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腑病证辨证施护是运用脏腑学说的理论,对四诊所收集的疾病证候资料,结合八纲辨证进行分析归纳,借以推究病机,评估判断疾病所在脏腑、病证的性质和邪正盛衰状况,进而采取相应护理措施的一种方法。它不仅是内伤杂病的主要辨证施护方法,也是临床各科辨证施护的基础。脏腑病证各证型的证候表现和证候分析见第二章。
心的病证有虚实之分,病变主要表现为血脉运行失常及精神意识思维改变等方面,常见心悸、心痛、失眠、神昏、精神错乱、脉结代或促等。小肠的病变主要反映在清浊不分及转输障碍等方面,见小便失常、大便溏泄等。
心病的常见证型见表8-4。小肠的常见证候有小肠湿热证。
表8-4 心病常见证型表
胸闷往往是心痛的先兆症状,闷痛是心痛的常见表现。闷重而痛轻,兼见胸胁胀满,善太息,憋气,多属气滞。阴雨天加重,多唾痰涎,多属痰浊。心胸隐痛而闷,劳累即发,兼心慌气短乏力,多属心气不足。胸闷而形寒多为心阳不振,继之则憋闷疼痛,痛引肩背内臂,为心脉瘀阻。若胸闷而灼痛阵发,痰稠,多为痰火所致。若见暴痛欲死,面青肢厥,神昏,冷汗淋漓,脉微欲绝,此为危候。
心悸是心脏常见病证,可为仅发于心的病变,也可为他脏病变影响于心的多脏腑病变。伴气短、头晕目眩、健忘失眠、少寐多梦为心气血两虚。伴心胸憋闷不适,或痛如针刺,舌质紫暗或有瘀斑,为心血瘀阻。
心气虚则面色㿠白,心血虚则面色萎黄,心阴虚则两颧潮红,心阳虚则面色苍白,心血瘀阻则面色青紫。
神清气爽,心情平静,病情相对较轻。心中躁动不安,惕惕然如人将捕之,病情较重。患者常善惊易恐,有担惊受怕的感觉,只是程度有轻有重。
小便黄赤,灼热疼痛,多为湿热。小便艰涩而痛,尿后余沥不尽,小腹胀满,多为肝郁气滞。小便不甚赤涩,但淋沥不已,遇劳即发,多为脾肾亏虚。
如受凉、劳累过度、情绪激动、精神过于紧张、大便不通畅、饮食不合理等。
保持病室环境安静整洁,温湿度适宜,注意四时气候变化,防寒保暖,以免外邪侵袭诱发或加重心悸。心悸发作时宜卧床休息,有胸闷、头晕、喘息等不适时应高枕卧位或半卧位,吸氧。年老体弱、长期卧床、活动无耐力的患者,做好皮肤护理,预防压疮。
观察心悸发作的规律、持续时间、诱发因素及心率、心律、血压、脉象等变化,给予心电监护监测,做好记录。若见脉结代、呼吸不畅、面色苍白等心气衰微表现,立即予以吸氧。心率持续在每分钟120次以上或40次以下或频发期前收缩,及时报告医生,予以处理。若患者出现胸中绞痛、喘促大汗、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等心阳暴脱危象,应及时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夜间应加强巡视,监测患者的心率、心律、呼吸、血压、神志、肢体冷暖等变化,观察患者有无失眠、胸闷、胸痛等症状。
饮食宜低脂、低盐、富于营养、易消化吸收,忌过饥、过饱,避免烈酒、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心阳不振者宜温补,可选羊肉、海参等,忌过食生冷。气血亏虚者宜补益气血,如鸡肉、莲子、银耳、红枣、山药等,以及含铁丰富的食物。阴虚火旺者宜滋阴降火之品,如梨、百合、小麦、鸭肉等,忌辛辣炙煿之品。心虚胆怯者宜养心安神之品,如桑椹、荔枝、猪心、蛋类、五味子等。心血瘀阻者宜活血化瘀之品,如玫瑰花、山楂、红糖等。痰火扰心者,忌食膏粱厚味及煎炸炙煿之品。小便赤涩、灼热疼痛的患者,鼓励其多饮水。
心病的发作与情志异常有密切关系,防治心病应高度重视精神调摄,避免过于激动或喜怒忧思无度。多与患者交流,减轻忧虑对疾病的影响,保持心情平静愉快。做好各种治疗和检查前的解释工作。
心阳不振者中药汤剂应趁热服,补益药宜早晚温服,利水药宜空腹或饭前服用,安神药宜睡前服用。使用附子或洋地黄类药物,应密切观察心率变化及中毒反应。使用利尿剂患者,要准确记录出入量。
心悸者可取心、交感、神门、皮质下等穴用王不留行籽行耳穴贴压。胸背闷痛者可用川芎、川乌、细辛等研末制成药熨袋,热熨背部。
1.心病发作期患者应卧床休息,缓解期可根据患者心功能情况指导活动强度。记录患者对活动的耐受情况,如患者出现呼吸和脉搏加快、胸闷、心悸等,可视为限制活动的指征。
2.保持大便通畅,定时排大便,若患者因用力排便有不适反应,应立即卧床休息。重视情志调摄,平素要保持愉快平和的心理状态,避免喜怒忧思过度。
3.饮食应清淡少盐,少食肥甘厚腻。少量多餐,忌暴饮暴食,多吃水果蔬菜,戒烟酒。保持大便通畅,切忌努责。
4.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疾患。指导患者按医嘱服药,自我监测药物副作用,定期进行心电图、血糖、血脂检查。
肺的病变主要表现为气失宣降,肺气上逆,或腠理不固及水液代谢障碍,临床上往往出现咳嗽、气喘、胸痛、咯血等症状。大肠的病变主要是传导功能失常,主要症状为便秘与泄泻。
肺病的常见证型见表8-5。大肠的常见证候有大肠湿热证、大肠津亏证和大肠实热证。
表8-5 肺病常见证型表
外感咳嗽起病较急,病程短,伴有恶寒发热。内伤咳嗽起病缓慢,病程长,常反复发作,伴有脏腑功能虚损的表现。无表证,咳声重浊属实,咳声低微气怯属虚,干咳无痰属燥。
风寒则痰稀薄色白,风热则痰黏稠或色黄。痰黏稠量多色白易咳为湿痰,干咳少痰或夹血丝为燥痰。
气逆喘促,呼吸深长有余,以呼出为快,气粗声高,伴痰鸣咳嗽,脉数有力为实。若气逆喘急,时轻时重,呼吸短促难续,以深吸为快,气怯声低为虚。气喘兼少气,声低无力为肺虚。兼面黄肌瘦,纳少,痰声辘辘为脾虚。兼喘息气短,动则喘甚,呼多吸少为肾虚。
恶寒重,发热轻,伴有咳嗽为风寒束肺。发热,微恶风寒,伴有咳嗽为风热犯肺。恶寒发热转变为高热,伴呼吸困难,或痰量和痰色改变,应考虑热毒内侵。
咳嗽常因一些诱发因素而发生,如饮食、气候、情绪、烟尘、花粉等。
保持环境安静,寒温适宜,避免有害气味和光线的刺激。肺气虚及风寒束肺者,室温宜稍高。肺阴虚、风热犯肺、热邪壅肺者,室温宜稍低。燥邪犯肺及肺阴虚者,湿度宜稍高。痰湿阻肺者,湿度宜偏低。指导患者随气候及时增减衣服,以免感受外邪加重病情。咳嗽剧烈时,协助患者采取坐位或半坐位,指导患者有效排痰,必要时行雾化吸入,保持呼吸道通畅。
密切观察咳嗽的时间、节律、性质、声音以及加重的有关因素,如早晨咳嗽,阵发加剧,咳嗽连声重浊者,多为痰湿或痰热咳嗽。午后、黄昏咳嗽加重,咳声轻微短促者,多属肺燥阴虚。夜卧咳嗽较剧者,多为久咳致喘的虚寒证。注意观察痰的色、质、量、味等,如痰白而稀薄多属风、属寒。痰黄而稠者属热。咳而痰多者多属湿痰、痰热、虚寒。咳而少痰的则为燥热、气火、阴虚。咳痰有热腥味或腥臭气者为痰热。若患者突然出现烦躁不安、神志不清、面色苍白或发绀、出冷汗、呼吸急促、咽部有明显的痰鸣音,应考虑发生窒息的可能,及时吸痰,配合抢救。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肥甘、油腻、煎炸、过咸、辛辣刺激性食物及烟酒。风寒袭肺者可适当进食葱白、生姜、茴香、紫苏叶等辛温发散之品,忌生冷瓜果、冷饮,忌服梨膏。风热犯肺者宜食辛凉之品,如菊花、白萝卜、梨、薄荷叶等,忌辛热助火之品,避免食用酸涩之物。燥邪伤肺者宜多食黄瓜、番茄、油菜及新鲜水果,也可用川贝炖梨,忌温燥、煎炸之品。痰湿蕴肺者宜多食米仁、扁豆,忌糯米、甜食及肥肉等。痰热郁肺者宜食竹笋、豆芽、荸荠等寒凉的食物,忌辛热之品。肝火犯肺者可选用疏肝泻火的食物,如芹菜、香菇、柑橘等,忌油炸、香燥之品。肺阴亏耗者可选银耳、百合、甲鱼等滋阴之品,或用麦冬、沙参之类养阴之品泡水代茶饮。
