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五节
中药用药护理

药物治疗是中医治疗疾病最常用的一种手段,医护人员必须掌握给药的途径和方法,使其更好地发挥药物疗效,提高治疗效果。

一、给药护理

(一)中药汤剂煎煮法

汤剂是目前中药临床常用的剂型,正确的煎煮方法是确保疗效的关键。历代医家均非常重视汤剂的煎煮方法。为了保证中药的用药效果,医护人员应指导患者及其家属掌握汤剂的正确煎煮方法。

1.煎药器具

煎药器具以带盖的砂锅、瓷罐为佳。此外,可用搪瓷类、不锈钢、瓦罐、玻璃器皿。煎药忌用铁、铜、铝等金属器具。

2.药物浸泡

煎药前,多数药物宜用冷水浸泡,这有利于药物有效成分的析出。一般以浸泡0.5~1小时为宜,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药物变质。煎药前不可用水洗药。

3.煎药用水

煎药多用饮用水,以洁净澄清、无异味、含矿物质及杂质少为原则,忌用开水煎药。煎药加水要适量,第一煎加水超过药面3~5cm为宜,第二煎加水超过药面2~3cm为宜。也可以每克药加水10mL计算水量,第一煎加全部水量的70%,第二煎加全部水量的30%。水应一次加足,不要中途加水,更不能把药煎干后加水重煎。

4.煎煮火候

火候以先武火后文火为原则,在煎药开始时用武火,至水沸后用小火,保持微沸状态。解表类、清热类及芳香类药物不宜久煎,以防有效成分挥发。滋补类药物宜文火久煎,使有效成分充分溶出。

5.煎药时间

具体见表6-1。

表6-1 煎药时间表

6.特殊煎法

有些中药成分与质地特殊,为保证药物的效果,对煎煮方法和煎煮时间也有特殊要求。

(1)先煎 先煎的目的是增加药物的溶解度,降低药物毒性,充分发挥疗效。

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的矿石类、贝壳类及角、骨、甲类药物等应先煎30分钟左右,再与其他药物同煎。如矿石类药物有生石膏、寒水石、磁石、赭石、海浮石、紫石英等;贝壳类药物有海蛤壳、牡蛎、珍珠母等;角、骨、甲类药物有水牛角、龟甲、鳖甲、穿山甲(猪蹄甲代)、龙骨、鹿角等。

有毒的药物至少先煎30分钟以上才能达到减毒或去毒的目的,如乌头、附子等。

对于芦根、竹茹、糯稻根须、玉米须等,应先将此类药加水煎煮、去渣后,再用此水煎其他药物,称为“煎汤代水”。

(2)后下 后下的药物在其他药物煎煮结束前的5~10分钟放入为宜,其目的是避免有些药物的有效成分在煎煮时间较长时挥发或被破坏,如芳香气薄、有效成分不耐高温的药物薄荷、木香、沉香、藿香、佩兰等。

(3)包煎 包煎指药物装进纱布内再与其他药物同煎。含淀粉黏液质多,易糊化或焦化的药物,如蒲黄、海金沙等;易成糊状的药物,如葶苈子、车前子、紫苏子等药物;质地较轻较细,煎煮时容易飘浮在液面上的药物,如旋覆花、辛夷花、枇杷叶等,含绒毛的药物易刺激咽喉,引起咳嗽、恶心、呕吐。

