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针刺法

针刺法,又名针法、刺法,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利用金属制成的针刺激人体一定的穴位,激发经络之气,以疏通经络、行气活血、调和阴阳、调整脏腑机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防治疾病的目的。临床上常用的针刺法有毫针刺法、皮肤针法、皮内针法、水针法、耳针法、三棱针法等。

一、毫针刺法

(一)适用范围

毫针刺法的应用范围很广,能治疗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科病证,尤其是各种痛证,如头痛、胁痛、胃脘痛、腹痛、腰痛、痛经、牙痛、咽喉肿痛等,治疗效果迅速而显著。

(二)毫针的结构、规格、检修

1.毫针的结构

毫针大多由不锈钢丝制成,也有用金、银或合金制成的。毫针由针尖、针身、针根、针柄、针尾5个部分构成(图7-1)。针身的尖端锋锐部分称为针尖,又称针芒,是刺入穴位的关键部位。针尖与针柄间的主体部分称为针身,又称针体,是刺入穴内的主要部分,针身的长度因针刺深度的不同而有多种规格。针身与针柄的分界部分称为针根,为测量针身长度的极限,也是刺入深度与提插幅度的标志。针根至尾的部分,用金属丝或铜丝缠绕,呈螺旋状或圆筒状,称为针柄,是持针、运针、温针的部位。针柄的末梢部分称为针尾,又名针顶,可作捻转角度的标志。

2.毫针的规格

主要以针身的直径和长度加以区别。临床上以粗细为28~30号(0.32~0.38mm)、长短为1~3寸(25~75mm)者最常用。

3.毫针的检修

针尖不可有钩曲或卷毛,应圆而不钝,尖而不锐,形如松针。针身不可有锈蚀弯曲,应光滑挺直,坚韧而富有弹性。针根与针柄应连接牢固,不能有松动或剥蚀现象。针柄以金属丝缠绕紧密均匀为佳,不可过长或过短。

图7-1 毫针结构图

(三)用物准备

治疗盘,一次性毫针,皮肤消毒液,无菌干棉球,镊子,弯盘,必要时备浴巾、垫枕、屏风等。

(四)操作方法

1.体位

体位以操作者方便取穴、患者舒适、便于留针为原则。临床常用的体位有仰卧位、侧卧位、俯卧位、仰靠坐位、俯伏坐位、侧伏坐位等。

2.进针法

右手称“刺手”,左手称“押手”。

(1)单手进针法 只用刺手将针刺入穴位。以右手拇指、食指夹持针柄,中指指端靠近穴位,指腹抵住针身下端,当拇、食指向下用力时,中指随之屈曲,针尖迅速刺透皮肤。或采用夹持针柄进针法、夹持针身进针法。

(2)双手进针法 是指刺手与押手相互配合将针刺入的方法。

1)指切进针法 以左手拇指或食指的指甲端切按在穴位旁,右手持针,紧靠左手指甲,将针刺入皮肤。多适用于短针的进针,临床最常用(图7-2)。

2)夹持进针法 以左手拇、食二指夹持消毒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将针尖对准所刺穴位,右手捻动针柄,三指同时用力,将针刺入。适用于长针的进针(图7-3)。

3)提捏进针法 以左手拇、食二指将针刺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部的上端将针刺入。适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进针(图7-4)。

4)舒张进针法 以左手拇、食二指将针刺部位的皮肤向两侧撑开绷紧,右手将针从左手拇、食二指的中间刺入。适用于皮肤松弛或有褶皱部位(如腹部)的进针(图7-5)。

图7-2 指切进针法

图7-3 夹持进针法

图7-4 提捏进针法

图7-5 舒张进针法

3.针刺的角度、方向和深度

(1)针刺的角度 是指进针时,针身与所刺部位皮肤表面形成的夹角,主要依腧穴所在部位的解剖特点和治疗要求而定。

1)直刺 针身与皮肤成90°角,垂直刺入,适用于人体大部分腧穴,尤其是肌肉丰厚的腰、臀、腹、四肢部位的腧穴,可深刺或浅刺。

2)斜刺 针身与皮肤成45°角,倾斜刺入,适用于骨骼边缘的腧穴,或内有重要脏器不宜深刺部位的腧穴。

3)横刺 又称平刺或沿皮刺。针身与皮肤成15°角,横向刺入,适用于皮肤特别浅薄部位的腧穴(图7-6)。

图7-6 针刺角度

(2)针刺的方向 是指进针时和进针后针尖所朝的方向,简称针向。一般根据经脉循行方向、腧穴部位特点和欲刺达的组织结构、病变部位等情况而确定。有时为使针感到达病所,可将针尖方向对准病痛部位。顺经而刺为补法,逆经而刺为泻法。