病程较长者应给予安慰和鼓励,尤其是久咳不愈和肝火犯肺的咳嗽患者要加强情志护理,让患者了解不良情绪对健康的影响,保持心情愉快。评估和记录患者的焦虑程度,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为患者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使患者心情舒畅,增加自信感。及时询问观察病情变化,调整护理计划。
指导患者遵医嘱服用祛痰、止咳药物,观察服药后的效果,咳嗽剧烈时可即时给药。外感咳嗽者,忌用敛肺、收涩的镇咳药,以免肺气郁遏不得宣畅,不能达邪外出,汤药不宜久煎,以免降低药效。风寒者,中药汤剂宜武火煎煮。燥热犯肺者汤剂宜少量多次服用。病重卧床者服祛痰药后注意体位引流,以免造成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咳嗽痰多时,可用中药超声雾化吸入法,也可取肺俞、脾俞、丰隆等穴行拔罐疗法。咳嗽反复者可于夏季三伏天行穴位贴敷,选天突、定喘、肺俞、膏肓、脾俞等穴。
1.指导患者慎起居,适寒暖,防外感。尤其是对易咳嗽、咳痰的患者,寒冷季节或气候骤变时应注意保暖防寒,可使用口罩。不随地吐痰。
2.增强体质,适当进行锻炼。根据自身体质选择活动项目,如散步、呼吸操、太极拳等。平素易感冒者,可常按摩迎香穴,或艾灸足三里。
3.注意饮食有节,忌肥甘、辛辣、过咸之品,戒烟,忌酒。
4.注意调节情志,保持乐观情绪,消除顾虑及烦恼,避免急躁易怒。
脾胃病证有寒热虚实之不同。脾的病变主要反映在运化功能失常和统摄血液功能的障碍,以及水湿潴留、清阳不升等方面。胃的病变主要反映在食不消化、胃失和降、胃气上逆等方面。
脾病证候有虚实之分,临床常见证候见表8-6,胃病临床常见证候有胃气虚、胃阴虚、胃阳虚、食滞胃脘、胃寒证、胃热证等。
表8-6 脾病常见证型表
腹痛隐隐,喜温喜按者属虚或虚寒。腹痛拒按,或喜冷便秘者为实为热。食后作痛,呕吐酸腐者为食积。胀痛并随情志变化者为气滞。
仔细观察出血的量、色、质。便血多见于上消化道出血未被呕出或未完全呕出时,可见柏油样便;下消化道出血其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脓液或黏液。如血液在肠内停留过久,可见柏油样便。脾不统血可见肌衄、便血、崩漏等。
在疾病过程中,若饮食如常,是胃气未伤,病情较轻。病中食量渐增,乃胃气渐复,虽病可望向愈。食量渐减,是胃气渐衰,说明病情加重。食少、气短乏力,为脾气虚弱。食少、脘痞口甜,为寒湿。食少、口苦目黄,为湿热。嘈杂似饥为胃火,饥不欲食为胃阴不足,厌食、嗳气、吞酸为食积。
六腑以通为顺,胃肠病变多有大便改变。腹冷便溏者多为虚寒;大便酸臭,泻后腹痛得减者为食滞;大便脓血,里急后重者为湿热;长期黎明前腹痛泄泻者为脾肾阳虚;便结如羊粪者为津亏血虚;大便燥结,腹满硬痛者为热结。
舌苔能较客观地反映消化道的病理变化。舌苔白腻为寒湿,黄腻为湿热,黄燥为热盛津伤,苔厚腐腻为食积痰浊,舌苔光剥为胃气大伤,舌体胖大淡白为脾阳亏虚。
保持室内清洁、安静、舒适。脾胃虚寒者应特别注意腹部保暖。病重者应卧床休息,虚证患者宜多休息以扶植正气,活动以不感疲劳为度。大便失禁的患者应指导其进行有意识的肛门收缩和腹肌锻炼,增加会阴周围肌肉及肛门括约肌、腹肌的张力。
观察有无厌食、胃脘疼痛、腹胀、发热、呕吐、泄泻等症状,对脾气下陷患者应重点观察内脏下垂的情况。对脾不统血者应注意监测有无消化道出血的症状和体征。向患者介绍消化道出血的早期临床症状、引起出血的各种原因,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观察腹痛发展情况,如出现腹胀、肠鸣音消失,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脾胃病患者的饮食护理非常重要,应根据患者病情的需要及饮食的喜恶制定饮食计划,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少食多餐。脾胃虚寒者饮食宜温热,如羊肉、狗肉、龙眼肉、大枣等温补健脾之品;胃阴虚者饮食宜寒凉,如荸荠、蜂蜜、莲藕等;脾胃虚弱者宜进食高热量、高蛋白质、易消化食物,禁食干、硬、刺激性食物。急性胃肠道病变,根据需要禁食或进流质和半流质食物。
脾胃病变常因情绪激动诱发或加重,故防止患者情绪过激是情志护理的重点。关心、安慰、体贴患者,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尽量满足患者的日常生活需要,稳定患者的情绪。
尽量避免使用对胃有刺激的药物,辨证选用止痛、消食、行气、通便等药物,切勿滥用止痛剂。疼痛原因不明者禁用麻醉性止痛剂。有呕吐、腹泻者,要防止水和电解质紊乱。按要求煎服中药,如大承气汤中大黄宜后下,煮沸去渣,再加芒硝溶化后服用,可增强泻热通腑之力。
脾胃运化功能障碍时可取脾、胃、交感、神门等行耳穴压豆;也可取中脘、天枢、足三里、内关等行穴位按摩;或者取中脘、脾俞、胃俞、足三里等行穴位贴敷。
1.起居有常,慎防风寒湿等邪气的侵袭。加强锻炼,增强体质,防止外邪侵袭。
2.注意调畅情志,避免思虑忧愁伤脾,保持心情舒畅,切忌烦躁郁怒。
3.饮食有节,饮食宜卫生,以清淡、易消化、富于营养的食物为主,不食生冷瓜果及不洁食物,不饮生水。
4.重视病证相关知识的宣教,指导患者及家属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
肝的病变较为广泛和复杂,如胸胁少腹胀痛、窜痛,情志活动异常,头晕胀痛,手足抽搐,肢体震颤,以及月经不调、睾丸胀痛等,常与肝有关。胆病常见口苦、发黄、失眠和胆怯易惊等。
肝病证候有虚、实两端,但以实证居多,其临床常见证候见表8-7。胆病常见证候有胆郁痰扰。
表8-7 肝病常见证型表
眩晕是肝病常见症状。“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一般表现为头晕脑胀,面部潮红。眩晕每因恼怒而加重为肝阳上亢;伴头重如裹为痰浊;如病程长,反复发作,遇劳加剧,为气血亏虚。
肝病有虚实两类,以实证多见。实证有肝郁气滞、肝火炽盛、肝阳上亢、肝风内动、寒滞肝脉、肝经湿热等;虚证有肝血虚和肝阴虚。临床上还可出现虚实夹杂或本虚标实,应注意观察。
黄疸是肝胆病的又一特征,以面目及全身皮肤发黄为表现特点,根据色泽不同,分为阴黄与阳黄。阳黄病程短,色鲜明,便秘溲赤,苔黄腻,脉弦数,为湿热内蕴,熏蒸肌肤所致。阴黄病程长,色晦暗,腹胀便溏,苔白腻,脉沉迟,为寒湿内阻,脾阳不运,胆汁不循常道所致。基本病机为肝失疏泄、胆汁外溢。
中老年人经常发生头痛、眩晕、肢体麻木、肌肉瞤动及一过性语言不利等,为中风先兆,应严密观察,采取措施,防止中风。
病室宜安静舒适,温湿度适宜,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无异味。避免各种噪声,尤其在患者眩晕发作时,病室光线宜稍暗,尽量避免光、声刺激,卧床休息。发作严重时排除外界一切干扰,除必要的治疗外,不与患者交谈,尽量减少一切刺激。肝病患者宜多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根据病情做适当的活动。
