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肺癌治痰六法

古无肺癌病名,其临床特征与古医籍中所描述的积聚、肺积有相似之处。笔者认为,究其发病机理,是在人体正气虚弱的基础上,脏腑功能失调,造成体内痰浊、瘀血、食滞、毒邪胶结,肿块内生而成,常为本虚标实之象。“痰”乃因体内津液输布失常,水湿凝聚而成。具有皮里膜外,全身上下,无处不到的特点。痰为百病之源,怪病皆为痰生。若脏腑功能调和,升降出入正常,则津液四布,并可注于脉内,敷布全身,环周不休,维持生理平衡,痰无所生。如脏腑功能障碍,升降出入失常,如脾失升清降浊,肺失宣肃治节。肝失舒畅条达,肾失开阖,三焦气化失常,皆可使津液不化,聚而成痰。这些病理变化,产生了痰浊,而痰又作为新的致病因素,加重了脏腑功能的失常,以致升降出入失常,气血失和,气滞血瘀,痰气交搏,痰瘀互结,络脉不通,肿块内生,肺癌即成。

一、痰为病本,治肺必先治痰

痰的产生与肺、脾、肾五脏的关系至为密切。多由脏腑功能失调,气化不利,水液代谢障碍,水液停聚所致。肺主治节,外邪袭肺,肺失宣肃,肺津可凝聚成痰,存贮于肺,故谓“肺为贮痰之器”。脾主运化,外感湿邪,或饮食不节,或思虑劳倦,脾胃受伤,运化无权,水湿内停,凝聚为痰,肾司开阖,开阖不利,水湿上泛,可聚而为痰,命门火衰,不能温运脾阳,水谷不化精微,亦可生湿成痰。肾阴亏耗,虚火内炽,以灼津为痰。此外情志不遂,肝气郁结,气郁化火,可煎熬津液而为痰,痰郁互结,可发为郁痰。肝阳化风,痰涎内壅,可发为风痰。痰热互结,则为热痰,寒痰互凝,则为寒痰。痰而兼有湿象者为湿痰。痰而兼有燥象者为燥痰。痰之已成,留于体内,随气升降,无处不到,或阻于肺,或停于胃,或蒙心窍,或停于肝,或动于肾,或流窜经络变生诸证。痰既指排出体外的有形之痰,又指表现为痰的特异症状,性质上有寒、热、燥、湿、风等多种。由于它所在的脏腑部位不同,症状表现亦各具特点。痰阻气道会影响肺气的宣通肃降,而导致咳嗽、气喘、胸闷等症。故痰浊阻肺是肺癌产生、加重的重要因素。痰贮于肺,不但影响气道的通畅,而且会成为病原体繁殖的场所,为病变产生之根。因此,气道中的痰浊未得尽除,再遇到六淫之邪的促发。肺癌难以根治,与痰伏气道这一隐患未能尽除有关。痰浊久伏于肺,痰浊潴留,气还肺间,日久导致肺虚,肺主一身之气,肺气虚极,进一步会伤及心、肾,影响肾主水、肾主纳气、心主血、心主神志之功能,出现胸部胀闷,喘咳痰多,心悸,浮肿等症。因此痰浊阻肺是本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其进一步转化、加重的条件。

《经》云:“积之始生,得寒乃生,厥乃成积也……胫寒则血脉凝涩,血脉凝涩则寒气上入于肠胃,入于肠胃则胀,胀则肠外之汁沫,迫聚不得散,日以成积。”沈金鳌认为,“积聚癥瘕痃癖,因寒而痰与血食凝结病也”。何梦瑶指出:“积者,有形之邪,或食,或痰,或血,积滞成块,时常硬痛,始终不离故处者也。”从理论上提出了本病之病机变化,是因寒而致津液不化,痰邪内生,食积、痰血凝结而成,并有肿块固定不移的特点。此处所指的寒,我们认为是人体真气不足,正虚为本,不单纯是狭义的寒。正因为痰作为病邪在肺癌发病过程中无时不在。易与其他病邪胶结,遂成积块,所以病机变化中,必有痰邪的影响。朱丹溪曾经指出:“人身上中下,有块者多是痰。”“痰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因此,痰滞肺,痰结热毒,互结成块,发生肺积,则咳痰吐血,胸痛气喘。痰滞胃,痰瘀互结,肿块内生,阻隔胃气,则恶心呕吐食物。痰滞食道,痰瘀交搏,津血枯槁,则水饮不能下咽,呕吐清涎及食物。痰滞肝,肝郁气滞,痰瘀互结,则右胁疼痛,肿块不移。痰注于肠,痰毒互结,气滞血瘀,则腹痛肿痛不移,下利脓血。由此可知,痰在肺癌的发病及病机变化过程中,确为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它不仅是病理产物,又是新的致病因素,可以加剧病情进展,特别是与瘀血交搏时,危害性更大。

