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十四单元
病机

病机,即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和机理。

一、邪正盛衰

邪正盛衰,是指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机体的抗病能力与致病邪气之间相互斗争所发生的盛衰变化。其有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邪气对正气的损伤作用;另一方面是正气对邪气的抵御祛除作用,以及正气的康复机能。

(一)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

1.虚实病机

(1)实:指邪气盛为主,但正气尚未虚衰。即邪气致病力亢盛,而正气抗病力未衰,仍能抗邪的表现。实证多见于外感六淫和疠气的初、中期,或由于湿痰、水饮、食积、气滞、瘀血等引起的内伤疾病。

(2)虚:指正气虚损为主,而邪气已退或不明显。即正气虚弱,抗病能力减弱,对致病邪气无力抵抗的表现。虚证多见于素体虚弱、外感疾病后期、各种慢性疾病,或因暴吐、暴下、大汗、亡血致使正气脱失的病变。

2.虚实变化

(1)虚实错杂:①虚中夹实:即以正虚为主,又兼有实邪为患的病理变化。如脾虚湿滞病变,即是由于脾气亏损,运化无力,而致湿自内生,阻滞中焦所致。②实中夹虚:即以邪实为主,又兼有正气虚损的病理变化。如外感热病发展过程中,由于热邪耗伤津液,可形成邪热炽盛兼津液损伤之证。

(2)虚实转化:指疾病过程中由于邪正力量的变化,疾病可发生由虚转实或由实转虚的变化。

(3)虚实真假:有些情况下疾病的临床表现与其虚实本质不相符,而表现出与虚实本质相反的假象。①真实假虚:指疾病的本质为实,但表现出虚的临床表现。由于邪气亢盛,结聚体内,阻滞经络,气血不能外达所致,即“大实有羸状”。如热结肠胃,腹痛痞满,却见泻下臭秽的“热结旁流”症状。此时应避开假象,不可止泻,继续攻下体内热结,即通因通用。②真虚假实:指疾病的本质为虚,但表现出实的临床表现。由于正气虚弱,脏腑经络之气不足,气的推动激发功能减弱,即“至虚有盛候”。如脾胃气虚,运化无力,可见脘腹胀满实性假象。此时应补脾胃之气,而不可攻下食积,即塞因塞用。

(二)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

1.正盛邪退 指在疾病过程中,正气奋起抗邪,正气渐趋强盛,邪气日渐衰弱,疾病向好转和痊愈的方向发展的一种病理变化。

2.邪盛正衰 指在疾病过程中,邪气渐趋强盛,正气日渐衰弱,正气无力抗邪,疾病日趋恶化、危重,甚至向死亡方面转归的一种病理变化。

3.邪正相持 指在疾病过程中,机体正气不甚虚弱,而邪气亦不亢盛,则邪正双方势均力敌,相持不下,病势处于迁延状态的一种病理变化。

4.正虚邪恋 指在疾病过程中,正气大虚,余邪未尽,或邪气深伏伤正,正气无力祛除病邪,致使疾病处于缠绵难愈的病理变化。一般多见于疾病后期,且是多种疾病由急性转为慢性,或慢性病久治不愈,或遗留某些后遗症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阴阳失调

阴阳失调,指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由于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导致机体的阴阳双方失去相对的平衡而出现阴阳偏盛、偏衰、互损、格拒、亡失等一系列的病机变化。

1.阴阳盛衰(对立制约关系失调)。

2.阴阳互损(互根互用关系失调)。

3.阴阳转化。

4.阴阳格拒(对立制约关系失调)。

阴盛格阳:阴盛于内,逼迫阳气浮越于外的真寒假热证。

阳盛格阴:阳盛偏盛至极,深伏于里,格阴于外的真热假寒证。

5.阴阳亡失(互根互用关系失调)。

亡阳:阳气突然脱失,机体机能衰竭。多见冷汗淋漓、脉微欲绝。

亡阴:阴气突然脱失,机体机能衰竭。多见汗出如油、脉数疾。

三、精、气、血失常

精、气、血失常,指在疾病过程中,由于邪正盛衰,或脏腑功能失调,导致精、气、血不足或运行失常及其相互关系失调的病机变化。

1.精的失常

(1)精虚:指肾精(主要为先天之精)和水谷之精不足,及其功能低下所产生的病理变化。因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或过劳伤肾,以及脏腑精亏不足,日久累及于肾等,均能导致肾精不足的病理变化。肾精不足常见生长发育不良、女子不孕、男子精少不育或滑遗过多、精神委顿、耳鸣、健忘,以及体弱多病、未老先衰等。脾失健运,或饮食不当等,可致水谷之精生成不足的病理变化。水谷之精不足,可出现面黄无华、肌肉瘦削、头昏目眩、疲倦乏力等虚弱状态。

