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活血化瘀法治疗肺癌探析

肺癌,属“肺积”“息贲”“喘”“咳血”之范畴。其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是全身为虚,局部属实的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与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肺为娇脏,喜润恶燥。”《医门补要》指出:“表邪遏伏于肺,失于宣散,并嗜烟酒,火毒上熏,久郁热炽,烁腐肺叶,则出秽气,如臭蛋逼人,虽迁延终不治。”肺脏癌瘤为患,最易阻滞气血,导致瘀血内生。兼素多瘀滞之体。病后瘀证日渐加重,或手术切除,术后瘀血停留,或放化疗引起“热毒伤血”,血液停滞。故多数患者临证可见瘀证。若运用活血化瘀法得当,往往可收桴鼓之效。现总结如下。

一、瘀自内而生,痰因气始成

《内经》无“瘀血”一词,但有“恶血”“留血”“血脉凝涩”等许多瘀血病证的描述。仲景对瘀血有“干血”“血结”等称谓。提出“虚劳干血”概念,认为虚劳是因,干血是果,其形成是因虚致瘀,症见肌肤甲错、两目暗黑等瘀血证。王清任指出:“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提出久病多瘀及气虚致瘀。《血证论》云:“旧血不去,则新血断不能生。”“新血生,而瘀血自去。”强调因瘀致虚者,采用以祛瘀为主、养血为辅的治疗方法。《读医随笔》有“阳虚必血凝”“阴虚必血滞”之说。可见对因气、血、阴、阳之不足引起瘀血,前贤早有明训。

《经》云:“寒独留,则血凝涩,凝则脉不通。”“孙络外溢,则经有留血。”肺癌患者瘀之形成是由于肺气不宣,气机停滞而致血行受阻,或气虚而血运迟缓,或痰浊阻于体内,形成瘀积,按之有痞块,固定不移。而肺朝百脉,全身的血液通过经脉而聚会于肺,通过肺的呼吸进行气体交换,输布全身。《经》曰:“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类经》指出:“精淫于脉,脉流于经。经脉流通,必由于气。气主于肺,故为百脉之朝会。”血液的运行依赖于气的推动,随着气的运动而至全身。肺司呼吸,主一身之气,血液的运行必须依赖于肺气的敷布和调节,故《医学真传》云:“人之一身,皆气血之所循行。气非血不和,血非气不运。”肺不仅对血液循行、血脉运动具有调节作用,还包括对血液流态的调节作用,与血的充盈及血液的流动性至关重要。

痰乃津液代谢失常所形成的病理产物,有广义、狭义之分。就狭义而言,指支气管黏膜遭受病理性刺激后所产生的分泌物,多可借助于咳嗽而排出于体外,明显易见。广义除了指上述咳吐而出的痰涎外,还包括由体内津液不循常道,逐渐积聚而成的痰,可停积在体内组织和器官中成为一种有害的病理产物而导致各种各样的病证,常隐晦难察。而津液代谢主要涉及肺、脾、肾三脏。其中又以肺脏最为重要。肺主通调水道,对水液的输布、运行、排泄起着疏通和调节的作用。通过肺的宣发,将津液和水谷精微布散于全身,输精于皮毛,并通过宣发卫气司腠理之开合,调节着汗液的排泄。通过肺的肃降,津液和水谷精微向下输送,通过代谢后,经肾的气化作用,化为尿液由膀胱排出体外。由此可见,肺的通调水道功能,是在肺的宣发和肃降两个方面的生理作用下,才能促使全身水液运行的道路通畅调和,故有肺主行水、肺为水之上源之说。肺癌患者肺气素虚,渐积癌瘤,更使肺气壅塞,失于宣发和肃降,通调水道功能失常而不能布津,故聚津成痰。

