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陈柏楠周围血管疾病学术研究

一、基于客观指标的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辨证规律研究

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是指糖尿病患者由于发生高血糖、高血脂、血小板黏附及聚集性增高,血液呈高凝状态,而导致的一系列血管病变,动脉发生粥样斑块及血栓形成,使血管狭窄和闭塞,引起血液循环和微循环障碍,组织因而缺血、缺氧,甚至发生肢体坏疽的一种肢体慢性缺血性疾病。糖尿病是我国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早,病情严重。糖尿病常发生肢体大中小型动脉粥样硬化、微血管病变和周围神经病变,导致肢体缺血或坏疽感染,从而失去正常的活动能力。近30年来由于我国人民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变化,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增高,并发外周肢体血管病变者激增,引起临床工作者的广泛重视。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在肢体慢性缺血性疾病中,又是病变复杂、治疗困难和病残率最高的一种疾病,近期国内外报道的平均高位截肢率在20%以上。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探寻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的靶点,发展我国传统医药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世界医学的进步也有推动作用。

(一)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中医证候辨证规律研究

1.研究思路

在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的中医临床研究中,对临床辨证分型过多强调各自特色经验,分型过于繁乱,致使一些研究缺少认同,难以达成共识,更谈不上合作和提高,制约了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即使是同一个患者,同一时间里经常会辨出不同的证型来,这种在同一患者中各人所辨证得出的各不相同的证型,其根本原因是所应用的供辨证的参数不一致或客观性不强,或以单一理化指标代替整体变化。因此,主观因素决定就会增多,随意性增大。证型是临床研究的基石,是规范化研究的起点,临床中应确定统一的证型,避免或减少主观随意组合。发展中医药需要将中医证候规范化,使中医证候特色更完善、更科学。因此,进一步扩大可供辨证的参数或指标,并尽可能做到评价指标客观化,用反映检验准确性的敏感度、特异性指标来研究对证候的诊断价值,探寻具有特异性的证候和指标,将诊断标准定量化,这不仅有利于临床诊断,提高辨证论治的质量,更有利于提高科研水平,做好中医的传承和发展,对其他周围血管疾病证型规范的研究也有借鉴作用,与当今科学的发展相适应,从而为确立中医治疗的疗效标准评价奠定基础。更进一步,对发挥中医药重视整体治疗的优势,便于协作攻关,更好造福于广大患者,提高中医药防治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的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项研究是在中医整体宏观辨证的基础上,应用血液凝固学、血管内皮功能检测和血管无创性检查等手段对该病的临床证候进行研究,总结符合临床实际的证候和辨证分型规律,并提供客观依据;探索建立新的能够反映中医药临床疗效特点的实验室指标和功能性检测指标。

2.研究方法

(1)股总动脉内-中膜厚度和血液学检查与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

选取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患者100例,其中血瘀证、湿热证各50例。选取20例健康志愿者为正常对照组。采用美国GELOGIQ700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10MHz),由专人检测每位患者患肢的股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股总动脉管腔内径、股总动脉管腔狭窄度。同时采集每位患者空腹周静脉血,检测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sugar,FB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内皮素(endothelin,ET)-1、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血小板(platelets,PL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初步探讨超声和血液指标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

(2)血流动力学及踝臂指数与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研究

选取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患者100例,其中血瘀证、湿热证各50例。选取20例健康志愿者为正常对照组。采用美国GELOGIQ700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10MHz),由专人检测每位患者患肢的股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velocity mean,Vm)、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脉动指数(pulsation index,PI)及踝臂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ABI)。同时采集每位患者空腹周静脉血,检测血栓素B 2 (thromboxane B 2 ,TXB 2 )、6-酮-前列腺素F 1 α(6-Keto-Prostaglandin F 1 α,6-Keto-PGF 1 α),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Fib。

(3)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不同中医证型炎症指标比较

对30例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湿热下注证和30例血瘀证患者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白介素(interleukin,IL)-1、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散射法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采用生物酶法测定检测脂蛋白(α)[lipoprotein(α),LP(α)]水平。观察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湿热下注证患者与血瘀证炎症指标的变化特点。

3.研究结果

(1)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患者股总动脉管腔IMT、股总动脉管腔内径、股总动脉管腔狭窄度、FBG,HDL、PLT、Fib、NO、TC、TG,LDL、ET均较正常对照组有差异,其中湿热证和血瘀证患者股总动脉管腔IMT、股总动脉管腔内径、股总动脉管腔狭窄度、FBG、HDL、PLT、Fib、NO证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这些指标可能对本病辨证分型有影响。湿热证患者hs-CRP高于血瘀证患者,IL-1、TNF-α、LP(α)与血瘀证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各指标的Logistic回归分析,TC、Fib、IMT的OR值均>1,且回归系数(β)>0,提示TC、Fg、IMT对本病中医辨证分型有非常强烈的影响,为优化后指标,影响强度从大到小依次为IMT、Fg、TC;而HDL的OR值<1,回归系数(β)<0,故认为HDL为本病的强烈保护因素,同样对证型有强烈的影响。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得到Logistic最优回归预测方程,即:logit(P)=-7.311+0.725×X TC -5.763×X HDL +1.165×X Fib +2.287×X IMT

(3)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患者股总动脉Vm、RI、PI及患肢ABI。同时采集每位患者空腹周静脉血,检测TXB 2 、Fib均较正常对照组有差异。其中湿热证和血瘀证患者股总动脉Vm、RI、PI及FBG,HDL、Fib证型之间有显著性意义,可能对本病辨证分型有影响。

(4)各指标的Logistic回归分析,FBG,Fib的OR值均>1,且回归系数(β)>0,提示自变量FBG,Fib对本病中医辨证分型有非常强烈的影响,为优化后指标,Fib较FBG影响强度大;而HDL、PI的OR值<1,且回归系数(β)<0,认为HDL、PI为本病的强烈保护因素。Vm及RI未被纳入方程,对本病辨证分型无明显影响。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得到Logistic最优回归预测方程,即:

logit(P)=-5.750-0.494×X PI +0.601×X FBG +2.645×X HDL +1.270×X FIB

4.研究结论

该项课题研究是在中医学整体观念的指导下,在宏观辨证的基础上,应用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和实验室检测指标,初步总结判断不同中医证型的与微观辨证相关的敏感客观化指标,力图达到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的有机结合,以期对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辨证分型标准化、客观化有积极的意义。此次研究中,运用方差分析、秩和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等统计学方法,通过对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患者的临床辨证分型和检测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结论如下。

