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绍派伤寒源流及学术思想发微

“绍派伤寒”语出何秀山为《通俗伤寒论》作之序文:“吾绍伤寒有专科,名曰绍派。”盖绍兴气候温润,山川灵秀,历代文化昌盛,名医辈出,其中以伤寒闻名者历来代有其人,绍派伤寒正是在这肥沃土壤上培育出的一枝奇葩。学派滥觞于清中之际,盛行于清末民初,人才济济,著述盈车。在学术上既与宗法仲景的传统伤寒派有异,同时又吸收了吴门温病学派的某些营养,故能别具一格,自成一派。

一、探源析流

绍派伤寒发端于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开创及奠基人当首推俞根初。俞根初(1734—1799年),名肇源,浙江绍兴人,为前清江南著名医家。因出身世医家庭,根初自幼耳濡目染,兼之生性聪慧,勤奋好学,年未弱冠即精通内难诸经,而对于伤寒一门首崇仲景,旁参张景岳、朱南阳、陶节庵、方中行、吴又可诸家,融会精华,触类旁通,别创新意而自成一家。议病论证,诸多卓识,用之临床,应手奏效,屡起沉疴,而立之年即名噪乡里。故毕生诊务繁忙,无暇著述,唯将临证所悟录为《通俗伤寒论》三卷。此书强调六经辨证(包括寒、温两种感证),诊法除重视四诊外,结合个人的经验提出了临证验齿、察舌、切脉、按腹等一系列新的见解。全书共收101方,每方都有立法,每法都有含义,皆为根初随证制定的经验方。其中鉴于绍兴为江南海滨,地卑湿温,其证自与中原感寒燥不同,故收录了大量自拟之灵稳清轻的方剂,如著名的羚角钩藤汤、蒿芩清胆汤之类,观其用药则见寒投温,见热投凉,绝无偏主一格之弊。又有勘伤寒要诀、伤寒本证、伤寒兼证、伤寒夹证、伤寒坏证、伤寒复证、瘥后调理法七章,皆为诊疗伤寒的经验口诀,言简意赅,临床实用价值极高。全书论理透彻,辨证明晰,被后世医家徐荣斋誉为“方方切用,法法灵通”的“四时感证之诊疗全书”。笔者认为俞氏之解伤寒,立论执仲景之法,巧变仲景之方,旁参又可温疫之说,别出心裁。能从伤寒中析出温病证治,法古宜今,集众善而自成家,卓然者自立风格。六经三焦,勘证求源;温热寒凉,必求其平;或辨或析,有扬有弃,自成大家,不愧为绍派伤寒的开山鼻祖。

在俞氏之后约半世纪,有章氏虚谷出世,其学识亦堪称独树一帜。著述有《伤寒论本旨》一书,按六经深浅层次,对仲景原文分条义析。并根据脉证,重为编定,详加解释。对伤寒温病掺杂者一概选辨订正,申明义理而后排定。书中“暑病源流篇”对吴门叶、薛进行阐释,问答详明,足资临床借鉴。“伤寒热病篇”提出先分病类再分病症,强调辨谵语、辨舌苔,详析伤寒温病,观其言语确从临床实践而来,具有很高的理论和实际意义。章氏为绍派伤寒承前启后的一代医家。

周伯度,清同治、光绪年间人,世居绍兴。以儒而医,究治伤寒温病。学宗仲景,参叶天士、徐洄溪、尤在泾三家,处方用药亦极其精深。67岁时著就《六气感证要义》,该书阐述了六气为病,先论后方,方必有解,用之临床实用有效。并在书中明确指出:“外感之证,不出风寒暑湿燥火六气,曰伤寒者,对杂病而言之;若对内伤而言之,则伤寒亦同于外感。伤寒之方多可施于六气。六气之病,亦可统于伤寒。是故欲明伤寒,当先详六气。六气者,伤寒之先河也。”此类高见,实非常人所能点睛。周氏不愧为绍派伤寒中的佼佼者。

张畹香为清道光、咸丰年间人,世居绍兴。治伤寒以柯韵伯的《伤寒来苏集》为基础,参以叶天士、戴麟郊之说。诊疗伤寒、温病极有经验,医名卓著。壮岁后博览群书,著有《暑温医旨》。书中如“舌苔辨”“伤寒治论”都有独特的临床见解。对不少伤寒重证如温热、暑湿、痢、伏暑、热入血室的治疗也有心得。张氏为绍派伤寒的发扬者。