二、化瘀必理痰,活血应行气

痰瘀交错是肺癌的基本病机。痰、瘀两者同属阴邪,互为因果,相互影响。痰“流乎经络,郁于脏腑”,气血营运不畅,血行郁滞,而致瘀,这也是瘀血形成的重要原因。而瘀血亦可致痰浊形成。《血证论》指出:“内有瘀血则阻碍气道,不得升降,是以壅而为咳。气壅则水壅,气即是水故也。水壅即为痰饮。”肺癌患者癌瘤内存,痰浊、血瘀之邪交错,阻碍肺气宣发肃降之功,则肺气郁闭,气壅于胸,滞留于肺,肺体胀满,张缩无力,故见胸膺胀满不能敛降。《丹溪心法》所谓:“肺胀而咳,或左或右,不得眠,此痰挟瘀血,碍气而病。”此外痰邪具有重浊黏腻的特性,使肺癌病势缠绵难愈,加之瘀血,使得气血逆乱,病情复杂,治疗困难,病程较长。《诸病源候论》明确指出:“诸痰者,此由血脉壅塞,饮水积聚而不消散,故能痰也。”阐明了瘀血化痰的病理过程。《血证论》指出:“或血积既久,亦能化为痰水。”“又有瘀血流注亦发肿胀者,乃血变成水之证。”提出瘀血、痰水相互胶结为害的病理机制。叶天士认为久病入络,须考虑痰瘀互阻之证。从生理上来说,肺朝百脉,肺脏自身也散布着无数细小的络脉。依靠这些络脉输送的气血津液等营养物质充养自身,以保证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肺癌发生之后,肺气虚无力灌心脉,布津液,营养来源匮乏,肺络本身失养。又因气不布津,气不行血,痰瘀内生,肺络脉痹阻越甚,营养来源更加缺乏,肺气更虚,最终形成肺气虚→痰瘀阻络→肺气愈虚→痰瘀阻络愈甚的恶性循环局面。叶天士云:“初病在气,久病从瘀。”这种因果关系的产生导致肺癌呈进行性发展,成为临床疑难顽固之疾。

肺癌病程较长,久则病邪入络,影响血液的运行,导致瘀血的形成。病变主要在肺,久则累及脾肾,后期病及心。而痰之产生,病初由肺气郁滞,脾失健运,津液不归正化而成,渐而肺虚不能化津,脾虚不能转输,肾虚不能蒸化,痰浊蕴肺,病初势深,肺气郁滞,不能治理调节心血的循环,心脉失畅则血郁为瘀,痰瘀交结,阻碍气道,导致气机升降失常,晚期临床出现呼吸困难,气短不能平卧,胸闷胸痛,唇舌紫绡,颈静脉怒张等症,反映了痰饮、瘀血胶结为患的证候特点。可见,肺癌的形成,是痰浊与瘀血互为影响,兼见同病,此说亦为临床运用化瘀祛痰法治疗本病提供了依据。

临床患者癌瘤蕴肺,痰停肺内,使肺朝百脉助心行血功能失司,致气血运行不畅,气血运行迟滞形成瘀血,瘀血又可阻滞气机,使津液布散不利,凝而成痰湿,痰瘀胶结不散。痰热郁肺,一方面可因痰气滞血形成瘀血,也可因痰热郁蒸伤津耗液,使脉道涩而不利,煎熬成瘀。同时肝火犯肺,郁而化火循经上乘致木火刑金,可因肝气失于调达,气血运行不畅成瘀,也可因肝火灼伤肺络,血溢脉外成瘀,或因肝火熏灼久耗肝阴,使阴津不足血行不畅成瘀。肺阴亏耗,肺络失于濡养,脉道枯涩,咳则震伤肺络,使血溢脉外成瘀,或肺阴亏耗,金水不能相生,致肺肾阴亏,阴虚内热灼津成瘀。可见肺癌形成与进展过程中都可形成瘀血,其形成更多与气、痰、湿交混而生,久之相互胶结,疾病极其顽固。《血证论》指出:“盖人身气道,不可有塞滞,内有瘀血则阻碍气道,不得升降。”在本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均可形成瘀血而致疾病缠绵难愈。

