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单元
望诊

一、望神

(一)得神

得神,又称“有神”。

临床表现: 两目灵活,明亮有神,面色荣润,含蓄不露,神志清晰,表情自然,肌肉不削,反应灵敏。

临床意义: 提示精气充盛,体健神旺,为健康的表现;或虽病而精气未衰,病轻易治,预后良好。

(二)少神

少神,又称“神气不足”。

临床表现: 两目晦滞,目光乏神,面色少华,暗淡不荣,精神不振,思维迟钝,少气懒言,肌肉松软,动作迟缓。

临床意义: 提示精气不足,机能减退,多见于虚证或疾病恢复期患者。

(三)失神

失神,又称“无神”。

1.精亏神衰

临床表现: 两目晦暗,目无光彩,面色无华,晦暗暴露,精神萎靡,意识模糊,反应迟钝,手撒尿遗,呼吸异常,骨枯肉脱,形体羸瘦。

临床意义: 提示精气大伤,机能衰减,多见于慢性久病重病之人,预后不良。

2.邪盛神乱

临床表现: 神昏谵语,循衣摸床,撮空理线;或猝倒神昏,两手握固,牙关紧闭。

临床意义: 提示邪气亢盛,热扰神明,邪陷心包;或肝风夹痰,蒙蔽清窍,阻闭经络。皆属机体功能严重障碍,气血津液失调,多见于急性病人,亦属病重。

(四)假神

临床表现: 如原本目光晦滞,突然目似有光,但却浮光外露;本为面色晦暗,一时面似有华,但为两颧泛红如妆;本已神昏或精神极度萎靡,突然意识似清,想见亲人,言语不休,但精神烦躁不安;原本身体沉重难移,忽思起床活动,但并不能自己转动;本来毫无食欲,久不能食,突然索食,且食量大增。

临床意义: 提示脏腑精气极度衰竭,正气将脱,阴不敛阳,虚阳外越,阴阳即将离决,属于病危。古人比作“回光返照”或“残灯复明”,常是危重病人临终前的征兆。

(五)神乱

1.焦虑恐惧(卑惵、脏躁) 是指病人时时恐惧,焦虑不安,心悸气促,不敢独处的症状。多属虚证,由心胆气虚,心神失养所致。

2.狂躁不安(狂证) 是指病人狂躁妄动,胡言乱语,少寐多梦,打人骂詈,不避亲疏,语无伦次,登高而歌,弃衣而走。多属阳证,由暴怒气郁化火,煎津为痰,痰火扰乱心神所致。