至近代绍派伤寒更是名医辈出,影响较大者当首推何廉臣,何氏师从绍兴温病名家樊开周,而又博采众长。先生之治伤寒不拘于成法,而是穷其原因,详观其证,变化纵横,又无不合仲景规矩。著述有《重订广温热论》《感证宝筏》,特别是结合临床诊疗伤寒温病的经验,对《通俗伤寒论》逐条勘正并加以发挥,其勘语字字金玉,使其内容大增,从三卷增加到十二卷,这是绍派伤寒的一次集成。先生晚年还编写了《湿温时疫治疗法》《全国名医验案类编》,皆从伤寒、温病两家入手,结合临床经验,为绍派伤寒摇旗呐喊。特别是前者注重辨证施治,所选诸方,从临床上可佐证,用之确有特效,在江浙两省可作湿温治疗全书,有极高的实用价值。校勘的伤寒古籍计有《伤寒百证歌诀》《伤寒广要》《伤寒论识》等,有的加以批注,有的加以发挥,都有先生独到的见解。何氏对伤寒学的贡献不仅在吾绍是空前的,在全国亦不多见。

徐荣斋自幼习岐黄之术,早年曾师从何廉臣等绍派伤寒名家,后任浙江中医学院教授。徐氏医文俱佳,理论临床并重。因感于《通俗伤寒论》编写时间仓促,前后数人易稿,文中不无瑕疵,故于1944年起,历时11年,收集整理有关资料,潜心研究,系统重勘,使之去粗存精,至臻完美而成《重订通俗伤寒论》,经重订后共分为12章,其条理清晰,内容精当,更适合于学术研究及临床。该书于1955年由杭州新医书局出版,1956年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再版,使绍派伤寒学术思想得以广泛流传,徐氏为绍派伤寒当仁不让之集大成者。

二、学术菁华举隅

1.辨证六经三焦并重,用药轻灵平稳见长

绍派伤寒认为:仲景六经辨证之法为议病认证的金科玉律,不但适用于外感病,而且也可指导内伤杂病的辨证。俞根初在《通俗伤寒论》中指出:“百病不外六经。”“伤寒为外感百病之总名,仲景著《伤寒杂病论》,以伤寒二字,统括四时六气之外感病。”何秀山说:“病变无常,不出六经之外。《伤寒论》之六经为百病之六经,非伤寒所独也。”与此不同,吴门温病学派则认为:“仲景之书专论伤寒,此六气之一气耳,其余五气,概未及之。”(《温病条辨·汪序》)吴鞠通亦认为:“若真知确见其为伤寒,无论何时,自当仍宗仲景。若真知六气中为何气,非伤寒者,则于本论求之。”对此绍派伤寒有不同看法,何廉臣指出:“温热病只究三焦,不讲六经,故属妄言。仲景之六经,百病不出其范围,岂以伤寒之类,反与伤寒截然两途乎?叶案云,温邪吸自口鼻,此亦未确,仲景明云伏气之发,李明之、王安道倶言冬伤于寒,伏邪自口内而发,奈何以吴又可瘟疫论混牵耶。”同时绍派伤寒也吸收了温病派的长处,何廉臣指出:“张长沙治伤寒法,虽分六经,亦不外三焦。”何秀山也认为:“六经为感证传变之路径,三焦为感证传变之归宿。”并认为:“病在躯壳,当分六经层次,病入脏腑,当分三焦部分。”所以说绍派伤寒吸收了吴门温病学派及传统伤寒派的长处,把三焦辨证纳入到六经辨证之中,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使之发扬光大。这也正是绍派伤寒对中医学的贡献。

绍派极重视用药遣方及剂量。认为药效高低不在剂量大小,只要用药灵机拨动,轻药可起沉疴。余尝细考《通俗伤寒论》中用药,大凡伤寒在表,轻则薄荷、荆芥,重则羌活、防风,意在轻清。夹湿者则“蔻仁、藿香、佩兰、滑石、通草、猪苓、茯苓、茵陈、泽泻。重者五苓、三石亦可暂用以通泄,所谓辛芳疏气、甘淡渗湿也”。而湿邪留置,极易化痰,据“不治已病治未病”,每于方中加入化痰之品,轻则陈皮、杏仁,重则瓜蒌、贝母,甚者亦不过胆南星、竺黄、竹沥之属。俞氏之辛温之法,亦只藿香、佩兰、苏叶之类,不用麻黄、桂枝等峻猛药。清热之法也独具慧眼,轻者夏枯草、连翘、山栀、金银花,重者石膏、玳瑁、黄连、犀角(现用水牛角代,下同),机圆法活可见一斑。何廉臣曰:“然素心谨慎,制方选药,大旨以轻清灵稳为主。”考其所传医案,大抵桂枝在一分以内,而章虚谷、张畹香等用桔梗、薄荷都在二分之内。可见用轻清灵稳之品的关键,显然不仰仗药量的大小,取决于制方是否灵动。