(3)针刺的深度 是指针身刺入腧穴部位的深浅程度。一般以既有针感又不伤及重要脏器为原则。

4.行针与得气

(1)行针 又名“运针”,是指进针后为了使患者产生针刺感应而施行的各种针刺手法。基本手法有以下两种。

1)提插法 提针与插针的结合应用,即针尖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行上下进退的操作方法。

2)捻转法 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用拇指与食指、中指夹持针柄作一前一后、左右交替旋转捻动的动作。

(2)针感 又称“得气”,是指针刺入腧穴后,针刺部位产生的酸、胀、重、麻等感觉,并从局部向一定方向传导,以及操作者针下的沉紧感。

5.补泻手法

补法泛指能鼓舞人体正气,使低下的功能恢复旺盛的方法。泻法泛指能疏泄病邪,使亢进的功能恢复正常的方法。补泻效果的产生主要取决于机体的功能状态、腧穴的特性、针刺的手法。针刺手法是产生补泻作用的主要手段,一般轻刺激量为补,重刺激量为泻,中等刺激量为平补平泻。

(1)补法 进针慢而浅,提插、捻转幅度小,频率慢,用力轻,留针后不捻转,出针后多揉按针孔。多用于虚证。

(2)泻法 进针快而深,提插、捻转幅度大,频率快,用力重,留针时间长,并反复捻转,出针后不揉按针孔。多用于实证。

(3)平补平泻 进针深浅适中,采用均匀的提插、捻转,幅度、频率中等,进针、出针用力均匀。适用于一般患者。

6.留针与出针

(1)留针 使针留置穴内一定时间称留针,目的是加强针刺持续作用和便于继续行针。一般留针时间为10~20分钟。对一些顽固性、疼痛性、痉挛性疾病,须增加留针时间,可延长至1小时至数小时,并间歇予以行针,保持一定刺激量,以增强疗效。

(2)出针 左手持无菌干棉球按住针孔周围皮肤,右手持针柄轻微捻针,缓缓退至皮下,然后迅速拔出。出针后清点针数,防止遗漏,患者稍作休息后再活动。

(五)针刺意外的护理与预防

1.晕针

在针刺过程中,患者出现头晕目眩、面色苍白、胸闷心慌、恶心,甚至四肢厥冷、出冷汗、脉搏微弱或神志昏迷、血压下降、大便失禁等晕厥现象,称为晕针。

(1)原因 晕针多见于初次接受治疗的患者,可因精神紧张,体质虚弱,过度劳累、饥饿,或大汗、大泻、大失血后,或体位不适,或操作者手法过重、刺激量过大而引起。

(2)护理 立即停止针刺,将针迅速取出。患者平卧,头部放低,松开衣带,注意保暖。清醒者给饮温开水或糖水,即可恢复。如已发生晕厥,用指掐或针刺急救穴,如人中、素髎、内关、足三里,灸百会、关元、气海等穴。若症状仍不缓解,可配合其他急救措施。

(3)预防 对初次接受针治者,要做好解释工作,消除其恐惧、紧张心理。正确选取舒适持久的体位,尽量采用卧位,选穴宜少,手法要轻。对劳累、饥饿、大渴的患者,应嘱其休息、进食、饮水后再予针治。针刺过程中,应随时注意观察患者的神色,询问其感觉,有头晕心慌时应停止操作或起针,让患者卧床休息。此外,应注意室内空气流通,消除过冷、过热等因素。

2.滞针

针刺入腧穴后,操作者感觉针下涩滞,捻转、提插、出针均感困难,而患者感觉疼痛的现象,称为滞针。

(1)原因 患者精神紧张,针刺后局部肌肉强烈挛缩,或因行针时捻转过快、角度过大和持续单向捻转等,肌纤维缠绕针身所致。

(2)护理 嘱患者消除紧张,使局部肌肉放松,操作者揉按穴位四周,或弹动针柄。如仍不能放松时,可在附近再刺一针,以宣散气血、缓解痉挛,再将针起出。若因单向捻针而致者,须反向将针捻回。