3.淡漠痴呆(癫病、痴呆) 是指病人表情淡漠,痴呆,喃喃自语,哭笑无常,悲观失望。多属阴证,多由忧思气结,津凝为痰,痰浊蒙蔽心神,或先天禀赋不足所致。

4.猝然昏倒(痫病) 是指病人突然昏倒,口吐涎沫,两目上视,四肢抽搐,醒后如常。多由脏气失调,肝风夹痰上逆,阻闭清窍所致。

二、望面色

(一)常色与病色

1.常色 总的特点为明润含蓄。

(1)主色:红黄隐隐,明润含蓄(黄色人种)。

(2)客色:属于常色范畴,可因气候、地域等发生变化。

2.病色 总的特点为晦暗、暴露。

(1)善色:面色虽有异常,但仍光明润泽。

(2)恶色:面色异常,且枯槁晦暗。

(二)五色主病

1.赤色 主热证,亦可见于戴阳证。

(1)实热证:满面通红。

(2)阴虚证:午后两颧潮红。

(3)戴阳证:久病、重病面色苍白,却颧颊部嫩红如妆,游移不定者。

2.白色 主虚证(包括血虚、气虚、阳虚)、寒证、失血证。

(1)气虚血少,阳衰寒盛:面色发白。

(2)血虚证、失血证:面色淡白无华,唇舌色淡。

(3)阳虚证:面色㿠白。

(4)阳虚水泛:面色㿠白虚浮。

(5)亡阳、气血暴脱或阴寒内盛:面色苍白。

3.黄色 主脾虚、湿证。

(1)脾虚,湿邪内蕴:面色发黄。

(2)脾胃气虚,气血不足:面色萎黄。

(3)脾虚湿蕴:面黄虚浮。

(4)黄疸:面黄鲜明如橘皮色,属阳黄,湿热为患;面黄晦暗如烟熏色,属阴黄,寒湿为患。

4.青色 主寒证、气滞、血瘀、疼痛、惊风。

(1)寒凝气滞,瘀血内阻,筋脉拘急,疼痛剧烈,热极动风:面见青色。

(2)寒盛、痛剧:面色淡青或青黑,如气滞腹痛、寒滞肝脉。

(3)阴寒内盛,心阳暴脱,或真心痛:突见面色青灰,口唇青紫,肢凉脉微。

(4)心气、心阳虚衰,血行瘀阻,肺气闭塞,呼吸不利:久病面色与口唇青紫。

(5)肝郁脾虚:面色青黄(即面色青黄相兼,又称苍黄)。

(6)惊风或惊风先兆:小儿高热抽搐,面部青紫,尤以鼻柱、两眉间及口唇四周为甚。

(7)肝强脾弱,月经不调:妇女面色青。

5.黑色 主肾虚、寒证、水饮、血瘀、剧痛。

(1)肾阳虚、剧痛:面色发黑。

(2)肾阳虚:面黑暗淡或黧黑。

(3)肾阴虚:面黑干焦。

(4)肾虚水饮、寒湿带下:眼眶周围发黑。

(5)血瘀:面色黧黑,肌肤甲错。

(三)望色十法

1.浮 面色浮显于皮肤之外,为表证。

2.沉 面色沉隐于皮肤之内,为里证。

3.清 面色清明,其色舒,为阳证。

4.浊 面色浊暗,其色惨,为阴证。

5.微 面色浅淡,为虚证。

6.甚 面色深浓,为实证。

7.散 面色疏散,其色开,主新病或病邪将解。

8.抟 面色壅滞,其色闭,主久病或病邪渐聚。

9.泽 面色润泽,为精气未衰,病轻易治。

10.夭 面色枯槁,为精气已衰,病重难医。

(四)转归

1.面色由浮转沉,是邪气由表入里;由沉转浮,是病邪自里达表。

2.面色由清转浊,是病由阳转阴;由浊转清,是病由阴转阳。

3.面色由微转甚,是病由虚而致实;由甚转微,是病由实而转虚。

4.面色由抟转散,是病虽久而邪将解;由散转抟,是病虽近而邪渐聚。

5.面色由泽转夭,是病趋危重;由夭转泽,是病情好转。

三、望形态

(一)形体胖瘦

1.肥胖 胖而能食,为形气有余;胖而食少,为形盛气虚。

病因:嗜食肥甘,喜静少动,脾失健运,痰湿脂膏积聚等所致。“肥人多痰”“肥人多湿”。

2.消瘦 形瘦食多,为中焦有火;形瘦食少,为中气虚弱。

病因:脾胃虚弱,气血亏虚。“瘦人多火”。