(4)另炖 另炖也称另煎,目的是避免贵重药物的有效成分被其他药渣吸附而造成浪费,需单独煎服,如人参、西洋参、鹿茸、燕窝等。

(5)烊化 胶质、黏性大和易溶的药物应单独烊化后再与其他药汁兑服,或单独服用。如阿胶、龟甲胶、鹿角胶等。

(6)冲服 一些贵重的药物或挥发性强、不宜水煎的药物,需要先将药物研成粉末,再用开水或煎好的药液冲服。如珍珠粉、琥珀粉、三七粉等。

(7)泡服 某些挥发性较强、易出味的药物不宜煎煮,泡服即可。如番泻叶、胖大海、菊花等。

(8)兑服 一些液体的药物在服用时可以与其他药物的煎汁兑入服用。如竹沥、姜汁、鲜藕汁等。

此外,有些医院使用煎药机器煎药,把中药和水装入煎药机器里自动加热煎药,煎好的药汁直接进入包装机,被灌注到专用的塑料袋内,密封好后发给患者服用。

7.煎煮次数

一般汤剂经水煎两次,70%~80%的有效成分已析出,所以临床一般采用两煎法。

(二)中药给药规则

1.中药的给药途径

传统的中药给药途径主要是内服和外用,如口服的有汤剂、散剂、膏剂、丸剂等,外用的有膏剂、熏剂、栓剂、药条、锭剂等,此外还有注射剂、胶囊剂、气雾剂、膜剂等新剂型。

2.中药的给药时间

给药时间应与人体内部活动的节律相一致。即阳药用于阳长时,阴药用于阴长时,升药用于升时,降药用于降时,根据不同的治疗目的和药物的作用及脏腑的四时特点,选择符合生命节律的给药时间,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

补阳升散的药物,一般应于阳旺气升时服用;补阴沉降的药物,一般应于阴旺气降时服用。根据这一规律,将传统的给药时间划分为两个时区,即清晨至午前,阳旺气升时,服用扶阳益气、温中散寒、行气活血、消肿散结等药物;午后至子夜前,阴旺气降时,服用滋阴补血、收敛固涩、重镇安神、定惊息风、清热解毒等药物。中药的给药时间规则要点如下。

(1)驱虫药、攻下药、峻下逐水药宜清晨空腹服用。

(2)消导药、对胃有刺激的药宜饭后服用。

(3)滋补药、健胃药、制酸药宜饭前服用。

(4)安神药、润肠通便药宜睡前服用。

(5)平喘药、截疟药应在发作前2小时服用。

(6)口含药应不拘时间,多次频服。

(7)止泻药应及时给予、按时再服、泻止停药。

(8)涩精止遗药应早、晚各服一次。

(9)调经药要根据证候,于经前和经期服用不同药物。一般经前宜疏肝理气,经期宜理气活血止痛。

(10)急性病、热性病患者和儿童应及时、多次给药,可2小时一次,必要时采用频服法,使药力持续。

3.中药给药方法

一般丸、片、胶囊、滴丸等可用白开水送服,祛寒药可用姜汤送服,祛风湿药可用黄酒送服,以助药力。膏、散、丹、细丸及某些贵重细料药物不必煎煮,可用白开水或汤药冲服或含服。番泻叶、胖大海等容易出味的药,可用沸水浸泡后代茶饮。对于呕吐患者,其汤药亦应浓煎,少量多次服用;在服药前可先服少量姜汁,亦可先嚼少许生姜片或陈皮,以防止呕吐。对于婴幼儿、病情危重患者,可将药调化后喂服。对于因神志不清、昏迷、破伤风、张口困难、口腔疾患而不能进食者,可用鼻饲法给药。作用峻烈或有毒性的药物,宜先服少量,逐渐增加,有效则止,慎勿过量。

4.中药服药温度

中药服药分为温服、热服和凉服。将煎好的汤剂放温后服用,或将中成药用温开水或温酒、药汁等液体送服的方法称为温服。一般中药多采用温服。温服既可保护脾胃之阳气,亦可减轻某些药物的不良反应。如汤剂放凉后应先加热煮沸,再放温服用,不应只加热到温热不凉就服用。