(2)精的施泄失常

1)失精:指生殖之精和水谷精微大量丢失的病理变化。精脱为失精之重证。

2)精瘀:指男子精滞留精道,排精障碍而言。

2.气的失常

(1)气虚:指一身之气不足及其功能低下的病理变化。

(2)气机失调:即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失常,包括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气脱等病理变化。

1)气滞:指气的运行不畅,或郁滞不通的病理变化。多是由于情志抑郁,或痰、湿、食积、热郁、瘀血等的阻滞,影响到气的流通;或因脏腑功能失调,如肝气失于疏泄、大肠失于传导等所致。气滞大多属于邪实,但亦有因气虚推动无力而致者。

临床表现: 肺气壅塞——胸闷、咳喘;肝郁气滞——情志不畅、胁肋或少腹胀满;脾胃气滞——脘腹胀痛,休作有时,大便秘结等。

气滞的表现共同特点:闷、胀、痛。

2)气逆:指气升之太过,或降之不及,以致气逆于上的一种病理变化。

临床表现: 肺气上逆——咳逆上气;胃气上逆——嗳气、恶心、呕吐、呃逆;肝气逆上——头痛头胀、面红目赤、易怒等。

3)气陷:指气的上升不足或下降太过,以气虚升举无力而下陷为特征的一种病理变化。气陷多由气虚发展而来,与脾的关系最为密切,通常又称“脾气下陷”。

临床表现: 上气不足——指气不上荣,头目失养的病变,可见头晕、目眩、耳鸣;中气下陷——指脾气虚损,升举无力,内脏位置维系无力,而发生某些内脏的位置下移,可见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脱肛。

4)气闭:指气机闭阻,失于外达,甚至清窍闭塞,出现昏厥的一种病理变化。气闭病机有因触冒秽浊之气所致的闭厥,突然精神刺激所致的气厥,剧痛所致的痛厥,痰闭气道之痰厥等。

5)气脱:指气虚至极,不能内守而大量脱失,以致生命功能突然衰竭的一种病理变化。

临床表现: 面色苍白、汗出不止、目闭口开、全身瘫软、手撒、二便失禁、脉微欲绝或虚大无根等症状。

3.血的失常

(1)血虚:指血液亏少,濡养功能减退的病理变化。

(2)血运失常:血液运行失常主要有血瘀和出血两种病理变化。

1)血瘀:指血液的运行不畅,甚至血液瘀滞不通的病理变化。血瘀主要是血液运行不畅,或形成瘀积,可为全身性病变,亦可瘀阻于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等某一局部。血瘀病机的形成,多与气虚、气滞、痰浊、瘀血、血寒、血热、津亏等致血行不畅有关。

2)出血:指血液溢出血脉的病理变化。若突然大量出血,可致气随血脱而引起全身功能衰竭。出血病机的形成多与血热、气虚、外伤及瘀血内阻等有关。

4.精、气、血关系失调

(1)精与气血关系的失调

1)精气两虚:由于精可化气,气聚为精,故精气两虚或精伤及气、气伤及精,都可见精气两虚。肾主藏精化元气,因此,精气两虚多与肾有关。肾之精气亏虚,以生长、发育迟缓,生殖功能障碍以及早衰等为临床特征。

2)精血不足:肾藏精,肝藏血,两者精血同源。病及肝肾,或肝病及肾、肾病及肝皆可形成肝肾精血不足的病机。常见面色无华、眩晕、耳鸣、神疲健忘、毛发脱落稀疏、腰膝酸软,男子精少、不育,女子月经愆期、经少、不孕等。

