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饮食护理

饮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合理的饮食是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得以濡养的源泉,饮食不当可使人体正气虚弱,抵抗力下降,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黄帝内经》曰:“谷盛气盛,谷虚气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饮食护理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根据患者病情需要给予适宜的饮食,以预防或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一、饮食护理的基本原则

(一)饮食有节,适时定量

饮食要适时、定量,不可过饥过饱,更不能暴饮暴食。过饥造成机体营养来源不足,影响健康。过饱则加重胃肠负担,影响消化和吸收。食无定时,或忍饥不食,会扰乱胃肠消化的正常节律,使脾胃功能失调、消化能力减弱,影响营养的吸收和输送。

(二)合理膳食,不可偏嗜

食物有四气五味,各有归经,饮食偏嗜可导致人体脏腑阴阳失调而发生多种疾病。如过食肥甘厚味可助湿生痰、化热,或致疮疡等症;过食生冷会损伤脾胃之阳气,致寒湿内生,发生腹痛泄泻等脾胃寒证;偏食辛辣,可使胃肠积热,在上则口腔破溃,牙龈出血,在下则大便干燥或有痔核。因此,患者的饮食应清淡、多样化、粗细相宜、寒热相适、质量兼顾、素荤搭配、比例适当、营养全面。忌肥甘厚味,嗜食偏好。

(三)重视脾胃,注意卫生

在饮食护理中,要重视对脾胃功能的调理,不能片面追求营养摄入、强进荤腥油腻之品,以免加重脾胃负担,导致病邪滞留,加重病势。还应注意食物宜新鲜,忌生冷、不洁食物,进食环境要整洁宁静,指导患者饭前洗手、饭后漱口,不能食后即睡,饭后要避免做剧烈运动,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四)辨证施食,相因相宜

在饮食护理中,应根据病因、病位、病性及患者的年龄、体质、气候及地域等因素,结合食物的性味归经选择食物,遵循“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调护原则,注意不同疾病的饮食宜忌,做到因证、因时、因地和因人施食。如体胖者多痰湿,饮食宜清淡,多食蔬菜、瓜果,忌食肥甘厚腻、助湿生痰之品;老年人脾胃功能虚弱,运化无力,宜食清淡、温热熟软之品,忌食生冷、黏硬、不易消化之品。

二、食物的性味和功效

(一)食物的性味

1.四性

四性是指食物具有的寒、热、温、凉四种属性,习称“四气”,加上不寒不热的平性,又可称为“五性”。如寒性和凉性的食物,具有清热、泻火甚至解毒的作用;热性和温性的食物,具有温里、祛寒、助阳的作用。食物的属性一般可以通过其功效来反映。平性食物作用比较缓和,无明显偏性。

(1)寒性食物 性味苦寒、甘寒,具有滋阴、清热、泻火、凉血或解毒的功效,可用于热证。常见寒性食物有绿豆、苦瓜、冬瓜、茄子、西瓜、香蕉、白菜、海带、葫芦、莴笋、荸荠、柠檬、黑鱼、芦荟等。寒性食物易损伤阳气,故阳气不足、脾胃虚弱者应慎用。

(2)热性食物 性味甘温、辛热,具有温中祛寒、益火通阳的功效,适用于寒证,如脾胃虚寒、腹痛、泄泻等症。常见热性食物有辣椒、胡椒、桂皮、高良姜、白酒等。热性食物多辛香燥烈,容易助火伤津,热病、阴虚火旺者应忌用。

(3)温性食物 性味甘温,具有温中、散寒、通阳、补气的功效,适用于阳气虚弱的虚寒证或实寒证较轻者。常见温性食物有羊肉、鸡肉、牛肉、狗肉、鲢鱼、鳙鱼、蚕蛹、扁豆、葱白、生姜、大蒜、韭菜、桂圆肉、荔枝、橘子、南瓜、红糖、咖啡等。这类食物比热性食物平和,但仍有一定的助火、伤津、耗液的功效,热证、阴虚火旺者应慎用或忌用。

(4)凉性食物 性味甘凉,具有清热、养阴的功效,适用于热性病证初期、疮疡、痢疾等。常见凉性食物有小麦、大麦、鸭蛋、豆腐、莲子、黄瓜、梨、菠菜、薏苡仁、绿茶等。凉性食物比寒性食物平和,但久用损伤阳气,阳虚、脾气虚损者应慎用。

(5)平性食物 性味甘平,这类食物的性味较平和,为日常生活的基本饮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灵活选用。常见平性食物有玉米、红薯、胡萝卜、牛奶、猪肉、鸽肉、蚕豆、赤小豆、鲫鱼、鲤鱼、山药、莲肉、香菇、黑木耳等。