观察患者有无眩晕、头痛、神志、面色、妇女经带等情况。眩晕者,观察眩晕发作的先兆症状、发作时间、程度、诱发因素、伴随症状及舌苔、脉象、呼吸等变化。若出现头痛剧烈,持续呕吐,血压升高,视物模糊时,应立即报告医生,及时抢救。观察中风、出血、惊厥等先兆症状,及时处理。有黄疸者,应观察黄疸颜色变化,区别其阴阳。
饮食以疏利、富于营养、低脂、易消化为宜,勿食过酸,忌辛辣、油腻、醇酒等食物。肝阳上扰者宜多食海带、山楂、萝卜、芹菜、豆类、瓜果蔬菜及适量粗粮。肝血不足者宜多食蛋类、乳类、鱼类、瘦肉、大枣、龙眼、黑芝麻等,亦可配合黄芪粥、党参粥、薏苡仁粥、莲子大枣粥等,忌食生冷食物。肝胆湿热者宜食清热利湿之品,如薏苡仁、赤小豆等。寒凝肝脉者宜食温热,如小茴香、荔枝核等。
指导患者避免恼怒忧愁,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使肝气条达。多与患者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不良心理和情绪,进行心理疏导,使患者自觉地配合治疗与护理。
避免滥用药物,以免损伤肝脾。中药汤剂应根据不同的证型选择不同的服用方法,滋阴养血补肝之汤药宜文火久煎,空腹服用;镇肝息风药如羚羊角(或水牛角)、牡蛎等宜先煎。
可取肝、胆、神门等,用王不留行籽行耳穴贴压。也可取内关、中脘、合谷、足三里等行穴位按摩。
1.生活起居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和个人卫生。疫情流行期间可预防给药,如板蓝根等,或紫外线空气消毒。
2.情绪调畅,勿气恼忧思,宜精神爽健、性情和悦,以利肝疏泄之能。
3.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注意饮食卫生。慎用导致肝损伤的药物和特异体质性损肝药物或食物。乙肝母亲所生小儿出生后应尽早注射乙肝疫苗。
4.积极治疗原发病,定期检测各种指标。患有黄疸疾患的患者应定期随诊,坚持服药。
肾的病变主要反映在生长发育、生殖功能、水液代谢的异常方面。膀胱多见湿热证,其病变主要反映为小便异常及尿液的改变。
肾为先天之本,多种疾病发展到严重阶段都可累及肾,故肾病多虚证,为先天禀赋不足,或年幼肾气未充,或房事不节、精气亏损等引起,临床多见肾阳虚、肾气不固、肾虚水泛、肾阴虚、肾精不足等证。膀胱病多见湿热证。
腰为肾之府,腰痛与肾的关系极为密切。外邪侵袭或内伤均能伤肾,影响于腰部,经脉不利而痛。肾虚腰痛,绵绵不休,遇劳加剧,肾阳虚衰伴有虚寒之象,肾阴虚则有虚热之状。外感寒湿腰痛,逢阴雨天或遇寒时加重,得热痛减。
肾开窍于耳,肾虚多耳鸣。肾阴虚,耳鸣如蝉,音低而微,夜卧甚;肾阳虚,耳鸣昼重夜轻;肾气虚,耳聋耳鸣日久不愈,劳倦加重;心肾不交,耳鸣重听。注意观察伴随症状,为辨证提供依据。
肾主二便,二便改变与肾关系密切。肾阳虚衰,不能运化水湿,小便不利,面浮足肿,小便清长而频数;肾阴亏虚,尿频而短黄;肾气不固,尿频清长,兼遗尿、失禁;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膀胱,膀胱气化功能失常,小便频数清长,尿后余沥不净。膀胱湿热,气化不行,尿路不畅,小便频数,色黄或混浊,点滴不净。
肾的病证一般无表证,多虚证,少实证。肾之热,属阴虚之变;肾之寒,属阳虚之变。肾之实,乃本虚标实或真虚假实,如胫肿、腹胀、小便不利、腰冷重着等表现;肾之虚,有阴、阳、精、气等方面的亏损,如耳鸣失聪、腰膝酸痛、生殖功能低下、齿摇发脱、小便异常等。
肾病多虚,易感外邪,病情迁延。病室宜整洁干净,温湿度适宜。肾阳虚者应注意保暖,室内温度宜偏高;肾阴虚者室内温度宜偏低,湿度宜偏高。节制房事。做好口腔及皮肤护理。皮肤干燥发痒或外阴瘙痒者,注意皮肤清洁,避免搔抓,以防感染。经常淋浴更衣,内衣宜质薄、柔软平贴。
注意观察患者腰膝酸痛、耳聋、耳鸣、水肿、面色、小便等情况,注意腰痛的性质是隐痛酸冷还是喜温喜按。肾病出现水肿者,应及时评估水肿部位、程度,可按医嘱服用利水渗湿药利尿消肿,并观察用药后排尿情况。
向患者宣传饮食护理的重要性。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低盐、富于营养的食物为宜,忌酒和油腻煎炸食物。肾阳虚者宜多食温补肾阳之品,如韭菜、狗肉等,忌生冷寒凉。肾阴虚者宜多食滋阴益肾之品,如甲鱼、枸杞子、山药等,忌辛燥之物。肾精不足者宜多食益精之品,如乌鸡、动物内脏、牡蛎等。膀胱湿热者宜多食新鲜水果与蔬菜,也可赤小豆煎水代茶饮,食用车前子粥等。
肾病多虚,病程较长,应嘱患者坚持治疗。耐心开导,消除患者顾虑,保持情绪稳定。对性功能低下、生殖功能有缺陷或发育不正常的患者,应保护其隐私,多关心,多体贴。
肾虚宜补养,阳虚宜温补,阴虚宜清补。补肾药宜文火久煎。补气助阳药宜清晨饭前服,从小量开始,缓缓增加,不宜骤用大量。补阴药宜晚上服用,因其多甘寒滋腻,易助湿生痰,服用应慎重,同时观察服药后的反应。
取肾、脾、胃、输尿管、膀胱等耳穴,用王不留行籽贴压。芒硝外敷局部水肿部位亦可清热利水消肿。泛恶欲呕者可指压内关、合谷等穴以降逆止呕,或在舌上滴生姜汁以助止呕。
1.注意个人卫生,防止因疖肿、疮痍而诱发水肿。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可选择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健身运动,以促进血脉流畅,增强体质。
2.善于调节情志,释放不良情绪,培养愉悦心情。精神愉快,则气血和畅,营卫流通,有利于体质的改善。
3.饮食宜清淡、富于营养、易消化,忌食海鱼、虾、蟹、辛辣刺激之品。切忌暴饮暴食,限制水钠摄入。
4.积极治疗原发病,定期门诊复查肾功能、电解质等。
附:病证护理
泄泻是湿邪内盛、脾胃运化失常所致,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溏,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泄者,泄漏之意,大便稀溏,时作时止,病势较缓。泻者,倾泻之意,大便如水倾注而直下,病势较急。故前人以大便溏薄势缓者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直下者为泻。但临床所见,难以截然分开,一般合而论之。泄泻为常见的脾胃肠病证,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两季为多见。泄泻易反复发作,中医药治疗有较好的疗效。
西医学中的急性肠炎、慢性肠炎、胃肠功能紊乱、肠结核等消化系统疾病,以泄泻为主要表现者,均可参照本节辨证施护。
一、病因病机
外感六淫、内伤饮食、情志失调及脏腑虚损等均可导致泄泻。外邪之中湿邪最为重要,内伤中脾虚最为关键,脾病湿盛是导致泄泻发生的关键病机。泄泻的病位在肠,病变主脏腑在脾胃,病理因素主要是湿。临床泄泻常分为急性暴泻和慢性久泻。
1.感受外邪
六淫之邪侵袭人体,导致肠胃功能失调,皆能使人发生泄泻,但其中以湿为主,常夹寒、热、暑等病邪。脾脏喜燥恶湿,外来之湿邪最易困遏脾阳,影响脾的运化,水谷相杂而下,引起泄泻。其他外来之邪,如寒邪或暑热之邪,除了侵袭皮毛肺卫之外,也能影响脾胃,导致脾胃功能失调,运化失常,清浊不分,而成泄泻,但仍多与湿邪有关。
2.内伤饮食
