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程应旄《伤寒后条辨》云:太阳之见证,莫确于头痛恶寒,故首揭之,使后人一遇卒病,不问何气之交,而但兼此脉此证,便可作太阳病处治。亦必兼此脉此证,方可作太阳病处治。虽病已多日,不问其过经已未,而尚见此脉此证,仍可作太阳病处治。

柯琴《伤寒来苏集》云:仲景立六经总纲法,与《内经·热论》不同,太阳只重在表证表脉,不重在经络主病,看诸总纲各立门户,其意可知。

山田正珍《伤寒论集成》云:太阳指表而言,盖伤寒以六经言之,古来医家相传之说,不可遽易者也。夫人之常情,每信于其所习见,而疑于其所未尝习见者。故仲景氏亦不得已而袭其旧名,实则非经络之谓也,借此配表里脉证已,故论中无一及经络者。可见此书以六经立名,犹数家者流以甲乙为记号,注家不察,解以素灵经络之说,可谓不解事矣。太阳病有伤寒,有中风,此条统而论之,故唯云脉浮,而未分其紧与缓也;其所谓恶寒,亦兼恶风言之,恶风轻恶寒重,舍轻取重,所谓举大而小从者也;其唯称恶寒,而不言发热者,以太阳伤寒之初证,有或已发热或未发热之异也。后凡称太阳病者,皆指斯条之脉证而言。

内藤希哲云:此以后称太阳病者,指此脉此证一二见者而言,非单指脉证悉具者而言也(山田氏引)。

渊雷案:六经篇第一条,相传为该经之提纲,谓必具如此之证,乃得断定为此经之病也。旧注以为风寒之邪由表入里,太阳主皮肤而统营卫,故为风寒所始病之经。其解释脉浮以下诸证,亦从皮肤营卫,及太阳经络为说。所言既在可解不可解之间,证以今日科学知识,尤多错误。夫病有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者,事实也,用麻黄桂枝诸方治此病而愈,亦事实也,事实则古今中外无异。若夫脉之所以浮,头项之所以强痛,乃至麻桂诸方之所以愈此病,则属病理药理,而有待于研究矣。前贤注解,大抵根据《内经》《难经》,而参以自己之臆想。即《内》《难》本文,亦不过依附五行四时等当时通行之理想,而托之黄帝岐伯越人而已。且以当时条件所限,故此等旧注类,多失真。近年欧西传来之医学,出自种种精密实验,虽未能悉合真际,大体已无多违失。是以鄙人治医,取古书之事实,释之以科学之理解,此《今释》之所以命名也。古书理论,及旧注之不背科学者,间亦援引,至于旧说沿误已久,深入人心者,辄根据科学以驳正之。非敢求胜前贤,亦冀中医学有所进步耳。凡百学术莫不因其所已知,从而推究试验,以求其所未知。若已知之理论为谬妄,则推求所得之新知,将愈益失真,此理甚明。而訾吾者诋为失却中医真面目,斯可异也。

今欲释伤寒太阳病,应先注意数事:第一,凡流行性病,皆有病原细菌为原因。菌之使人病也,或以其成群结队之菌体直接为害于人体,或分泌毒质以害人体。吾书为便于言说计,概称之为毒害性物质。第二,毒害性物质不制伏,其病则不愈,而中西药物,可以直接制伏毒害性物质者较少,即或有之,其性亦毒,用少则不足以愈病,用多则人体先受其害。直至近世,始有磺胺类及抗生素,而品类不多。临床家经验,或谓抗生素之效力,今日已不如初发明之日,盖细菌亦逐渐产生抗药力也。在仲景之世,流行性热病当然无特效药品,唯幸人体感染病毒后,必立起反应而产生抗毒力。此种抗毒力,即西医所谓自然疗能,中医古书,则谓之正气,其治疗热病,亦唯凭借此正气,从而利导匡救。第三,内科病之证候,多非疾病之本体,而是正气抵抗病毒时所发生之现象,故观察证候,可以测知正气抗病之趋势。于是选用方药,以利导匡救,而达治疗之目的。明乎此三者,然后可以释太阳病,而全部《伤寒论》亦不难知矣。