二、圆机活法,治痰必须辨证

本病发生,是机体在正虚、致病因素作用下,产生的气滞、瘀血、痰浊、食积等病理产物,相互搏结,肿块内生而成。临床上按一般的行气、化瘀、祛痰、消食、散积方法治疗,难以显效。其原因在于发病过程中,上述病理产物有和其他的气血痰食常证不同的毒性,这种毒性寓于痰浊瘀血、食滞中,即成为痰毒、瘀毒、食毒,三者胶结,络脉不通,积块内生,坚硬不移,毒蕴化热,热毒甚者,则可络破咳血。所以,在治疗中,无论采取祛痰、化瘀、消积、补益、疏肝诸种治法,都必须佐以清热解毒。只有正气内存,气调、瘀消、积化、毒解。才能使有形肺肿终至缩小。

《景岳全书》指出:“痰即人之津液,无非水谷之所化,此痰亦即化之物,而非不化之属也。但化得其正,则形体强,营卫充。而痰涎本皆血气,若化失其正,则脏腑病,津液败,而血气即成痰涎。”津液、气、血三者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它们之间有着相互依存、制约、为用的关系。津液失化成痰,随气血流行,内而脏腑,外而筋脉骨络,必然影响气血调和,出现气滞血瘀病理变化。痰邪气滞瘀血相搏,由痰致气滞,由滞致瘀血。也可由瘀血致气滞,气滞致津液失化而痰邪生。所以治痰要重在调和气血,气顺血和,津液流通,痰无所生。

“五脏之病,虽俱能生痰,然无不由乎脾肾”,痰与脾肾关系密切。盖脾主运化,喜燥恶湿,脾运化失职,水湿内停,湿聚而痰生,故曰:“脾为生痰之源。”肾主水,司气化,若失其气化,则水停为痰。痰的生成关系到脾肾,脾肾生理上是先后天的关系,相互资助,相互促进。病理上互为因果,肾虚不暖脾土,则脾虚水湿不运,聚而为痰。调补脾肾,即为培元固本。肾充脾暖,运化正常,则水湿不能停聚为痰。所以调补脾肾为治痰之本,亦为标本同治。脾肾旺,则痰无所生。

叶天士指出:“痰有因郁则气火不舒而蒸变者。”肝有主疏泄的生理功能,是调畅气机,推动血和津液运行的一个重要环节。肝疏泄正常,气机调畅,气血和调,则津液运行通利,痰无所生。肝疏泄失常,则气郁不舒,血行津液输布代谢障碍,产生血、痰、水病理产物,阻滞经络,成为肿块,变生积证。故治痰常合疏肝之法以调畅气机,活血散积。“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之津液亦随之顺矣。”气与痰相辅相因,气郁痰生,痰随气行,气因痰滞,痰气交结,上逆下降,达外阻内,无处不至。痰聚则气滞,气顺则痰消,故祛痰中酌加理气之品,以调畅气机,气机通畅则痰易消。故治痰须先调气,治其运动之根本,杜绝生痰之源头,使新痰不生,已成之痰,可因气畅而输化,故治痰以调气为贵,气滞者调在肝与三焦,气逆者予清降之物,平肝降逆之法,气虚而陷者治疗以补气之品,健脾补肾。使气机畅达,津液完成其正常的生成,输布与排泄,使痰无从生。患者根据寒、热、燥、湿、风等不同,审因论治,治病求本,经用祛痰法合以补益肺脾、止咳平喘的药物后,多数患者症状可以较快缓解,并逐渐治愈,不易复发。对于难以控制病情发展变化的晚期患者,以祛痰法合益气、活血、强心之法,也可控制病情发展。