《内经》所谓“大骨枯槁,大肉陷下”,为脏腑精气衰竭,属病危。

(二)形体强弱

1.体强 身体强壮,形气有余。说明气血旺盛,脏腑坚实,抗病力强。

体强之人,一般不易患病;若患病,恢复能力亦强,预后往往良好。

2.体弱 身体衰弱,形气不足。说明气血不足,体质虚弱,抗病力弱。

体弱之人,易于患病;若患病,恢复能力亦弱,预后往往较差。

(三)动静姿态

1.坐形

(1)坐而喜仰:多为哮病、肺胀、气胸,或痰饮停肺、肺气壅滞。

(2)坐而喜俯,少气懒言:为体弱气虚。

(3)但坐不能卧,卧则气逆,咳逆倚息:多为肺气壅滞,或心阳不足,水气凌心,或肺有伏饮。

(4)坐时常以手抱头,头倾不能昂,凝神熟视:为精神衰败。

2.卧式

(1)卧时面常向里,喜静懒动,身重不能转侧:多为阴证、寒证、虚证。

(2)卧时面常向外,躁动不安,身轻自能转侧:多为阳证、热证、实证。

(3)仰卧伸足,掀去衣被:多为实热证。

(4)蜷卧缩足,喜加衣被:多为虚寒证。

(5)但卧不能坐,坐则眩晕,不耐久坐:多为气血俱虚,或夺气脱血,或肝阳化风。

(6)坐卧不安:多为烦躁,腹满胀痛。

3.立姿

(1)站立不稳,其态似醉,常并见眩晕:肝风内动,或脑有病变。

(2)不耐久站,站立时常欲倚靠他物支撑:多属气血虚衰。

(3)站立(或坐)时常以两手扪心,闭目不语:多为心虚怔忡。

(4)以两手护腹,俯身前倾:多为腹痛。

4.行态

(1)以手护腰,弯腰曲背,行动艰难:多为腰腿病。

(2)行走之际,突然止步不前,以手护心:多为脘腹痛或心痛。

(3)行走时身体震动不定:多为肝风内动、筋骨受损,或脑有病变。

(四)异常姿态

1.颤动 患者睑、面、唇、指、趾不时颤抖或震摇不定,不能自主。多为热盛动风,或虚风内动。

2.手足蠕动 手足时时掣动,动作迟缓无力,类似虫之蠕行。多为脾胃气虚,或阴虚动风。

3.手足拘急 手足筋肉挛急不舒,屈伸不利。多为寒邪凝滞;或气血亏虚,筋脉失养。

4.四肢抽搐 四肢筋脉挛急与弛张间作,舒缩交替,动作有力。多为惊风、痫病。

5.角弓反张 患者颈项强直,脊背后弯,反折如弓。多为热极生风、破伤风、马钱子中毒。

6.循衣摸床,撮空理线 重症患者神识不清,不自主地伸手抚摸衣被、床沿,或伸手向空,手指时分时合。多为病重失神。

7.猝然跌倒 ①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半身不遂、口眼斜者,多为中风病。②猝倒神昏,口吐涎沫,四肢抽搐,醒后如常者,多为痫病

8.舞蹈病 儿童手足伸屈扭转,挤眉眨眼,努嘴伸舌,状似舞蹈,不能自制。多为先天禀赋不足;或气血不足,风湿内侵。

四、望头面

(一)头形异常

1.巨颅 头颅增大,颅缝开裂,颜面较小,智力低下者。多为先天不足,肾精亏虚,水液停聚于脑。

2.小颅 头颅狭小,头顶尖圆,颅缝早合,智力低下者。多为肾精不足,颅骨发育不良。

3.方颅 前额左右突出,头顶平坦呈方形者。多为肾精不足,或脾胃虚弱。见于佝偻病或先天性梅毒患儿。

(二)囟门异常

1.囟填 囟门突起,为实证。多见于温病火邪上攻、脑髓有病,或颅内水液停聚。但小儿在哭泣时囟门暂时突起为正常。

2.囟陷 囟门凹陷,为虚证。多见于吐泻伤津,气血不足;或先天肾精亏虚,脑髓失充。但6个月以内的婴儿囟门微陷属正常。

3.解颅 囟门迟闭,为肾气不足,发育不良。多见于“佝偻病患儿”,常兼有“五软”“五迟”。前囟呈菱形,出生后12~18个月闭合;后囟呈三角形,出生后2~4个月闭合。