3)气滞精瘀和血瘀精阻:气机阻滞,疏泄失司,或瘀血内阻,血瘀气滞,皆可致精道瘀阻而形成气滞精瘀或血瘀精阻的病机变化。

(2)气与血关系的失调

1)气滞血瘀:指气机阻滞,导致血液运行障碍,出现血瘀的病理变化。气滞可致血瘀,血瘀可致气滞,两者互相影响。多见于肝肺气滞而致心血、肝血瘀滞的病变,出现疼痛、瘕聚、癥积、咳喘、心悸、胸痹等。

2)气虚血瘀:指因气虚推动无力而致血行不畅,甚至瘀阻不通的病理变化。多见于心气不足,运血无力而致的惊悸怔忡、喘促、胸闷、水肿等症。

3)气不摄血:指因气虚统摄无力,以致血逸脉外而出血的病理变化。由于脾主统血,所以气不摄血的病变,多与脾气亏虚有关。

4)气随血脱:指在大量出血的同时,气随血液的流失而脱失,形成气血两脱的危重病理变化。常见于外伤失血、呕血,或妇女产后大出血的过程中。

5)气血两虚:即气虚和血虚同时存在的病理变化。多因久病气血耗伤,或先有失血,气随血耗,或先因气虚,血液生化障碍而日渐衰少而形成气血两虚。气血两虚,则脏腑经络、形体官窍失之濡养,功能衰退,出现脏腑组织不荣的病变。常见面色淡白或萎黄、少气懒言、疲乏无力、形体瘦削、心悸失眠、肌肤干燥、肢体麻木,甚至感觉障碍、肢体萎废不用等。

四、津液代谢失常

津液失常,指津液生成不足,或输布、排泄障碍的病机变化。

1.津液不足 指津液亏损,脏腑组织失于滋养,表现一系列干燥枯涩征象的病理变化。

导致津液不足的原因:一是热邪伤津,如外感燥热之邪,灼伤津液;二是耗失过多,如吐泻、大汗、多尿或久病耗津等;三是生成不足,如脏腑功能减退,津液生成不足。轻者,常见口渴引饮、大便燥结、小便短少色黄及口、鼻、皮肤干燥等;重者可出现目眶深陷、小便全无、精神委顿,甚至大肉尽脱、手足震颤、舌光红无苔等。

2.津液输布、排泄障碍 津液输布障碍,指津液转输、运行失调,津液停滞于体内某些部位的病变。津液排泄障碍,指津液化为汗、尿的作用失调,导致水液潴留体内为患。

津液的输布障碍和排泄障碍,均导致痰饮水湿形成,且两者常相互影响,导致湿浊困阻、痰饮凝聚、水液潴留等多种病变。

3.津液与气血关系失调

(1)水停气阻:是指津液代谢障碍,水湿痰饮停留导致气机阻滞的病理变化。因水湿痰饮的形成,可因气滞而水停,而痰饮等有形之邪停滞,又易阻碍气的运行,故水停与气滞常常并见。

(2)气随津脱:指津液大量耗失,气失其依附而出现暴脱亡失的病理变化。多由高热伤津或大汗伤津,或严重吐泻耗伤津液等所致。如《金匮要略心典·痰饮篇》说:“吐下之余,定无完气。”

(3)津枯血燥:指津液亏损,导致血燥虚热内生或血燥生风的病理变化。多因高热伤津,或烧伤导致津液耗损,或阴虚痨热,津液暗耗,而致津枯血燥。

(4)津亏血瘀:指津液耗损导致血行瘀滞不畅的病理变化。津液充足是保持血脉充盈,血行通畅的重要条件。若因高热、烧伤,或吐泻、大汗出等因素,致使血中津液大量亏耗,则血液循行滞涩不畅,从而发生血瘀之病变。

(5)血瘀水停:指因血脉瘀阻,血行不畅导致津液输布障碍而水液停聚的病理变化。血瘀则津液不行,从而导致津停为水湿痰饮。

五、内生五邪

内生“五邪”,指在疾病过程中,机体自身由于脏腑功能异常而导致化风、化火、化寒、化燥、化湿的病理变化。因病起于内,又与风、寒、湿、燥、火外邪所致病证的临床征象类似,故分别称为“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和“内火”,统称为内生“五邪”。

1.风气内动 即“内风”,指在疾病过程中阳盛或阴不制阳导致阳气亢逆而致风动之征,出现动摇、眩晕、震颤等症状,类似“风”的症状,故称内风。由于内风与肝密切相关,故又称肝风或肝风内动。如《内经》所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暴强直,皆属于风。”

