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情志护理

情志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简称七情或五志。中医学非常重视精神因素在发病及治疗中的作用,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了情志护理的一些原则和具体方法。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应设法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忧虑、愤怒等情志因素刺激,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一、情志护理的原则

1.诚挚体贴,全面照顾

由于角色、环境改变,患者的情志状态和行为不同于正常人,常常产生焦虑、紧张、寂寞、悲观、抑郁、依赖性增强、猜疑心加重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运用多学科的知识来处理患者的心理反应,了解患者日常生活、对自己疾病的看法、存在的思想问题、家庭角色关系、人际交往等情况,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和蔼、诚恳的态度,同情、关怀的心情,协助患者适应新的社会角色。同时,还要注意病室内外环境的美化、饮食的照顾、睡眠的调节、社会支持系统的保障,从而使患者产生安全感和稳定、乐观的情绪,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使脏腑、气血功能恢复正常,促使疾病痊愈。

2.因人施护,有的放矢

《灵枢·寿夭刚柔》指出:“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强有弱,有短有长,有阴有阳。”患者由于家庭、职业、年龄、经济条件、知识经验、生活阅历、性格的不同,所患疾病及病程长短的不同,其情志状态也不同。如性格开朗乐观之人,心胸宽广,遇事心气平静而自安,故不易为病;性格抑郁之人,心胸狭窄,感情脆弱,情绪易激动,易酿成疾患。女性感情细腻而脆弱,多易忧郁、悲哀而致病;男性感情粗犷豪放,易狂喜、大怒而致病。因此,在情志护理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个性特征采用不同方法,耐心细致地正面引导,宜以情动人,同时因人而异、有的放矢,减轻患者心理压力。

3.乐观豁达,怡情养性

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养性》中指出:“夫养性者,欲所习以成性,性自为善……性既自善,内外百病自然不生,祸乱灾害,亦无由作,此养性之大经也。”修身养性,保持心情舒畅,能使机体神安气顺、心清形静、气血调和、脏腑功能平衡协调,从而有益于健康。对患者而言,不管其病情如何,乐观豁达的心情均可以促进疾病的康复。

4.避免刺激,稳定情绪

人患病时对噪声比较敏感,某些体质虚弱或患心悸、癫狂等症的患者,听到轻微的声响就会坐立不安,心惊肉跳,影响睡眠与休息。安静的环境则能使患者心情愉快、身体舒适、睡眠充足、饮食增加,有利于疾病的康复。因此护理人员在说话、行动与工作时应特别注意“四轻”,提醒探视者保持情绪稳定、言语平和,避免给患者带来各种不良刺激。

二、情志护理的方法

情志护理的方法多种多样,可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方法,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一)说理开导法

说理开导法是指通过正面的说理,使患者认识到情志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从而使患者能自觉地调和情志,积极配合治疗,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帮助患者从各种不正常的心态中解脱出来,以加速康复的过程。说理开导要因人而异,有的放矢,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喻之以例,明之以法,及时地解除患者对病情的各种疑惑,使其消除疑问,丢掉思想包袱,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对患者出现的焦虑、沮丧、恐惧、愤怒等情绪,护理人员应适时地“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便,开之以其所苦”,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调整情绪,从而达到治愈情志疾患的目的。

(二)释疑解惑法

释疑解惑法是指根据患者存在的心理疑虑,通过一定的方法解除患者对事物的误解、疑惑,去掉思想包袱,恢复健康。患者常常易对疾病、治疗产生各种各样的疑惑或猜测,或小病疑大,或轻病疑重,或久病疑死,最终疑虑成疾。护理人员应仔细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通过破疑释误、阐明真情、分析本质,解除患者的心理负担,使患者从迷惑中解脱出来。

(三)移情易性法

移情易性法,又称转移法,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措施改变患者的情绪和注意力,以解脱不良情绪的方法。移情是指排遣情思,使思想焦点转移至他处,或改变内心思恋的指向性,使其转移到另外的事物上,就是注意力转移。易性是指改易心志,包括改变其错误认识、不良生活习惯,或使不良的情绪适度宣泄。移情的方法很多,应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特点、局部环境和条件等采取不同措施。常用方法有言语诱导法、琴棋书画法、运动法、升华超脱法。

(四)发泄解郁法

郁即郁结,主要指忧郁、悲伤等使人不愉快的消极情绪;发泄即宣泄。发泄解郁法是指通过发泄、哭诉等方式,将忧郁、悲伤等不良情绪宣泄出来,达到释情开怀、摆脱苦恼、身心舒畅、恢复心理平衡的目的。古人云:“神者,伸也,人神好伸而恶郁,郁者伤神,为害非浅。”“郁者发之。”对于确有悲郁之情的患者,不要压抑其情感,应引导其向医护人员哭诉苦衷,使悲郁之情得以发泄舒展,则气机调畅,但哭泣不宜过久、过重,以免伤身。常用方法有挥泪痛哭法、倾诉苦衷法、“模拟”发泄法等。