(三)头发异常

1.发黄

(1)精血不足:发黄干枯,稀疏易落。

(2)先天不足,肾精亏损:小儿头发稀疏黄软,生长迟缓,甚至久不生发。

(3)疳积:小儿发结如穗,枯黄无泽。

2.发白

(1)肾虚:发白伴耳鸣、腰酸。

(2)劳神伤血:发白伴失眠、健忘。

(3)不属病态:因先天禀赋所致。

3.脱发

(1)血虚受风:突然片状脱发,脱落处显露圆形或椭圆形光亮头皮,称为“斑秃”。

(2)肾虚:青壮年头发稀疏易落,伴眩晕、健忘、腰膝酸软。

(3)血热化燥:头发已脱,头皮发痒、多屑、多脂。

(四)面形异常

1.面肿

(1)阳水:眼睑、颜面先肿,发病较速。为外感风邪,肺失宣降。

(2)阴水:面色㿠白,发病较慢。为脾肾阳衰,水湿泛溢。

(3)水气凌心:面唇青紫,心悸气喘,不能平卧。为心肾阳衰,血行瘀阻,水气凌心。

2.腮肿

(1)痄腮:一侧或两侧腮部以耳垂为中心肿起,边缘不清,按之有柔韧感及压痛。为外感温毒之邪所致,多见于儿童。

(2)托腮痈、发颐:颧下颌上耳前发红肿起,伴寒热疼痛。为阳明热毒上攻。

(3)腮腺肿瘤:耳下腮部出现肿块,不红不热。

3.面削颧耸 又称面脱,面部肌肉消瘦,两颧高耸,眼窝、颊部凹陷。为气血虚衰,脏腑精气耗竭所致,多见于慢性病的危重阶段。

4.口眼斜

(1)口僻:突发一侧口眼斜而无半身瘫痪,患侧面肌弛缓,额纹消失,眼不能闭合,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向健侧斜。为风邪中络。

(2)中风:口眼斜兼半身不遂。为肝阳化风,风痰阻闭经络。

5.特殊面容

(1)惊怖貌:面部呈现恐惧状:①小儿惊风、癫病、瘿气等。②狂犬病:遇声、光、风刺激,或见水、闻水声时出现。

(2)苦笑貌:面部呈现无可奈何的苦笑样,见于破伤风。

五、望五官

(一)望目态

1.目色

(1)目赤肿痛(红眼、火眼):实热证。

(2)白睛发黄:黄疸。

(3)目眦淡白:失血、血虚。

(4)目胞色黑晦暗:肾虚。

(5)黑睛灰白混浊:目生翳。

2.目形

(1)目胞浮肿:水肿。

(2)眼窝凹陷:吐泻伤津、气血亏虚。

(3)眼球突出:肺胀、瘿病。

3.目态

(1)瞳孔缩小:川乌、草乌、毒蕈、有机磷农药及吗啡、氯丙嗪等药物中毒。

(2)瞳孔散大:①多属肾精耗竭。②绿风内障、青风内障等五风内障(白内障)、青盲。③杏仁中毒或颠茄类药物中毒。④危急症患者,脏腑功能衰竭,心神散乱,濒临死亡。⑤温热病热极生风、中风、颅脑外伤或颅内肿瘤等。

(3)目睛凝视:①固定前视:瞪目直视。②固定上视:戴眼反折。③固定侧视:横目斜视。多属肝风内动,常有神昏、抽搐等,属病重。见于脏腑精气耗竭,或痰热内闭证。瞪目直视还见于“瘿气”。

