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中医基础理论

第一单元 中医学理论体系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考点1★★ 整体观念

1.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主要体现于:①五脏一体观。②形神一体观。

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这种人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的认识,即是“天人一体”的整体观。

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考点2★★★ 辨证论治

1. 病、证、症的概念和关系

(1)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生理机能失常或心理活动障碍的一个完整的异常生命过程。

(2)证,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证是病机的外在反映,病机是证的内在本质。

(3)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孤立的现象,可以是病人异常的主观感觉或行为表现,也可以是医生检查病人时发现的异常征象。症是判断疾病、辨识证的主要依据。

2.辨证论治的概念

(1)辨证,即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有关疾病的所有资料,包括症状和体征,运用中医学理论进行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发展趋向,然后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的过程。

(2)论治,是在通过辨证思维得出证的诊断的基础上,确立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选择适当的治疗手段和措施来处理疾病的思维和实践过程。论治过程一般分为因证立法、随法选方、据方施治三个步骤。

考点3★★★ 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1.同病异治 指同一种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域不同,或所处的疾病的阶段或类型不同,或病人的体质有异,故反映出的证候不同,因而治疗也就有异。

2.异病同治 指几种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出现了大致相同的病机、大致相同的证候,故可用大致相同的治法和方药来治疗。

第二单元 精气学说

考点1★★ 精的概念

精概念的产生,源于“水地说”。

考点2★★ 气的概念

气的概念源于“云气说”。

考点3★ 精气的概念

“精”与“气”同义,指一切细微精粹的物质,亦是生成宇宙万物的原始物质。

考点4★★ 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1.精气的运动与变化

2.天地精气化生为人

第三单元 阴阳学说

第一节 阴阳的概念

考点1★★★ 阴阳的含义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 相互关联 的某些事物或现象 对立双方 属性的概括。

一般来说,凡是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都属于阴。“ 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

考点2★★★ 阴阳无限可分性常考实例

一日分阴阳: 上午为阳中之阳,下午为阳中之阴,上半夜为阴中之阴,下半夜为阴中之阳。

四季分阴阳: 夏天属太阳(阳中之阳),秋天属少阴(阳中之阴),冬天属太阴(阴中之阴),春天属少阳(阴中之阳)。

第二节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考点1★★ 阴阳的对立制约

对立:相互斗争、相互排斥。

制约:相互制约。

1.正常者(生理)“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

2.反常者(病理)“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

考点2★★★ 阴阳的互根互用

1.互根 相互依存,互为根本。

“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如果由于某些原因,阴和阳之间的互根关系遭到破坏,就会导致“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2.互用 相互资生、促进和助长。

“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阳生阴长,阳杀阴藏”。

考点3★★★ 阴阳的交感互藏

阴阳交感, 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亦即相互发生作用。阴阳交感是宇宙万物赖以生成和变化的根源。

阴阳互藏, 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含着另一方,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阴阳互藏是阴阳双方交感合和的动力根源:阴中有阳则能升,阳中有阴则能降。阴阳互藏是阴阳消长与转化的内在根据。

考点4★★★ 阴阳的消长

导致阴阳出现消长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阴阳之间存在着的对立制约与互根互用关系。体现 在自然界可表现为气候的正常变化,在人体则表现为生命过程的协调而有序。

考点5★★★ 阴阳的转化

阴阳转化是指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即属阳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阴的事物,属阴的事物可转化为属阳的事物。阴阳的相互转化,一般都发生于事物发展的物极阶段,即“物极必反”。如果说 阴阳消长 是一个 量变 过程, 阴阳转化 则是在量变基础上的 质变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第三节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考点1★★★ 在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方面的应用

根据人体的形态部位和功能特点分阴阳:背为阳,腹为阴;五脏为阴,六腑为阳;五脏再分阴阳:心为阳中之阳,肺为阳中之阴,肝为阴中之阳,肾为阴中之阴,脾为阴中之至阴。

考点2★★ 在疾病预防和治疗方面的应用

1.指导养生

2.确定治疗原则 阴阳偏盛者用“损其有余”“实则泻之”的原则。阴偏盛之实寒证采用寒者热之,阳偏盛之实热证采用热者寒之。阴阳偏衰者,采用“补其不足”“虚则补之”的原则。阴偏衰导致的虚热证,采用 阳病治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阳偏衰导致的虚寒证,采用 阴病治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3.分析和归纳药物的性能

img

第四单元 五行学说

第一节 五行学说的概念

考点1★ 五行的概念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考点2★★ 五行的特性

1.木曰曲直 引申为凡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

2.火曰炎上 引申为凡具有温热、上升、光明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

3.土爰稼穑 引申为凡具有生化、承载、受纳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

4.金曰从革 引申为凡具有肃杀、收敛、沉降等性质和作用的事物和现象。

5.水曰润下 引申为凡具有滋润、下行、寒凉、闭藏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

考点3★★★ 事物与现象的五行归类

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表

img

第二节 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考点1★★★ 五行相生与相克

img

考点2★★★ 五行相乘与相侮

img

第三节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考点1★★ 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则治法