太阳病者,正气抗病之趋势向上向表,其目的欲令出汗,而从汗液中排除毒害性物质也。人体受病毒刺激,立即产生抗毒力。抗毒之法,盖视毒害性物质之种类而有不同,虽细菌学免疫学专家,亦未能详知。大抵是产生某种物质,使与毒害性物质结合,而化成无毒之物。抗毒力产生时,必恶寒发热,注射防疫菌苗者,用动物做细菌试验,或制造治疗血清者,大多数见恶寒发热,可以征也。恶寒既常与发热同时发作,且伤寒以发热为主证,则知经文“恶寒”二字,即含发热在内。当发热时,体内新陈代谢亢进,而心脏之张缩力为之加强,心力强则脉搏大,大而未甚充实,则重按即觉其软,且古人观念,谓太阳病在肌表,遂以心理作用,认此种大而较软之脉为浮脉。不然,脉管有结缔组织,固着于一定部位,太阳轻浅之病,岂能移脉管而浮向外表耶?由是言之,“脉浮”二字,亦含发热在内,脉浮发热而产生抗毒力矣。然倘使毒害性物质相当强盛,则新生少量之抗毒力,未足以抵抗而胜任愉快。计之上者,莫如排除其一部毒害性物质,使仅留于体内者不足以危及生命,适足以引生抗毒力。太阳为热病之初起,病菌学证明病初起时,毒害性物质多在血液中,欲排除之则莫如出汗。汗腺在肌表,欲出汗,则气血必须趋而向表,吾于下文将说明一事。人体种种机能,表之与上,里之与下,常相联系。又汗腺之排列,上半身较多,故气血向表以求出汗者,同时必向上。气血向上,则上部充血,而头为之痛,项为之强,剧者且见鼻衄(本论四十七条五十六条)。故头项强痛,为气血向上向表之征,而是正气欲令病毒与汗俱出之征。太阳之病理如是,故发汗解肌,为太阳病之唯一疗法。

太阳病之目的欲出汗,是矣。然出汗之目的,安知非为放散体温以退热,而为排除病毒耶,曰:“是不难知。”若于太阳病之临床经验较多,其例不胜枚举,最显著者,如麻疹、天花、猩红热诸病,皆须透发于皮肤,故始终宜发表,即始终不离太阳。其传染皆由接触,而于病向愈时之落屑期中,传染力最大。往昔种痘者,且取天花之疮痂,研末,纳于受种者之鼻孔,其人即迅速出天花。由此可知,此等诸病皮肤所发疹点疮痂,即是毒害性物质。而发表即是排除毒害性物质,使与汗同时排出也。又如流行性感冒之发热型亦始终不离太阳,而极易接触传染者,其滤过性病毒为病菌中极细小之一种。以臆测之,菌体极小,则易于窜透血管而入于汗腺,则此病发汗所排泄者,当不仅菌毒,亦有菌体。更推之麻疹、天花诸病,病原亦是滤过性病毒,其体亦极小,而其落屑落痂之最易传染,当亦有菌体排出皮肤之故。以是种种,得断定太阳病之发汗,为排除毒害性物质,非为放散体温以退热。其有一汗而热遂退者,则因毒害性物质既大部排除,其仅存者,不足为病故也。

太阳固为热病最先见之证候群,然热病不必皆起于太阳,有起病即为少阳或阳明者。旧说谓风寒之邪,必由表入里,可知不是。若起病即为阳明,则绝无退而传为少阳或太阳者。温热家谓温邪由里出表,可知亦非。六经传变之次序,下文别详之。