(4)胞睑下垂(睑废):①双睑下垂:先天不足,脾肾亏虚。②单睑下垂:脾气虚衰或外伤。

(5)睡眠露睛:脾气虚弱,气血不足,胞睑失养所致。常见于吐泻伤津和慢脾风的患儿。

(二)望口、唇

1.口之形色

(1)口角流涎:小儿多属脾虚湿盛。成人多为中风口歪不收。

(2)口糜:口腔肌膜糜烂成片,口气臭秽。多因湿热内蕴。

(3)鹅口疮:小儿口腔、舌上出现片状白屑,状如鹅口。多因感受邪毒,心脾积热。

2.口之动态

(1)口张:口开而不闭,属虚证。如鱼张口,但出不入,为肺气将绝。

(2)口噤:口闭而难开,牙关紧急,属实证。可见于中风、痫病、惊风、破伤风、马钱子中毒。

(3)口撮:①新生儿脐风:撮口不能吮乳。②破伤风:兼见角弓反张。

(4)口:口僻或中风,风痰阻络。

(5)口振:阳衰寒盛。可见于温病、伤寒战汗时,或疟疾发作时。

(6)口动:①胃气虚弱:口频繁开合,不能自禁。②热极生风或脾虚生风:口角掣动不止。

3.唇之色泽

(1)唇色红润:正常人的表现,说明胃气充足,气血调匀。

(2)唇色淡白:血虚或失血。

(3)唇色深红:热盛。①嘴唇红肿而干:热极。②嘴唇呈樱桃红色:煤气中毒。

(4)口唇青紫:血瘀证。

(5)口唇青黑:寒盛、痛极。

4.唇之形态

(1)唇干而裂:燥热伤津或阴虚液亏。

(2)嘴唇糜烂:脾胃积热上蒸。

(3)唇内溃烂:虚火上炎。

(4)唇边生疮:心脾积热。①锁口疔:唇角生疔,麻木痒痛。②人中疔:人中生疔,人中沟变浅,麻木痒痛。

(5)人中满唇反:久病而人中沟变平,口唇翻卷不能覆齿。为脾气将绝。

(三)望齿、龈

1.牙齿色泽

(1)牙齿洁白润泽坚固:正常人,为肾气充足、津液未伤的表现。

(2)牙齿干燥:胃阴已伤。

(3)牙齿光燥如石:阳明热盛,津液大伤。

(4)牙齿燥如枯骨:肾阴枯竭,精不上荣,见于热病晚期。

(5)牙齿枯黄脱落:久病骨绝,属病危。

(6)齿焦有垢:胃肾热盛,但气液未竭。

(7)齿焦无垢:胃肾热甚,气液已竭。

2.牙齿动态

(1)牙关紧急:风痰阻络或热极动风。

(2)咬牙齘齿:热盛动风。

(3)睡中齘齿:胃热、虫积、消化不良。

3.牙龈色泽

(1)牙龈淡红而润泽:正常人的表现,说明胃气充足,气血调匀。

(2)牙龈淡白:血虚或失血。

(3)牙龈红肿疼痛:胃火亢盛。

4.牙龈形态

(1)齿衄:外伤、胃热、肝火、阴虚火旺、脾不统血。

(2)牙宣:龈肉萎缩,牙根暴露,牙齿松动。多属肾虚或胃阴不足。

(3)牙疳:牙龈溃烂,流腐臭血水,甚则唇腐齿落。多由外感疫疠之邪,积毒上攻。

(四)望咽喉形态

1.红肿

(1)乳蛾:肺胃热盛,邪客喉核;或虚火上炎,气血瘀滞所致。

(2)喉痈:脏腑蕴热,复感外邪。①成脓:肿势高突,色深红,周围红晕紧束,发热不退。②未成脓:肿势散漫,无明显界限,疼痛不甚。

2.溃烂

(1)溃烂分散表浅:肺胃之热轻浅或虚火上炎。

(2)溃烂成片或洼陷:肺胃热毒壅盛。

(3)溃腐日久,淡红或苍白:虚证。

3.伪膜

(1)伪膜(假膜):咽部溃烂处上覆白腐,形如白膜者。为肺胃热浊上壅于咽。

(2)白喉:伪膜坚韧,不易拭去,重剥则出血,或剥去随即复生。为儿童烈性传染病。

六、望躯体四肢

(一)望颈项

1.外形

(1)瘿瘤:颈部喉结处有肿块突起,或大或小,或单侧或双侧,可随吞咽而上下移动。为肝郁气结,痰气搏结。

(2)瘰疬:颈侧颌下有肿块如豆,累累如串珠。为肺肾阴虚,虚火灼痰。

(3)颈瘘:病名曰“鼠瘘”,颈部痈肿、瘰疬溃破后,久不收口,形成管道。为痰火久结,气血凝滞。

(4)项痈、颈痈:项部或颈部两侧焮红漫肿,疼痛灼热,甚至溃烂流脓。为风热邪毒蕴蒸,气血壅滞,痰毒互结。

(5)气管偏移:气管不居中,向一侧偏移。为悬饮、气胸、石瘿、肉瘿、肺部肿瘤。

2.动态

(1)项强:①项部拘急牵引不舒,兼有恶寒、发热。为风寒侵袭太阳经脉,经气不利。②项部强硬,不能前俯,兼壮热、神昏、抽搐。为温病火邪上攻,或脑髓有病。③项强不适,兼头晕。为阴虚阳亢或经气不利。④睡眠之后,项强而痛。为落枕。