根据相生规律确定治疗原则,“虚则补其母,实则泄其子”,又称补母与泻子。补母适用于母子关系失调的虚证。泻子适用于母子关系失调的实证。

依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法,常用的有 滋水涵木法、益火补土法、培土生金法、金水相生法

考点2★★ 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则治法

根据相克规律确定治疗原则,抑强扶弱。抑强适用于相克太过引起的相乘和相侮。扶弱适用于相克不及引起的相乘和相侮。

依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法,常用的有 抑木扶土法、培土制水法、佐金平木法、泻南补北法

第五单元 藏象学说

考点★★★ 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的分类

①五脏共同的生理特点是化生和贮藏精气。②六腑共同的生理特点是受盛和传化水谷。③奇恒之腑在形态上中空有腔与六腑相类,功能上贮藏精气与五脏相同,与五脏和六腑都有明显区别,故称之。如《素问·五脏别论》说:“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

五脏六腑的生理特点,对临床辨证论治有重要指导意义。一般说来,病理上“脏病多虚”“腑病多实”,治疗上“五脏宜补”“六腑宜泻”。

第六单元 五脏

第一节 五脏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考点1★★★ 心的生理功能

1.主血脉 指心气推动和调控血液在脉道中运行,流注全身,发挥营养和滋润作用。 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必须以心气充沛,血液充盈,脉道通利为基本条件。其中心脏的正常搏动起着主导作用。

2.藏神 心所藏之神,既是主宰生命活动的广义之神,又包括精神、意识、思维、情志等狭义之神。故说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为“君主之官”。心主血脉是心藏神的物质基础。

考点2★ 心的生理特性

1. 心为阳脏而主通明。

2.心气下降。

考点3★★★ 肺的生理功能

1.主气司呼吸 包括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两方面。

(1)肺主呼吸之气 亦称“肺司呼吸”。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通过肺的呼吸,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呼出体内的浊气,以实现体内外气体的交换。

(2)肺主一身之气 指肺有主司一身之气的生成和运行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指宗气的生成。二指对全身气机的调节作用。

2.主行水(肺主通调水道) 肺主行水,是指肺气的 宣发、肃降 作用,能够推动和调节全身水液的输布和排泄。

(1)通过肺气的宣发作用,将脾气转输至肺的水液和水谷精气中的轻清部分,向上向外布散,上至头面诸窍,外达皮毛肌腠,以濡润之,并在卫气的作用下化为 汗液 排出体外。

(2)通过肺气的肃降作用,将水液及水谷精微中的较稠厚部分,向内向下输送至各脏腑以濡润之,并将脏腑代谢所产生的浊液,下输至膀胱,成为 尿液 生成之源。故说“肺为水之上源”。

3.朝百脉,主治节 “朝”,即聚会之意。

(1)肺朝百脉 即全身的血液都经过经脉聚会于肺。生理意义:①气体交换。通过肺的呼吸,吸入清气,呼出浊气。清气随血液运行至全身,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②助心行血。血液的运行依靠气的推动,肺朝百脉,将肺气散布于血液当中,辅助心脏推动血液的运行。

(2)主治节 即治理和调节。肺的治节作用,主要体现于四方面: ①治理和调节呼吸运动。②调理全身气机。③治理和调节血液的运行。④治理和调节津液代谢。

考点4★★★ 肺的生理特性

1.肺为华盖、娇脏 肺为华盖 ,是说肺位于胸腔,位置最高,覆盖于五脏六腑之上,又能宣发卫气于体表,具有保护诸脏免受外邪侵袭的作用。 肺为娇脏 ,是指肺为清虚之脏,轻清肃静,不容纤芥,不耐邪气之侵,故为娇嫩之脏。肺为邪侵,则应“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药以轻清、宣散为宜。

2.主宣发与肃降 肺主宣发,是指肺气具有向上升宣和向外布散的作用;肺主肃降,是指肺气具有向内、向下清肃通降的作用。

考点5★★★ 脾的生理功能

1.主运化 “运”,即转输。“化”,即消化吸收。主运化,即消化吸收饮食物中的水谷精微并将其转输至全身的生理功能。

由于脾所吸收的成分中包括精微和水液两部分,所以亦常将脾主运化的功能分为两个方面:一为运化食物,一为运化水液。

2.主统血 “统”,即统摄、控制之意。脾主统血,是指脾有统摄、控制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而不逸出脉外的功能。故说“心主血,肝藏血,脾能统摄于血”“五脏六腑之血,全赖脾气统摄”。 脾统血的机理,主要是脾气的固摄作用。

考点6★★ 脾的生理特性

1.脾气上升 是指脾气的运动,以上升为主,具体表现为升清和升举内脏两方面。清,指水谷精微。所谓“升清”,指脾气的升动转输作用,将胃肠道吸收的水谷精微和水液上输于心、肺、头目,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 (脾气散精,上归于肺) 。故说 “脾以升为健”