将煎好的汤剂趁热服下或将中成药用热开水送服的方法称为热服。一般理气剂、活血剂、化瘀剂、解表剂、补益剂均应热服,以提高临床疗效。

将煎好的汤剂放凉后服用或将中成药用凉开水送服的方法称为凉服。一般止血剂、收敛剂、清热剂、解毒剂、祛暑剂均应凉服。

5.中药服药剂量

中药汤剂一般每日1剂,分2~3次服用,以间隔4~6小时为宜。小儿可适当增加次数;病缓者可每日早、晚各服一次;病急者可每隔4小时服一次,使药力持续,以顿挫病势;呕吐患者少量多次服;咽喉肿痛者频频含服。发汗、泻下、催吐服药剂量不必拘泥,中病即止。中成药根据剂型及要求给予相应单位,小儿根据要求和年龄酌情减量。

(三)中药内服法与护理

中药内服法与护理涉及解表类药、泻下类药、温里类药、清热类药、理气活血类药、补益类药、安神类药的服法与护理,具体内容可参见本章中医用药“八法”及护理。

(四)中药外用法与护理

1.膏药的用法与护理

膏药,古称薄贴,又称硬膏。膏药是按处方将药物浸于植物油中煎熬去渣,加入黄丹再煎,凝结后将熬成的药膏摊在布上或纸上而成。

(1)适用范围 膏药具有消肿止痛、活血通络、软坚散结、拔毒透脓、祛腐生新、祛风胜湿等作用,用于外科病证初起、已成、溃后各个阶段。

(2)操作及护理方法 使用前先将膏药四角剪去,清洁局部皮肤,将膏药放在热源上烘烤加温,使药膏软化后再敷贴患处。加温时应注意不宜过热,以免烫伤皮肤。膏药敷贴后,应加以适当固定。使用后,应注意观察皮肤反应,如局部出现丘疹、水疱、红肿或瘙痒异常,应随即取下膏药。除去膏药后,局部可用松节油擦拭干净。

2.药膏的用法与护理

药膏,为药粉与饴糖、蜂蜜、植物油、鲜药汁、酒、醋、凡士林、水等赋形剂调和而成的厚糊状软膏。药膏敷于肌肤,通过皮肤吸收后,可达到行气活血、疏通经络、祛邪外出等目的。

(1)适用范围 具有消瘀止痛、舒筋活血、接骨续筋、温通经络、清热解毒、生肌拔毒的功效。用于痈肿疮疡和跌打损伤各期的瘀血、肿胀、疼痛、骨折等。

(2)操作及护理方法 先清洁局部皮肤,将药膏涂在大小适宜、折叠为4~6层的桑皮纸或纱布上,敷于患处后包扎,关节部位采用“8”字形或螺旋形包扎。一般2~3天换药一次。

3.熏洗疗法与护理

熏洗疗法,是将药物煎汤或用开水冲泡后,趁热进行全身或局部的浸泡、淋洗、熏蒸、湿敷。通过药物加热后的热力、药力的局部刺激,药物通过皮肤的吸收和蒸汽渗透的作用,达到温通经络、活血消肿、祛风除湿、杀虫止痒等目的。

(1)适用范围 熏洗疗法具有疏通经络、消肿止痛、活血化瘀、祛风除湿、杀虫止痒等作用。可用于跌打损伤、肢体关节疼痛和活动不利,以及各类皮肤疾患等,坐浴可用于妇科和肛肠科疾患。

(2)操作及护理方法 按医嘱正确配置好药液,药液温度一般以40~50℃为宜,洗浴时要防止烫伤。洗浴时间为每次30~40分钟,如有必要,可先熏后洗。患者坐浴和全身洗浴时,应注意观察病情,如发现异常,应随时停止洗浴。妇女月经期间,不宜坐浴。除此之外,还可以用熏法进行室内外空气消毒、杀灭蚊虫和某些皮肤病疾患的治疗。

4.熨敷疗法与护理

熨敷疗法,是用药物、药液直接加温,或煎汤敷于局部特定部位或穴位上,利用温热和药物的作用,以达到行气活血、散寒止痛、祛瘀消肿的目的。熨法有药熨法、盐熨法、醋熨法、坎离砂熨法和水熨法等。