(1)在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测指标中,PI、RI、IMT和股总动脉内径(Rmm)经分析被纳入方程,PI和RI与血瘀证呈正相关,提示病理状态下PI和RI值越大,临床发生血瘀证的概率越高;IMT和Rmm与湿热证密切相关,提示病理状态下,IMT增厚越显著,股总动脉狭窄越重,发生湿热证的概率越高,可以作为预测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中医辨证分型的重要参考指标。其他指标虽然对疾病诊断有重要意义,但对中医证型诊断无明显参考价值。

(2)在实验室检测指标中,FBG、LDL、Fib、CRP和HDL经分析被纳入方程,FBG,LDL、Fib、hs-CRP与湿热证呈正相关,提示病理状态下,其数值越高,临床发生湿热证的概率越高;而HDL与血瘀证呈正相关,提示病理状态下,HDL越高,临床发生血瘀证的概率越高,可以作为预测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中医辨证分型的重要参考指标。其他指标虽然对疾病诊断有重要意义,但对中医证型诊断无明显参考价值。

(3)在血管内皮功能指标中,NO、ET-1、TXB 2 和6-Keto-PGF 1 α等均未被纳入回归方程,虽然对疾病诊断和病情程度判定有重要意义,但对中医证型诊断无明显参考价值,其原因可能与样本量不够大以及所受外界因素干扰有一定关系。

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是当今医学界新的难点、热点疾病,中西医都缺乏深入的研究。关于实验室检测指标与该病临床辨证分型的相关性研究,最近几年相继有所报道,但文献不多,而彩超指标与本病临床辨证分型的相关性研究更是少之又少。以中医学整体观念和宏观辨证为基础,遵循循证医学思路,充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收集整理各项与中医“证”可能相关的检查、检测指标,分析总结与不同中医证型微观辨证相关的敏感和量化指标,积极探求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有机结合的规律,以期推动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辨证分型标准化、客观化的形成进程,如果能够开展多中心协作研究,对于实现这一目标将会有积极意义。我们在此项研究中,虽然寻得几项对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中医辨证分型关系密切,也能够作为本病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化参考指标,但结果尚未量化;研究选取的是本病临床常见的两种证型,且样本量不够大,检测的同时仍可能存在少量其他干扰因素。因此,希望在今后的研究中能够加大样本量,争取能够涵盖其他证型,同时尽量减少干扰因素,以求获得更加完善的量化研究结果,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研究工作提供全面、客观的理论依据。

(二)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湿热证患者血栓炎症因子相关性研究

1.研究思路

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是2型糖尿病常见的血管并发症,常累及肢体大、中动脉(如骼、股动脉),以肢体动脉粥样硬化为主要病理改变,临床表现为间歇性跛行、静息痛等缺血症状,严重者会导致坏疽,是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据统计,全球约1.5亿糖尿病患者中15%以上将在其病程中发生足部溃疡,该型患者以湿热证为主,此期患者的现代病例机制是一个包含血液高凝、炎症反应等一系列因素的复杂病理过程,研究湿热证患者的代表性客观指标与证型的相关性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2.研究方法

选取30湿热证患者与30例正常对照组患者,所有受检者取早晨空腹肘部静脉血9mL,分离血浆后检测其血浆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C-反应蛋白(CRP)、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CD62P)并对比其差异。

3.研究结果

(1)湿热证患者的ET-1、CRP、vWF、CD62P结果均高于正常对照组,NO低于正常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

(2)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湿热证综合评分y与CRP、ET-1有正相关关系,综合评分与CRP的正相关关系最为密切。偏回归系数构成的回归方程为:

Logit(P)=-38.299+1.384×X CRP +0.773×X ET-1

4.研究结论

C-反应蛋白可作为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湿热证的微观辨证参考。作为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证型之一的湿热证有以下特点:从症状来看,湿热证的症状类似炎症的表现;从病因的角度来看,湿热证的病因与炎症的病因有相同之处;从实验室指标来看,湿热证亦表现出部分相关炎性因子的增高。在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虚、瘀是主要的病机之一,炎症指标的升高是重要的微观辨证参考。准确地把握炎症指标的变化特点对掌握病情、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及为中医的辨证分型提供客观指标都有重要的意义。另外,中医的宏观辨证与实验室指标之间的关系,湿热证不能简单地等同于炎症。宏观辨证即指中医传统的辨证方法,其方法论依据是“有诸内必形诸外”,据此便可以“知外揣内”的认识疾病。而西医辨病是用某一种或某些生理生化指标作为描述证候的内在依据的一种方法,其方法论依据是“有诸外必根诸内”。宏观辨证与实验室指标结合,它的方法论本质就是要阐明内外之间、宏观与微观之间、上一层次与下一层次之间的联系。传统辨证与西医辨病毕竟是两个不同的认识层次,两者的参照与结合需要经过反复的比较和深入的探索。

二、早期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规范化中医诊疗优化方案研究

(一)研究思路

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是指糖尿病患者出现的以肢体动脉粥样硬化和微血管病变而导致肢体出现缺血性表现的一种慢性病症,属于中医学“消瘅”“脱疽”“脉痹”等范畴。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血管并发症之一,由于社会老龄化及饮食结构的改变等因素,我国的糖尿病患病率急剧升高,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也成为了近年来高发的周围血管疾病之一,研究表明,约15%的糖尿病患者会发生足溃疡。糖尿病患者一旦发生足溃疡,治疗周期长、难度大,且易反复,高昂的治疗费用及较高的致残率,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因此,早期诊断、早期临床干预对避免病情加重、挽救患者肢体和生命至关重要。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周围血管病科是国家首批周围血管专业重点专科,对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的诊断治疗积累的丰富的经验,逐渐形成以活血化瘀法为核心的辨证治疗方案,对促进侧支循环的形成与开放、降低动脉栓塞率、保全肢体或降低截肢平面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本研究采用随机、单盲、阳性对照方法,遵循中医临床路径管理原则将治疗组患者分为血瘀证和湿热证两型,采用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中医优化方案辨证治疗,经两期临床试验,均取得满意疗效。证候积分可作为症状疗效评价的主要依据,内皮功能、凝血功能、血管超声血流动力学检查、踝肱指数(ABI)可作为疾病评价疗效重要佐证。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随机、单盲、阳性对照方法,将240例早期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患者分为治疗组180例和对照组60例,将治疗组患者分为血瘀证和湿热证两型进行中医优化方案辨证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方案治疗,各组患者均根据病情予以降糖、调脂、降压等基础对症治疗。本研究分两期进行临床试验,治疗周期均为两个疗程,每疗程两周。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总疗效,以评价其治疗效果。并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内皮功能(ET、NO、TXB 2 、6-Keto-PGF 1 α)、凝血功能(APTT、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Fib、血小板计数)、血脂(TC、TG、LDL、HDL)、血管超声(股总动脉IMT、PI、足背和胫后动脉血流速度)、ABI等项目变化规律。