2.喜燥恶湿 与胃的喜润恶燥相对而言,此特性与脾主运化水液功能有关,脾气升运的条件,即在于脾体干燥而不为痰饮水湿所困。故说“脾燥则升”。

3.脾为孤脏

考点7★★★ 肝的生理功能

1.主疏泄 疏,即疏通。泄,即发泄、升发。肝主疏泄,是指肝气具有疏通、畅达全身气机的功能。气机,即气的运动。肝的疏泄功能 最根本的体现就是疏通气机 ,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促进血液与津液的运行输布。②促进脾胃运化和胆汁分泌排泄。③调畅情志。④促进男子排精与女子排卵行经。

2.主藏血 肝藏血,是指肝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流量和防止出血的生理功能。其 藏血的生理意义 有涵养肝气、调节血量、濡养肝及筋目、化生和濡养魂、为经血之源及防止出血等六方面。

考点8★★ 肝的生理特性

1.肝为刚脏 指肝气主升主动,具有刚强躁急的生理特性而言。肝气具有木的冲和条达、伸展舒畅之性能,并主疏泄,性喜条达而恶抑郁,以及肝内寄相火,主升主动等,均反映了肝为刚脏的特性。

2.肝气升发 指肝气的向上升动和向外发散以调畅气机的生理特性。

考点9★★★ 肾的生理功能

1.藏精

主生长发育、生殖与脏腑气化。

(1)藏精 指肾具有贮存、封藏精的生理功能。“ 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 ”。

(2)主生长发育和生殖 指肾精、肾气促进机体生长发育与生殖机能成熟的作用。

(3)推动和调节脏腑气化

2.主水 肾主水,是指肾气具有主司和调节全身水液代谢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1)肾气对参与水液代谢的脏腑的促进作用。

(2)肾气的生尿和排尿作用。

3.主纳气 肾主纳气,是指肾具有摄纳肺所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保持吸气的深度,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故有“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 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 ”等说法。

第二节 五脏之间的关系

考点1★★ 心与肺的关系

主要表现在血液运行与呼吸吐纳之间的协调关系。积于胸中的宗气是连接心之搏动和肺之呼吸的中心环节。

考点2★★ 心与脾的关系

主要表现在血液的生成和运行方面。

考点3★★ 心与肝的关系

心与肝的联系在于行血与藏血以及精神调节两个方面。

考点4★★★ 心与肾的关系

主要表现为“心肾相交”的生理关系,主要从水火既济、精神互用和君相安位来阐发。

1.水火既济 心位居上,心火(阳)必须下降于肾而使肾水不寒;肾位居于下,肾水(阴)必须上济心阴,制约心阳,使心火不亢。心与肾之间的这种水火升降、互济互制,维持了两脏之间生理功能的协调平衡。

2.精神互用 心藏神,肾藏精。精能化气生神,为气、神之源;神能控精驭气,为精、气之主。故积精可以全神,神清可以控精。

3.君相安位 心为君火,肾为相火(命火)。命火秘藏,则心阳充足;心阳充盛,则相火亦旺。君相安位,则心肾上下交济。

考点5★★★ 肺与脾的关系

主要表现在气的生成和水液代谢方面。

考点6★ 肺与肝的关系

主要体现在人体气机升降的调节方面。肺降而肝升,是全身气机调畅的重要环节。

考点7★★★ 肺与肾的关系

主要表现在水液代谢、呼吸运动及阴阳相互资生等方面。

考点8★★★ 脾与肝的关系

主要表现在疏泄与运化的相互为用、藏血与统血的相互协调方面。

考点9★★★ 肝与肾的关系

肝藏血,肾藏精,精血互生,故肝肾之间关系极为密切,有“肝肾同源”“乙癸同源”之称,主要表现在精血同源、藏泄互用、阴阳互滋互制等方面。

精血同源: 肝藏血,肾藏精。精和血皆由水谷之精化生和充养。

藏泄互用: 肝主疏泄,肾主封藏,二者相互为用,相互制约。

阴阳互滋互制: 肝肾阴阳之间存在相互滋养和制约的关系。

考点10★★ 脾与肾的关系

主要体现于先后天的互促互助和水液代谢方面。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脾阳根于肾阳,脾肾两脏在生理上相互资助,相互促进。

第三节 五脏与五体、五官九窍、五志、五神、五液和季节的关系

考点★★★ 五脏与五体、五官九窍、五志、五神、五液和五时的关系

img

第七单元 六腑

第一节 六腑的生理功能

考点1★★★ 胆的生理功能

胆既是六腑,又是奇恒之腑。胆的功能,贮藏和排泄胆汁及主决断。 《灵枢·本输》称“胆者,中精之腑”;胆为“中正之官”。

考点2★★★ 胃的生理功能

胃的生理功能是受纳和腐熟水谷。“ 胃者,太仓也 ”。

考点3★★ 小肠的生理功能

一是受盛和化物,二是泌别清浊,三是 “小肠主液”。小肠为“受盛之官”。

考点4★★ 大肠的生理功能

传化糟粕和主津等方面。大肠为 “传导之官”“大肠主津”

考点5★★ 膀胱的生理功能

膀胱的生理功能是汇聚水液、贮存和排泄尿液。“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考点6★★★ 三焦的概念和生理功能

三焦总体生理功能是通行诸气和运行津液。

三焦是诸气上下运行的通路,也是水液输布和排泄的通道。 三焦为“决渎之官”。

三焦作为人体上、中、下部位的划分,已超出了实体六腑的概念,有的医家称其为 “孤府”