2.依据地气重视治湿,四诊合参详察腹诊

《通俗伤寒论》指出:“浙绍卑湿,凡伤寒恒多夹湿。”何廉臣也认为:“吾绍地居卑湿,天时温暖,人多喜饮茶酒,恣食瓜果,素禀阳旺者,胃湿多。素体阴盛者,脾湿亦不少,一逢夏秋之间,日间受暑,夜间贪凉,故人病伤寒兼湿为独多。”因绍兴地处江南,气候温润,感寒者少,感温者多,有“恒多夹湿”的特点,病者患时多有夹湿,故绍派伤寒辨证重湿。这与仲景以中原寒燥而创辛温甘润之法大不相同。俞氏区分寒湿、湿热两端,寒湿为伤寒夹湿者,治以辛温佐以淡渗,以藿香正气汤为代表。湿从热化则发为湿热,何廉臣认为:“吾绍寒湿证少,湿热最多。湿热者,湿与热互结不解也。其先受湿,后化热,在秋冬春三时,但名湿热。先受湿,后冒暑,在夏令即名暑湿。其实皆湿热之证也。其间因湿而蒸热者,必化其湿而热方退。因暑而蒸者,必清其暑而湿方行。”而治湿之品亦不用峻泻,主张清渗宣透,“通用如蔻仁、藿香、佩兰、滑石、通草、猪苓、茯苓、茵陈、泽泻。重者五苓、三石亦可暂用以通泄之,所谓辛芳疏气、甘淡渗湿也”。用之临床,往往效若桴鼓。

中医之腹诊法肇始于《内经》,仲景书中仅有零星记载,其他先贤也没有引起重视,故以前文献略显散乱,且不成系统。而《通俗伤寒论》中列有专篇加以探讨,为后世开启源流。俞根初认为:“胸腹为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若欲知脏腑何如,则莫如按胸腹,名曰腹诊。”并把腹诊“推为诊法之第四要诀”(一为观目、二为看口齿、三为看舌苔、四为按胸腹)。其部位为“按胸必先按虚里……按腹之要,以脐为先,脐间动气,即冲任脉”。其方法为“宜按摩数次,或轻或重,或击或抑,以察胸腹之软坚,拒按与否,并察胸腹之冷热,灼手与否,以定其病之寒热虚实”。其标准为“按之应手,动而不紧,缓而不急者,宗气积于膻中也,是为常……按微动而不应者,宗气内虚。按之跃动而应衣者,宗气外泄。按之弹手,洪大而搏或绝而不应者,皆心胃气绝也,病不治”。在临床上肝痈、食积、瘀血、水气、虫病、湿阻、痰饮等证皆可通过腹诊确定虚实真假。所以有极高的理论及使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探讨。

3.治燥创立温凉分治,外感重视透邪外出

《内经》病机十九条中六气独缺燥气为病,至刘完素方在《素问·玄机原病式》补充了“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一条,惜其语焉不详,后世医家也鲜有论及。至俞根初方将燥分温、凉,并设凉润、温润二法。俞根初在《通俗伤寒论》中指出:“久晴无雨,秋阳以暴,感之者多病温燥……秋深初凉,西风肃杀,感之者多病风燥,此为凉燥。”何秀山亦指出:“秋月天气肃而燥胜,故秋分以后,风燥凉燥之证多。若天气晴暖,秋阳以曝,温燥之证,反多于凉燥。”二者在症状上有别,凉燥者“初起头痛身热,恶寒无汗,鼻鸣而塞,状类风寒,惟唇燥嗌干,干咳连声,胸满气逆,两胁窜痛,皮肤干痛,舌苔白薄而干,扪之戟手。”而温燥则“初起头痛身热,干咳无痰,即咳痰多稀而黏,气逆而喘,咽喉干燥,鼻干唇燥,胸满胁痛,心烦口渴,舌苔白薄而燥,边尖俱红”。对凉燥治以“辛温为君,以辛甘”,对温燥则“辛凉为君,佐以苦甘”。言简而意赅,为后世治燥提供了圭臬。

绍派治疗外感强调透达,重视透邪外出,给邪以出路,这是绍派的一大特色。俞根初认为:“病去则虚者亦生,病留则实者亦死,虽在气血素虚者,既受邪气,如酷暑严寒,即为虚中夹实,但清其暑散其寒以去邪,邪去则正自安。”至于驱邪之法,则强调透达。何秀山指出:“凡邪从外来,必从外去,发表固为外解,攻里亦为外解。总之,使邪有出路而已,使邪早有出路而已。”对于先内伤兼外感者则“即有人虚邪实者,不过佐以托邪之法,护正之方,究当以驱邪为主,邪早退一日,正即早安一日,此为治一切感症之总诀”。而透邪外出之法又有宣散、宣气、化浊等不同,但总以开门而逐为要,处处开设通路,使其盗去而室安,正气自复耳。 uCcn7q5v2GwbdUo2OaUOkRDUhFoS1rQaWR7JzZq+ng2TA+rywNGvc3YRwAPlrGc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