(三)研究结果

1.各组患者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持续降低,治疗4周后,治疗组较对照组证候积分低( P <0.05),尤其以血瘀组疗效尤为显著。

2.治疗组患者显愈率均优于对照组( P <0.05)。

3.血瘀证患者治疗后ET、Fib、血小板计数、PI均较治疗前降低,NO、APTT、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ABI、胫后及足背动脉的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升高( P <0.05)。疗后4周患者APTT、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较对照组高( P <0.05),ABI较对照组低( P <0.05)。

4.湿热证患者治疗后ET、血小板计数、PI较治疗前降低,APTT、凝血酶原时间、胫后和足背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较治疗前升高( P <0.05)。

(四)研究结论

1.早期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患者辨证分为血瘀证和湿热证。血瘀证患者,以活血化瘀、益气养阴为治则;湿热证患者,以养阴清热、解毒活血为治则。遵循中医临床路径管理原则,对两证型患者分别应用包括口服中药饮片、静滴中成药、外用中药熏洗等方法在内的综合中医优化方案治疗,疗效显著,中医证候积分及疗效显愈率均优于对照组。血瘀证组患者疗效优于湿热证组。

2.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血瘀证患者,中医优化治疗方案可有效改善其内皮功能,降低ET水平,升高NO水平;显著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升高APTT、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降低Fib、血小板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还可提高患者ABI,增加胫后及足背动脉的血流速度,降低PI。

3.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湿热证患者,中医优化治疗方案可以有效改善其内皮功能,降低ET水平;可以改善其凝血功能,升高APTT、凝血酶时间,降低血小板水平;还可以增加胫后及足背动脉的血流速度,降低PI。但该治疗方案对凝血酶原时间、Fib、ABI均无影响。

4.中医优化治疗方案分型治疗早期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疗效确切,证候积分可作为症状疗效评价的主要依据,内皮功能、凝血功能、血管超声血流动力学检查、ABI可作为疾病评价疗效重要佐证。

三、高血压合并外周动脉闭塞性疾病的证候规律研究

(一)研究思路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也是心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过去几十年中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呈持续增长趋势,据估计2006年我国高血压患者人数已达2亿。外周动脉闭塞性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PAD)是系统性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一种表现,也是冠心病和脑卒中之外的一大类常见心血管病,严重威胁老年人的全身性血管病变。我国人群PAD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其患病率可高达3.08%。作为PAD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高血压对PAD患病的影响在以往不同国家的流行病学研究中已被充分说明,并逐渐得到共识。目前国内外医学工作者的研究方向是高血压病与PAD发病率及相互关系,在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中国心血管病流行病学多中心协作研究”中,利用横断面抽样调查数据,在我国大样本自然人群中报道不同血压水平的PAD患病率及二者间的关系,发现随着血压水平的升高,PAD的患病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近年来,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高血压病、PAD各证型的客观化研究已取得了一定成果,有学者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糖耐量减低患者动脉硬化与中医证型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该类患者动态动脉硬化指数与瘀血型关系最密切。因此,不断探索、完善和发展指导中医临床治疗高血压合并PAD病有关键意义的证候规范及规律的研究,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住院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分析近10年来高血压合并外周肢体动脉闭塞性疾病住院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根据研究内容建立数据库,输入上述病例调查资料,采用双人双机录入原始的病例资料,对所得数据选取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根据数据的差别选取相应的统计学方法。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患者中医证候分布特点,探究其证候规律,并进行全国专家调查问卷征询意见,最后在社区进行流行性病学调查验证,以探讨高血压合并外周动脉闭塞性疾病的证候规律。

(三)研究结果

1.统计高血压合并PAD患者的一般信息:284例患者中男女比例约为2.7∶1,以男性多见,其年龄分布以60岁以上人群为主。

2.统计高血压合并PAD的特征:本研究患者PAD分期以2期患者最多,高血压分级以3级患者最多。高血压合并PAD患者中吸烟者踝肱指数明显低于不吸烟者,且随着患者体质指数的增加,踝肱指数逐渐降低。

3.统计高血压合并PAD患者的中医四诊信息分布:四诊信息共计出现81项。其中出现频数高于50%的症状是:眩晕、肢体发凉、肢体怕冷、口黏腻、口苦、头矇、口干、呕吐痰涎、头胀。体征中出现频数最高的前3项顺次是皮温低、皮色苍白、趾毛脱失。舌象出现14项,其中出现频数最高的前3项顺次是舌质暗红、苔黄腻、苔薄白。

4.统计高血压合并PAD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将整理过的四诊信息作为聚类的变量应用快速聚类法进行统计,并结合临床实际、导师经验及专家意见征询,认定聚为3类时分布最为恰当。结合相关专业知识,将所聚出的3类分别归纳为3个证型,第1类为痰浊壅盛证,第2类为湿热蕴结证,第3类为瘀血阻络证。对各类别(证型)对应的证候要素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

痰浊壅盛证的主症为头矇、呕吐痰涎、胸闷、舌体胖大、下肢发凉、头胀。

湿热蕴结证的主症为头沉、恶心、纳呆、趾间糜烂,肢体溃疡坏疽、口苦、肢体困重、足色紫暗、足肿胀、便溏、苔黄腻、眩晕。

瘀血阻络证的主症为目眶发暗、口唇紫暗、手掌暗红、舌质暗红、心悸、胸痛、盗汗、皮肤干燥、趾甲变形,趾毛脱失、失眠、头痛、呕吐痰涎、眩晕、局部皮色暗红。

5.统计高血压合并PAD中医证候要素的规律:结合专家问卷调查意见,按照各证候要素得分由高到低依次排列为:血瘀证、痰浊证、阳虚证、寒证、气虚证、湿证、热证、气滞证、血虚证、阴虚证。

对阳虚证、阴虚证、气虚证、血虚证的病位统计中,根据不同病位的得分,可总结出专家多认为高血压合并PAD阳虚证患者以肾阳虚为主,阴虚证患者以肾阴虚为主,气虚证患者以脾气虚为主,血虚证患者以肝血虚为主。

据此总结出高血压合并PAD证候要素以血瘀证和痰浊证为主,各证候诊断要素的规律如下:

热证:局部皮温高、舌红、苔黄、脉数、脓液稠厚、局部皮色潮红、脓液色黄、脓液腥臭、面红、口干、口苦、目赤。

寒证:肢体冷痛、局部皮色苍白、皮温低、喜暖、肢冷蜷卧、恶寒、脉紧、舌白、苔白而润、小便清长。

血瘀证:疼痛、痛处不移、面色黧黑、唇甲青紫、皮下紫斑、肌肤甲错、舌紫暗、舌有瘀点瘀斑、舌边有青紫色条状线、脉细、脉涩。

湿证:纳呆、恶心、口腻不渴、嗜睡、头昏沉如裹、局部肿胀、创面大量渗液、渗液清稀、脓液稀薄、舌淡、齿痕舌、苔腻、苔滑。

痰浊证:眩晕、体胖、头如裹、胸胁脘腹等处胀闷、呕吐痰涎、痰多、舌胖、苔腻、脉滑。

气滞证:胸胁脘腹等处胀闷疼痛、疼痛部位不固定、与情绪活动有关、伴嗳气、脉弦。

阳虚证:以肾阳虚为主,多表现为面色苍白、形寒肢冷、气短、喜热饮、小便清长、大便溏薄、舌淡,脉沉、迟、无力。

阴虚证:以肾阴虚为主,多表现为面色潮红、潮热、盗汗、五心烦热、舌红绛、脉细。

气虚证:以脾气虚为主,多表现味为神倦乏力、少气懒言、头晕目眩、自汗、活动后诸症加重、肉芽淡白、舌淡、舌胖、舌有齿痕、脉弱。

血虚证:以肝血虚为主,多表现为面色淡白、面色萎黄无华、唇色淡白、爪甲色淡、头晕眼花、手足发麻、妇女经血量少色淡、妇女经期推迟、闭经、肉芽淡红、舌质淡、脉细、脉无力。

6.不同血压级别组患者的踝肱指数不同,各组按照踝肱指数值由高到低依次排列为:1级高血压组、2级高血压组、3级高血压组,且1级高血压组的踝肱指数值明显高于2级血压组和3级血压组。高血压合并PAD患者中吸烟者的踝肱指数明显低于不吸烟者。高血压合并PAD患者中人群体重分布多以超重及肥胖者为主。且随着患者体重的增加,踝肱指数呈下降趋势。

高血压合并PAD患者中最常见证候分别为趾甲生长缓慢、下肢皮肤干燥、汗毛减少,均为营养障碍征的表现。高血压合并PAD患者常见证素出现频率由高到低依次排列为:血瘀证、痰浊证、阳虚证、寒证、气虚证、湿证、热证、气滞证、阴虚证、血虚证。此分布情况与研究中专家问卷的结果基本一致。

高血压合并PAD阳虚证、阴虚证患者的病位多在肾,气虚证以脾气虚证为主,血虚证以肝血虚证为主。与研究中专家问卷调查的结果相一致。

(四)研究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高血压合并外周动脉闭塞性疾病的中医证候研究,首次建立了该病的中医四诊信息及证候信息库,研究结果表明痰浊壅盛、瘀血阻络、湿热蕴结是该病的常见证候,并征集全国专家意见对该病证候及证候要素诊断及其依据进行修订,后期前瞻性研究中的验证工作也证实该证候标准具有一定的普适性,该研究结果充实了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辨证理论体系,补充了高血压合并PAD患者的中医证候诊断的内容。有利于规范该病的临床诊断,提高辨证论治的质量,可进一步进行多中心推广应用,对规范高血压合并外周动脉闭塞性疾病中医辨证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结果充实了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辨证理论体系,对其他高血压并发症的证候规范的研究也有借鉴作用,为高血压并发症的中医证候研究提供了清晰的思路。本研究是中医整体论治的体现,该研究有助于发挥中医药重视整体治疗的优势,对提高中医药防治高血压的水平也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四、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微观辨证依据与治疗研究

(一)深静脉血栓形成血管张力因素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

1.研究思路

肢体静脉疾病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其发病率远远高于肢体动脉疾病的发生率,疾病种类包含多种静脉血液倒流性疾病和静脉血液回流障碍性疾病。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临床常见的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有逐年增多的趋势,已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对于静脉血栓性疾病的研究,在血液凝固学和血液流变学方面予以了充分的关注,而血管张力因素与血栓形成的关系尚缺乏系统研究报道。在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血管张力因素的变化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在病变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改变。了解这些变化特点对掌握病情,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应用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避免盲目用药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我们自1997年9月开始对DVT的血管张力因素进行了研究,并对该因素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2.研究方法

选取DVT患者61例,所选病例为无活动性下肢溃疡,无新鲜创面或伤口,无严心、脑、肺疾病,肝、肾功能正常的住院患者。男38例,女23例,年龄20~76岁,平均48.7岁。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分为3组,其中Ⅰ组25例,为急性期,病程1~15天,中医辨证属湿热下注型;Ⅱ组20例,为稳定器,病程16~30天,中医辨证属血瘀湿重型;Ⅲ组16例,为慢性恢复期,病程31天以上,中医辨证属血瘀型。选取30例健康志愿者为Ⅳ组,为无心、脑、肺、肝、肾疾病和血栓性疾病,无已知影响研究指标的疾病,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22~60岁,平均42.93岁。采集每位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采用放免法测定ET-1、NO、TXB 2 和6-keto-PGF 1a 。采用t检验分析比较分析各组指标间的差异。

3.研究结果

(1)DVT不同证型患者的血浆ET-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并有显著性差异( P <0.05),Ⅰ组、Ⅱ组和Ⅲ组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05),Ⅰ组和Ⅱ组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05)。

(2)DVT不同证型患者的血浆NO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并有显著性差异( P <0.05),Ⅰ组、Ⅱ组和Ⅲ组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05)。

(3)Ⅰ组、Ⅱ组、Ⅲ组血浆TXB 2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并有显著性差异( P <0.05);Ⅰ、Ⅱ、Ⅲ各组血浆TXB 2 水平逐渐下降,但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05)。

(4)Ⅱ组血浆6-keto-PGF 1a 水平高于对照组,Ⅲ组低于对照组,并有显著性差异( P <0.05);Ⅰ组血浆6-keto-PGF 1a 水平低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 P >0.05);Ⅰ、Ⅱ、Ⅲ组组间比较,Ⅱ组高于Ⅰ、Ⅲ组,并有显著性差异( P <0.05)。

(5)Ⅰ组、Ⅲ组TXB 2 与6-keto-PGF 1a 的比值(T/P)均高于对照组,并有显著性差异( P <0.05);Ⅱ组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 P >0.05);Ⅰ、Ⅱ、Ⅲ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05)。