三焦的划分及其生理特点:“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

第二节 五脏与六腑之间的关系

考点★ 五脏与六腑的表里关系

心与小肠相表里,肺与大肠相表里,脾与胃相表里,肝与胆相表里,肾与膀胱相表里。

脾胃:纳运相成,升降相因,燥湿相济。

肝胆:同司疏泄,共主勇怯。

第八单元 奇恒之腑

考点1★★★ 脑的生理功能

脑,位于颅腔之内,为髓聚之处。《灵枢·海论》说:“脑为髓之海。”《素问·五脏生成》亦说:“诸髓者,皆属于脑。”

生理功能: ①主宰生命活动。②主司感觉运动。③主司精神活动。

考点2★★ 女子胞与脏腑经脉的关系

女子胞与冲脉和任脉联系最紧密,“冲为血海”“任主胞胎”。

五脏之中,女子胞与心、肝、脾、肾的关系尤为密切。

第九单元 精、气、血、津液、神

第一节 精

考点1★★ 人体之精的概念

人体之精,是指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华物质,是人体生命的本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考点2★ 人体之精的功能

①繁衍生命。②濡养作用。③化血作用。④化气作用。⑤化神作用。

考点3★ 人体之精的分类

人体之精从构成成分上,分为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

根据功能的不同,人体之精滋润濡养脏腑的称为脏腑之精,与人类生殖繁衍有关的称生殖之精。

第二节 气

考点1★ 人体之气的概念

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考点2★★★ 人体之气的生成

人体的气来源于禀受父母的先天之精气、饮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即“谷气”)和存在于自然界的清气。通过肺、脾、肾等器官生理功能的综合作用,将三者结合起来而生成。故称“肾为生气之根”“脾胃为生气之源”“肺为生气之主”。

考点3★★★ 人体之气的功能

①推动与调控作用。②温煦与凉润作用。③防御作用。④固摄作用。⑤中介作用。

考点4★★ 人体之气的分类

人体之气由于其生成来源、分布部位和功能特点的不同,分为:元气、宗气、营气、卫气。

考点5★★ 元气的概念及其生理功能

1.元气的概念 又名“原气”“真气”, 是人体的原始之气。由于来源于先天,禀受于父母的肾中精气,所以又称其为先天之气。

2.元气的生理功能

(1)推动和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

(2)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经络、形体和官窍的生理活动。

考点6★★★ 宗气的概念及其生理功能

1.宗气的概念 宗气是人体后天的根本之气,积聚于胸中(心肺),故称胸中为“气海”,又名“膻中”。

宗气的生成,一是脾胃运化的水谷之精所化生的水谷之气;二是肺从自然界中吸入的清气。二者相结合生成宗气。

2.宗气的生理功能 宗气的生理功能主要有走息道以行呼吸、贯心脉以行血气和下蓄丹田以资先天三个方面。

考点7★★ 营气的概念及其生理功能

1.营气的概念 循行于脉内具有营养作用的气。

2.营气的生理功能 化生血液,并营养周身。

考点8★★★ 卫气的概念及其生理功能

1.卫气的概念 循行于脉外具有保卫作用的气。

2.卫气的生理功能 防御外邪、温养全身和调控腠理。 所说“ 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者也 ”,即是对卫气功能的概括。

考点9★ 人体之气的气化

气化 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称为气化。

第三节 血

考点1★ 血的基本概念

血是循行于脉中而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具有很高的营养和滋润作用。

考点2★★★ 血的生成

1.血液生化之源 ①水谷之精化血。②肾精化血。

2.与血生成相关的脏腑 ①脾胃。②心肺。③肾。

考点3★★★ 血的运行

血脉,又简称“脉”,脉为 “血府”

1.影响血液运行的因素 ①气的推动与宁静作用、温煦与凉润作用平衡可以使血液运行不息,并保持一定的速度。②气的固摄作用:控摄血液按一定轨道运行。③脉道通畅无阻。④血液的清浊及黏稠状态。⑤血液的寒热。⑥病邪的影响。

2.影响血液运行的相关脏腑 心、肝、脾、肺等脏生理机能的相互协调与密切配合,共同保证了血液的正常运行。

考点4★ 血的功能

1.濡养作用。

2.化神作用。

第四节 津液

考点1★★★ 津液的基本概念

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 ,包括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内在液体及正常的分泌物。一般来说, 性质较清稀,流动性较大,散布于体表皮肤、肌肉和孔窍,并能渗注于血脉起滋润作用的,称为津 性质较浓稠,流动性较小,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等组织,起濡养作用的称为液

考点2★★★ 津液的生成输布与排泄

津液的输布主要依靠脾、肺、肾、肝、三焦等脏腑生理机能的协调配合来完成:①脾气转输布散津液。②肺气宣降以行水。③肾气蒸腾气化水液。④肝气疏泄促水行。⑤三焦决渎利水道。