凡饱食过量,宿滞内停;或过食肥甘,呆胃滞脾,湿热内蕴;或恣食生冷,寒食交阻;或误食馊腐不洁之物,伤及肠胃,均可致脾胃运化失健,传导失职,升降失常,而发生泄泻。
3.情志失调
郁怒伤肝,肝失疏泄,木横乘土,脾胃受制,运化失常;或忧思气结,脾运壅滞;或素体脾虚湿盛,复因情志刺激、精神紧张或于怒时进食,导致肝脾失调,气机升降失常,形成泄泻。
4.脾胃虚弱
长期饮食失调,劳倦内伤,久病缠绵,导致脾胃虚弱,中阳不健,运化无权,受纳水谷和运化精微受限,清气下陷,水谷糟粕混杂而下,遂成泄泻。
5.肾阳虚衰
久病之后,肾阳损伤;或年老体衰,阳气不足,命门火衰;或禀赋虚弱,先天肾阳不足,不能助脾腐熟水谷,水谷不化,而为泄泻。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依据
1.以大便粪质溏稀为诊断的主要依据,或完谷不化,或粪如水样,或大便次数增多,每日三五次乃至十数次。
2.常兼有腹胀腹痛、腹鸣、纳呆。
3.起病或急或缓,暴泻者多有暴饮暴食或误食不洁之物的病史。迁延日久,时发时止者,常由外邪、饮食、情志等因素诱发。
(二)病证鉴别
1.痢疾
两者均为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的病证。泄泻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溏,甚则如水样,或完谷不化为主证,大便不带脓血,也无里急后重,或无腹痛。痢疾以腹痛、里急后重、便下赤白脓血为特征。
2.霍乱
霍乱是一种上吐下泻同时并作的病证,发病特点是来势急骤、变化迅速、病情凶险,起病时先突然腹痛,继则吐泻交作,所吐之物均为未消化之食物,气味酸腐热臭;所泻之物多为黄色粪水,如米泔,常伴恶寒、发热,部分患者在吐泻之后,津液耗伤,迅速消瘦,或发生转筋,腹中绞痛。若吐泻剧烈,可致面色苍白、目眶凹陷、汗出肢冷等津竭阳衰之危候。泄泻以大便稀溏、次数增多为特征,一般预后良好。
三、辨证施护
(一)辨证要点
1.辨虚实
实证多为湿盛伤脾,或食滞生湿,壅滞中焦,脾不能运,脾胃不和,水谷清浊不分所致。虚证多为脾虚健运无权,水谷不化精微,湿浊内生,混杂而下,发生泄泻。急性暴泻,泻下腹痛,痛势急迫拒按,泻后痛减,多属实证。慢性久泻,病程较长,反复发作,腹痛不甚,喜温喜按,神疲肢冷,多属虚证。
2.辨寒热
大便清稀,或完谷不化者,多属寒证。大便色黄褐而臭,泻下急迫,肛门灼热者,多属热证。
3.辨暴泻和久泻
暴泻者起病较急,病程较短,泄泻次数频多。久泻者起病较缓,病程较长,泄泻呈间歇性发作。
(二)证候分型
1.寒湿困脾
(1)证候表现 泻下清稀,甚至如水样,腹痛肠鸣,脘闷食少,兼有外感时可见恶寒发热,鼻塞头痛,肢体酸痛,苔薄白或白腻,脉濡缓。
(2)护治法则 芳香化浊,解表散寒。
(3)治疗代表方 藿香正气散。
2.肠道湿热
(1)证候表现 腹痛即泻,泻下急迫,粪色黄褐而臭,肛门灼热,可伴有烦热口渴,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2)护治法则 清热利湿。
(3)治疗代表方 葛根芩连汤。
3.食滞胃肠
(1)证候表现 腹痛肠鸣,腹胀满,嗳腐酸臭,不思饮食,泻下粪便臭如败卵,夹有不消化之物,泻后痛减。舌苔垢浊或厚腻,脉滑。
(2)护治法则 消食导滞。
(3)治疗代表方 保和丸。
4.肝气郁滞
(1)证候表现 腹痛肠鸣即泻,每因情志不畅而诱发,泻后痛缓。平素胸胁胀闷,嗳气食少,矢气频作,舌苔薄白或薄腻,脉弦。
(2)护治法则 抑肝扶脾。
(3)治疗代表方 痛泻要方。
5.脾气亏虚
(1)证候表现 大便时溏时泻,反复发作。稍有饮食不慎,大便次数即增多,夹见水谷不化,伴有饮食减少,脘腹胀闷不舒,面色少华,肢倦乏力,舌质淡,苔白,脉细弱。
(2)护治法则 健脾益胃。
(3)治疗代表方 参苓白术散。
6.肾阳亏虚
(1)证候表现 晨起泄泻,大便夹有不消化食物,脐腹作痛,形寒肢冷,腹部喜暖,舌质淡,苔白,脉沉细。
(2)护治法则 温肾健脾,固涩止泻。
(3)治疗代表方 四神丸。
(三)护理措施
1.起居护理
生活有规律,冷暖适宜,起居有常,劳逸结合,保持充足睡眠,避免外邪侵袭。保持适度的活动和锻炼。寒湿和虚弱者宜住向阳病室,做好腹部保暖。若患者泄泻由传染性疾病引起,应严格执行消化道隔离制度,患者的生活用具专用,用后消毒。久泻者加强肛周护理。
2.病情观察
注意观察泄泻的次数,排泄物的色、质、量、气味,有无腹痛等,辨别证候。寒湿泄泻,泻多溏薄。湿热泄泻,泻多如酱黄色。食滞肠胃之泄泻,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肝气郁滞之泄泻,每因情志郁怒而增剧。脾气亏虚之泄泻,大便时溏时泻,夹有不化水谷,稍进油腻之物,则大便次数增多。肾阳亏虚之泄泻,多发于晨起之时,以腹痛肠鸣、泻后则安为特点,亦称五更泻。若排泄物为柏油样或伴有新鲜血液,为胃肠道脉络损伤。注意观察生命体征、舌象、神志、尿量等内容,预防暴泻或久泻后发生脱水。若久泻者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冰冷、大汗淋漓等,为阳气外脱征象,应立即报告医生,采取相应措施。
3.饮食护理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于营养,忌辛辣、生冷、肥甘厚腻、油炸、刺激性食物。急性期予流质饮食,多饮米汤或淡盐水,以养胃生津,防止虚脱。寒湿困脾者应给予温热、易消化、清淡食物。肠道湿热者以无渣、少渣、半流质为宜,可多食西瓜、苹果、薏仁米粥等防暑防湿之品。食滞胃肠者适当控制饮食或限制饮食,伴有呕吐者,不宜急于止吐,应将宿食全部吐出。肝气郁滞者忌食红薯、土豆等易产气食物。脾气亏虚者宜多食温热软烂、易于消化之食物,少食油脂含量高的食物。肾阳亏虚者宜食清淡、补益、易消化之品。
4.情志护理
避免忧郁、悲伤、焦虑、紧张和激动等负面情绪。积极指导患者消除抑郁心理,保持肝气条达,心情舒畅。引导患者培养豁达乐观的心态,正确对待自身的疾病,避免急躁。肝气郁滞泄泻者更应注意调畅情志,防止因情复病。
5.用药护理
中药汤剂以饭后温热服用为宜,药物按时按量服用,观察用药后症状缓解情况。出现阳气外脱症状应及时进行抢救,给药一定要迅速准确,以免延误时机。食滞胃肠泻下不畅者,可遵医嘱予大黄粉吞服,以消食化滞。
6.适宜技术
泄泻可用针刺疗法健脾止泻,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寒湿困脾泄泻可配合温针灸或艾条灸,取足三里、中脘、关元等穴,以温中止泻。肝气郁滞、脘腹胀闷者可加期门等穴。脾阳亏虚者可用推拿或捏脊疗法。肾阳亏虚可取肾俞、命门、关元等穴进行隔姜灸或隔附子灸。久泻者可将五倍子和醋调成糊状敷脐。
(四)健康指导
1.起居有常,慎防外邪侵袭。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可选择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健身运动,使脾气旺盛,促进血脉流畅。
2.注意调畅情志,避免思虑忧愁伤脾,保持心情舒畅,切忌烦躁郁怒。