2.五味

食物的“五味”,是指食物具有辛、甘(淡)、酸、苦、咸五种味道,其中还包括淡味和涩味。食物的五味不同,具有的药效作用也不相同。《素问·脏气法时论》指出:“辛、酸、甘、苦、咸,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缓,或急,或坚,或软,四时五脏,病随五味所宜也。”食物性味不同,对五脏的功效也不同。《素问·宣明五气》记载:“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谓五入。”说明酸、辛、苦、咸、甘五味分别对五脏产生特定的联系和亲和功效。

(1)辛味 具有能散能行的特点,即具有行气、行血、散风寒、散风热的作用。如萝卜、洋葱行气,黑木耳行血,生姜散风寒。

(2)甘味 具有能补能缓的特点,即补虚和中、缓急止痛。如糯米、红枣可治疗脾胃虚寒的胃痛。

(3)苦味 具有能泄能燥的特点,即泻热、清热、通泄、燥湿。如苦瓜具有清热、明目、解毒的功效。

(4)酸味 具有能收能涩的特点,即收敛固涩。如乌梅涩肠止泻。

(5)咸味 具有能下能软的特点,即软坚、散结、泻下。用于治疗热结、痰核、瘰疬等病证,如海带软坚。

(6)淡味 具有渗利水湿的特点。如薏苡仁、冬瓜利水渗湿。

(二)食物的功效

食物的功效是对食物的预防、治疗和保健等作用与疗效的直接概括,是食物治疗疾病的主要依据。食物的功效是由其自身固有偏性(性能),如“性”“味”“归经”“升降浮沉”等特性决定的。临床可有针对性地选用具有不同功效的食物来祛除病邪。

三、食物的分类

一般习惯将食物分成五大类:一是谷类及薯类,包括米、面、杂粮等;二是动物类,包括肉、禽、鱼、蛋、奶及奶制品等;三是豆类及其制品,包括大豆及其他干豆类;四是蔬菜水果类,包括鲜豆、根茎、叶菜、茄果等;五是纯能量类,包括动植物油、淀粉、食用糖、酒类等。此外,食物也可按形态与加工方式分为米饭、粥食、汤羹、菜肴、饮料、酒剂、散剂、蜜饯、糖果、膏类等;或按食物功效分为补益正气(具有营养保健作用)和祛除邪气(具有治疗作用)两大类。本书按食物的功效分类介绍部分常用食物。

