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十五单元
止血药

一、凉血止血药(热伤血络,迫血妄行之出血)

1.小蓟

【性能】甘、苦,凉。归心、肝经。

【功效】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

【应用】①血热出血;②热毒痈肿。

2.大蓟

【功效】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

【应用】①血热出血;②热毒痈肿。

【鉴别用药】大、小二蓟,首载于《名医别录》,因其性状、功用有相似之处,故大小蓟常混称。至《证类本草》《救荒本草》《本草纲目》才逐渐将其区别开来。二者均能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广泛用治血热出血诸证及热毒疮疡。然大蓟散瘀消痈力强,止血作用广泛,故对吐血、咯血及崩漏下血尤为适宜;小蓟兼能利尿通淋,故以治血尿、血淋为佳。

3.地榆

【性能】苦、酸、涩,微寒。归肝、大肠经。

【功效】凉血止血,解毒敛疮。

【应用】①血热出血;②烫伤、湿疹、疮疡痈肿。

【使用注意】本品性寒酸涩,凡虚寒性便血、下痢、崩漏及出血有瘀者慎用。对于大面积烧伤病人,不宜使用地榆制剂外涂,以防其所含鞣质被大量吸收而引起中毒性肝炎。

4.槐花

【功效】凉血止血,清肝泻火。

【应用】①血热出血;②肝热目赤,头痛眩晕。

【鉴别用药】地榆、槐花均能凉血止血,用治血热妄行之出血诸证,因其性下行,故以治下部出血证为宜。然地榆凉血之中兼能收涩,凡下部之血热出血,诸如便血、痔血、崩漏、血痢等皆宜;槐花无收涩之性,其止血功在大肠,故以治便血、痔血为佳。

5.侧柏叶

【功效】凉血止血,化痰止咳,生发乌发。

【应用】①血热出血;②肺热咳嗽;③血热脱发,须发早白。

6.白茅根

【功效】凉血止血,清热利尿。

【应用】①血热出血;②水肿,热淋,黄疸;③胃热呕吐,肺热咳喘。

【鉴别用药】白茅根、芦根均能清肺胃热而利尿,治疗肺热咳嗽、胃热呕吐和小便淋痛,且常相须为用。然白茅根偏入血分,以凉血止血见长;而芦根偏入气分,以清热生津为优。

二、化瘀止血药(瘀血内阻,血不循经之出血)

1.三七

【性能】甘、微苦,温。归肝、胃经。

【功效】散瘀止血,消肿定痛。

【应用】①出血;②跌打损伤,瘀滞肿痛。

【用法用量】多研末吞服,每次1~3g;煎服,3~9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孕妇慎用。

2.茜草

【性能】苦,寒。归肝经。

【功效】凉血祛瘀,止血,通经。

【应用】①出血;②血瘀经闭,跌打损伤,风湿痹痛。

3.蒲黄

【功效】止血,化瘀,通淋。

【应用】①出血;②瘀血痛证;③血淋尿血。

【用法用量】煎服,5~10g,包煎。外用适量,研末外掺或调敷。止血多炒用,化瘀、利尿多生用。

三、收敛止血药(各类出血而无邪实者)

1.白及

【性能】苦、甘、涩,寒。归肺、胃、肝经。

【功效】收敛止血,消肿生肌。

【应用】①出血;②痈肿疮疡,皮肤皲裂,水火烫伤。

【使用注意】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

2.仙鹤草

【功效】收敛止血,止痢,截疟,解毒,补虚。

【应用】①出血;②腹泻、痢疾;③疟疾;④疮疔痈肿、阴痒带下;⑤脱力劳伤。

3.血余炭

【功效】收敛止血,化瘀,利尿。

【应用】①出血;②小便不利。

四、温经止血药(虚寒性出血)

1.艾叶

【性能】辛、苦,温。有小毒。归肝、脾、肾经。

【功效】温经止血,散寒调经;外用祛湿止痒。

【应用】①出血;②少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③皮肤瘙痒。此外,将本品捣绒,制成艾条、艾炷等,用以熏灸体表穴位,能温煦气血,透达经络。

2.炮姜

【功效】温经止血,温中止痛。 43KkvG5VVdxwjcTsb8ccWlnFNwGOGpYJ2ArDsYMd8jYYfdMaFL7X0B+FTjtXx1b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