3.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饮食有节,以清淡、易消化、富于营养的食物为主。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相关保健知识,如患者泄泻不止,出现口渴、皮肤干燥、弹性下降、尿量减少、高热、心悸、烦躁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水肿是指体内水液潴留,泛溢肌肤引起的以眼睑、头面、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水肿既是一个有独立意义的病证,又是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水肿有阴水、阳水之分,阳水易治,阴水难除,久则反复发作,不易速愈,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有效的治疗和护理调摄对本病十分重要。
西医学中的肾源性水肿、心源性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内分泌失调性水肿等,均可参照本节进行辨证施护。
一、病因病机
水肿一证,其病因有风邪袭表、疮毒内犯、外感水湿、饮食不节、禀赋不足、久病劳倦。形成本病的机理为肺失通调,脾失转输,肾失开阖,三焦气化不利。故水肿是全身气化功能障碍的一种表现,病位在肺、脾、肾三脏,关键在肾。
1.风邪外袭,肺失通调
风邪外袭,肺失宣降,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以致风遏水阻,风水相搏,泛溢肌肤,发为水肿。
2.疮毒内侵,内归脾肺
肌肤因患痈疡疮痍,搔抓破溃或治之不当,未能清解消透,风热湿毒不得外泄而内归脾肺,致使水液代谢失常,溢于肌肤而成水肿。本证多见于青少年。
3.水湿浸渍,脾气受困
冒雨涉水或久居湿地,水湿之气内侵,均可使脾为湿困,失其健运之职,水液不得输布,浸淫肌肤而成水肿。若又外感风邪,风水相搏,发病尤速。
4.湿热内盛,三焦壅滞
湿热久羁,或湿郁化热,中焦脾胃失其升清降浊之功,三焦为之壅滞,水道不通,而成水肿。
5.饮食劳倦,伤及脾胃
饮食不节,过食肥甘,饮酒无度,脾气受损,导致运化失司,水湿停聚不行,泛溢肌肤,而成水肿。
6.房劳过度,内伤肾元
纵欲或生育过多,肾精亏耗,肾气内伐,不能化气行水,使膀胱气化失常,开阖不利,水液内停,形成水肿。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依据
1.水肿先从眼睑或下肢开始,继及四肢、全身。轻者仅眼睑或足胫浮肿,重者全身皆肿,甚则腹大胀满,气喘不能平卧。重者可见尿闭、恶心呕吐、口有秽味、齿衄、甚则头痛、抽搐、神昏谵语等危象。
2.可有乳蛾、心悸、疮毒、紫癜(紫斑)以及久病体虚等史。
(二)病证鉴别
1.鼓胀与水肿
鼓胀的主症是单腹胀大,面色萎黄,腹壁青筋暴露,四肢多不肿,反见瘦削,后期或可伴有轻度肢体浮肿。鼓胀每有肝病病史,是由于肝、脾、肾功能失调,导致气滞、血瘀、水湿聚于腹中。水肿则面色㿠白,从头面或下肢先肿,继则延及全身,严重者伴腹大有水,但无青筋暴露。水肿每有心肾病史,是由于肺、脾、肾三脏气化失调,而导致水液泛滥肌肤。
2.肾病水肿与心病水肿
肾病水肿多先从眼睑、颜面开始,继则延及四肢、周身,可伴有腰部酸重、面色㿠白等症。心病水肿多从下肢足跗开始,而遍及全身,可伴有心悸、胸闷气促、面青唇紫、脉结代等。
三、辨证施护
(一)辨证要点
1.辨阳水与阴水
阳水多为风邪外袭、疮毒内侵、水湿浸渍,致肺不宣降,脾不健运而成。阳水发病较急,每成于数日之间,肿多由面目开始,自上而下,继及全身,肿处皮肤绷急光亮,按之凹陷即起,兼有烦热、口渴、小便赤涩、大便秘结等表、热、实证,一般病程较短。
阴水多为饮食劳倦,先天或后天因素之脾肾亏虚,气化不利所致。阴水发病缓慢,肿多由足踝开始,自下而上,继及全身,肿处皮肤松弛,按之凹陷不易恢复,甚则按之如泥,兼见不烦渴、小便少但不赤涩、大便稀薄、神疲气怯等里、虚、寒证,病程较长。
阴水与阳水可相互转化,阴水感受外邪可出现阳水症状,阳水日久失治则可见阴水表现,阴水亦常兼有风、寒、湿、热、毒、瘀等证,因此水肿以寒热夹杂、虚实互见者为多。
2.辨病位
水肿之病位主要为肺、脾、肾三脏,与心、肝、膀胱、三焦密切相关。病位在肺则咳逆气短,胸胁胀闷。病位在脾则全身眼睑浮肿,身体困重,脘腹胀闷,纳差。病位在肾则面浮身肿,腰以下为甚,并有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症。病位在心则面肢浮肿,心悸怔忡。病位在肝则胸胁胀痛,脘腹痞满,嗳气不舒,爪甲无华。
3.辨外感与内伤
外感者多由风邪外袭引起,除具有水肿主证外尚有外感症状。而内伤者多因内脏亏虚,或反复外感损伤正气所致,而无外感表现。故外感多实,内伤多虚。
(二)证候分型
1.阳水
(1)风水泛滥
1)证候表现 眼睑及颜面浮肿,继则波及四肢和全身,来势迅速,伴发热恶风、肢节酸楚、小便不利等。偏于风热者,伴咽喉红肿疼痛,舌质红,苔黄,脉浮滑数。偏于风寒者,兼恶寒,咳喘,舌苔薄白,脉浮滑或浮紧。
2)护治法则 疏风解表,宣肺行水。
3)治疗代表方 越婢加术汤。
(2)湿毒浸淫
1)证候表现 眼睑浮肿,延及全身,皮肤光亮,尿少色赤,身发疮痍,甚者溃烂,伴恶风发热,舌质红,苔黄,脉浮数或滑数。
2)护治法则 宣肺解毒,利湿消肿。
3)治疗代表方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
(3)水湿浸渍
1)证候表现 全身浮肿,下肢为甚,按之没指,小便短少,身重体倦,胸闷,纳呆,泛恶,腹胀,舌苔白腻,脉沉缓或濡。起病缓,病程较长。
2)护治法则 健脾化湿,通阳利水。
3)治疗代表方 五皮饮合胃苓汤。
(4)湿热壅结
1)证候表现 遍体浮肿,肿势多剧,皮肤绷急光亮,胸脘痞闷,烦热口渴,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腻,脉沉数或濡数。
2)护治法则 清热利湿,疏理气机。
3)治疗代表方 疏凿饮子。
2.阴水
(1)脾阳虚衰
1)证候表现 身肿日久,腰以下肿甚,按之凹陷难复,脘腹胀闷,纳少便溏,小便短少,畏寒肢冷,面色不华,神疲乏力,舌质淡,苔白腻或白滑,脉沉缓或沉弱。
2)护治法则 健脾温阳,利水消肿。
3)治疗代表方 实脾饮。
(2)肾阳衰微
1)证候表现 水肿反复,面浮身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起,畏寒肢冷,腰冷酸痛,甚则心悸喘促,神疲倦怠,面色白或灰滞,尿少,舌淡胖,苔白,脉沉细或沉迟无力。
2)护治法则 温肾助阳,化气行水。
3)治疗代表方 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
(三)护理措施
1.起居护理
保持病室整洁、安静。脾阳不振者,病室应温暖向阳,注意保暖防寒,预防外邪侵袭。急性期和病情严重者应绝对卧床休息,眼睑及头面部水肿较甚者,宜抬高头部。胸腹腔积水者,宜取半坐卧位。下肢肿甚者,应抬高下肢。水肿消退后可适当锻炼,以不疲劳为度。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勤洗澡,勤换衣,勤剪指(趾)甲,穿着宽松柔软透气棉织品,预防肌肤疮痍。注意口腔卫生,饭后清水漱口,及时发现口腔隐患并进行治疗,如龋齿、牙龈炎、口腔溃疡、扁桃体肿大等。
2.病情观察