4.研究结论

在对DVT血管收缩因素和血管舒张因素的变化特点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研究发现,该病存在血管张力因子的变化,在DVT的病程中,患者的ET-1水平始终增高,对静脉血管的收缩作用明显增强,而具有舒张血管作用的NO和6-keto-PGF 1a 合成减少,进一步加重血管收缩作用,不利于侧支循环的建立,导致周围静脉系统血液严重瘀滞,在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的同时,加剧了血小板的聚集与释放功能,TXB 2 含量增多为血栓形成提供有利的条件。在DVT成急性期这一改变最为明显,血管收缩和血小板聚集促进了血栓的形成和发展,这是急性期血栓不断扩展、蔓延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有血栓复发倾向的患者中,这一特点也十分明显,而急性期过后病情者T/P比值趋于正常。

DVT血管张力因素与中医辨证分型有密切内在关联,不同的辨证分型呈现不同的变化特点,湿热下注型ET-1、TXB 2 和T/P增高明显,NO降低,提示该型患者血管痉挛、内皮细胞损伤严重,血液呈高凝状态,血栓有扩展、蔓延趋势,病情处急性进展期。血瘀湿重型ET-1和TXB 2 明显低于湿热下注型,但仍高于对照组。说明该型患者血管内膜损伤程度减轻,但受损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尚未恢复,6-keto-PGF 1a 的增高,NO和T/P比值的趋于正常,则表明血管舒张作用和抗血栓形成机能有所加强,病情稳定,正常的内皮细胞代偿功能有所增强。血瘀型ET-1、T/P较血瘀湿重型又有所增高,6-keto-PGF 1a 和NO明显降低,说明该型患者静脉系统瘀血较重,加重对血管内皮的损伤程度,抗血小板聚集功能减弱,深静脉血栓形成有复发可能,应高度重视其治疗方案的调整。

湿热下注型血管张力因素变化最大,及时有效的溶栓、抗凝、解痉治疗,可有效的预防血栓蔓延,控制病情发展,有利于侧支循环建立,促进患肢肿胀消退。血瘀湿重型病情稳定,应抓住有利时机,积极施行活血利湿治疗,使病情进一步改善,以达到治愈目的。血瘀型多呈肢体慢性瘀血状态,有血栓复发倾向,而临床上往往忽视这一时期的抬疗。针对肢体的慢性瘀血状态,应注重活血化瘀治疗,减少血管内膜损伤,改善血管张力因素,消除瘀血状态,预防病情复发。所以,深静脉血栓形成慢性恢复期的治疗是巩固疗效、预防血栓复发,减轻后遗症和并发症的重要保证。研究深静脉血栓形成血管张力因素的变化,也为微观辨证提供了有利的客观依据,使中医辨证分型更科学、更规范。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血浆内皮素的影响

1.研究思路

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辨证论治研究始自20世纪60年代初期,我国相继报道了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经验。70年代,通过临床实践,中西医结合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初步总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辨证论治规律。80年代,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从宏观辨证进入微观辨证,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不断加深对疾病的认识,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近年来,血浆ET与周围血管疾病的关系受到普遍关注。血管损伤是DVT主要因素之一,而血管内膜的损伤是静脉血栓形成的使动因素。完整的血管内膜具有良好的抗血栓功能,当内皮细胞受损伤时,为血栓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内皮素是目前发现的作用最强的缩血管活性肽,由血管内皮细胞合成释放。当内皮细胞损伤后,其分泌功能紊乱,内皮素合成、释放增加,血浆ET含量增多;同时,血管内膜抗凝血功能明显减弱,纤溶活性降低,促凝因素增加,凝血和抗凝动态平衡严重失调,最终导致血栓形成。而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DVT患者血浆ET的影响鲜有报道,本研究从1997年7月~1999年4月对20例经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急性DVT患者血浆ET-1变化进行了研究,并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DVT血浆ET-1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2.研究方法

所选DVT患者为无活动性溃疡,无新鲜创面或伤口,无严重心、脑、肺疾病,肝、肾功能正常的住院患者,共纳入DVT患者36例,其中治疗组20例,为急性DVT患者,病程1~10天,男11例,女9例,年龄20~58岁;对照组16例,为未经系统治疗的慢性DVT患者,病程30~60天,男10例,女6例,年龄30~59岁;同时选取13例健康志愿者为正常对照组,其中男8例,女5例,年龄24~57岁。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中医治疗以清热利湿为原则,方药用四妙勇安汤加味,水煎服,1剂/日。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点滴,1次/日,15天为1个疗程,两个疗程间休息5天。西医治疗以溶栓为主,尿激酶30万~50万U,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点滴,1次/日,总剂量为300万~500万U。采用放免的方法测定各组受试者血浆ET-1水平,急性DVT患者分别于入院时和治疗3周时检测1次。慢性DVT患者入院时检测1次,健康对照组按前述要求检测1次。采用t检验分析方法初步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DVT血浆ET-1的影响。

3.研究结果

急性DVT患者治疗前血浆ET-1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01);低于DVT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 P >0.05)。急性DVT组患者治疗3周后,血浆ET-1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 P >0.05);低于DVT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01)。治疗后低于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 P <0.01)。

4.研究结论

尚德俊教授倡导的中西医结合辨证整体疗法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可获得满意的疗效,并能降低血浆ET的含量。急性期DVT治疗前后ET-1含量改变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在治疗过程中,除溶栓作用外,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有一定保护和改善作用,可调整凝血和抗凝平衡。血浆ET-1含量的降低,使血管痉挛因素减少,有利于血管扩张和侧支循环建立,促进静脉血液回流,这可能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机理之一。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以及时抑制血管内皮损伤,保护内皮细胞,加速内皮素代谢,促进血管内皮细胞修复和生理功能恢复,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减轻后遗症状。而未经治疗的DVT患者,因静脉系统瘀血严重,代谢产物堆积和缺氧,均导致血管内皮细胞的持续性损害,血浆ET-1含量明显增高,并有继发性血栓形成和静脉血栓反复发作。所以,DVT急性期及时有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和慢性恢复期的中西医结合辨证整体治疗都是十分重要的,应充分重视。其对提高临床疗效,减轻后遗症和并发症,降低病残率有重要意义。

