列,函数格式如下:

numpy.stack(arrays,axis):arrays为相同形状的数组序列;axis为返回数组中的轴,输入数组沿着它来堆叠。

【例2-26】 利用stack()函数实现数组的连接。

运行程序,输出如下:

     第一个数组:
     [[1 4]
      [3 5]]
     第二个数组:
     [[6 8]
      [7 9]]
     沿轴0堆叠两个数组:
     [[[1 4]
       [3 5]]
      [[6 8]
       [7 9]]]
     沿轴1堆叠两个数组:
     [[[1 4]
       [6 8]]
      [[3 5]
       [7 9]]]

3)hstack()函数

numpy.hstack()是numpy.stack()函数的变体,它通过水平堆叠来生成数组。

【例2-27】 利用hstack()函数实现数组的连接。

运行程序,输出如下:

     第一个数组:
     [[1 4]
      [3 5]]
     第二个数组:
     [[6 8]
      [7 9]]
     水平堆叠:
     [[1 4 6 8]
      [3 5 7 9]]

4)vstack()函数

numpy.vstack()是numpy.stack()函数的变体,它通过垂直堆叠来生成数组。

【例2-28】 利用vstack()函数实现数组的连接。

运行程序,输出如下:

     第一个数组:
     [[1 4]
      [3 5]]
     第二个数组:
     [[6 8]
      [7 9]]
     竖直堆叠:
     [[1 4]
      [3 5]
      [6 8]
      [7 9]]

4.分割数组

在NumPy中,提供了相关函数实现分割数组,下面对这几个函数进行介绍。

1)split()函数

numpy.split()函数沿特定的轴将数组分割为子数组,函数格式如下:

numpy.split(ary,indices_or_sections,axis)。ary为被分割的数组。indices_or_sections如果是一个整数,就用该数平均切分,如果是一个数组,为沿轴的位置(左开右闭)切分。axis为设置沿着哪个方向进行切分,默认为0,横向切分,即水平方向;为1时,纵向切分,即竖直方向。

【例2-29】 利用split()函数对数组进行分割。

运行程序,输出如下:

     第一个数组:
     [0 1 2 3 4 5 6 7 8]
     将数组分为三个大小相等的子数组:
     [array([0,1,2]),array([3,4,5]),array([6,7,8])]
     将数组在一维数组中表明的位置分割:
     [array([0,1,2,3]),array([4,5,6]),array([7,8])]

2)hsplit()函数

numpy.hsplit()函数用于水平分割数组,通过指定要返回的相同形状的数组数量来拆分原数组。

【例2-30】 利用hsplit()函数对数组进行水平分割。

运行程序,输出如下:

同时,在Num Py中,numpy.vsplit()沿着垂直轴分割,其分割方式与hsplit()相同。

5.数组元素的添加与删除

与其他语言一样,在NumPy中,也提供了相关函数用于实现数组元素的添加和删除。下面对相关函数进行介绍。

1)resize()函数

numpy.resize()函数返回指定大小的新数组。如果新数组大小大于原始大小,则包含原始数组中的元素的副本。函数的格式为:

numpy.resize(arr,shape):arr为要修改大小的数组;shape为返回数组的新形状。

【例2-31】 利用resize()函数返回指定大小的新数组。

运行程序,输出如下:

     第一个数组:
     [[1 4 7]
      [3 6 9]]
     第一个数组的形状:
     (2,3)
     改变第一个数组的形状:
     [[1 4]
      [7 3]
      [6 9]]
     改变后的形状:
     (3,2)
     修改新数组的大小:
     [[1 4 7]
      [3 6 9]
      [1 4 7]]

2)append()函数

numpy.append()函数在数组的末尾添加值,添加操作会分配整个数组,并把原来的数组复制到新数组中。此外,输入数组的维度必须匹配否则将生成ValueError。append()函数返回的始终是一个一维数组。函数的格式为:

numpy.append(arr,values,axis=None):arr为输入数组。values为要向arr添加的值,需要和arr形状相同(除了要添加的轴)。axis默认为None,当axis无定义时,是横向操作,返回总是为一维数组;当axis有定义的时候,取值为0和1,当axis为0时,数组按列进行操作(列数要相同)。当axis为1时,数组按行进行操作(行数要相同)。

【例2-32】 利用append()函数在数组末尾添加值。

运行程序,输出如下:

     第一个数组:
     [[1 4 7]
      [3 6 9]]
     向数组添加元素:
     [1 4 7 3 6 9 2 5 8]
     沿轴0添加元素:
     [[1 4 7]
      [3 6 9]
      [2 5 8]]
     沿轴1添加元素:
     [[1 4 7 3 3 3]
      [3 6 9 2 5 8]]

3)insert()函数

numpy.insert()函数实现沿给定轴在给定索引之前插入值。函数的格式为:

numpy.insert(arr,obj,values,axis):arr为输入数组;obj为在其之前插入值的索引;values为要插入的值;axis为沿着它插入的轴,如果未提供,则输入数组会被展开。

【例2-33】 利用insert()函数在给定轴的数组中插入值。

运行程序,输出如下:

     第一个数组:
     [[1 4]
     [2 5]
     [3 6]]
     未传递ax is参数。在插入之前输入数组会被展开。
     [1 4 2 11 12 5 3 6]
     传递了ax is参数。会广播值数组来使其与输入数组形状吻合。沿轴0广播:
     [[1 4]
     [11 11]
     [2 5]
      [3 6]]
     沿轴1广播:
     [[1 11 4]
      [2 11 5]
      [3 11 6]]

4)delete()函数

numpy.delete()函数返回从输入数组中删除指定子数组的新数组。与insert()函数的情况一样,如果未提供轴参数,则输入数组将展开。函数的格式为:

numpy.delete(arr,obj,axis):arr为输入数组;obj可以被切片,整数或者整数数组,表明要从输入数组删除的子数组;axis表示沿着它删除给定子数组的轴,如果未提供,则输入数组会被展开。

【例2-34】 利用delete()函数从输入数组中删除指定数组。

运行程序,输出如下:

     第一个数组: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未传递ax is参数。在删除之前输入数组会被展开。
     [0 1 2 3 4 6 7 8 9 10 11]
     删除第二列:
     [[0     2    3]
      [4     6    7]
      [8    10   11]]
     删除第三行:
     [[0 1 2 3]
      [4 5 6 7]]

5)unique()函数

numpy.unique()函数用于去除数组中的重复元素。函数的格式为:

numpy.unique(arr,return_index,return_inverse,return_counts):arr为输入数组,如果不是一维数组则会展开;return_index如果为True,返回新列表元素在旧列表中的位置(下标),并以列表形式存储;return_inverse如果为True,返回旧列表元素在新列表中的位置(下标),并以列表形式存储;return_counts如果为True,返回去重数组中的元素在原数组中的出现次数。

【例2-35】 利用unique()函数去除数组中的重复元素。

运行程序,输出如下:

     第一个数组:
     [5 2 6 2 7 2 6 8 2 9]
     第一个数组去重后:
     [2 5 6 7 8 9]
     去重数组的索引数组(新列表元素在旧列表中的位置):
     [1 0 2 4 7 9]
     可以看到每个和原数组下标对应的数值:
     [5 2 6 2 7 2 6 8 2 9]
     去重后的数组:
     [2 5 6 7 8 9]
     下标(旧列表元素在新列表中的位置)为:
     [1 0 2 0 3 0 2 4 0 5]
     使用下标重构原数组:
     [5 2 6 2 7 2 6 8 2 9]
     返回去重元素的重复数量:
     2:重复数量4
     5:重复数量1
     6:重复数量2
     7:重复数量1
     8:重复数量1
     9:重复数量1

2.4.6 NumPy算术函数

Num Py算术函数包含简单的加、减、乘、除,对应的函数分别为add()、subtract()、multiply()和divide()。

需要注意的是数组必须具有相同的形状或符合数组广播规则。

【例2-36】 数组的加减乘除运算。

运行程序,输出如下:

     第一个数组:
     [[0.1.2.]
      [3.4.5.]
      [6.7.8.]]
     第二个数组:
     [9 9 9]
     两个数组相加:
     [[9.10.11.]
      [12.13.14.]
      [15.16.17.]]
     两个数组相减:
     [[-9.-8.-7.]
      [-6.-5.-4.]
      [-3.-2.-1.]]
     两个数组相乘:
     [[0. 9.18.]
      [27.36.45.]
      [54.63.72.]]
     两个数组相除:
     [[0.    0.11111111 0.22222222]
      [0.33333333 0.44444444 0.55555556]
      [0.66666667 0.77777778 0.88888889]]

此外NumPy也包含了其他重要的算术函数,下面对一些常用的算术函数进行介绍。

1)reciprocal()函数

numpy.reciprocal()函数返回参数逐元素的倒数。如1/4倒数为4/1。

【例2-37】 利用reciprocal()函数返回逐元素的倒数。

运行程序,输出如下:

     数组是:
     [ 1.25 1.33 1. 100. ]
     调用reciprocal()函数:
     [0.8   0.7518797 1.    0.01  ]

2)power()函数

numpy.power()函数将第一个输入数组中的元素作为底数,计算它与第二个输入数组中相应元素的幂。

【例2-38】 利用power()函数将第一个输入数作为底数,计算相应元素的幂。

运行程序,输出如下:

     数组是;
     [ 10 500 1000]
     调用power()函数:
     [  100 250000 1000000]
     第二个数组:
     [1 2 3]
     再次调用power()函数:
     [    10  250000 1000000000]

3)mod()函数

numpy.mod()函数计算输入数组中相应元素相除后的余数。函数numpy.remainder()也产生相同的结果。

【例2-39】 利用mod()函数求相应元素相除后的余数。

运行程序,输出如下: 5zBn6TQIDYd92O5yQa0+nH/l9m7OfsqY9MjPHVz1pDnol6gC8yj1DRnPWli90ekg

     第一个数组:
     [10 30 60]
     第二个数组:
     [3 5 7]
     调用mod()函数:
     [1 0 4]
     调用remainder()函数:
     [1 0 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