观察水肿的起始部位、程度、消长规律及小便的色、质、量、次数,记录24小时出入量。定时测腹围、血压、体重。用攻下逐水药后注意观察和记录大便次数。阳虚水泛者,观察有无胸闷、气急等症状,喘促者予半卧位,遵医嘱氧气吸入。瘀水交阻者,尤其要加强24小时出入量的观察。观察神志、呼吸、血压、心律、呕吐等情况,及时发现危重症及变证。若见严重少尿或尿闭、口有尿味、面色萎黄、衄血,甚至惊风抽搐昏迷等,为肝肾衰败、水毒内闭重症。若见小便不通与呕吐并见,为关格重症,应及时报告医师,并配合抢救。
3.饮食护理
水肿患者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于营养、低盐或无盐,戒烟限酒,忌辛辣、海腥等食物,以防水肿复起。严格控制进水量,以“量出为入”为原则,每日进水量=前一天的尿量+500毫升。高热者予流质或半流质。风水泛滥者可食用芹菜饮、冬瓜汤、赤小豆粥等以清热利水。浮肿尿少者可频饮赤小豆汤以利消肿,以尿量增多、肿退为度。湿毒浸淫者可选食豆类、瓜类、菠菜等清热化湿之品。水湿浸渍者宜食健脾利水渗湿、舒筋之品,可食薏苡仁粥、鲤鱼赤豆汤等。尿少、尿黄时多予清凉饮料,如绿豆汤、西瓜汁等,以清热解毒、利水消肿。脾阳不振者忌生冷、烈酒,少食产气食物,如牛奶、豆类、红薯等。肾虚水泛者予补肾利水之品,如黑芝麻、核桃等。
4.情志护理
风水泛滥者来势迅速,患者多有恐惧、忧虑、急躁情绪。应多体贴关心患者,及时做好解释工作,使之病情稳定,配合治疗。水湿浸渍、脾肾阳虚者,起病缓慢、久病不愈,往往对治疗信心不足。应耐心鼓励、劝导患者,避免过度情志刺激而加重病情。指导家属给予患者精神安慰,使之得到家庭和社会的支持。
5.用药护理
疏风利水剂不可久煎,要趁热服下,以助药力。脾阳不振者,中药汤剂宜饭前温服。风水相搏者,中药汤剂宜热服,服后盖被安卧,观察汗出情况。水湿浸渍者,服药时易犯恶欲吐,应少量多次服药或在服药前用生姜片擦舌,以利止呕。攻下逐水汤剂宜浓煎,空腹少量频服,记录大便的量及次数,中病即止。湿热蕴结者可行中药保留灌肠,并以湿热疏利汤剂分治表里,使水气从二便而去,记录药后小便量及大便次数。
6.适宜技术
水肿可选用耳穴法,用王不留行籽贴压肾、输尿管、膀胱穴可利水消肿。湿毒浸淫已有溃疡者可外敷拔毒膏,或新鲜蒲公英、马齿苋、野菊花各等量,洗净捣烂外敷。水湿浸渍者可选用中药洗浴。肾虚水泛、脾阳不振者可艾灸脾俞、肾俞、三阴交、命门、阳陵泉、委中等穴温补肾阳,或采用拔火罐、药熨、热敷、远红外线照射等疗法。泛恶欲呕者可指压内关、合谷等穴以降逆止呕,或在舌上滴生姜汁以助止呕,或行耳穴压豆,选脾、肾、胃等穴。
(四)健康指导
1.生活起居有规律。注意四时气候变化,尤其入冬、初春、感冒流行时节,更应预防外邪侵袭。注意个人卫生,防止疖肿、疮痍而诱发水肿。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可选择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健身运动,以促进血脉流畅,增强体质。
2.饮食宜清淡、富于营养,易消化,忌食海鱼、虾、蟹、辛辣刺激之品。切忌暴饮暴食。
3.善于调节情志,释放不良情绪,培养愉悦心情。精神愉快,则气血和畅,营卫流通,有利于体质的改善。
附:疫病
疫病是指感受疫疠之邪而引起的具有传染性并造成流行的一类疾病(流行性的急性传染病)。《说文解字》曰:“疫,民皆病也。”“疫”作为疾病名称,主要是突出疾病的传染性和流行特点。这类疾病在性质上亦有寒、热、湿、燥的不同,所涉范围较为广泛。本节主要介绍温热疫和湿毒疫。
温热疫是温热疠气引起的急性外感热病,初起即见但热不寒、头身痛、口咽干燥、烦躁、便干等临床表现。疠气致病暴戾,病情险恶,复杂多变,病发沿门阖户,具有强烈的传染性。本病四季皆可见,以春季为多。
西医学中的甲型H1N1流感、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表现为本病特征者,可参照本节辨证施护。
一、病因病机
温热疫的病因为温热疠气。人体感受病邪后,发病与否取决于机体抵御病邪的能力。温热疫病位主要在肺,累及心、肾,气病及血。基本病机为邪气过盛,壮火食气,正气不足。
1.外感温热疠气
温热疠气自口鼻而入,温热疫邪怫郁于里,由里外发,充斥三焦,则见壮热,不恶寒反恶热。疫邪炎上,则见头身痛、目眩。疫邪伤津,清窍失润,则见口渴欲饮、口燥咽干、鼻干、口苦。热扰心神,见烦躁。火热内壅,阻遏气机,见胸膈胀闷、心痛、腹痛、便结、小便短赤。
2.正气不足
若患者劳倦过度,起居失调,或素有肾虚,或房劳太过,正气不足,疫邪可速陷下焦,导致气道不利,出现喘息、气短、纳差、便秘、腹胀或至夜发热等表现。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依据
1.四时皆有,多发于冬春季节。
2.起病急骤,发热,头身酸痛,干咳,随着病情加重出现喘息、气短,纳差,脘腹胀满,或腹泻、烦躁、神昏谵妄等症状。
3.后期邪热伤及气阴,可出现气阴两虚。
4.有本病接触史。
(二)病证鉴别
1.温热疫与感冒
温热疫初起,疫邪扰乱在表,出现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肢体酸痛等症状,须注意与感冒相区别。温热疫来势凶猛,病程迅速进入气分,痰热交阻,邪热过盛,热毒内炽,传入营血或五脏。感冒临床以发热、恶风寒、咽痛、咳嗽为主症,病位一般局限在卫分、气分和肺窍(皮毛、鼻、咽喉),很少传变于营血和五脏。
2.温热疫与风温肺热
风温肺热是外感风热之邪侵袭肺脏所致,虽有发热、恶寒,但以咳嗽较重、痰多为主症,无传染性。温热疫可有咳嗽、咯痰,发病迅速,初起即高热,头痛,全身酸痛,体倦乏力,咳嗽,喘憋,以传染性强、传变较快为辨证要点。
3.温热疫与春温
二者均多发于春夏之际,病初即见发热、口渴等里热证候。春温是温热病邪内伏而发的急性热病,属于温热类温病的范畴,传染性不强。温热疫是温热疠气所致,病发急暴,病情凶险,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和流行性。
三、辨证施护
(一)辨证要点
1.辨有无表邪
温热疫因感受温热疠气之邪,邪由口鼻直行中道,伏郁于里,充斥内迫三焦。故临床辨证首先应辨别有无表邪,温热疫的表证由怫郁于内的疫毒之邪浮越于表而发,故初起可见凛凛恶寒,很快出现但热不恶寒、口渴烦躁等症。
2.辨兼夹病邪
若出现壮热、腹痛、便秘,多为邪热与糟粕结于阳明胃肠。若谵妄发狂,多为疫毒之邪充斥心经,逆乱心神。若出现斑疹、出血,多为邪入血分,迫血动血。若出现发黄,多为瘀热搏结。
(二)证候分型
1.卫气同病
(1)证候表现 发热恶寒,无汗或有汗,头痛项强,肢体酸痛,口渴唇焦,恶心呕吐,腹胀便结,或见精神不振,嗜睡,或烦躁不安,舌边尖红,苔微黄或黄燥,脉浮数或洪数。
(2)护治法则 透表清里。
(3)治疗代表方 增损双解散加减。
2.邪炽阳明
(1)证候表现 壮热口渴,大汗出,舌苔黄燥,脉洪大而数;或身热烦渴,午后热甚,鼻如烟煤,腹满硬痛,通舌变黑起刺,脉数而实。
(2)护治法则 清热生津,或急下存阴。
(3)治疗代表方 白虎汤加减。
3.正气欲脱
(1)证候表现 吐泻不止,目眶凹陷,指纹皱瘪,面色苍白,呼吸短促,声音嘶哑,疲软无力,心烦,口渴引饮,尿少或尿闭,舌质干红,脉细数;或恶寒蜷卧,精神萎靡,呼吸微弱,语声低怯,汗出身凉,四肢厥冷,舌质淡白,脉沉细,甚则细微欲绝。
(2)护治法则 亡阴者益气养阴,生津救逆;亡阳者益气固脱,回阳救逆。
(3)治疗代表方 亡阴者,宜用生脉散加减、大定风珠加减;亡阳者,宜用参附汤加减。
