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灸法

灸,是灼烧的意思。灸法是借灸火的热力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以达到治病防病目的的一种方法。《本草纲目》说:“艾叶能灸百病。”《医学入门》说:“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都说明了灸法具有独特的疗效。

施灸的材料很多,但以艾叶制成的艾绒为主。艾绒气味芳香、易燃、热力温和,用作灸料,具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祛湿逐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及防病保健的作用。

一、适应范围

灸法主要适用于虚证、寒证。如中焦虚寒性呕吐、腹痛、腹泻,脾肾阳虚、元气暴脱所致的久泄、遗尿、遗精、阳痿、虚脱、休克,气虚下陷所致的脏器下垂,风寒湿痹所致的腰腿痛等。

二、用物准备

治疗盘、艾条或艾炷、火柴、凡士林、棉签、镊子、弯盘、浴巾、屏风,间接灸时备姜片、蒜片、食盐、附子饼等。

三、操作方法

(一)艾炷灸

将艾绒用手搓成圆锥形的艾炷,大小可根据病情而定。燃烧一个艾炷,称作一壮。艾炷灸分为直接灸和间接灸两种。

1.直接灸

直接灸是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施灸的一种方法。根据施灸程度的不同,可分为瘢痕灸和无瘢痕灸。

(1)瘢痕灸(化脓灸) 施灸时,每壮必须燃尽,然后除去灰烬,继续易炷再灸,一般灸7~9壮。此法灸后局部起泡化脓,愈后留有瘢痕,叫瘢痕灸。

(2)无瘢痕灸(无化脓灸) 每壮不必燃尽,当燃剩2/5左右,患者有灼痛感时,即易炷再灸,连灸5~7壮,以局部皮肤充血、红润为度。此法灸后不化脓,不留瘢痕,叫无瘢痕灸。

2.间接灸

间接灸又称隔物灸,即在艾炷与皮肤之间隔上某种药物而施灸的方法。根据不同的病证选用不同的隔物,如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隔附子饼灸。

(1)隔姜灸 是将鲜姜切成直径约2~3cm、厚约0.2~0.3cm的薄片,用粗针在中间刺数孔后,把姜片放于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然后再将艾炷置于姜片上,点燃施灸。待艾炷燃尽后,可换炷再灸。一般要灸完规定的壮数(5~7壮),以皮肤出现红晕而不起泡为度。此法有散寒止痛、温胃止呕等作用。临床常用于因寒而致的呕吐、泄泻、腹痛、风湿痹证等。

(2)隔蒜灸 是将鲜大蒜头切成0.2~0.3cm的薄片,中间用粗针刺数孔后,把蒜片放于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再将艾炷置于蒜片上,点燃施灸。待艾炷燃尽后,可换炷再灸。一般要灸完规定的壮数(5~10壮)。此法有清热解毒、杀虫等作用。故临床常用于肺痨、瘰疬、瘿瘤、初起的肿疡等病证。

(3)隔盐灸 因此法只能用于脐部,故称神阙灸。本法是将纯净干燥的精盐填敷于脐部,使之与脐平,也可在盐上面再放置一薄姜片,上放大艾炷施灸,一般灸5~10壮。因此法有回阳救逆、固脱之功,故需要连续施灸,而不限壮数,以脉起、肢温、证候改善为止。临床多用于治疗急性寒性腹痛、中风脱证、吐泻、痢疾等病证。

(4)隔附子饼灸 是将附子研成粉末用黄酒调和,做成直径约3cm、厚约0.8cm的附子饼,中间用粗针刺数孔后,将其放在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上面再置艾炷施灸。因附子辛温、大热,有温补肾阳等作用,故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命门火衰而致的阳痿、遗精、早泄、疮疡久溃不敛及宫寒不孕等病证。

(二)艾条灸

将艾条一头点燃,距施灸皮肤约2~3cm进行熏灸;或与施灸部不固定距离,而是一上一下活动地施灸,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感。一般灸10~15分钟。艾条灸分为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

1.温和灸

施灸时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施灸部位的腧穴或患处,距离皮肤约2~3cm进行烧灼熏烤,使患者局部皮肤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穴或患处施灸10~15分钟,至局部皮肤出现红晕为度。对于局部知觉减退的患者或昏厥者,操作者要将食、中两指分开后置于施灸部位两侧。通过操作者的手指来测量患者局部受热的温度,以随时调节施灸的距离,掌握施灸的时间,防止烫伤。

2.雀啄灸

施灸时,将艾条的一端点燃,置于施灸部位的皮肤上方,并不固定在一定的距离,而是像鸟雀啄食般,一下一上地施灸,以给施灸的局部一个变量刺激。

3.回旋灸

施灸时,将艾条的一端点燃,虽与施灸的部位皮肤保持一定的距离,但是并不固定在一个点上,而是向左右或上下方向,反复旋转或移动施灸。

上述三种方法对一般应灸的病症都可使用,但是温和灸常用于治疗慢性疾病,而雀啄灸、回旋灸常用于治疗急性疾病。

(三)温针灸

温针灸是针刺与艾灸相结合的一种方法。针刺腧穴得气后,将纯净细软的艾绒捏在针尾上,或把一段2cm左右的艾条插在针尾上,点燃施灸。待艾绒或艾条烧完后除去灰烬,将针取出。

四、注意事项

1.灸时应防止艾火脱落,以免烧伤皮肤和点燃衣服被褥。

2.施灸顺序,临床上一般是先灸上部,后灸下部;先腰背部,后胸腹部;先头身,后四肢。壮数是先少而后多,艾炷是先小而后大。

3.实热证、阴虚发热者,一般不宜用灸法;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也不宜施灸;黏膜附近、颜面、五官和大血管的部位不宜采用瘢痕灸。

4.灸后局部出现微红灼热属正常现象,无须处理。如局部出现水疱,小者可任其自然吸收;大者可用消毒针挑破,放出水液,并以消毒纱布包敷。 vxR56hW/f+AOcAVMC/MQ4fA+bD9N1rgO4ab4ceZvbcsr2mLVknElyT/k7QXrZrU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