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茯苓四逆汤方

茯苓(四两) 人参(一两)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甘草(二两,炙) 干姜(一两半)

上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二服。

《圣济总录》云:治霍乱脐上筑悸,平胃汤(即本方)。

《方极》云:茯苓四逆汤,治四逆加人参汤证(四逆汤证而心下痞硬者)而悸者。

《方机》云:治手足厥冷,烦躁者,肉 筋惕,手足厥冷者,心下悸,恶寒,腹拘急,下利者。

《类聚方广义》云:治四逆加人参汤证,而心下悸,小便不利,身 动,烦躁者。

又云:霍乱重症吐泻后,厥冷筋惕,烦躁,不热不渴,心下痞硬,小便不利,脉微细者,可用此方。服后小便利者得救。

又云:治诸久病精气衰惫,干呕不食,腹痛溏泄而恶寒,面部四肢微肿者,产后失于调摄者,多有此证。

又云:治慢惊风,搐搦上窜,下利不止,烦躁怵惕,小便不利,脉微数者。

丹波氏云:《千金·方妇人产后》,淡竹茹汤方后云:若有人参,入一两,若无,用茯苓一两半亦佳。盖人参茯苓,皆治心烦闷,及心虚惊悸,安定精神。元坚云:茯苓,前辈称为益阴,余谓渗利之品,恐无其功。盖脾胃喜燥而恶湿,其燥必暖,阳气以旺,其湿必冷,阳气以衰。水谷瘀留,津液不行,苓之渗利,能去水湿,此所以佐姜附以逐内寒,与理中之术,其理相近矣。《方函口诀》云:此方君茯苓,以烦躁为目的。《本草》云:茯苓主烦满。盖古义也,凡四逆汤证,而汗出烦躁不止者,非此方则不能救。

《橘窗书影》云:尾池治平女,患疫八九日,汗大漏,烦躁不得眠,脉虚数,四肢微冷,众医束手。时藩医员黑岩诚道者,在余塾,其父尚谦,延余诊之。投以茯苓四逆汤,服之一二日,汗止,烦闷去,足微温矣。

又云:汤岛明神下,谷口佐兵卫妻,年四十许,经水漏下。一日,下血块数个,精神昏愦,四肢厥冷,脉沉微,冷汗如流,众医束手。余与茯苓四逆汤,厥愈,精神复常。

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玉函》云:与小承气汤)

程氏云:汗后不恶寒反恶热,其人大便必实,由发汗后亡津液所致,病不在营卫,而在胃矣,法当和胃气。

丹波氏云:阳明篇,“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调胃承气汤主之”(二百五十三条),正与此条发矣。

渊雷案:发汗后,因虚恶寒者,如干姜附子汤证、芍药甘草附子汤证、茯苓四逆汤证,皆由误治过治而传为少阴者也。若汗后不虚而实,则不恶寒但热,是太阳已罢而传为阳明者也。三阳皆属实,皆为机能亢进,太阳实于肌表,阳明实于胃肠,少阳实于胸胁间。实于肌表者,汗之而愈,实于胃肠者,下之而愈,实于胸胁间者,和解之而愈。今实于胃肠,而为实犹轻,故与调胃承气汤。

以上十三条,皆论太阳之传变。结以调胃承气证者,明太阳传变而虚者,多是误治之逆,其实者,为自然传变,非误治也。

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即猪苓散是)

此下四条,皆论五苓散证治。五苓之主证,为渴而小便不利,其原因为肾脏泌尿障碍。然伤寒卒病之渴,有因于亡津液者,证似五苓,而非五苓所主,故本条前半,特明辨之。盖大汗伤津,则唾腺及口腔黏膜无所分泌,故口渴欲得饮水。津伤而阳不亡,则胃肠自能吸收,所谓阴阳自和者,必自愈,故不须服药。但生理机能不如健康人之畅适,调节机能不如健康人之优豫,故虽渴欲饮水,仍当少少与之,若恣意狂饮,恐生他变也。五苓证则不然,因肾脏泌尿障碍,小便不利,故血液中水毒充积,血既积水,则胃肠中水分不复吸收入血,故胃中亦有积水。液体之代谢既起障碍,则唾腺及口腔黏膜亦不分泌,故口渴。然因胃有积水,故水入则吐(七十七条)。凡霍乱肾脏炎糖尿诸病,小便不利,口渴,而兼表证者,皆五苓证也。由此可知亡津液之渴,由于体内水竭,其皮肤必干燥;五苓证之渴,由于体内水积,其皮肤必鲜明,甚则浮肿。

山田氏云:按先辈(方有执、钱潢及《金鉴》等)皆谓太阳是膀胱之经,此证小便不利而渴者,是经邪传入其腑也(案:五苓散证是肾脏病,猪苓汤证乃为膀胱病),遂以五苓散为太阳经腑俱病之剂。虽然,仲景氏所立六经之名,非以经脉言也,假以配表里脉证也已。故除五苓之证,及阳明胃实之外,少阳及三阴病,并未有云其脏腑者也。若必以经脉言之,则其云脏腑,何唯太阳阳明已,而不及少阳及三阴病,则其非以经脉言也明矣。再按消渴者,言其所饮之水,徒皆消尽,而渴不为之止,愈饮愈渴也。成无己云:饮水多而小便少者,谓之消渴。此是后世医家俗说,大非古义。若必以小便少而名焉,唯云消渴足矣,何更烦“小便不利”四字乎?此盖因消渴病之饮多利少,而误来如此。 5C10LTV/1HO0axv+AFONwSOQy04BkI8/ii+7l1/QZY2mnKXNnG+w3ma3HO2sI0q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