4.余邪留恋,痰瘀滞络
(1)证候表现 身热,口不渴,默默不语,神识不清,或胁下刺痛,或肢体时疼,脉数。
(2)护治法则 化痰祛瘀,透邪通络。
(3)治疗代表方 吴氏三甲散加减。
(三)护理措施
1.起居护理
按传染性疾病管理要求安置病房,执行隔离防护措施,病室温湿度适宜。发热、乏力气短者卧床休息,取舒适体位,防寒保暖,缓解后可适当下床活动。加强皮肤护理,汗出及时擦干,更换汗湿的衣被,忌当风受凉,复感外邪。呼吸困难、喘憋甚至呼吸窘迫者取端坐位,按医嘱予以呼吸机辅助呼吸,按需吸痰,保持呼吸道畅通。注意患者口腔护理,有创机械通气患者防止误吸。卫气同病与邪炽阳明者,室内宜通风凉爽,汗后注意避免当风。正气欲脱者,室内温度稍偏高,并注意保暖。余邪留恋,痰瘀滞络者,宜适度锻炼身体,增强正气,避免过度疲劳。
2.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体温、呼吸、神志、瞳孔、心率、血压、汗出等情况。观察发热的时间及程度,每4小时测量1次体温,必要时随时测量,并做好记录。观察咳嗽及痰液的色、质、量。如患者出现神昏、谵语、烦躁、体温骤降、呼吸短促或微弱、大汗淋漓、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等症状,为阴竭阳脱之危候,应立即报告医师配合抢救。
3.饮食护理
饮食宜清淡、富于营养、易消化,忌辛辣、香燥、油腻、炙煿、海腥发物。卫气同病者宜表里双解,高热时宜进热汤,多饮温开水以助汗出,便秘者以清热润肠通便饮食为佳,可食用白萝卜、蜂蜜汁等。邪炽阳明者,可予半流质或全流质饮食,口渴者予生津止渴的绿豆汤、梨汁、芦根水等。正气欲脱者出现神志障碍或吞咽困难时,根据病情遵医嘱禁食或鼻饲喂服,以补充足够的水分及富于营养的流质,如果汁、米汤、肉汤、菜汤、匀浆膳等。余邪留恋,痰瘀滞络者,宜进食健脾化痰祛瘀的食品,如山楂、荸荠、黄瓜,茯苓、陈皮等,忌肥甘厚味等生湿助火之品。
4.情志护理
瘟疫病势凶险,病程缠绵。患者处于隔离状态,往往引起恐惧、焦虑、烦躁、悲观等不良情绪,因此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理状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进行针对性疏导,消除不良情绪,树立战胜疫病的信心。
5.用药护理
注意观察用药后的病情变化。卫气同病者重点观察服药后出汗与发热的变化,药物降温后半小时复测体温。邪炽阳明者热结肠腑,大便秘结,有消亡阴液之势,宜急下存阴,故应注意药后大便的情况,亦可通过灌肠涤除肠道积滞,达到通肠降温的目的。正气欲脱者病情极其危重,临床当遵医嘱配合选用生脉注射液或参附注射液等静脉缓慢注射或静脉滴注,以固脱为急务。余邪留恋、痰瘀滞络者须注意药后正虚与余邪的轻重。
6.适宜技术
高热不退者,可选耳尖、少商放血,或用刮痧法,从第七颈椎起,沿着督脉由上而下刮至第五腰椎,然后从第一胸椎旁开肋间向外侧斜刮。腹胀痞满、便秘者,可腹部按摩,顺时针手法为泻,逆时针手法为补。恶心呕吐时,可按揉内关穴、合谷穴。
(四)健康教育
1.疫病流行期间,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做好个人防护,外出戴口罩,勤洗手,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2.控制传染源,由于温热疫具有传染性,应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报告、早治疗。与患者有密切接触者,严格按照卫生防疫部门的要求进行隔离观察。
3.适量运动,如散步、太极拳、八段锦等,以提高正气,增强抗病能力。
4.发病期间,保证充足的休息,劳逸结合。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于营养。忌辛辣炙煿之品,戒烟酒。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慎避外邪,防寒保暖,防止疾病复发。
湿毒疫是指湿毒疠气引起的急性外感热病。湿毒疠气从口鼻而入,初起以发热、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部分患者可合并出现鼻塞、流涕,腹泻等症状。其临床病性以“湿”为主,随着发病地域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变化,可夹杂热、毒、寒等地域特征变化。本病起病急骤,传变迅速,发病凶险,死亡率高,具有强烈传染性、流行性。四季皆发病,尤以冬季多见。
西医学中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表现为本病特征者,可参照本节内容进行辨证施护。
一、病因病机
湿毒疫病位在肺与脾,涉及肾、心等脏。肺失宣降,脾失健运,气血津液不能布散。本病为湿毒疠气所致,湿性缠绵,易兼他邪,结合当地特点,可寒化、热化,也可燥化。本病核心病机为湿毒壅肺,证素要点包括“湿、毒、寒、热、闭、虚”。
1.外感湿毒疠气
湿毒疫邪多从口鼻而入,直达膜原,阻遏气机,阳气不能外达,则见畏寒或寒战。湿毒郁久蕴蒸,则见但热不寒。邪热上扰清窍,可见面红、目赤、头痛。热扰营血,则见发斑、出疹。湿热疫毒阻滞经络,可见四肢酸楚沉重。湿热阻遏中焦,脾胃失运,见脘腹满闷胀痛,纳呆,呕吐或呃逆,口臭。湿热疫毒蕴结下焦,泌别失司,则见腹泻或便秘,小便短赤。
2.正气不足
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于调摄,饮食不洁,感受湿热疫毒,疫毒从口鼻而入,首先犯肺,肺卫不和,肺气壅塞,宣降失司。同时邪实日久,或以峻药攻伐,亦会导致正虚。正虚邪实,互为因果,导致病情进一步加重。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依据
1.本病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和流行性,应根据流行特点作为重要诊断依据。
2.曾旅居疫区,发病前14天内与湿毒疫病者有接触史。
3.早期有发热、咳嗽、乏力、舌质淡红、舌苔厚腻等临床表现,少数患者以腹泻、腹胀、便溏等湿困脾胃症状为首发表现。
(二)病证鉴别
1.湿毒疫与湿温
湿温是由湿热病邪所引起的以脾胃病变为中心的急性外感热病,好发于暑夏季节,传染性不强。湿毒疫是以湿毒为典型特点的疫病,好发于冬季,具有强烈的传染性与流行性。
2.湿毒疫与感冒
湿毒疫初起,邪气先犯机体上焦心肺,故出现发热、微恶风寒、咳嗽、咳痰、胸闷等症状,须与感冒区别。感冒临床以发热、恶风寒、咽痛、咳嗽为主症,病位一般局限在卫分、气分和肺窍,很少传变于营血和五脏。湿毒疫发病之初,虽以卫分证或气分证轻症为主,但随着疫毒与湿互结,病情传变迅速,且因湿困往往难以治疗,邪入营血或成瘀,逆传心包,而成为重症。
三、辨证施护
(一)辨证要点
1.辨感邪之轻重
外邪袭表后,据其卫气强弱,感邪有轻有重。轻者以发病初期不发热或低热、乏力、咳嗽、周身酸楚等邪犯上焦心肺症状为主,程度较轻。重者湿毒壅肺、邪入营血或成瘀,逆传心包,可出现神昏、呼吸困难等症状,部分患者迅速出现毒热内陷和内闭外脱证候。
2.辨湿从寒化热化