太阳阳明等六经之名,其源甚古,而其意义所指,递有不同。最初盖指经络,六经各分手足为十二,为针灸家所宗,《灵枢》《甲乙》诸书,及《素问》中大部是也;其次指气化,即太阳寒水、阳明燥金之等,为司天在泉运气家所宗,王冰附入《素问》之天元纪等大论是也;最后则指热病之证候群,为汤液家所宗,《伤寒论》及《素问·热论》是也。名则犹是,义则递异,故本论六经之名,譬犹人之姓名,不可以表示其人之行为品性。热病之六经,亦不可以望文而释其义。唯三阳经与三阴经之异,可以略说。凡正气充实,抗病力强者,为阳;正气不足,抗病力弱者,为阴。病情属实热者为阳,虚寒者为阴,此本论三阳三阴之义也。《素问·热论》则以表证为阳,里证为阴(热论与本论不同,详下文),故热病六经之名,阴阳字可释,太少明厥等字不可释。恽铁樵先生释太阳为最外,此盖以最释太,以外释阳,其说自辨,但恐仲景本意,未必如此。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此两条,言太阳病又分中风、伤寒两种,即所谓子目也。此所谓中风,绝非猝然倒地、口眼斜之中风,此所谓伤寒,亦非书名《伤寒论》之伤寒。猝然倒地之中风是脑病,此中风是外感热病,犹俗所谓伤风耳。书名《伤寒论》之伤寒,是广义的,包括多数急性热病而言,此伤寒是狭义的,亦是外感热病。故《难经·五十八难》云:“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难经》虽系伪书,然伤寒之中又有伤寒,即是广义、狭义之别。可见伤寒之名,自古相传有广狭二义也。夫俱名中风,而有迥然不同之两种病,俱名伤寒,而有广狭不同之两意义。虽似漫无准则,但此等名称,有长时间之历史沿革,若欲率然重为订定,则尚非易易也。

中风与伤寒,皆是太阳病,故皆见脉浮发热恶寒之证。太阳既必脉浮,可知中风之脉缓,是浮而缓,伤寒之脉紧,是浮而紧也。抑缓之与紧,是脉象,是指端之触觉,初学者骤难辨析。凡鉴别诊断,当取显然易见之证候,故中风伤寒之鉴别法,不在脉之缓紧,不在热之已发未发,不在恶风恶寒之异,不在体痛呕逆与否,而在病人之有汗无汗。且缓脉常与自汗并见,紧脉常与无汗并见。中风条固明言汗出,伤寒条则未言无汗,然而知其无汗者,以其言脉紧也。凡无汗之病人,其皮肤必干燥,若皮肤略觉潮润,或时时微汗出,即为有汗。

中风伤寒,皆因抵抗病毒而发热。发热者体温过高,不适于生活,于是出汗以放散其热。是中风虽已发热,而调节体温之机能犹未失生理常态也。伤寒则发热而不汗出,此必因毒害性物质影响,使皮肤汗腺失其调节之职,有以致之,故伤寒之毒当盛于中风。临床上,伤寒之热度亦高于中风。然其预后,伤寒辄一汗径愈,中风则传变较多,此则临床医生所不可不知者。伤寒因皮肤汗腺及浅层动脉之紧张,热血不得达于肌表,故恶寒而脉紧。紧者紧张,与弦脉稍近,非急速之谓。中风反之,故恶风而脉缓。恶风由肌腠疏松,不耐风袭之故,脉缓谓宽柔,非谓迟缓。伤寒之体痛,亦因发热汗不出所致(详二卷三十六条)。呕逆则为兼见之或然证,非正证,然亦可见正气有上逆之势焉。

成无己《明理论》云:恶风则比之恶寒而轻也。恶寒者,啬啬然憎寒也,虽不当风而自然寒矣。其恶风者,谓常居密室之中,帷帐之内,则舒缓而无所畏也,一或用扇,一或当风,淅淅然而恶者,此为恶风也。

丹波元简《伤寒论辑义》云:人之感邪气,其表虚泄而汗出者,名为中风,其表实闭而无汗者,名为伤寒。其实,受邪之风寒,不知果何如,只就其表虚表实,有汗无汗,而立其目,以为处疗之方耳。故不曰此伤寒也,此中风也,而下名为二字,其意可自知也。