(3)预防 对精神紧张及初诊者,应先做好解释工作,消除顾虑。进针时应避开肌腱,行针手法宜轻巧,捻转角度不宜过大,避免连续单向捻转。

3.弯针

进针时或将针刺入腧穴后,针身在体内发生弯曲的现象,称为弯针。

(1)原因 进针手法不熟练,用力过猛过快;针下碰到坚硬组织;患者在留针过程中改变了体位;针柄受外力碰撞;滞针处理不当。

(2)护理 发生弯针后,切忌用力捻转、提插。应顺着针弯曲的方向将针慢慢退出,若患者体位改变,则应嘱患者恢复原来的体位,使局部肌肉放松,再行退针。

(3)预防 操作者手法要熟练,指力要轻巧,避免进针过猛、过速。患者的体位要舒适,留针期间不得随意变动体位。针刺部位和针柄不得受外物碰压。

4.断针

针体折断在人体内的现象,称为断针,又称折针。

(1)原因 针具质量差,或针身、针根有剥蚀损伤,术前疏于检查;针刺时将针身全部刺入,行针时强力提插、捻转;留针时患者体位改变;弯针、滞针而未及时正确处理,并强力抽拔;外物碰压。

(2)护理 嘱患者不要惊慌,保持原有体位,以免残端向深层陷入。若断针尚有部分露于皮肤之外,可用镊子或血管钳拔出。若断端与皮肤相平,可轻轻下压周围组织,使针体显露,再拔。若折断部分全部深入皮下,须在X线下定位,手术取出。

(3)预防 针前仔细检查针具,不符合要求者剔除不用;针身不可全部刺入;避免过猛过强的捻转、提插;针刺和留针时患者不能随意更换体位;发生弯针、滞针时应及时处理,不可强行硬拔。

5.血肿

针刺部位出现的皮下出血而引起肿痛的现象,称为血肿。表现为出针后皮肤青紫或肿起,局部疼痛。

(1)原因 针尖弯曲带钩,使皮肉受损,或刺伤血管所致。

(2)护理 若微量的皮下出血而出现小块青紫时,一般不必处理,可自行消退。若局部肿胀疼痛较剧,青紫面积大而且影响活动功能时,可先冷敷止血后,再做热敷,促使瘀血消散吸收。

(3)预防 仔细检查针具,熟悉人体解剖部位,针刺时避开血管;针刺手法不宜过重,切忌强力捣针,并嘱患者不可随便移动体位。出针时立即用消毒干棉球揉按压迫针孔。容易出血的穴位有太阳、百会、合谷等。

6.气胸

针刺时刺伤胸膜及肺脏,使空气进入胸膜腔的异常情况,称为气胸。

(1)原因 凡胸背部或锁骨上窝针刺过深或角度不当,均可能造成创伤性气胸。症状表现为胸闷、胸痛、咳嗽,重则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发绀、晕厥等,处理不当可造成死亡。

(2)护理 发现气胸后应立即报告医生,让患者卧床或半坐卧位休息,配合医生进行对症处理,如吸氧、输液、观察生命体征,必要时行胸腔穿刺抽气。

(3)预防 凡是胸背部或锁骨上窝腧穴均应浅刺或斜刺,切忌刺入过深。

7.大出血

(1)原因 由于腧穴定位不正确,刺入较大动脉,如颈、腹腔、股动脉均可造成大出血。

(2)护理 立即用消毒纱布压迫出血部位,同时报告医生进行抢救,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必要时输液、输血。

(3)预防 进针时避开大血管处。

(六)注意事项

1.患者在饥饿、疲劳、精神高度紧张时不宜立即进行针刺,体弱者(身体瘦弱、气血亏虚)不宜用强刺激。孕妇、妇女行经期尽量不采用针刺法。

2.针刺时尽量取卧位,进针后立即盖好衣被,以防感冒。

3.针刺时严格按无菌技术进行操作,一个穴位使用一枚针,防止交叉感染。

4.针刺时应避开皮肤瘢痕、感染、溃疡、肿瘤部位,有自发出血倾向者不宜针刺。

5.对胸、胁、腰、背脏腑所居之处的腧穴,以及眼区、项部、脊椎部的腧穴应严格掌握进针的深度、角度,以防止事故的发生。

6.针刺过程中应随时观察患者全身状态,有无不良反应。

二、皮肤针法

皮肤针又称“梅花针”“七星针”,是用多支短针组成的,用来叩刺人体一定部位或穴位的一种针具。皮肤针由针盘和针柄组成,针盘下面散嵌着不锈钢短针。根据所嵌不锈钢短针的数目不同,可分别称为梅花针(五支针排成梅花形状)、七星针(七支针排成七星状)、罗汉针(十八支针)等。