(2)项软:①小儿项软,为佝偻病。②久病、重病颈项软弱,为脏腑精气衰竭之象(病危)。

(3)颈脉搏动:安静状态时出现颈侧人迎脉搏动明显。为肝阳上亢或血虚重证。

(4)颈脉怒张:颈部脉管明显胀大,平卧时更甚。为心血瘀阻、肺气壅滞及心肾阳衰、水气凌心。

(二)望四肢

1.外形

(1)四肢萎缩:四肢或某一肢体肌肉消瘦、萎缩、松软无力。为气血亏虚,经络闭阻。

(2)肢体肿胀:①血瘀:四肢肿胀,兼红肿疼痛。②水肿:足跗肿胀,或兼全身浮肿。③丝虫病:下肢肿胀,皮肤粗厚如象皮。

(3)膝部肿大:①鹤膝风:膝部肿大而胫骨消瘦,形如鹤膝。多因寒湿久留,气血亏虚。②热痹:膝部红肿热痛,屈伸不利。多因风湿热结,蕴结膝关节。③外伤。

(4)小腿青筋:小腿青筋暴露,形似蚯蚓。为寒湿内侵,络脉血瘀。

(5)下肢畸形:膝内翻(“O”形腿)、膝外翻(“X”形腿)、足内翻、足外翻。属先天不足,后天失养。

(6)手指变形:风湿久蕴,痰瘀结聚;或久病心肺气虚,血瘀痰阻。

2.动态

(1)肢体痿废:肢体肌肉萎缩,筋脉弛缓,痿废不用。多见于痿病、中风、腰脊外伤。

(2)四肢抽搐:四肢筋脉挛急与弛张间作,舒缩交替,动作有力。多见于惊风、肝风内动。

(3)手足拘急:手足筋肉挛急不舒,屈伸不利。多因寒邪凝滞,气血亏虚。

(4)手足颤动:双手或下肢颤抖,或振摇不定,不能自主。多由血虚筋脉失养,或饮酒过度。

(5)手足蠕动:手足时时掣动,动作迟缓无力,类似虫之蠕行。多为脾胃气虚,阴虚动风。

(6)扬手掷足:热病之中,神志昏迷,手足躁动不宁。为热扰心神。

(7)循衣摸床,撮空理线:重病神识不清,病人不自主地伸手抚摸衣被、床沿,或伸手向空,手指时分时合。为病重失神。

七、望皮肤

(一)皮肤色泽

1.皮肤发赤(丹毒) 血分火热。

2.皮肤白斑(白癜风) 风湿侵袭,气血失和。

3.皮肤发黑 劳伤肾精;或肾阳虚衰,失于温运。

4.皮肤干枯 津液已伤;或营血亏虚,肌肤失养。

5.肌肤甲错 瘀血日久,肌肤失养。

(二)皮肤形态

1.斑 深红色或青紫色,片状斑块,平铺于皮肤,抚之不碍手,压之不褪色。

(1)阴斑:色多青紫,隐隐稀少,出没无常,伴面白、肢凉、脉虚等。为脾不统血或阳虚寒凝气血。

(2)阳斑:色多红紫,形似锦纹,先从胸腹出现,后延及四肢,伴高热、心烦、便秘等。为温病邪入营血。

2.疹 红色或紫红色,粟粒状疹点,高出皮肤,抚之碍手,压之褪色。

(1)麻疹:疹色桃红,形似麻粒,先见于耳后发际,渐延及颜面、躯干和四肢,疹发透彻后按出疹顺序依次消退。因外感时邪所致,属儿科常见传染病。

(2)风疹:疹色淡红,细小稀疏,瘙痒不已,时发时止。为外感风热时邪所致。

(3)瘾疹:皮肤上出现淡红色或苍白色风团,大小形态各异,瘙痒,搔之融合成片,高出皮肤,发无定处,出没迅速,时隐时现。为外感风邪或过敏所致。