(1)适用范围 熨敷疗法具有温通经络、散寒止痛、活血祛瘀等功用,可用于虚寒性脘腹痛、跌打损伤、寒湿痹痛、癃闭、泄泻、腹水等。

(2)操作及护理方法 按医嘱备好熨敷所需用品,如准备好热水袋、热熨袋或将药物加热装入袋中等。熨敷温度要适宜,一般不可超过70℃。将热熨袋放置于需热熨部位,时间为30~60分钟,温度不足时可加温复用。熨敷期间注意随时听取患者对热感的反应,观察局部情况,以免烫伤皮肤,必要时可随时停止热敷。阳热实证患者不宜使用熨敷法。

5.掺药疗法与护理

掺药疗法,是将药物制成极细粉末掺布于膏药或油膏上,或直接撒布于病变部位。

(1)适用范围 掺药疗法具有祛腐生新、清热止痛、生肌收口、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用于疮疡创面、皮肤溃烂或湿疹、口腔黏膜炎症或溃疡等。

(2)操作及护理方法 消毒创面后,将药粉均匀撒布于创面上,用消毒纱布或油膏纱布覆盖,一般1~2天换药一次。祛腐拔毒药末有时会刺激创面引起疼痛,应告知患者,以便取得合作。

6.吹药疗法与护理

吹药疗法,是将药物制成精细粉末,利用喷药管,将药粉喷撒于病灶的一种外治法。

(1)适用范围 主要用于掺药法难以达到的部位,如咽喉、口腔、耳、鼻等处的炎症、溃疡等。

(2)操作及护理方法 准备好药末和喷药管。吹口腔、咽喉时,嘱患者洗漱口腔,端坐于靠背椅上,头向后仰,张口屏气,查清部位,用压舌板压住舌根,手持吹药器,将适量药物均匀吹入患处。吹药完毕后,令患者闭口,半小时内勿饮水、进食,一般每日可吹2~4次。向咽喉部吹药时,气流压力不能过大,以防药末直接吹入气管引起呛咳。小儿禁用玻璃管作为吹药工具,以防咬碎损伤口腔。吹耳、鼻时,应先拭净鼻腔和耳道,观察好病变部位,用吹药器将药末吹至患处。

7.鲜药捣敷法与护理

鲜药捣敷法,是将某些具有治疗作用的新鲜植物药洗净、捣碎,直接敷于患处,利用植物药浆汁中的有效成分达到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收敛止血等目的。

(1)适用范围 一切外科阳证,如红肿热痛、创伤表面浅表出血、皮肤瘙痒、虫蛇咬伤等。常用的鲜药有蒲公英、紫花地丁、马齿苋、仙人掌、七叶一枝花、野菊花叶等。

(2)操作及护理方法 将鲜药放入容器内捣碎或用手揉碎,直接敷于患处,如条件允许应给予固定包扎。使用时应注意洗净药物,清洁局部皮肤,防止感染。

二、中医用药“八法”及护理

中医治法包括治疗大法和具体治法。治疗大法在临床用药中具有普遍性和指导性,属于共性,如中医用药“八法”;具体治法在临床用药中具有具体性和针对性,属于个性,如辛温解表法、滋补肝肾法等。“八法”通常是指汗法、吐法、下法、和法、温法、清法、消法、补法。这八种方法临床上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配合使用。在运用“八法”时,护理方法十分重要。

(一)汗法及护理

汗法,又称解表法,是通过开泄腠理、调畅营卫、宣发肺气等作用,使在表的外感六淫之邪随汗出而解的一种治法。汗法主要适用于治疗外感六淫之邪的表证。此外,疮疡初期、麻疹将透未透、头面部及上肢浮肿等,也可用汗法。由于病性有寒热之分,体质有强弱不同,所以汗法又分为辛温解表和辛凉解表两大类型,以及汗法与补法等其他治疗方法的结合。汗法的护理要点如下。