(一)具有营养保健作用的食物

1.润肤养颜类

黄精、甲鱼、枸杞子、薏苡仁、肉皮等。

2.延年益寿类

人参、黄芪、白术、山药、鳖、鱼、瘦肉、苹果、贝类、芝麻、花生、蜂王浆、茶等。

3.美发乌发类

何首乌、当归、熟地、黑芝麻、黑豆、核桃肉、葵花籽、大麦、葛根、海藻、动物肝肾等。

4.强身健体类

小麦、糯米、排骨、瘦肉等。

5.增加免疫力类

冬虫夏草、山楂、大蒜、芦荟、生姜、香菇、蜂胶、薏苡仁等。

6.增强记忆力类

蛋黄、芝麻、核桃、黄花菜、蘑菇、大豆、牛奶、鱼、卷心菜、木耳等。

(二)具有治疗作用的食物

1.辛温解表类

生姜、大蒜、胡椒等。

2.辛凉解表类

杨桃、薄荷等。

3.化痰类

海藻、海带、紫菜、萝卜等。

4.止咳平喘类

白果、杏仁、冬瓜仁、橘、梨、萝卜等。

5.清热解毒类

西瓜、冬瓜、黄瓜、苦瓜、绿豆、扁豆、乌梅等。

6.利水类

西瓜皮、冬瓜皮、绿豆、赤豆、玉米须、葫芦、鲤鱼、黑鱼等。

7.祛风湿类

薏苡仁、鳝鱼、樱桃、乌梢蛇等。

8.润肠通便类

核桃仁、芝麻、松子、香蕉、蜂蜜等。

9.行气类

佛手、玫瑰花等。

10.止血类

花生衣、黄花菜、木耳、莲蓬、藕等。

11.活血类

山楂、茄子、酒、醋等。

12.安神类

莲子、酸枣、百合、荔枝、龙眼、山药、鹌鹑、牡蛎肉等。

13.涩肠止泻类

大蒜、马齿苋可用于热性泄泻;焦山楂、焦麦芽、焦谷芽、炒陈皮等用于伤食泻;薏苡仁、莲子、炒山药用于脾虚泄泻。

14.驱虫类

槟榔、榧子、乌梅、南瓜子、椰子、胡萝卜等。

15.降脂、降压类

荞麦、燕麦、小米、玉米、冬瓜、丝瓜、菠菜、西红柿、油菜、苋菜、海藻、紫菜、山楂、黑木耳、香菇、大蒜、洋葱、茶叶、荷叶、莲心、芹菜、荸荠、海蜇、蜂蜜、豆类等。

16.生奶类

鲫鱼、猪蹄、鱼头、生南瓜子等。

17.降糖止渴类

玉米、猪胰、鳝鱼、泥鳅、鲜贝、甲鱼、绿豆、丝瓜、冬瓜、苦瓜、南瓜、山药、豌豆、茭白、乌梅、马齿苋、新鲜绿叶蔬菜等。

18.消炎类

大蒜、菠菜根、马齿苋、冬瓜子、油菜、山慈菇等。

19.防癌抗癌类

玉米、白薯、番木瓜、动物血、薏苡仁、葡萄、山楂、无花果、猕猴桃、黄瓜、芦笋、萝卜、番茄、大蒜、百合、银耳、黑木耳、海参、海带、扇贝、牡蛎、牛奶、粥油等。

(三)常用药膳食品

1.药膳概述

药膳是在中医学、烹饪学和营养学理论的指导下,严格按药膳配方,将中药与某些具有药用价值的食物相配伍,采用我国独特的饮食烹调技术制作而成的具有一定色、香、味、形、效的美味食品。换而言之,药膳即药材与食材相配伍而做成的美食。一份好的药膳既对人体的养生防病具有积极作用,又能激起人们的食欲,给人以余味无穷的魅力。

2.药膳的分类

药膳根据食品的形态、制作方法、作用的不同,分为以下几类。

(1)按食品形态分类 流体类(包括汁类、饮类、汤类、酒类、羹类)、半流体类(包括膏类、粥类、糊类、粉散类)、固体类(包括饭食类、糖果类)。

(2)按制作方法分类 炖类、焖类、煨类、蒸类、煮类、熬类、炒类、熘类、卤类、烧类、炸类。

(3)按功用分类 养生保健延寿类、美容美发类、祛邪治病类、疾病康复类等。

3.常用药膳食品举例

(1)补阳药膳 山药薏苡仁杞子芡实粥。

原料:山药、薏苡仁各50g,枸杞子、芡实各20g。

制法:将上四味洗净放锅内,加水适量,用文火炖成稠粥即可。

功效:益气健脾,补肾摄精。

(2)补阴药膳 百合粥。

原料:鲜百合50g或干百合30g,粳米100g,冰糖或白糖适量。

制法:粳米洗净放锅内,加水适量,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煮至半熟,将鲜百合洗净放入锅内同煮成粥,加糖即可。

功效:润肺,养阴,止咳。

(3)补气药膳 黄芪炖鸡。

原料:生黄芪30g,母鸡1只,佐料适量。

制法:母鸡去毛及内脏,洗净,将黄芪放入母鸡腹中,置锅中加水及姜葱、大蒜、盐等佐料炖煮至鸡烂熟即可。

功效:补肺益气,健脾养胃。

(4)补血药膳 补血饭。

原料:黄芪10g,当归5g,红枣10个,龙眼肉10g,白扁豆20g,粳米100g,红糖适量。

制法:黄芪、当归先煎取汁,红枣洗净去核,龙眼肉、白扁豆洗净。先将白扁豆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煮至半熟,加入粳米、红枣、龙眼肉、红糖,再加入黄芪、当归煎煮成的汁,拌匀,用文火煮至成粥。

功效:益气补血。

(5)除痰浊药膳 白果炖鸡。

原料:乌骨雌鸡1只,白果仁15g,莲肉15g,江米15g,胡椒3g。

制法:将白果仁、莲肉、江米、胡椒末放入洗净的乌鸡腹中,用小火煮至鸡烂熟。

功效:益脾肺,除痰浊。

(6)祛瘀通络药膳 当归红花酒。

原料:当归20g,红花50g,葡萄酒500mL。

制法:当归切片,与红花一起放入葡萄酒中浸泡10天即可。

功效:养血活血,祛瘀通络。

(7)疏肝解郁药膳 三花茶。

原料:玫瑰花7朵,代代花3朵,绿梅花3朵。

制法:将上三花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即可。

功效:行气和血,疏肝解郁。

(8)健脾化湿药膳 薏苡仁二豆粥。

原料:薏苡仁、赤小豆、绿豆各50g。

制法:将上三味洗净入锅,加适量水,小火煮至成粥即可。

功效:健脾化湿。

四、饮食宜忌

饮食宜忌,俗称忌口、食忌。临床上许多疾病难愈或愈而复发,往往与不注意饮食宜忌有关。《金匮要略》指出:“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相害,若得宜则益体,害则成疾。”因此,饮食调护中强调饮食宜忌是十分必要的。