(1)肝阳化风:多由于情志所伤,肝郁化火,或年老肝肾阴亏,或操劳过度等,耗伤肝肾之阴,导致阴虚阳亢,风气内动。常见临床表现:轻者可见筋惕肉、肢麻震颤、眩晕欲仆,或见口眼斜、半身不遂;严重者则因血随气升而发猝然仆倒,或为闭证,或为厥证。

(2)热极生风:多见于热性病的极期,由于火热亢盛,煎灼津液,致使筋脉失养,动而生风。常见临床表现:在高热不退基础上出现痉厥、抽搐、鼻翼扇动、目睛上吊、神昏谵语等。

(3)阴虚风动:多见于热病后期,或由于久病耗伤,阴气和津液大量亏损,阴虚则阳亢,抑制能力减弱,加之筋脉失之滋润,变生内风。临床可见筋挛肉瞤、手足蠕动等动风症状,并见低热起伏、舌光红少苔、脉细如丝等阴气衰少表现。

(4)血虚生风:多由于生血不足或失血过多;或久病耗伤营血,肝血不足,筋脉失养;或血不荣络,致虚风内动。临床可见肢体麻木不仁、筋肉跳动,甚则手足拘挛不伸等症。

(5)血燥生风:指血虚津亏,失润化燥,肌肤失于濡养而生风的病理变化。临床可见皮肤干燥或肌肤甲错,并有皮肤瘙痒或落屑等症状。

2.寒从中生 寒从中生,又称“内寒”,指机体阳气虚衰,温煦作用减退,阳不制阴而虚寒内生的病理变化。内寒与脾肾阳气不足关系密切,其中肾的阳气虚衰尤为重要,故曰:“诸寒收引,皆属于肾。”阳气虚衰,气化不利,水液代谢障碍,形成水湿和痰饮,故有:“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

注意:寒邪直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称为“中寒”,属于外感邪气,并非内伤。

3.湿浊内生 湿浊内生,又称“内湿”,指因体内水液输布排泄障碍而致湿浊停滞的病理变化。脾气的运化失职是湿浊内生的关键,但脾气运化有赖肾阳的温煦,故肾阳虚亦易导致湿浊内生。如湿邪留滞于经脉之间,可见头重如裹、肢体困重或屈伸不利,故说:“诸痉项强,皆属于湿。”

4.津伤化燥 津伤化燥,又称“内燥”,指津液耗伤,各脏腑形体官窍失其滋润而出现干燥枯涩的病理状态。多因久病伤津耗液,或大汗、大吐、大下,或亡血失精导致津亏,也可因热性病过程中热盛伤津所致。内燥病变可发生于各脏腑形体官窍,但以肺、胃及大肠为多见。

5.火热内生 火热内生,又称“内火”“内热”,指阳气有余或阴虚阳亢,或由于气血瘀滞,邪气郁结而导致火热内扰,机体功能亢奋的病理状态。

(1)阳气过盛化火:阳气在正常状态下有温煦机体的作用,称为“少火”。阳气亢盛必然使物质消耗增加,损伤阴液,这种病理性的阳气亢盛称为“壮火”。

(2)邪郁化火:①病理性代谢产物(如瘀血、痰饮、结石等)和食积、虫积等郁而化火。②外感六淫病邪郁滞,从阳化火,如寒郁化火。

邪郁化火的主要机理是病理因素导致人体之气的郁滞,气郁则生热化火。

(3)五志过极化火:由于情志刺激,影响脏腑阴阳的协调平衡,造成气郁或亢盛,致使火热内生。

(4)阴虚火旺:此为虚火。多因为津液亏虚,阴气大伤,不能制阳,阳气相对亢盛,致使虚火内生。

六、疾病传变

1.疾病传变的形式

(1)病位转移:包括表里之间与内脏之间的传变。

(2)外感病传变:①六经传变。②三焦传变。③卫气营血传变。

(3)内伤病传变:①脏与脏之间的传变。②脏与腑传变。③腑与腑传变。④形脏内外传变。

2.病性转化 ①寒热转化。②虚实转化。 bIjzOjCb4H8uRkkqwvquU3aIgMI/teV4FMaQje3hciEyr0PB+mejeWEvAGeTwHA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