(三)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多中心研究

1.研究思路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临床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中医称为股肿。急性期患者极易发生血栓脱落而引起肺栓塞,严重者导致死亡。目前国内以循证医学方法对中西医综合治疗急性期DVT的相关研究较少,特别是多中心、大样本的研究,资料、文献较为匮乏,无临床指导性的结论,不利于临床疗效的最大发挥。近年来,不少学者对中西医结合治疗DVT的方法进行研究,形成了不同的治疗方案并取得一定疗效。但是,关于各方案间疗效对比研究较少,难以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DVT的规律,制约了中西医结合治疗DVT方案的规范和优化。本研究通过对两套治疗方案,8个研究中心的231例病例治疗DVT的疗效研究,以了解中西医结合治疗DVT的规律,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的规范和优化提供临床依据。

2.研究方法

病例来源于8个研究中心的231例病例,其中方案1组病例来源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洛阳市第一中医院、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5家医院的“股肿1”诊疗方案科研病例,共160例。方案2组病例来源于上海中西医结合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和上海市中医医院3家医院的“股肿2”诊疗方案科研病例,共71例。方案1辨证为湿热下注证,治以清热利湿,活血通络,用四妙勇安汤加味(金银花30g,玄参30g,当归15g,生甘草10g,赤芍药15g,川牛膝15g,黄柏10g,黄芩10g,栀子10g,连翘10g,苍术10g,紫草10g,红花6g),水煎300mL,早晚两次温服,日1剂。选用具有破血逐瘀、凉血活血的中成药,如静脉滴注疏血通注射液6mL,或血栓通注射液8mL,或血塞通注射液500mg等,日1次。外治法采用冰硝散(将冰片10g,芒硝2000g研为粗末,拌匀,装入布袋),每日外敷,用药2天后更换药物。静滴溶栓药物:尿激酶10万~50万单位静脉滴注,日1次,连续应用5~7天;予低分子肝素4000~5000单位皮下注射,日2次,应用9~10天。方案2组辨证为热壅络脉证,治以清营泻瘀,方用验1号(牛角片30g,紫草15g,益母30g,生大黄5g,玄明粉5g,发热重者可加生石膏,皮肤瘀紫灼热甚者,可酌加牛黄粉、牛角粉吞服),水煎300mL,早晚两次温服,日1剂。外治法予将军散(大黄粉50g,玄明粉50g,赤小豆粉50g),共研细粉,用茶水或醋调匀,外敷患肢,每日1~2次。两套方案均以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对比两组患者整体疗效、症状疗效和静脉再通疗效和安全性。

3.研究结果

(1)方案1组整体疗效优于方案2组,其中方案1组160例患者中有效143例,总有效率为89.38%;方案2组71例患者中有效54例,总有效率为76.06%。

(2)方案1组症状疗效优于方案2组,其中方案1组总有效158例,总有效率为98.75%;方案2组总有效56例,总有效率为78.87%。

(3)方案1组静脉再通疗效优于方案2组,其中方案1组总有效128例,总有效率为80.00%;方案2组总有效52例,总有效率为73.24%。

(4)在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出现肺栓塞、出血等并发症,但方案1出现过敏反应者1例,肝肾功损害者1例,凝血指标异常者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8%;方案2未出现不良反应。经统计学处理,两套治疗方案的安全性无显著差异。

4.研究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两套治疗方案治疗DVT的疗效研究,发现两套方案疗效有明显的差异,第1套方案的疗效总体上优于第2套治疗方案。这种疗效差异的产生,可能与以下方面有关:第1套方案在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还应用了抗凝、溶栓基础治疗;而第2套方案只采用了中医治疗,这可能是引起疗效差异的重要因素。“湿”“热”“瘀”为本病主要病机。通过对两套方案的辨证分型及方药选择分析发现:第1套方案将重点放在治疗“湿”和“瘀”上,方用四妙勇安汤加味,方中金银花、连翘、黄芩、黄柏、栀子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玄参、当归、赤芍、紫草、红花清热凉血,活血通络;苍术利湿消肿;川牛膝引血下行,活血通络;生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清热利湿、活血通络之功。而第2套方案将重点放在了治疗“热”和“瘀”上,方用验方1号(牛角片30g,紫草15g,益母草30g,生大黄5g,玄明粉5g),方中牛角片、生大黄清热解毒,凉血祛瘀;紫草清热凉血,活血通络;益母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玄明粉清热解毒。全方共奏清营泻瘀之功。这种治疗侧重点的不同,也可能是引起疗效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总之,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DVT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高,可以有效地减轻肿痛,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提高静脉再通率,抑制血栓蔓延,达到了标本兼治的理想效果。

五、外周动脉疾病的影像学规律研究

(一)闭塞性动脉硬化症影像表现研究

1.闭塞性动脉硬化症髂股动脉形态学表现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

(1)研究思路

闭塞性动脉硬化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为全身动脉粥样硬化在四肢的局部表现,属血瘀证疾病,早期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取得显著疗效。诸多学者从征象分析认为下肢ASO湿热下注型与血瘀型CT血管造影表现存在差异。本研究借助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MSCTA)对髂股动脉各分支截面积进行测量、比较,初步探讨ASO髂股动脉形态学变化特点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

(2)研究方法

收集住院ASO患者79例,其中血瘀型54例,湿热下注型25例,选取非ASO患者30例作为对照。所有患者均行腹部及下肢MSCTA检查。扫描范围自肾动脉水平至小腿中部。扫描层厚5mm,重建间隔2.5mm,螺距5.5。本研究选择腹主动脉远端、双侧髂总动脉及股总动脉分叉的各分支动脉为测量对象,分别测量其主支及分支血管截面的内、外面积。血管断面选取距离分叉点1cm处与血管纵轴垂直的截面,分别代表各分支近端或远端血管断面,内面积为血管截面对比剂充盈区,外面积为血管壁外缘所围成的面积,其中包括内面积。为了减少测量误差,同一截面面积测量3遍,取其平均值为最终值。

(3)研究结果

①各组髂股动脉内面积均值比较:ASO组与对照组比较,双髂总动脉远端、右髂外动脉、双髂内动脉、股总及左股深动脉、双侧股浅动脉的内面积ASO组显著小于对照组。证型比较,血瘀型右股总动脉内面积显著小于湿热下注型( P <0.01);腹主动脉远端及双髂总动脉近端、右股深动脉各组内面积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②各组髂股动脉相对狭度比较:髂股动脉各分支相对狭窄度ASO组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证型比较,湿热下注型左股深动脉相对狭窄度明显小于血瘀型( P <0.01)。

③各组髂股动脉内面积扩张率比较:腹主动脉远端分叉扩张率ASO组明显小于对照组( P <0.01)。证型比较,湿热下注型右髂总动脉、双侧股总动脉内面积扩张率大于血瘀型( P <0.01)。