湿困日久有从阳化热、从阴化寒两种转归。其从热化者,可化燥化火伤阴,深入营血,出现大热烦渴,喘憋气促,神昏谵语,视物昏花,或发斑疹,或吐血、衄血,或四肢抽搐,舌绛,少苔或无苔,甚者内闭外脱而危及生命。其从寒化者,可出现脘痞,或呕恶,便溏,舌质淡或淡红,苔白或白腻,甚则耗伤肾阳,水湿内停,发展为湿胜阳微之重证。
(二)证候分型
1.轻型
(1)寒湿郁肺
1)证候表现 发热,乏力,周身酸痛,咳嗽,咯痰,胸紧憋气,纳呆,恶心呕吐,大便黏腻不爽。舌质淡胖有齿痕或舌淡红,苔白厚腐腻或白腻,脉濡或滑。
2)护治法则 清肺解毒,化湿透邪。
3)治疗代表方 寒湿疫方加减。
(2)湿热蕴肺
1)证候表现 低热或不发热,微恶寒,乏力,头身困重,肌肉酸痛,干咳痰少,咽痛,口干不欲多饮,或伴有胸闷脘痞,无汗或汗出不畅,或见呕恶纳呆,便溏或大便黏滞不爽,舌淡红,苔白厚腻或薄黄,脉滑数或濡。
2)护治法则 清热解毒,宣肺化湿。
3)治疗代表方 甘露消毒丹加减。
2.普通型
(1)湿毒郁肺
1)证候表现 发热,咳嗽痰少,或有黄痰,憋闷气促,腹胀,便秘不畅,舌质黯红,舌体胖,苔黄腻或黄燥,脉弦滑或滑数。
2)护治法则 化湿解毒,辟秽化浊。
3)治疗代表方 宣肺败毒方加减。
(2)寒湿阻肺
1)证候表现 低热,身热不扬,或不发热,干咳,少痰,倦怠乏力,胸闷,脘痞,或呕恶,便溏,舌质淡或淡红,苔白或白腻,脉濡。
2)护治法则 祛寒利湿,健脾和胃,通利三焦。
3)治疗代表方 清肺排毒汤加减。
3.重型
(1)疫毒闭肺
1)证候表现 发热面红,咳嗽,痰黄黏少,或痰中带血,喘憋气促,疲乏倦怠,口干苦黏,恶心纳呆,大便不畅,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2)护治法则 宣肺化湿,活血解毒,益气扶正。
3)治疗代表方 化湿败毒方加减。
(2)气营两燔
1)证候表现 大热烦渴,喘憋气促,神昏谵语,视物昏花,或发斑疹,或吐血、衄血,或四肢抽搐,舌绛,少苔或无苔,脉沉细数,或浮大而数。
2)护治法则 清热泄肺利湿,兼以凉营透气。
3)治疗代表方 清营汤加减。
4.危重型(内闭外脱)
1)证候表现 呼吸困难,动辄气喘或需要机械通气,神昏,烦躁,汗出肢冷,舌紫暗,苔厚腻或燥,脉浮大无根。
2)护治法则 清心开窍,益气固脱,凉血养阴。
3)治疗代表方 参附汤加减,送服苏合香丸或安宫牛黄丸。
5.恢复期
(1)肺脾气虚
1)证候表现 气短,倦怠乏力,纳差呕恶,痞满,大便无力,便溏不爽,舌淡胖,苔白腻,脉弱。
2)护治法则 补肺益脾,扶正祛邪。
3)治疗代表方 清暑益气汤加减。
(2)气阴两虚
1)证候表现 乏力,气短,口干,口渴,心悸,汗多,纳差,低热或不热,干咳少痰,舌干少津,脉细或虚无力。
2)护治法则 益气滋阴,扶正祛邪。
3)治疗代表方 生脉饮合补中益气汤加减。
(三)护理措施
1.起居护理
按传染性疾病管理要求安置病房,严格执行隔离防护措施,病室温湿度适宜。保持病室整洁、空气流通,避免刺激性气味。根据患者喘憋气促程度及伴随症状,取适宜体位,如高枕卧位、半卧位或端坐位,必要时安置床上桌,以利患者休息。鼓励患者缓慢深呼吸,以减缓呼吸困难。指导患者进行缩唇腹式呼吸功能锻炼,指导有效咳嗽及咳痰方法,翻身拍背。嘱患者卧床休息,注意保暖,勿汗出当风,及时更衣。嘱患者保持口腔清洁,做好口腔护理,可用金银花液含漱或中药口腔护理。口腔护理时操作人员加戴面屏。勤巡视,将常用物品置于患者随手可及的地方,注意患者安全,防止跌倒、坠床的发生。
2.病情观察
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喘息气短的程度、持续时间、氧饱和度,评估缺氧的程度。观察咳嗽的性质、程度、持续时间及痰液的量、颜色、性状等。观察心率、血压、呼吸、指氧饱和度、汗出、乏力情况。如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动辄气喘,伴神昏,烦躁,汗出肢冷,舌紫暗,苔厚腻或燥,为内闭外脱之危候,应立即报告医师,并配合抢救。
3.饮食护理
饮食宜清淡、富于营养,忌辛辣、香燥、油腻、炙煿、海腥发物。烹饪以蒸、煮为宜,食物宜软烂,以利于消化吸收。纳呆伴呕恶者,以健脾除湿、开胃易消化食物为宜,应少量多餐,可食用白扁豆粥、小米粥、山药薏米粥、荷叶粥、淮山药芡实薏米汤等。呕恶严重者可在食物中加少许姜汁、柠檬汁。高热者,以清热滋阴之品为宜,以流食或半流食为主,如米汤、粥、面片汤等。发热伴口干喜饮者,宜多饮温开水、新鲜果汁,如鲜芦根水、枇杷汁、梨汁等。发热伴口干不欲饮者,饮食以半流质为宜,如白粥、薏米粥、芡实粥、茯苓粥、赤小豆粥等。疫毒闭肺证者每次进食量不宜过多,可食用杏仁粥、萝卜生姜冰糖饮、冬瓜生姜冰糖饮。内闭外脱证者可予鼻饲饮食,必要时应用肠外营养治疗。肺脾气虚证者以健脾补肺益气食物如陈皮、山药、黄芪、薏苡仁等熬药膳粥或煮水服,气阴两虚证者以益气养阴食物为宜,如蜂蜜炖梨、沙参麦冬汤、莲子百合粥、皮蛋瘦肉粥、西洋参田七炖瘦肉汤等。
4.情志护理
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情绪问题,指导患者了解疫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帮助其树立战胜疫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5.用药护理
注意观察用药后的病情变化。中药汤剂宜温热服。辟秽化浊、宣肺透邪中药宜趁热服,药后加被安卧或啜热稀粥,以助汗出,以遍身微汗为佳,不宜过汗,如大汗不止,应及时报告医师。纳差、腹胀、便秘者应用宣肺通腑类中药时,注意观察大便情况。
6.适宜技术
发热者可采用十宣、耳尖放血疗法。穴位按摩选取列缺、合谷、大椎、风池等穴位。小儿患者,可使用推天河水的退热疗法,刮痧疗法可选择大椎、风池、肺俞、脾俞等穴位。咳嗽者取肺、气管、神门、皮质下、下屏尖等穴行耳穴贴压,穴位贴敷可选择肺俞、定喘、膏肓、膻中、丰隆等穴位。干咳者可选择鱼际、尺泽、孔最等穴位按摩。恢复期可采用拔罐法,以背俞穴为主,如肺俞、膏肓、脾俞、肾俞、大椎等穴位。纳呆腹胀者可摩腹,或按摩合谷、曲池、梁丘、天枢、足三里等穴位,耳穴贴压可选择脾、胃、三焦、胰、胆等穴位。
(四)健康教育
1.出院后建议继续进行必要的隔离管理和健康状况监测,并佩戴口罩。疫病流行期间,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保持室内的空气流通,做好个人防护,外出后及时洗手。
2.控制传染源。湿毒疫具有传染性,应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报告、早治疗。与患者有密切接触者,按照卫生防疫部门的要求进行隔离观察。
3.适量运动,如散步、太极拳、八段锦等,以提高正气,增强抗病能力。随着体力的恢复逐渐增加运动量,避免劳复。
4.发病期间,保证充足的休息,劳逸结合。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于营养。忌辛辣炙煿之品,戒烟酒。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慎避外邪,防寒保暖,防止疾病复发。
思考题
1.辨证施护的原则与方法是什么?
2.同病异护与异病同护的不同点有哪些?
3.表证与里证的评估要点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