渊雷案:风与寒皆为六淫之一,古人以为外感病之病原。考其实际,风乃空气流动之现象,寒乃人体之感觉,初非真有一种物质名风名寒者,入而客于人体也。所以名为中风,名为伤寒,亦自有故。《内经》之法,以寒属冬,以风属春,春主舒散,冬主敛藏,此固征诸外界事物而可信者也。热病之无汗者,肌腠收缩,有似乎冬之敛藏,且大多数发于冬日,故名之为伤寒。其有汗者,肌腠疏缓,有似乎春之舒散,且大多数发于春日,故名之为中风。《伤寒论》虽非《内经》嫡胤,要亦有其因袭之处,后人误以为真有风寒之邪,入而客于人体,非但违背事实,抑亦不知古人命名之意矣。

山田氏云:“阴阳俱”三字,王叔和所掺入,宜删。原夫脉之动于周身也,是一血气之所贯。是以人迎、气口、太冲、趺阳,均无间断,岂复有阴阳尺寸之可分别者哉?故其分阴阳、论尺寸者,皆未知脉之所以为脉者耳。故论中言脉者百五十许条,未尝分阴阳尺寸也。可见其间称阴阳尺寸者,皆是王叔和所掺,绝非仲景氏之本色也。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躁”,成本作“燥”,盖误。

此两条论传与不传。刘栋、中西唯忠、山田诸君,皆以为后人之言,非仲景所论。今审之,乃素问家言,岂自序所谓撰用《素问》者耶?传者传经,谓证候群之变换,亦即病之进行也。此处伤寒,包括中风而言,亦是广义的伤寒,下文依此类推。欲知何谓传经,当先知伤寒六经之大略。六经者,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也。发热而恶寒者,无论有汗无汗,皆为太阳病;寒热往来如疟者,为少阳病;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者,为阳明病;心脏衰弱,抗病力不足者,为少阴病;吐利之属于虚寒者,为太阴病;发热若干日,厥冷若干日,或消渴,或吐蛔,或下利者,为厥阴病,此六经病状之大略也。发热恶寒之太阳病,六七日后,变为寒热往来,则恶寒时热不壮,热壮时不恶寒,是谓太阳传于少阳;又过若干日,则不复恶寒而反恶热,是谓少阳传于阳明,此三阳经相传之大略也。然有太阳径传阳明,而不经过少阳者。又有两经三经之证同时俱见者,有后一经之证已见,而前一经之证未罢者,旧说相沿,谓之合病、并病。至于三阴经,则太阴传少阴,少阴传厥阴。亦有始病即为少阴者,即所谓少阴直中。其由阳证误治失治而传阴者,则太阳传太阴少阴,少阳三阴俱可传,阳明传厥阴。此就本论文字,参以临床实验而言,其实,厥阴不成为证候群。合病之本义,今不可知,后卷别详之。

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乃《素问·热论》之传变法。脉静者,病轻而脉不变,可以不药自愈,故为不传。“若躁烦”之“若”字,作“或”字解。欲吐为本论之少阳证,躁烦为本论之阳明证,见少阳阳明证者为传。脉数急,对不传者之静而言,意即谓不静。此中前一条,糅合《热论》《本论》两家之言,盖《伤寒论》之驳文也,后一条为纯粹热论家言。

《热论》与《本论》不同,约之得三端。《热论》一日传一经,六日遍六经,周而复始,故七日复为太阳。《本论》则六七日传一经,一再传后,或愈或死,绝不周环,异一也。《热论》太阳传阳明,阳明传少阳,绝无例外。《本论》则太阳传少阳,少阳传阳明,有太阳径传阳明者,绝无阳明反传少阳者,异二也。《热论》之三阳经,在《本论》皆为太阳证,其三阴经,在《本论》皆为阳明承气汤证,而《本论》之少阳与三阴,为《热论》所不言,异三也。《热论》所说传变之型,不特异于《本论》,亦为临床所不见。注家不知辨析,而以《素问》释《伤寒》,以《伤寒》释《素问》,及其难通,则作回曲附会之词以强通之。总之,但求贯通二书,不顾临床事实,致令后之学者,读书治病,截然分为两事。谚云读书十年,天下无可治之病,治病十年,天下无可读之书,诚有慨乎言之。至于《医宗金鉴》张志聪《伤寒集注》诸书,以为伤寒传变真如热论之次,其误固不待言,而三百年竟无一人直揭其谬,中医学之发展,能不受其影响?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若发汗以下,成本析为别条。“瘛疭”二字,《玉函》作“掣纵发作”四字。山田氏云:若发汗以下,王叔和所加,较之伤寒例,其伪至为明显,况其曰灼热,曰阴阳俱浮,曰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皆非仲景氏之辞气乎。