3.斑疹顺逆

(1)顺:色红身热,先见于胸腹,后延及四肢,斑疹发后热退神清,为邪去正安。

(2)逆:斑疹稠密成团,色深红或紫暗,先见于四肢,后延及胸腹,壮热不退,神识不清,为邪气内陷。

八、望排出物

(一)望痰

1.痰白,质稀量多(寒痰) 寒邪客肺,津凝成痰;或脾阳不足,聚湿成痰。

2.痰白,质稠量多,滑而易咳出(湿痰) 脾失健运,水湿内停,聚而成痰。

3.痰黄,质稠(热痰) 邪热内盛,炼液成痰。

4.痰少而黏,难于咳出(燥痰) 燥邪伤肺,或肺阴亏虚。

5.痰中带血或咳血者 阴虚火旺。

6.咳吐脓血痰,味腥臭者 肺痈。

(二)望涕

1.新病鼻塞流清涕,属风寒表证;鼻塞流浊涕,属风热表证。

2.反复阵发性清涕,量多如注,伴鼻痒、喷嚏频作者,多属鼻鼽,是肺气虚,卫表不固,风寒乘虚侵入所致。

3.久流浊涕,质稠、量多、气腥臭者,多为鼻渊,是湿热蕴阻所致。

(三)望呕吐物

1.呕吐物清稀无酸臭味,或呕吐清水痰涎,或朝食暮吐 胃阳不足,寒邪犯胃,脾胃俱虚。

2.呕吐清水痰涎,伴有胃脘振水声 饮停胃脘。

3.吐不消化、味酸腐的食物 伤食。

4.呕吐黄绿苦水 肝胆湿热或郁热。

5.吐血色暗红或紫暗有块,夹有食物残渣 胃有积热,或肝火犯胃,或胃腑血瘀。

九、望小儿食指络脉

(一)望小儿食指络脉方法(亮、握、推)

诊察小儿食指络脉时,应抱小儿向光,医生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固定小儿食指,以右手拇指从小儿食指指尖向指根部以轻柔适中的力度轻推几次,观察络脉的形色变化。

(二)三关测轻重

1.食指络脉显于风关 邪气入络,邪浅病轻。可见于外感初起。

2.食指络脉达于气关 邪气入经,邪深病重。

3.食指络脉达于命关 邪入脏腑,病情严重。

4.食指络脉直达指端(透关射甲) 提示病情凶险,预后不良。

(三)浮沉分表里

1.食指络脉浮而显露 外感表证。

2.食指络脉沉隐不显 内伤里证。

(四)红紫辨寒热

1.食指络脉偏红 外感表证、寒证。邪正相争,气血趋向于表,指纹浮显。

2.食指络脉紫红 里热证。里热炽盛,脉络扩张,气血壅滞。

3.食指络脉青色 疼痛、惊风。痛则不通,或肝风内动,使脉络郁滞,气血不通。

4.食指络脉淡白 脾虚、疳积。脾胃气虚,生化不足,气血不能充养脉络。

5.食指络脉紫黑 血络郁闭,病属重危。邪气亢盛,心肺气衰,脉络瘀阻。

(五)淡滞定虚实

1.食指络脉浅淡纤细 虚证。气血不足,脉络不充。

2.食指络脉浓滞增粗 实证。邪正相争,气血壅滞。 /kFQbmRUf553liLubvoA/RVyP9xkA4zjL8HNrq7bO/72B5U5cs4Gr3kt615D8Ip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