津液的排泄主要与肾、肺、脾的生理机能有关,其中肾在津液排泄中的地位最为重要。

考点3★ 津液的功能

1.滋润濡养。

2.充养血脉——“津血同源”之说。

第五节 神

考点1★ 人体之神的基本概念

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及其外在总体表现的统称。

考点2★ 神和五脏的对应关系

中医学把神分为神、魂、魄、意、志,分别归属五脏,即“ 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并称为“五神脏” “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

第六节 精、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考点1★★★ 气与血的关系

气与血的关系,通常概括为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气为血之帅:①气能生血。②气能行血。③气能摄血。

血为气之母:①血能养气。②血能载气。

考点2★★★ 气与津液的关系

①气能生津。②气能行津。③气能摄津。④津能生气(津液在其输布过程中,受到脏腑阳气的蒸腾温化,可以化生为气)。⑤津能载气。

考点3★★★ 精、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1.精血同源

2.津血同源 《灵枢·营卫生会》有“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之论。

第十单元 经络

考点1★★ 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

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

考点2★★★ 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

1.相为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四肢的末端交接。

2.同名的手足阳经在头面部交接(头为诸阳之会)。

3.手足阴经在胸部交接。

考点3★★★ 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1.四肢部位 阴经分布在内侧面,阳经分布在外侧面。内侧分三阴,外侧分三阳,其前后顺序是太阴、阳明在前缘;少阴、太阳在后缘;厥阴、少阳在中线。

2.头面部位 阳明经行于面部、额部;太阳经行于面颊、头顶及头后部;少阳经行于侧头部。

考点4★★ 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

手足太阳与少阴为表里、手足少阳与厥阴为表里、手足阳明与太阴为表里。

考点5★★★ 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

肺经→大肠经→胃经→脾经→心经→小肠经→膀胱经→肾经→心包经→三焦经→胆经→肝经

速记: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焦胆肝藏。

考点6★★★ 督脉、任脉、冲脉、带脉、跷脉和维脉的基本功能

1.督脉的基本功能 “阳脉之海”。

2.任脉的基本功能 “阴脉之海”“任主胞胎”。

3.冲脉的基本功能 “十二经脉之海”“血海”。

4.带脉的基本功能 约束纵行诸经、固护胞胎、主司带下。

5.跷脉的基本功能 一是主司下肢运动,二是司眼睑的开合。

6.维脉的基本功能 维系全身经脉。阳维能维系联络全身之阳经;阴维则维系联络全身之阴经。

考点7★★ 经筋的生理功能

约束骨骼、主司关节运动。

第十一单元 体质

考点★★ 体质与用药宜忌

体质偏阳者,当慎用温热伤阴之剂,偏阴者,当慎用寒凉伤阳之药。

第十二单元 病因

第一节 六淫

考点1★ 六淫的概念

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热)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又称六邪。

考点2★★★ 六淫的共同致病特点

①外感性。②季节性。③地域性。④相兼性。

考点3★★★ 风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①风性轻扬开泄,易袭阳位。②风性善行而数变。③风性主动。④风为百病之长。

考点4★★★ 寒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①寒为阴邪,易伤阳气。②寒性凝滞。③寒性收引。

考点5★★★ 暑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①暑为阳邪,其性炎热。②暑性升散,易扰心神,易伤津耗气。③暑多夹湿。

考点6★★★ 湿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①湿为阴邪,易伤阳气。②湿性重浊。③湿性黏滞,易阻气机。④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考点7★★★ 燥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①燥性干涩,易伤津液。②燥易伤肺。

考点8★★★ 火(热)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①火热为阳邪,其性燔灼趋上。②火热易扰心神。③火热易伤津耗气。④火热易生风动血。⑤火邪易致疮痈。

第二节 疠气

考点1★ 疠气的概念

疠气是一类具有强烈致病性和传染性病邪的总称。

考点2★★ 疠气的致病特点

①发病急骤,病情危笃。②传染性强,易于流行。③一气一病,症状相似。

第三节 七情内伤

考点1★ 情志内伤的基本概念

七情内伤,指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种引发和诱发疾病的情志活动。

考点2★★★ 情志内伤的致病特点

1.直接伤及内脏 情志内伤,最易损伤心肝脾三脏。

2.影响脏腑气机 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3.多发为情志病

4.影响病情变化

第四节 饮食失宜

考点★ 饮食偏嗜

1.寒热偏嗜 多食寒凉损伤脾胃阳气,导致寒湿内生;多食辛热,可使肠胃积热。

2.五味偏嗜 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长期偏嗜可损伤内脏。

3.食类偏嗜

第五节 劳逸失度

考点1★★★ 过度劳累

过度劳累包括三个方面:①劳力过度。②劳神过度。③房劳过度。“劳则气耗”“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考点2★★ 过度安逸

过度安逸: “久卧伤气,久坐伤肉”。

第六节 痰饮

考点1★★ 痰饮的概念

痰饮是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一般以较稠浊者称为痰,清稀者称为饮。痰分为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饮则流动性较大,可留积于人体脏器组织的间隙或疏松部位。因其停留的部位不同而表现各异,分为“痰饮”“悬饮”“溢饮”“支饮”等。