《医宗金鉴》云:发热不渴恶寒者,太阳证也。发热而渴,不恶寒者,阳明证也。今太阳病始得之,不俟寒邪变热,转属阳明,而即热渴不恶寒者,知非太阳伤寒,乃太阳温病也。由于膏粱之人,冬不藏精,辛苦之人,冬伤于寒,内阴已亏,外阳被郁,周身经络,早成温化,所以至春一遇外邪,即从内应,感寒邪者,则名曰温病。

成无己《伤寒论注解》云:伤寒发汗已,则身凉。若发汗已,身灼热者,非伤寒,为风温也。

方有执《伤寒条辨》云:灼热谓热转加甚也,风温谓触犯于温,而有风也。

程氏云:冬时伤肾,则寒水被亏,是温病源头。误治温病,而辛温发散,是风温源头。风温即温病之坏病,非温病外又有风温也。

汪琥《伤寒辨注》云:“小便不利”四字,当在“若被下者”四字之上,否则既云不利,又曰失溲,悖矣。

渊雷案:自古有温病之名,时复与伤寒对立,学者将以为温病治法异于伤寒,故仲景于此但举证候,不出主方。所以示渴而不恶寒之证既同于阳明,则治法亦在阳明法中也。不称阳明,而称太阳温病者,以自古相传之六经概念。阳明由传变而来,温病则始病即如此。至于治法,则凭当前之证候,不凭原因,及已往之经过故也。被下,被医者用药泻下也。被火,古有用火治病之法,若烧地卧灰,烧瓦熨背之等是也。微发黄色之微字,与下句剧字相对,谓被火后变证之轻重。轻者但发身黄,重者惊痫瘛疭,而黄色亦深如火熏也。惊痫瘛疭,指神经证,亦即时师所谓动肝风。古者小儿名惊,大人名痫,瘛疭即所谓搐搦,亦即所谓痉挛也。逆,误治也。引,延也。引日,犹言苟延残喘。

温病之说,最缴绕而最无理,至今为中医学进步之大障碍。盖初一步有温病属于伤寒与不属伤寒之争;温病之中,又有伏气与新感之争;其解本条也,又有温病风温对立,与风温即温病坏证之争。其言皆从臆测之病原立论,如谓冬伤于寒,不即发病,至春发为温病,至夏发为暑病,此即近世所谓伏气温病也。对伏气而言,又有新感温病,谓亦有不因伏气,但感春之温气、夏之暑气而病者。又如谓冬不藏精,为温病之因,故温病见肾亏液涸之证,即伏气亦伏久化热,熬煎肾液。又如谓温邪从口鼻入,异于伤寒之从皮毛入,承其说者,遂指肺炎及重症支气管炎为风温。今考伤寒温热,皆是流行性热病,其病原多为细菌。若论治法,则寒证用温,热证用凉,无论伤寒温热,胥不能违此例。即使诚有肾亏液涸之证,则甘寒之剂,自可取用。仲景书亦有炙甘草汤、黄连阿胶鸡子黄汤、肾气丸诸剂,未尝禁用腻补也。至于肺炎诸病,初起皆宜大量麻黄石膏之剂,温热家用其所谓辛凉轻剂,反多溃决不可收拾。由是言之,温热诸论,乃徒乱人意而已。鄙意,诚能审证用药不误,则伤寒家固能治温热,温热家亦能治伤寒。若斤斤于伤寒温热之异名异原异治,未见其有当也。温热家言论,罄竹难书,及门谢诵穆,辑诸书,上自内难,下迄清季,凡二十八家之说,作《温病论衡》,颇可省览。