1.服药时宜热服,服药后,卧床加盖衣被休息,并饮热稀粥或热饮,以助药力发汗。

2.发汗应以遍身微汗为宜,即汗出邪去为度。如果汗出不彻,则病邪不解;汗出太过,则耗气伤津,甚至阳随汗泄而呈亡阳之变。

3.发汗要因时、因人、因地而宜,暑天炎热,发汗宜轻;冬令严寒,发汗宜重;体虚者,发汗宜缓;体实者,发汗宜峻。汗出过多时,应及时用干毛巾或热毛巾擦干,注意避风寒。

4.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酸性和生冷食物。

5.服用解表发汗药时,应禁用或慎用解热镇痛的西药,如复方阿司匹林等,以防汗出过多而伤阴。

6.如果患者大汗不止,易致伤阴耗阳,应及时报告医师,采取相应措施。

7.凡淋家、疮家、亡血家及剧烈吐下之后均禁用汗法。

(二)吐法与护理

吐法,又称催吐法,是通过涌吐,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等部位的痰涎、宿食或毒物等从口中吐出的一种治法。吐法适用于病位居上、病势急暴、内蓄实邪等证,如中风痰壅、宿食壅阻胃脘、毒物尚在胃中等。此外,痰涎壅盛的癫狂等,也可用吐法治疗。吐法易伤胃气,体虚气弱、妇人新产、孕妇等禁用或慎用吐法。吐法的护理要点如下。

1.药物采取二次分服,服第一次已吐者,需与医生联系,决定是否继续服第二次。

2.服药后不吐者,可用压舌板、小勺、手指等刺激咽喉部,以助其呕吐。卧床患者应将其头偏向一侧,避免呕吐物误入呼吸道。

3.呕吐不止者,根据催吐药的种类可分别用下列方法处理:服巴豆吐泻不止者,可用冷稀粥解之;服藜芦呕吐不止者,可用葱白汤解之;误服其他有毒物而呕吐不止者,可用甘草、贯众、绿豆煎汤解之。

4.对于严重呕吐者,应观察其脉象、血压、神志及呕吐物的色、量、质等,并做记录。必要时与医生联系,按医嘱给予静脉输液,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5.对幼儿、年老体弱者、心脏病患者、高血压患者、孕妇应慎用或忌用吐法。

6.呕吐后不要立即进食,稍后可予清淡、易消化的素食。忌食生冷、肥甘厚味或黏腻之品。

(三)下法与护理

下法,又称泻下法,是通过荡涤肠胃,通利大便,泻出肠胃中的积滞、积水、瘀血,使停留在肠胃的宿食、燥屎、冷积、瘀血、结痰、停水等从下窍而出的一种治法。下法适用于邪在肠胃而燥屎内结,或热结旁流及停痰留饮、瘀血积水等邪正俱实证。由于病性有寒热虚实之分,病邪有兼夹,所以下法有寒下、温下、润下、逐下、攻补兼施的区别,运用下法时必须辨证准确、用药精当。下法的护理要点如下。

1.运用下法时,应严格区分寒热虚实,分清标本缓急,防止滥用误用药物。如表里无实热者及孕妇忌服寒下药,服药期间不能同时服用辛燥、滋补药。

2.妇女经期、孕期及脾胃虚弱者等禁用或慎用下法。

3.使用下法,应中病即止,不可久服。

4.润下药宜饭前空腹时服用。

5.服药后有轻微腹痛是正常现象,待通便后腹痛会自然消失。

6.服药后要注意观察病情及生命体征变化,观察排泄物的性质、量、次数等变化。若患者因泻下太过出现虚脱,应及时报告医生,配合抢救。

7.服药期间,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硬固、油腻、辛辣食物及饮酒等,多吃水果和蔬菜。

(四)和法与护理

和法,又称和解法,是运用具有疏泄与和解作用的药物,使在半表半里的邪气得以解除,使失和的脏腑、阴阳、表里得以恢复协调的一种治法,适用于邪犯少阳、肝脾不和、寒热错杂、表里同病等证。和法的护理要点如下。