考点2★ 痰饮的形成

多由外感六淫或饮食及七情内伤等,使肺、脾、肾、肝及三焦等脏腑气化功能失常,水液代谢障碍而成。

考点3★★★ 痰饮的致病特点

①阻滞气血运行。②影响水液代谢。③易于蒙蔽神明。④致病广泛,变幻多端。

第七节 瘀血

考点1★ 瘀血的概念

瘀血是指体内因血行滞缓或血液停积而形成的病理产物,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具有致病作用的“死血”。

考点2★★ 瘀血的形成

1.血行不畅致瘀 虚(气虚、阳虚、阴虚、津亏),气滞,血寒,血热等原因使血行不畅而凝滞。

2.血出致瘀 由于内外伤、气虚失摄或血热妄行等原因造成血离经脉,积存于体内而形成瘀血。

考点3★★ 瘀血的致病特点

①易于阻滞气机,即“血瘀则气滞”。②影响血脉运行。③影响新血生成,故有“瘀血不去,新血不生”之说。④病位固定,病证繁多。

考点4★★★ 瘀血致病的症状特点

1.疼痛 多表现刺痛,固定不移,夜间尤甚,拒按。

2.肿块 瘀血积于皮下或体内则可见肿块,肿块部位固定。

3.出血 瘀血的出血为紫暗色,夹有血块。

4.色紫暗 一是面色紫暗,口唇、爪甲青紫等;二是舌质紫暗。

5.可出现肌肤甲错,脉涩或脉结代等

第十三单元 发病

考点1★ 正气与邪气的概念

1.正气 是一身之气相对邪气时的称谓,是指人体内具有抗病、祛邪、调节、修复等作用的一类细微物质。

2.邪气 泛指各种致病因素,包括六淫、疠气、七情内伤、劳逸损伤及各种病理产物(如痰饮、水湿、瘀血、结石等)。

考点2★★ 发病基本原理

1.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基础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在发病中起主导作用。

2.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邪气与发病关系至为密切,其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邪气是导致发病的重要原因,无邪则一般不病;病邪影响病情和病位;在某些情况下,邪气在发病中亦能起主导作用。故说“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3.邪正相搏的胜负,决定发病与不发病 一般来讲,正胜邪却则不发病,邪胜正负则发病,并能决定发病的证候类型。

考点3★ 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

环境(气候因素、地域因素、生活工作环境及社会环境)、体质、精神状态。

考点4★★★ 发病类型

1.感邪即发 感邪即发又称卒发、顿发,指感邪后立即发病。

2.徐发 又称缓发,即感邪后缓慢发病。此与致病因素的种类、性质以及体质因素等密切相关。

3.伏而后发 伏而后发多见于“伏气温病”,如“夏伤于暑,秋为痎疟”“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等。

4.继发 指在原发疾病的基础上,继而发生新的疾病。

5.合病与并病 合病,指外感病初起时两经同时受邪而发病。并病,指一经病证未罢又出现另一经病证的发病特点,也可指具体疾病的病后增病,即可视为并发病证。

6.复发 引起病证复发的机理是余邪未尽,正气未复,同时更有诱因的作用。

复发的诱因:①外感致复。②食复。③劳复。④药复。⑤情志致复。⑥某些气候因素、地域因素也可成为复发的诱因。

第十四单元 病机

第一节 邪正盛衰

考点1★★★ 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

1.虚实病机 《素问·通评虚实论》说:“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实,指以邪气亢盛为主,而正气未衰,正邪激烈相争,临床上出现一系列以太过、亢奋、有余为特征的一种病理状态。

虚,以正气虚损为主,而邪气已退或不明显,正邪难以激烈相争,出现一系列以虚弱、衰退和不足为特征的一种病理变化。

2.虚实变化

(1)虚实错杂

1)虚中夹实 指以正虚为主,又兼有实邪为患的病理变化。

2)实中夹虚 指以邪实为主,又兼有正气虚损的病理变化。

(2)虚实真假

1)真实假虚 病机的本质为“实”,但表现出“虚”的临床假象 ,又称为“ 大实有羸状 ”。

2)真虚假实 病机的本质为“虚”,但表现出“实”的临床假象 ,又称为“ 至虚有盛候 ”。

考点2★★ 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

①正胜邪退。②邪去正虚。③邪胜正衰。④邪正相持。⑤正虚邪恋。

第二节 阴阳失调

考点1★★ 阴阳偏盛

阴阳偏盛,是指人体阴阳双方中的某一方的病理性亢盛状态,属“ 邪气盛则实 ”的实性病机。

病机的主要特点: 阴阳中的一方偏盛,而另一方不虚。 阴阳具有相互制约的变化规律。即阳长则阴消,阴长则阳消。

阳偏盛必然会耗阴,导致阴不足,即“ 阳盛则阴病 ”。

阴偏盛必然会损阳,导致阳气虚损,即 “阴盛则阳病”。

考点2★★ 阴阳偏衰

阴阳偏衰,是指人体阴阳双方中的一方虚衰不足的病理状态,属“ 精气夺则虚 ”的虚性病机。

考点3★ 阴阳互损

阴阳互损是指在阴或阳任何一方虚损的前提下,病变发展损及另一方,形成阴阳两虚的病理变化。

1.阴损及阳 是指由于阴气亏损日久,以致阳气生化不足,形成了以阴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病理状态。