(一)适应范围

临床应用于痛证(头痛、胁痛、腰痛、背痛、肋间神经痛、痛经)、近视、视神经萎缩、失眠、高血压、感冒、咳嗽、急性扁桃体炎、慢性胃肠病、斑秃、顽癣等。

(二)用物准备

治疗盘、无菌皮肤针、皮肤消毒液、消毒干棉签、污物筒。

(三)操作方法

1.持针方法

以右手拇指、中指、无名指握住针柄,食指伸直按住针柄中段。

2.叩刺方法

将皮肤消毒后,针头对准叩刺部位,利用腕关节的弹力,使针尖叩刺皮肤后立即弹起,如此反复进行数十次。注意针尖与皮肤必须垂直,弹刺要准确,强度均匀。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刺激部位和刺激强度。

3.叩刺强度

根据患者的体质、年龄、病情、叩刺的部位,采用轻、中、重3种强度。

(1)轻度刺激 用力较小,皮肤仅现潮红、充血,无疼痛感。适用于老弱妇儿、头面部,以及虚证、久病者。

(2)中度刺激 叩打部位皮肤潮红,出现丘疹,患者稍觉疼痛。适用于一般患者和一般部位。

(3)重度刺激 叩打部位皮肤明显潮红,并微出血为度,患者有疼痛感。适用于青壮年,腰、背、肩、臀、大腿等肌肉丰厚部位,实证和新病患者。

(四)注意事项

1.皮肤针应严格消毒或使用一次性皮肤针,局部皮肤在叩刺前后都应用皮肤消毒液消毒。

2.皮肤针必须平齐、无钩毛。

3.叩刺时动作轻捷,针尖垂直向下,以免造成患者疼痛。

4.局部有溃疡、破损、瘢痕者不宜使用本法,急性传染性疾病和急腹症不使用本法。

5.叩刺局部如有出血,用皮肤消毒液消毒,并用无菌纱布包扎止血,防止感染。

三、皮内针法

皮内针法是将特制的小型针具固定于腧穴部位的皮内,作较长时间留针的一种方法,又称“埋针法”。它能给皮肤以弱而长时间的刺激,可调整经络脏腑功能,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皮内针的针具有两种,分别称为麦粒型(又称颗粒型)和图钉型(又称揿钉型,针柄呈环形)皮内针。

(一)适应范围

适用于某些需要久留针的、经常发作的疼痛性疾病和久治不愈的顽固性疾病。如痛证(神经性头痛、牙痛、三叉神经痛、胃痛、胆绞痛、痛经)、神经衰弱、高血压、哮喘、痹证等。

(二)用物准备

治疗盘、无菌皮内针、皮肤消毒液、消毒干棉签、污物筒、胶布、剪刀。

(三)操作方法

常规消毒局部皮肤。

1.麦粒型

用镊子夹住针柄,对准腧穴,沿经络走向横向刺入0.5~0.8cm,用胶布顺着针身进入的方向将留在皮外的针柄固定。

2.图钉型

用镊子夹住针圈,针尖对准腧穴直接揿入,然后将留在皮肤上的环形针柄用胶布固定。也可将针圈贴在小块胶布上,手执胶布直压,揿入所刺穴位。

根据病情决定留针时间的长短,一般留针1~3天,最长可达7天。夏天为防止感染,以1~2天为好。留针期间,可每隔4小时左右用手按压埋针处1~2分钟,以加强刺激,提高疗效。

(四)注意事项

1.埋针部位适宜。关节附近不可埋针,否则活动时会疼痛。胸腹部呼吸时会活动,亦不宜埋针。

2.埋针后,如患者感觉疼痛或妨碍肢体活动,应将针取出,改选穴位重埋。

3.严格无菌技术,埋针后针处不可浸水,夏季埋针时间不应过长,以防感染。

四、水针法

水针法也称穴位注射或穴位封闭,是将水剂药物注入穴位,用以防治疾病的一种疗法。它是将针刺对经络、腧穴的刺激和药物对人体的作用结合在一起而发挥疗效的。

(一)适应范围

凡是针灸治疗的适应证大部分均可采用本法,如痹证、腰腿痛、慢性鼻炎、斑秃等。

(二)用物准备

治疗盘、皮肤消毒液、消毒干棉签、污物筒、药物、注射器。

常用药物:肌注药物均可供水针用。中药常用有当归、红花、复方当归、柴胡、鱼腥草、复方丹参、川芎注射液等;西药有维生素B 1 、B 12 、C、K 3 注射液,25%硫酸镁、0.25%~2%盐酸普鲁卡因、阿托品、利血平、安络血、麻黄素、风湿宁、骨宁注射液等。