1.服用和解少阳的药物期间,应忌食萝卜。

2.服用调和肝脾药物期间,应加强情志护理,使患者心情舒畅。

3.用药期间,饮食宜清淡,忌食油腻及辛辣之品。

4.对于病邪在表、未入少阳,或邪已入里的实证及虚寒证等,应忌用或慎用和法。

(五)温法与护理

温法,又称祛寒法、温阳法,是运用具有温热散寒作用的药物,通过温里祛寒以治疗里寒证的一种治法。温法适用于寒邪直中脏腑、寒饮内停、阳气衰微等证。由于里寒证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往往阳虚与寒邪并存,所以温法又常与补法配合运用。温法的护理要点如下。

1.使用温法时,要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如素体火旺或阴虚失血者,用药剂量宜轻,且中病即止;酷暑之季或南方温热之域,用药宜轻;若严寒冬季或素体阳虚者,用药剂量适当增加。

2.使用温中祛寒药治疗久病体虚者,由于药力缓、见效时间长,应嘱患者坚持服药。

3.服用温经散寒药者应注意保暖,切忌受凉。

4.使用回阳救逆药治疗阳气衰微、阴寒内盛或昏迷患者时,可通过鼻饲给药,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5.服药时出现咽喉疼痛、舌红、咽干等,为虚火上炎,应及时停药。

6.服药期间应注意保暖,宜进温热饮食,忌食生冷寒凉、厚腻之品。

(六)清法与护理

清法,又称清热法,是运用具有清热、泻火、解毒、凉血等作用的药物,以清除里热之邪的一种治法。清法适用于里热证、火证、热毒证、血热证以及虚热证等里热病证。热证容易伤津耗气,使用清法时常配伍生津、益气之品。真寒假热、虚阳上越、脾胃虚寒等证者及孕妇禁用或慎用清法。清法的护理要点如下。

1.服药期间,应注意观察病情变化,热邪清除后应及时停药,以免久服损伤脾胃。

2.服药宜温服或凉服。

3.服药后应注意休息,调畅情志,以助药力。

4.服药期间,饮食宜清淡,忌食黏腻厚味。注意多饮水。

(七)消法与护理

消法,又称消导法,是运用具有消散或破消作用的药物,通过消食导滞、行气活血、化痰利水,以及驱虫的方法,使气、血、痰、食、水、虫等所结成的有形邪实得以消散的一种治法。消法适用于饮食停滞、气滞血瘀、水湿内停、痰饮不化等证。年老体弱者、脾胃虚弱者、孕妇等禁用或慎用消法。消法的护理要点如下。

1.服药期间,注意观察大便次数、性状等。如出现泻下如注或伤津脱液等表现,应立刻停药,并报告医生及时救治。

2.消食药不可与补益药、收敛药同服,以免降低药效。

3.服药期间,饮食宜清淡,忌过饱。

(八)补法与护理

补法,又称补益法,是运用具有补养作用的药物,恢复人体正气的一种治法。补法适用于各种虚证。补法的具体内容很多,一般有补气、补血、补阴、补阳等。运用补法要防止“闭门留寇”“虚不受补”及滥用补药等。补法的护理要点如下。

1.服药期间,应注意观察血红蛋白、体重等情况变化。

2.补益药宜饭前空腹服用。如遇外感,应停服补益药。

3.补益药见效缓慢、用药时间长,应坚持服药。

4.服药期间,饮食宜选用与补益药相适宜的药膳,忌食辛辣、油腻、生冷之品。

5.服药期间应忌食萝卜和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以减缓排泄、增加吸收。

6.真实假虚证、脾胃虚弱者等禁用或慎用补法。

以上中医用药“八法”是根据八纲辨证及药物的主要作用归纳总结的,随着医疗实践的发展,除吐法极少使用外,实际上临床使用已超出“八法”,内容十分丰富。 eG1AXL0XVBH+In75Qh1Rul3Id8rrIKHDeZ9XbSXKd2sR0NGuec7v3TGRkUPByBd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