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肺癌患者正气素虚,致瘀血停留,责之肺、心、脾。肺主气,宗气积于胸中,为十二经运行动力之始,故肺气虚,可使经血运行不畅而瘀。心气虚无力推动血液,故可导致血液的停滞而生瘀。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气虚则气血乏源,运化失司,血脉凝滞。可见胸痛,汗出,心悸,健忘,咳喘,乏力,头晕,发热,舌淡暗,脉象沉涩或沉软无力等。《经》曰:“精气夺则虚。”“积虚成损,积损成劳。”在肺癌的形成发展过程中,机体功能活动日渐衰退,气血的运行也处于迟缓状态而导致瘀滞。症见发热,健忘,失眠,肌肤甲错,两目暗黑,肢体疼痛,腹胀,舌青,脉象沉迟或沉细无力等。治当益气活血,方如补阳还五汤。用黄芪大补元气,配合赤芍、川号、桃仁、红花活血化瘀;或用归脾汤配合丹参、川芎、鸡血藤、三棱、桃仁等。

三、证治举隅

瘀血阻肺,气血运行不畅,气机不利,可致肺气塞滞,肺宣降功能失司而咳嗽。临床常见肺癌咳嗽无痰或痰少难咳,或胸部刺痛、夜间加重,或面色晦暗,或肌肤甲错,舌质紫暗或见瘀斑,或舌下络脉紫暗迂曲,脉多弦涩、细涩或见结代脉。治宜活血化瘀,化痰润肺。笔者常以血府逐瘀汤加减,药用川芎、赤芍、枳壳、瓜蒌皮、浙贝母、胆南星、法半夏、桔梗、怀牛膝、柴胡、桃仁、红花、生地黄、地龙、杏仁等。气滞者可加郁金、青皮、陈皮、麻黄等;阴伤者加沙参、麦冬、百合等;瘀血明显者加郁金、三七、姜黄等。

血脉的流畅有赖于血液的充盈,肺癌患者血液虚少则流动无力而滞留于血脉之中形成瘀血。症见失眠,健忘,语声低微,心悸,头晕,脱发,舌淡或暗,脉细或沉细无力等。治当养血祛瘀,方如胶艾汤或桃红四物汤。可用当归、芍药、川芎、地黄、阿胶养血,桃仁、红花、赤芍祛瘀。瘀血既是病理性产物,又是致病因素,其致病属实,但在临证中,肺癌因虚致瘀进而导致虚瘀并存的瘀血证广泛存在,值得重视。常因瘀血的表现而掩盖了虚的存在,致使治疗时强调攻瘀而未能扶持正气,使疾病迁延不愈,在治疗晚期或老年患者更应谨慎辨治。

气虚之甚为阳虚。阳虚则寒,寒性凝滞,血脉为之不通。症见畏寒,气短,乏力,头晕,身体沉重,局部刺痛,腹部胀满,舌暗,脉象沉涩。治当温阳祛瘀,方如少腹逐瘀汤、生化汤等。药用桂枝、艾叶、桃仁、红花、干姜、芍药、川芎、三棱、莪术、仙茅、淫羊藿、制川乌、制草乌等。

肾为先天之本,内寓元阴和元阳。肺癌患者先天禀赋不足,肾阳亏虚,温煦失职,则寒自内生,血脉凝滞。若肾阴虚乏,则肾精不足,精血同源,血脉不充,血行迟缓,形成瘀血。五劳虚极,穷必及肾,晚期患者肾虚则同样可以导致瘀血停留,且常见于老年患者。症见畏寒,腰膝酸软,腰疼,发热,口渴,出血,心悸,如狂,健忘,失眠,肌肤甲错,兼有气短,乏力,头晕,身体沉重,肢体局部刺痛,舌暗,脉象沉涩或沉细无力等。治当补肾活血,方如麦味地黄丸合桃仁、红花、丹参、赤芍、水蛭等。 rwufIqNnO9lIgUQja/q1NiBsvYcJkgMq09wmS7tNTJWHMgBXCpCg4C1S4XQyg2i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