(三)操作方法

1.患者取舒适体位,选择适宜的注射器和针头,抽取适量的药液。

2.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穴位,局部消毒后,右手持注射器,对准穴位,快速刺入皮下,然后缓慢进针,提插“得气”后回抽无回血即可将药物注入。急性病、体强者可用较强刺激,推液可快;慢性病、体弱者,宜用较轻刺激,推液宜慢。药液多时,可由深至浅,边推药液边退针,或将注射针向几个方向注射药液。

3.注射剂量根据药物说明书规定的剂量执行。作小剂量注射时,可用原药物剂量的1/5~1/2。一般以穴位部位来定,耳穴可注射0.1mL,头面部可注射0.3~0.5mL,四肢部可注射1~2mL,胸背部可注射0.5~1mL,腰臀部可注射2~5mL。

4.急症患者每日1~2次,慢性病一般每日或隔日1次,6~10次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间可休息3~5日。

(四)注意事项

1.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防止晕针、弯针、滞针等情况的发生。

2.治疗时应向患者说明治疗特点和注射后的正常反应。如注射后局部可能有酸胀感,48小时内局部有轻度不适,有时持续时间较长,但一般不超过1日。

3.注意药物的性能、药理作用、副作用、剂量、有效期、配伍禁忌、过敏反应等。需做过敏试验的药物必须先做皮试后再行穴位注射。副作用大或刺激性强的药物不宜做穴位注射。

4.药液不可注入血管、关节腔、脊髓腔、胸腔内,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5.孕妇的下腹部、腰骶部和合谷、三阴交等禁用,以免流产。年老体弱者选穴宜少,药液剂量酌减。

五、电针法

电针法是在针刺得气后,在针上通以接近人体生物电的微量电流以治疗疾病的方法。此法的优点是能代替人作较长时间的持续运针,节省人力,且能比较客观地控制刺激量,针与电的结合可以提高疗效。但由于刺激量大,能引起肌肉的强烈收缩,应防止晕针、弯针和断针的发生。

(一)适应范围

电针的适应范围基本和毫针刺法相同。

(二)用物准备

电针治疗仪1台,余物同毫针刺法。

(三)操作方法

1.选穴

多选同侧肢体的1~3对穴位为宜。

2.电针方法

针刺入穴位得气后,将输出电位器调至“0”位,将两根导线接在两个针柄上,然后打开电源开关,选好波型,慢慢调高至所需输出电流量。通电时间一般在10~20分钟,用于镇痛则一般在15~45分钟。感觉弱时,可适当加大输出电流量,或暂时断电1~2分钟后再行通电。达到预定时间后,先将输出电位器退至“0”位,然后关闭电源开关,取下导线,最后按一般起针方法将针取出。

3.刺激强度

当调整电流到一定强度时,患者有麻、刺感,这时的电流强度称为“感觉阈”。如电流强度再稍增加,患者会突然产生刺痛感,能引起疼痛感觉的电流强度称为电流的“痛阈”。感觉阈和痛阈因人而异,并且在各种病理状态下差异也较大,故在应用电针过程中,电流强度应以患者能耐受为宜,也可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对电流强度的耐受程度变化做出适当调整。

(四)注意事项

1.电针刺激量较大,需要防止晕针,对于体质虚弱、精神紧张者,尤应注意电流不宜过大。

2.调节电流时,不可突然增强,以防引起肌肉强烈收缩,造成弯针或折针。

3.电针仪器最大输出压在40W以上者,最大输出电流应限制在1mA以内,防止触电。

4.毫针针柄经过温针火烧之后,表面氧化不导电,不宜使用。若使用,输出导线应夹持针体。

5.心脏病患者应避免电流回路通过心脏。尤其是安装心脏起搏器者,应禁止应用电针。在接近延髓、脊髓部位使用电针时,电流量宜小,切勿通电太强,以免发生意外。孕妇慎用电针。

6.使用电针要注意“针刺耐受”现象的发生,所谓“针刺耐受”就是长期多次反复应用电针,机体对电针刺激产生耐受,而使其疗效降低的现象。

7.电针仪在使用前应检查性能是否完好,如电流输出时断时续,须注意导线接触是否良好,应修理后再用。干电池使用一段时间后如输出电流微弱,须更换新电池。 sZapEzJPHzkC+4IIvPZFJuJJhcAZTULzGkyUxKvTF3l4eh9tdBTURcs63ZEa2th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