《千金方》云:风温之病,脉阴阳俱浮,汗出体重,其息必喘,其形状不仁,嘿嘿但欲眠,下之者则小便难,发其汗者必谵言,加烧针者则耳聋难言,但吐下之则遗矢便利,如此疾者,宜服葳蕤汤。方:葳蕤、白薇、麻黄、独活、杏仁、芎、甘草、青木香各二两,石膏三两。案:此正是麻黄石膏剂,可施于急性肺炎及重症支气管炎者。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阳谓三阳病,阴谓三阴病。然病属始发,而有恶寒证者,在阳病唯有太阳,在阴病唯有少阴。然则此条之意,谓始发病时,发热恶寒者为太阳,无热恶寒者为少阴耳。发热恶寒之太阳病,中风伤寒是其例。无热恶寒之少阴病,少阴篇三百七条三百八条附子汤证是其例。太阳之恶寒,或由浅层血管收缩,或由汗出肌疏之故。少阴之恶寒,则因心脏衰弱,体温低降之故。是以等是恶寒,在太阳则发热,在少阴则无热也。然发于阴之病,殊非绝对不发热者。少阴篇三百四条麻黄附子细辛汤证,三百五条麻黄附子甘草汤证,皆发于阴而发热之例。盖伤寒六经,不过就病变上分作六个段落,身体机能之亢进或衰减,中间阶级正多,非可截然分画,学者勿执定少阴无热可也。凡发于阴之少阴,皆即旧说所谓直中。至临床上所见少阴病,则多由传变而来(详少阴篇中)。

七日愈,六日愈,阳数七,阴数六,皆不可强解。伤寒传变,大多数固六七日而一经。然必谓太阳七日愈,少阴六日愈,已非事实。阳数七阴数六,尤涉附会,注家以水火之成数为说,未敢同意。

山田氏云:此条三阴三阳大纲领,寒热虚实之原本,不可不明也。但其发于阳七日愈以下,王叔和所补,今不取也。按《玉函经》以此一节为太阳篇开卷第一章,可谓仲景氏真面目也。后人不知,妄次之温病章后,遂遣全编大法不复明于世,悲哉。

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此条亦素问家言,非本论之旨。《热论》云:七日巨阳病衰,头痛少愈。巨阳即太阳,故此云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其实即第五条不传之病。太阳病不传者,至六七日,头痛项强,恶寒发热,皆以渐自退,独举头痛者,省文也。

柯琴《伤寒论注》云:旧说,伤寒日传一经,六日至厥阴,七日再传太阳,八日再传阳明,谓之再经。自此说行,而仲景之堂,无门可入矣。夫仲景未尝有日传一经之说,亦未有传至三阴而尚头痛者。曰头痛者,是未离太阳可知。曰行,则与传不同。曰其经,是指本经而非他经矣。发于阳者七日愈,是七日乃太阳一经行尽之期,不是六经传变之日。庞安时《伤寒总病论》云:针足阳明,补三里穴。

渊雷案:三里足阳明经之穴。经,即《灵枢》所言经脉。《灵枢》之意,以血管为经脉。然经脉之径路,与解剖上所见血管迥异。或谓经脉实系神经纤维,亦未能证实。无论神经血管,要之,经脉必是蜿蜒细长之物。无论行其本经,传变他经,要之,伤寒所病,多属全身症状,绝非游行于人身细长之物如经脉者。且仲景书中,本无六经字面,其单言经者,亦非专指经脉,如百八条及百二十九条云“太阳病过经十余日”,百一十条云“过经谵语”,百一十九条云“到经不解”,二百二十五条云“过经乃可下之”,此皆借以名病状之段落,与《灵枢·经脉》之经自异。唯本条云“行其经尽”,百三十条云“太阳随经瘀热在里”,则似指经脉耳。仲景盖分伤寒证候群为六类,而借用《内经》太阳少阴等名目,又因太阳少阴等本是手足十二经之名,遂以太阳证已罢为过经,此皆沿其名而不袭其实。后人注仲景书者,必欲糅合《内经》,竟谓伤寒之邪,循经脉而传变,则失之远矣。

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六经皆有欲解时,太阳从巳至未,阳明从申至戌,少阳从寅至辰,太阴从亥至丑,少阴从子至寅,厥阴从丑至卯,其理难通,事实亦无所征验。读古医书,当分别观之,不可一概盲从。凡理论合,事实亦合者,当以科学证明之。凡理论合而事实不合,或理论不合而事实合者,当存以待考。凡理论事实俱不合者,即当剪辟,毋使徒乱人意。六经病之欲解时,理论事实俱不合者也。