2.阳损及阴 系指由于阳气虚损日久,以致阴气化生不足,形成以阳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病理状态。

考点4★★★ 阴阳格拒

1.阴盛格阳 又称格阳。指阴气偏盛至极,壅闭于里,寒盛于内,逼迫阳气浮越于外的一种病理状态。由于格阳于外,可表现出某些假热之象,即为 真寒假热证

2.阳盛格阴 又称格阴。指阳气偏盛至极,深伏于里,热盛于内,格阴于外的一种病理状态。由于格阴于外,可表现出某些假寒之象,即为 真热假寒证

考点5★ 阴阳亡失

阴阳亡失,是指机体阴气或阳气突然大量亡失,导致生命垂危的一种病理状态。包括亡阴和亡阳两类:

1.亡阳 多见大汗淋漓(稀而凉)、肌肤手足逆冷、蜷卧、神疲、脉微欲绝等危重证候。

2.亡阴 多见喘渴烦躁、手足虽温而汗多(热而黏)欲脱的危重证候。

考点6★ 阴阳转化

阴阳转化,是指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当阴阳两方面的消长运动发展到一定阶段,其消长变化达到一定阈值,就可能导致阴阳属性的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可以转化为阴。

第三节 精、气、血失常

考点1★ 精的失常

1.精虚 指肾精和水谷之精不足及其功能低下所产生的病理变化。

2.精的施泄失常

(1)失精 指生殖之精和水谷之精大量丢失的病理变化。精脱为失精之重证。

(2)精瘀 指男子精滞精道,排精障碍而言。

考点2★★★ 气的失常

气的失常包括气虚、气机失调(即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气脱等)。

1.气虚 指一身之气不足及其功能低下的病理变化。

2.气滞 指气的运行不畅,郁滞不通的病理状态。由于肝升肺降、脾升胃降,在调整全身气机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故 脏腑气滞以肺、肝、脾胃为多见

3.气逆 指气升之太过,或降之不及,以致气逆于上的病理状态。 气逆多见于肺、肝、胃等脏腑

4.气陷 指气的上升不足或下降太过, 以气虚升举无力而下陷为特征的病理状态。多因脾气虚损所致

5.气闭 指气机闭阻,失于外达,以致清窍闭塞,出现昏厥等的病理状态。

6.气脱 指气虚至极,不能内守而大量脱失,以致生命机能突然衰竭的病理状态。

考点3★ 血的失常

1.血虚 指血液亏少,濡养功能减退的病理变化。以心、肝两脏多见。

2.血运失常

(1)血瘀 血瘀病机的形成,多与气虚、气滞、痰浊、瘀血、血寒、血热、津亏等所致血行不畅有关。

(2)出血 出血病机的形成多与血热、气虚、外伤及瘀血内阻等有关。

考点4★★★ 精、气、血关系失调

1.精与气血失调 主要表现为精气两虚、精血不足、气滞精瘀和血瘀精阻等病理变化。

2.气滞血瘀 指气机阻滞,导致血液运行障碍,出现血瘀的病理状态。

3.气虚血瘀 指因气虚推动无力而致血行不畅,甚至瘀阻不通的病理状态。

4.气不摄血 指因气虚统摄无力,以致血逸脉外而出血的病理状态。

5.气随血脱 指在大量出血的同时,气随血液的流失而脱失,形成气血两脱的危重病理状态。

6.气血两虚 指气虚和血虚同时存在的病理状态。

第四节 津液代谢失常

考点1★ 津液不足

津液不足,是指津液亏损,脏腑组织失于滋养,表现一系列干燥枯涩特征的病理状态。

考点2★★ 津液与气血关系失调

1.水停气阻 指津液代谢障碍,水湿痰饮停留,导致气机阻滞的病理状态。

2.气随津脱 指津液大量丢失,气失其依附而出现暴脱亡失的病理状态。

3.津枯血燥 指津液亏损,导致血燥而虚热内生或血燥生风的病理状态。

4.津亏血瘀 指津液耗损,导致血行瘀滞不畅的病理状态。

5.血瘀水停 指因血脉瘀阻,血行不畅导致津液输布障碍,而致水液停聚的病理状态。

第五节 内生“五邪”