(4)研究结论

ASO组患者髂股动脉截面积明显低于非ASO患者,除腹主动脉分叉外,其余分支二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反映了动脉粥样硬化使髂股动脉分支管腔变狭窄的事实。髂股动脉扩张率各组于各级分叉略有不同。腹主动脉分叉扩张率ASO明显小于对照组,表明ASO患者腹主动脉远端分叉动脉硬化显著,预示下肢来自腹主动脉正常供血较对照组减少,如果没有充分有效的侧支循环建立,必将引起下肢动脉缺血症状。

ASO患者各中医证型之间亦存在一定差别。不同中医证型ASO病变特点对比显示,湿热下注型与血瘀型右髂总动脉及双侧股总动脉扩张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尤其双侧股总动脉扩张率,湿热下注型明显高于其他2组。统计结果中血瘀型右股总动脉内面积显著小于湿热下注型,而湿热下注型左股深动脉相对狭窄度明显小于血瘀型。

2.湿热下注型闭塞性动脉硬化症外周动脉影像学特点研究

(1)研究思路

慢性肢体动脉闭塞性疾病主要病理变化是肢体大血管、微血管和/或神经功能障碍,是由此引起病理生理改变而导致的临床综合症候群。其中,ASO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在肢体的局部表现,该病属于中医学“脉痹”和“脱疽”的范畴。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是预防疾病进展和提高临床疗效、抢救患者肢体的关键。中医诊断疾病的“望、闻、问、切”,是古代中医学家总结出来的完整的方法学,现代的科学技术发展,极大地拓展了“四诊”的观察范围和精细程度。例如现代的医学影像医学手段,可视为“望诊”的延伸,它们可以无创地显示人体的病变组织结构、形态、密度等客观指标,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供了可能性。ASO的影像诊断方法中,MSCTA是临床普遍应用的外周血管影像诊断技术,该方法可通过一次给药能获得完整的容积资料,后处理重组图像可以在任意角度上分别观察不同的血管结构,其横断面图像有良好的组织分辨率,不仅可以显示管壁的钙化、栓子及测量真正管径,而且可显示血管外的软组织病变。可提高血管病变诊断的准确性。该研究应用MSCTA技术,通过回顾性研究临床病例的影像学资料,对湿热下注型ASO患者下肢动脉主要节点进行重新测量,评价其影像学形态特点,及糖尿病作为独立影响因素对ASO的影响,从而扩充ASO中医“望诊”视野,扩大疗效评价体系,并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解剖学依据。

(2)研究方法

回顾性选取2007年4月~2014年4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周围血管病科住院患者,共计131例,属湿热下注型,作为观察组,并按是否患有糖尿病分为两个亚组;选取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行腹部强化CT检查的非下肢动脉病变患者,共计34例,作为对照组。调取各组人群的多层螺旋CT检查图像,采用东芝Aquilion多螺旋CT扫描,分别测量其髂总动脉、股总动脉、腘动脉远端分叉平面近心端1cm处血管截面积。计算每组动脉内截面积及外截面积,计算每组血管断面的相对狭窄率,通过比较两组患者上述数据差异,探讨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影像规律研究。

(3)研究结果

①ASO湿热下注型患者髂总、股总动脉外截面积、相对狭窄率均大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 P <0.01);而髂总、股总动脉内截面积小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 P <0.01),提示患者的髂总动脉管壁增厚,并存在严重狭窄病变。ASO患者腘动脉外截面积平均22.91mm 2 ,内截面积平均12.99mm 2 ,相对狭窄率平均43.74%。因对照组为行腹部CT检查者,故腘动脉截面积测量数据缺如。

②131例ASO湿热下注型患者中有64例伴糖尿病,67例不伴糖尿病,两组患者髂、股动脉的内外截面积和相对狭窄率无统计学差异。但伴糖尿病组患者的腘动脉内截面积小于不伴糖尿病者,而相对狭窄率大于后者,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 P <0.05)。

③无论是间歇性跛行肢体还是非间歇性跛行肢体,伴糖尿病者腘动脉内截面积均小于不伴糖尿病者,腘动脉相对狭窄率均大于不伴糖尿病者,差异有显著性( P <0.05, P <0.01);无论是否伴有糖尿病,间歇性跛行肢体的腘动脉相对狭窄率均大于非间歇性跛行肢体,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05, P <0.01)。

(4)研究结论

湿热下注型ASO患者髂、股、腘动脉内截面积及相对狭窄度均小于正常人群,其动脉管壁较正常人群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厚,并存在严重髂股动脉狭窄病变,为临床诊断ASO提供影像依据。ASO伴糖尿病患者与ASO不伴糖尿病患者MSCTA表现存在差异,不论病情轻重,ASO伴糖尿病患者腘动脉水平病变程度均较ASO不伴糖尿病患者重,糖尿病可能是加重腘动脉狭窄的病变程度的重要因素。在ASO患者中,间歇性跛行症状的出现与腘动脉狭窄程度密切相关。

(二)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血瘀型患者动脉形态影像学规律研究

1.研究思路

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是糖尿病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以肢体大、中、小动脉粥样硬化和微血管病变为主,并伴有周围神经病变,肢体发生缺血、缺氧,甚至坏疽、感染等病变,从而失去正常的活动能力。该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特点,严重威胁到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中国古代医家诊断疾病以“望”“闻”“问”“切”所得出的四诊信息为依据。随着西医学影像学的发展,极大拓展了“望诊”的视野,它们可以无创地显示活体的病变结构、形态、密度等,为医生进一步深入了解疾病发生发展的状态,起到重要作用。但如何将现代理论与科技手段与中医理论进行有机结合,尚需要进行探索。本研究通过对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患者髂总、股总、腘动脉的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图像进行回顾性研究,探讨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患者动脉病变的位置及特点,为该病的诊断、病情判定和辨证施治提供一定的依据。

2.研究方法

对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周围血管病科血瘀型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住院患者下肢动脉影像学形态特点进行回顾性研究。选取60例血瘀型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伴间歇性跛行患者46例;选取52例血瘀型闭塞性动脉硬化症(ASO)患者和68例非下肢动脉病变者为对照组,ASO患者中有40例患者伴有间歇性跛行。调取各组人群的MSCTA检查图像,分别测量各组患者影像资料中髂总动脉、股总动脉、腘动脉远端分叉平面近心端1cm处血管截面积,并进行对比。

3.研究结果

(1)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组髂总动脉外截面积较正常对照组大,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 P <0.05);ASO组髂总动脉外截面积较正常对照组大,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 P <0.01)。三组股总动脉外截面积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 P >0.05)。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组腘动脉外截面积与ASO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 >0.05)。因正常对照组为行腹部CT检查者,故腘动脉截面积缺如。