三、六法述详

1.润肺化痰法

肺癌患者多见肺阴不足,虚火灼金,燥邪在肺,肺津不足,临证多见呛咳气促,咽干口干、痰少不利,痰稠而黏,或带血丝,咳时胸部隐痛,唇燥咽痛,咳则声音嘶哑,舌质红,脉细数,多发于秋季。此为阴虚肺燥,“湿痰多生于脾,燥痰多生于肺,湿痰治在脾,燥痰治在肺”。燥痰则润之,既不辛散燥金,又不滋腻肺燥,宜用清润祛痰之品。以润肺化痰药合生津养阴、化痰止咳的药物,方用沙参麦冬汤加减。常用润肺化痰药物有百合、紫菀、款冬花、桑白皮、瓜蒌、贝母、枇杷叶等。

2.燥湿化痰法

用于湿痰阻肺,肺气上逆所致之病证。多见咳嗽反复发作,痰黏色白,脘痞、背冷恶寒等症。治以温化寒痰药合以温补脾肺的药物。故常用桂枝、茯苓、白芥子、苏子、干姜、紫菀、款冬花等温化寒痰。取“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之意,余常用苓甘五味姜辛汤、射干麻黄汤、小青龙汤等。

3.清热化痰法

肺癌初起多见邪热犯卫,入里化热,痰热郁肺,肺失清肃。可有咳嗽气粗,痰黄质稠量多,咳吐不利,或有腥味,或吐血痰,胸胁胀满,咳时痛甚或有身热,口干欲饮,舌苔薄黄而干,脉滑数。特点为病程短,症状重,痰黄质稠量多,咳吐不利,而无表证。治以清热化痰药为主,配合清热解毒、宽胸理气的药物,常用清金化痰汤加减。用药黄芩、瓜蒌、鱼腥草、竹茹、黄连、山栀、桔梗,使痰去热解,气机调畅。“寒者热之”,直投苦寒之品。若热伤血络,咳血者,可加牡丹皮、茜根、茅根以凉血止血。如阴伤口渴者,可配北沙参、天花粉以养阴生津。

4.疏风化痰法

本病患者日久体虚,易风邪犯肺,肺失宣发,不能布散津液,津聚为痰,痰阻气道。多发病突然,病程较短,痰量或多或少,色白或黄,常伴咳嗽、咽痒、咽痛或身痛、头痛、鼻塞流涕、恶寒发热等症。治疗以疏风化痰药为主,配合宣肺解表的药物,常用止嗽散加减。使外邪疏解,肺气宣畅,痰液消散而愈,常用的疏风化痰药物有桑叶、牛蒡子、前胡、桔梗、生姜等。

5.温化寒痰法

本病后期可见寒饮停肺,肺气不利。寒痰的生成是由于脾胃阳虚,寒饮内停,运化无权,或因肺寒,津失输布,聚液为痰,临床多见咳嗽气喘,喉中痰鸣,咳痰稀薄多沫,胸闷气短,形寒怕冷,舌苔白滑,脉沉弦或沉紧。特点是病程一般较长,咳嗽痰多,痰液清稀或呈泡沫状,遇天冷或秋冬季节症状加重,多伴有胸闷脘痞、背冷恶寒等症。治以温化寒痰药合以温补脾肺的药物。故常用桂枝、茯苓、白芥子、苏子、干姜、紫菀、款冬花等温化寒痰。善用小青龙汤、苓甘五味姜辛汤、射干麻黄汤等。取其“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之意。

6.燥湿化痰法

若湿痰阻肺,肺气上逆。证见咳嗽反复发作,痰黏色白,“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而“肾为生痰之本”,肾主水,肾阳虚不化水,则上泛为痰。治时若肺热熏蒸为痰,则清热降火,其痰可除,若脾虚湿盛为痰,则健脾燥湿,使痰无生。若肾虚水泛为痰,则温肾,使水不上泛,痰亦自消。若燥热伤肺,则清燥润肺,痰亦自去。 RQ0BwmhBBJ7Ghwphb8RjplG8eP2EqYY3rIvszeaU688I4ADTm0y+7IDiibQFMW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