考点1★★★ 风气内动

1.风气内动 即内风,是体内阳气亢逆变动而形成一种以动摇、眩晕、抽搐、震颤为临床特征的病理状态。

2.内风形成及表现 ①肝阳化风。②热极生风。③阴虚风动。④血虚生风。⑤血燥生风。

考点2★★★ 寒从中生

寒从中生又称“内寒”。指机体阳气虚衰,温煦作用减退,阳不制阴而虚寒内生的病理状态。内寒病机多见于心、脾、肾。

考点3★ 湿浊内生

湿浊内生又称“内湿”,指因体内水液输布排泄障碍而致湿浊停滞的病理状态。其联系最密切的脏腑是脾、肾。

考点4★ 津伤化燥

津伤化燥又称“内燥”。指机体津液耗伤,人体各组织器官和孔窍失其濡润而出现干燥枯涩的病理状态。内燥以肺、胃及大肠为多见。

考点5★★★ 火热内生

1.实火 ①阳气过盛化火的壮火。②外感六淫病邪,郁而从阳化火。③病理性代谢产物和食积、虫积等邪郁化火。④五志过极化火。

2.虚火 阴气亏虚,不能制阳,虚热内生。

第六节 疾病传变

考点1★★ 疾病传变的形式

1.病位传变 包括表里之间与内脏之间的传变。

2.外感病传变 包括六经传变、三焦传变、卫气营血传变。

3.内伤病传变 脏与脏传变、脏与腑传变、腑与腑传变、形脏内外传变。

考点2★★ 病性转化

1.寒热转化 由寒化热,由热转寒。

2.虚实转化 由实转虚,因虚致实。

第十五单元 防治原则

考点1★★ 正治

正治指采用与其疾病证候性质相反的方药进行治疗的原则,又称“逆治”。包括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等原则。

考点2★★★ 反治

反治指顺从病证的外在假象而治的原则,又称“从治”。但究其实质仍是在治病求本原则指导下针对疾病本质而进行的治疗。主要包括如下四种:

1.热因热用 即以热治热,是指用热性药物来治疗具有假热征象的病证。适用于阴盛格阳的真寒假热证。

2.寒因寒用 即以寒治寒,是指用寒性药物来治疗具有假寒征象的病证。适用于阳盛格阴的真热假寒证。

3.塞因塞用 即以补开塞,指用补益方药来治疗具有闭塞不通症状的病证。适用于“至虚有盛候”的真虚假实证。

4.通因通用 即以通治通,指用通利之方药治疗具有实性通泄症状的病证。适用于“大实有羸状”的真实假虚证。

考点3★★ 治标与治本

1.“本”和“标”的概念 本和标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有多种含义,主要是用以说明病变过程中各种矛盾的主次关系。如从邪正双方来说,则正气是本,邪气是标;从病机与症状来说,则病机是本,症状是标;从疾病先后来说,则旧疾、原发病是本,新病、继发病是标。

2.缓则治本 指在病情缓和、病势迁延、暂无急重病状情况下,即应着眼于疾病本质的治疗。

3.急则治标 在某些紧急情况下,首先或主要针对其紧急病证或症状进行治疗的方法。如二便不通、喘脱、大出血等情况治其标。

4.标本兼治 在治疗某些标本错杂并重的疾病时,采用治标与治本兼顾的方法,如增水行舟,益气解表。

考点4★ 扶正与祛邪的概念

1.扶正 即扶助正气以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扶正多用补虚方法,适用于各种虚证。

2.祛邪 即祛除邪气以安正气。祛邪多用泻实的方法,适用于各种实证。

考点5★★★ 扶正祛邪的运用

1.单纯扶正 适用于以正气虚为主要矛盾,而邪气亦不盛的虚性病证或真虚假实证。

2.单纯祛邪 适用于以邪实为主要矛盾,而正气未衰的实性病证或真实假虚证。

3.扶正与祛邪兼用 适用于正虚邪实,虚实夹杂病证。但在具体应用时,亦应分清是以正虚为主,还是以邪实为主,以便确定其治法是扶正为主而兼顾祛邪,还是祛邪为主而兼顾扶正。

4.先祛邪后扶正 适用于虽然邪盛而正虚不甚,尚耐攻伐的病证,或邪盛为主,两者同时兼顾,则扶正反会助邪的病证,均应先祛邪而后扶正。

5.先扶正后祛邪 即先补后攻,适用于正虚邪实,以正虚为主的病证。因正气过于虚弱,若同时兼以攻邪,则更伤正气,故应先扶正而后祛邪。

考点6★★★ 调整阴阳

1.损其有余 即“实则泻之”。 适用于阴阳中任何一方偏盛有余的实证。“阳胜则热”的实热则“热者寒之”;“阴胜则寒”的实寒则“寒者热之”。

2.补其不足 即“虚则补之”。 适用于阴阳中任何一方虚损不足的虚证。

阴阳互制之调补阴阳: 阴虚则热的虚热证,治宜滋阴以抑阳,即王冰所谓“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内经》所谓“阳病治阴”。阳虚则寒的虚寒证,治宜扶阳以抑阴,即王冰所谓“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内经》所谓“阴病治阳”。

阴阳互济之调补阴阳: 对于虚热证与虚寒证,可用阴中求阳与阳中求阴的治法。此即阴阳互济的方法。阴中求阳:即补阳时适当佐以补阴药;阳中求阴:即补阴时适当佐以补阳药。

3.阴阳并补(阴阳互损) 对阴阳两虚则可采用阴阳并补之法治疗。

考点7★★★ 三因制宜

1.因时制宜 “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宜同法”。

2.因地制宜 根据不同地域环境特点,考虑用药的治则。

3.因人制宜 老年慎泻,少年慎补。

第十六单元 养生与寿夭

考点★★ 养生的原则与方法

养生的原则包括:①顺应自然。②形神兼养。③调养脾肾。④因人而异。 psd967sfS1FF3yWSJOudROPxV1bAogWFRW3pp6dyCftjif+2Y2ON8Bdrwt5DOy7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