(2)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组、ASO组髂总动脉内截面积均较正常对照组小,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 P <0.05);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组、ASO组股总动脉内截面积均较正常对照组小,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 P <0.01)。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组髂总、股总动脉内截面积与ASO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 P >0.05)。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组腘动脉内截面积较ASO组小,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 P <0.05)。

(3)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组、ASO组髂总、股总动脉相对狭窄率均较正常对照组大,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 P <0.01)。DLAO组髂总、股总动脉相对狭窄率与ASO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 P >0.05)。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组腘动脉相对狭窄率较ASO组大,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 P <0.01)。

(4)在伴有间歇性跛行的患者中,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组的46例患者腘动脉内截面积较ASO组小,相对狭窄率较ASO组大,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 P <0.05)。而两组动脉外截面积和髂总、股总动脉内截面积无统计学差异( P >0.05)。

4.研究结论

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患者存在严重的髂、股动脉狭窄。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患者腘动脉狭窄程度比ASO患者更为严重,故临床症状更重,预后更差。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患者腘动脉狭窄程度与间歇性跛行密切相关。本研究对于血瘀型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的诊断、病情判定和辨证施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由于样本量相对偏小,对研究结果有一定的影响。在今后的研究中,应扩大样本量,开展多中心合作,达到技术操作规范化、同一化,寻找出严谨公认的检测方法和可靠科学的指标,深入开展对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的系列研究。

(三)肺栓塞的CT诊断及与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类型的相关性研究

1.研究思路

肺动脉栓塞是临床常见的危急重症疾病,有较高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已引起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长期以来,方便快捷地获取肺栓塞客观化和直观化诊断依据,是临床工作者所追求的目标。多层螺旋CT的问世及临床应用,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有利条件。多层螺旋CT具有扫描速度快、时间短、无呼吸运动伪影、空间分辨率高、便于临床应用等优点,并且配备有强大的图像后处理工作站,实现图像三维重建及任意平面重建,有利于小栓子的检出。随着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病率的增高和对肺栓塞认知程度的提高,该病的临床检出率在不断增加。本研究通过对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症状及CT影像资料的研究,探索CT诊断及肺栓塞与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类型的相关性。

2.研究方法

选取2004年1月~2005年5月住院肺栓塞患者22例,男16例,女6例。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左侧14例,右侧4例,双侧4例。临床类型:中央型4例,周围型5例,混合型13例。所有患者进行肺部与静脉检查。肺部检查应用日本东芝公司Aquilion多层螺旋CT机,扫描层面从肺尖至肺底一次扫完,层厚3mm,重建层厚1mm。患肢静脉检查应用美国GE公司LOGIQ-7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线阵探头,频率7.5~10.0MHz。患者取仰卧位,自上而下顺序检查患肢髂外静脉、股总静脉、股浅静脉、股深静脉及大隐静脉;取俯卧才检查腘静脉及小腿静脉。灰阶超声主要观察静脉血管内径、管壁结构及血栓状况CDI主要观察管腔内有无血流、充盈缺损及血液反流状况。

3.研究结果

(1)肺CT征象中,本组22例肺栓塞患者中,病变累及双侧肺动脉者17例,占77.27%,单纯累及右侧肺动脉者4例,只累及左侧肺动脉者1例,但临床表现为一侧胸痛者占绝大多数,表明临床症状与实际病变有一定差异。有37处肺动脉内栓子位于叶动脉以下,占21.63%;充盈缺损征在各级肺动脉均有表现,其中受累率最高的是肺段动脉,本组为72处,占42.11%;附壁血栓中有45处分布于主肺动脉及以下各级动脉,占26.32%;肺栓塞简介征象中,胸腔积液和肺纹理变化发生率最高,分别为54.55%和50%,肺梗死病灶发生率为40.91%。

(2)肺栓塞与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类型的相关性方面,本组22例患者均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变,其中中央型者4例,混合型者13例,二者占77.27%;周围型者5例,占22.73%。患者中深静脉血栓形成病史在20天内发生肺栓塞者占81.82%。

(3)肺栓塞与深静脉血栓形成部位相关性方面,肢体静脉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情况22例患者26条,患肢股总静脉和股浅静脉有血栓形成病变25处,管腔不完全闭塞有14处;腘静脉有血栓形病变16处,管腔不完全闭塞5处;其他部位有血栓形成病变17处,股腘静脉血栓病变发生率70.69%。检出静脉血栓病变部位58处,静脉管腔完全闭塞36处,不完全闭塞22处,静脉管壁有炎性反应者5例。

4.研究结论

肺栓塞CT诊断的影像学特征分为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直接征象有完全闭塞、充盈缺损、轨道征和附壁血栓;间接征象有肺纹理稀疏纤细、右心室增大、肺动脉扩张、“马赛克”征、胸腔积液、心包积液和肺梗死灶。肺动脉内栓子的形态和阻塞程度决定了直接征象的不同,严重者肺动脉完全闭塞。在肺栓塞CT直接征象中最为常见的是肺动脉内充盈缺损,本组72处除主肺动脉以外,各级动脉均有累及,占42.11%。“轨道征”是动脉内中心型充盈缺损表现,被认为是急性肺栓塞的有力证据,本组17处分布于左右肺动脉以下各级动脉,占9.94%。附壁血栓是以宽广基底与动脉壁相贴附为特征,与充盈缺损比较管腔狭窄度轻,被认为是慢性肺栓塞的征象;在肺栓塞间接征中,胸腔积液和肺纹理变化发生率最高。深静脉血栓形成病程在20天以内发生肺栓塞者占81.82%,表明此阶段肺栓塞发生率相对较高。

综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混合型病变发展血栓蔓延,不断形成的新鲜血栓松软不稳定,与静脉壁附着不紧密而极易脱落造成肺栓塞。而病变部位静脉管腔不完全闭塞及溶栓治疗过程,对肺栓塞的发生是否有影响也是应该关注的问题。因此,肺栓塞的预防应当从预防和及时诊断、正确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入手。首先是对有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者进行预防性治疗和护理;尽早明确诊断并采取必要的治疗和防护措施。其次是对已经明确诊断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在急性期应用溶栓、抗凝治疗的同时,要求患者卧床治疗3~4周,可能会减少肺栓塞的发生。 Vj1ZTuJBrbtvRiD9fMIrToSZqCOm82oZPCmIt8hP1GJTdJM3OEqUQdCt4wdO6YW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