时令与疾病,固有甚大关系。重病痼疾,多发于二分二至,死于二分二至,老人遇节气,常骨楚疲惫,此四季之关系疾病者也。通常热病,多日轻夜重,其死,多在黎明薄暮日中夜半之时,阳明病之日晡潮热,肺痨病之日晡骨蒸,此昼夜之关系疾病者也。其事固信而有征,其理则尚难索解。

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风家,谓病中风之人。表解,谓太阳病解。太阳病,系机能亢进于肌表,故称太阳证为表证。后凡言表者仿此。不了了,谓尚未复元。《巢源·寒食散发候》云:了者,是瑟然病除,神明了然之状也。柯氏云:七日表解后,复过一候,而五脏元气始充,故十二日精神慧爽而愈。此虽举风家,伤寒概之矣。

刘栋云:上三条,后人之所记也(山田氏引后仿此)。

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此条词旨浅薄,汪氏以为叔和所增入,山田氏以为仲景采古语以录之。皮肤谓表,骨髓谓里。表热里寒,为虚性兴奋,少阴病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三百二十条)是其例。表寒里热,是热聚于里,体温不得外达,伤寒脉滑而厥(三百五十三条)是其例。表热里寒者,当温其里,故前贤谓之真寒假热。表寒里热者,当清其里,故前贤谓之真热假寒。程氏云:寒热之在皮肤者,属标属假,寒热之在骨髓者,属本属真。本真不可得而见,而标假易惑,故直从欲不欲处断之,情则无假也。不言表里,言皮肤骨髓者,极其浅深,分言之也。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阳浮阴弱,指脉也。阳谓寸口,阴谓尺中。旧说,寸口主气主卫,尺中主血主营。卫即体温,即血浆,故阳浮为体温外趋,为热自发,阴弱为血浆被泄,为汗自出。此等从脉测证之法,多是脉经家言,故山田氏以为叔和掺入之文矣。其实,太阳病之浅层动脉皆大而软,皆当属浮,近尺之部脉管渐入皮下深藏,故觉似弱耳。啬啬,悭吝怯退之貌。淅淅,猝然凛冽之貌。翕翕,轻附浅合之貌。在理论上,伤寒恶寒,中风恶风。事实上,恶风恶寒常兼见而不可分,故此条互言之。鼻鸣,因鼻黏膜充血发炎之故。干呕,因胃气上逆之故。鼻鸣干呕,皆兼见证,然亦可见正气有上冲之势。如上文所说,太阳之正气上冲,为欲祛除毒害性物质,使与汗俱出,桂枝汤所以助正气达此目的也。

生活体为欲产生体力,以供其行动云为,故营新陈代谢,起缓慢燃烧,而发生体温。体力之需要有常度,故代谢燃烧以至体温,亦皆有常度。倘体力之需要有所增加,则代谢机能亢进,而体温亦为之增高。故食后需消化之体力,劳役之际需倍常之体力,体温皆为之略高焉。患流行性热病者,于日常体力之外,骤需抵抗毒害性物质之力,故代谢亢进,体温增高而为发热。于此而欲强退之,必抑减其代谢机能而后可。代谢机能被抑制,则无以产生抗毒之体力,体力不足以抗毒,则毒害性物质愈益孳生,此取死之道也。故治太阳病,用寒凉抑热者,非是,视太阳方为退热剂者,亦非是。

山田氏云:此条王叔和掺入之文,非仲景氏语也,先辈诸医,皆不知其所以然,奉为金科玉条,抑何不达于辞义之甚。盖仲景有仲景之辞义,叔和有叔和之辞义,其辞其义,断然不同,若彼辨脉平脉及伤寒例,人皆能知其为叔和。若能知其为叔和,则此条之非仲景氏言,亦不俟辨而得矣。 uIz/s2XCeSi7BhrhJC3jfwPktBE4g60Fb9ApsFk5xjXL0w/w0W2Fe65LhxRfZu6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