(五)以情胜情法

以情胜情法又称情志制约法,是指有意识地采用一种情志抑制另一种情志,达到淡化甚至消除不良情志,以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的一种情志护理方法。五行模式的以情胜情法是中医学独特的情志治疗护理方法,为历代医家所运用。中医名家张子和比较具体地指出:“悲可以治怒,以怆恻苦楚之言感之;喜可以治悲,以谑浪亵狎之言娱之;恐可以治喜,以恐惧死亡之言怖之;怒可以治思,以污辱欺罔之言触之;思可以治恐,以虑彼志此之言夺之。”在运用“以情胜情”方法时,要掌握患者对情感刺激的敏感程度,选择适当的方法,避免太过。常用方法有激怒疗法、喜乐疗法、悲哀疗法、惊恐疗法、思虑疗法等。

(六)暗示疗法

暗示疗法指医护人员运用语言、情绪、行为、举止等给患者以暗示,从而使患者解除精神负担,相信疾病可以治愈,增强其战胜疾病信心的治疗及护理方法。暗示作用不仅能影响人的心理与行为,且能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如《三国演义》中“望梅止渴”的故事,即是暗示疗法的典型例证。暗示治疗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①患者的受暗示性是各不相同的,应区别对待;②施治前要取得患者充分的信任与合作;③每一次施治过程应尽量取得成功,如不成功,则会动摇患者的信心,影响患者对施治者的信任。

(七)顺情从欲法

顺情从欲法是指顺从患者的意志、情绪,满足患者的心身需要,用以治疗情欲不遂所致病证的一种心理疗法。“意念未遂,所求不得”是导致形神疾病的常见原因或诱发因素。张景岳说:“若思虑不解而致病者,非得情舒愿遂,多难取效。”对于患者心理上的欲望,在护理中应注意分析对待,若其诉求是合理的,条件又允许,应尽力满足其所求,如创造条件以改变其环境,或对其想法表示同情、理解和支持等。但对那些不切实际的想法、欲望,自然不能一味地迁就和纵容,而应当善意、诚恳地采用说服教育等方法处理。

三、预防七情致病的方法

西医学认为,精神乐观可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是一种强大的“抗体”。患病之后若能保持乐观的情绪,有利于疾病尽快康复,所以预防情志致病,要做到保持情绪乐观,避免七情过激。

(一)清静养神

静,主要指心静,具体指心无邪思杂念、心态平静。神是生命活动的主宰,它统御精气,是生命存亡的根本和关键。清静养神,是指采取各种措施使精神保持淡泊宁静的状态,不为七情六欲所干扰。我国历代医家均认为神气清静,五脏安和,则可健康长寿。患病之人对于情志刺激尤为敏感,调摄精神就更为重要。只有将“静”融于人的日常生活中,做到精神内守,心平气和,精气才能日见充实,形体亦可随之健壮,从而达到《黄帝内经》所说的“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境界。清静养神的方法很多,精神内守、意守是清净养神的主要方法。要树立清静为本的思想,不过分劳耗心神,乐观随和,做到静神不用,劳神有度,用神不躁。此外,还要努力减少外界环境对神气的不良刺激,创造清静养神的有利条件。

(二)养性修身

古人把道德和性格修养作为养生的一项重要内容,认为养生和养德是密不可分的,甚至把养性和养德列为摄生首务。养德可以养气、养神,有利于神定心静,气血调和,精神饱满,形体健壮,使“形与神俱”,从而健康长寿。道德和性格良好的人,待人宽厚,性格豁达,志向高远,对生活充满希望和乐趣。他们一般均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精神状态,能较好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如道德低下、个性狭隘,则常常会用神不当。

(三)怡情快志

经常保持积极、乐观、愉快、舒畅的心情是情志养生的重要方法。善于摄生的人会创造健康的精神生活,在工作、学习和劳动之余往往有自己习惯的赋闲消遣方式,如游行于田园山水之间、往来于长幼亲朋之中、沉浸于欢歌笑语、闲情于琴棋书画、安心于居家操持等,从而得到精神满足和充分的休息与调整。

(四)平和七情

1.以理胜情

即考虑问题要符合客观规律,能用理性克服情志上的冲动,使情志活动保持在适度状态而不过激,思虑有度,喜怒有节。

2.以耐养性

即有良好的涵养,遇事能够忍耐而不急躁、愤怒,日常生活中能淡泊名利、淡忘烦恼。

3.以静制动

神静则宁,情动则乱,应倡导清静少欲,避免大喜大怒,常保平和心情。静神之法如练气功、书法、绘画等,皆能怡神静心。

4.以宣消郁

消除悲哀忧伤的最佳方法,就是及时用各种方法宣泄情绪,以免气机郁遏而生疾患。宣泄的方法很多,如向亲朋好友倾诉、用个人喜欢的方法发泄情绪、避免寂寞独处等。

5.思虑有度

思虑过度可致心脾损伤。对于力所不及、智所不能之事,不要空怀想象、过于追求,以免导致疾病的发生。用心思虑的时间不宜太长,工作1~2小时后应适当活动,以解除持续思虑后的紧张和疲劳。平常应坚持体育锻炼,晚间不宜熬夜太过,要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

6.慎避惊恐

惊恐对人体的危害极大。过度的惊恐可致气机紊乱、心神受损、肾气不固。要有意识地锻炼自己,培养勇敢坚强的性格,以预防惊恐致病。此外,还应避免接触易导致惊恐的因素和环境。 yOvrhKoMw74RnY7eISJ1xO5oTw4W9HP/aCqquv1MdAMsUtitDu6zPd6NGAYOcPF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