(一)疾病饮食宜忌

1.饮食宜忌与疾病的关系

病证的饮食宜忌是根据病证的寒热虚实、阴阳偏盛,结合食物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及归经等特性来确定的。食物的性味、功效等应与疾病的属性相适应,否则会影响治疗结果。如热证患者忌辛辣、醇酒、炙烤等热性食物;阳虚者忌寒凉,宜温补类食物;阳虚者忌温热,宜淡薄滋润类食物。另外,中医学将能引起旧疾复发、新病加重的食物称为“发物”。如腥、膻、辛辣等食物,为风热证、痰热证、斑疹疮疡患者所忌。

2.常见病证的饮食宜忌

(1)阳虚病证 阳虚证多元阳不足,宜食用性味甘温的温补之品。忌食生冷或寒凉饮食,以免进一步损伤阳气。阳虚证往往消化功能欠佳,补充营养应循序渐进,忌暴饮暴食。常用补阳食物有羊肉、花椒、虾、牛鞭、黄鳝、韭菜、冬虫夏草、蛤蚧、胡桃仁等。常用温补食物有鸡肉、猪肚、带鱼、海参、粳米、糯米、高粱、洋葱、大蒜、生姜、酒、饴糖、刀豆、扁豆、香菜、大枣、杨梅、杏子、栗子、樱桃、龙眼等。

(2)阴虚病证 阴虚证多真阴不足,宜滋阴与清热兼顾,选用填精、养血、滋阴的食物,兼顾理气健脾。忌油腻厚味、辛辣食物,以防燥热损伤阴液。常用补阴食物有猪肉、鸭蛋、鸭肉、龟甲胶、鳖甲胶、小麦、番茄、银耳、木耳、芝麻、桑椹、苹果、百合、玉竹、枸杞、酸枣仁、豆浆等。性平或偏凉的食物有小米、大麦、鲤鱼、螃蟹、鳗鱼、田螺、梨、柿子、香蕉、甜菜、椰子、甘蔗、西瓜、丝瓜、冬瓜、苦瓜、菠菜、芹菜、茄子、竹笋等。

(3)气虚病证 气虚证多与肺、脾、心、肾虚损有关,食疗应以分别补其脏虚为原则,因“气之根在肾”,补气时可酌情加枸杞子、桑椹、蜂蜜等益肾填精之品。补气类食品易致气机壅滞,影响食欲,可配伍少许行气之品如陈皮、砂仁等,忌寒湿、油腻、厚味食物。常用补气食物有鸡肉、猪肚、鹅肉、鹌鹑、牛肉、兔肉、鲈鱼、青鱼、泥鳅、粳米、扁豆、山药、无花果、马铃薯、大枣、栗子、冰糖等。

(4)血虚病证 多食含铁食物,选择优质蛋白,摄入适量维生素,禁食油腻厚味及油炸香燥之物。常用补血食物有乌骨鸡、鸭血、动物肝脏、猪心、猪蹄、鲍鱼、驴肉、阿胶、菠菜、淡菜、荔枝、龙眼肉、花生、红糖等。

(5)脾胃病证 脾胃病证包括胃脘痛、呕吐、泄泻、便秘等,系脾胃运化失常所致。日常饮食应以清淡、细软、易消化、富于营养的食物为主。宜进蔬菜、瘦肉、鸡蛋、鱼类等,忌生冷、煎炸、硬固、刺激性食品,忌土豆、黄豆、白薯等易胀气食物。脾胃寒凉者宜食温性食品;胃热者忌辛辣;胃酸过多者应避免食用刺激胃液分泌的食物,如浓茶、咖啡、巧克力、辣椒等;胃酸缺乏,可于饭后食少许醋或山楂片;消化道出血者应进食无渣流质,如牛奶、米汤;腹泻者以少油半流质或软饭为宜,忌食生冷瓜果等寒凉滑润食物;呕吐剧者应暂禁食,好转后再进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逐渐恢复软食、普食,切忌饱食。

(6)肝胆病证 黄疸、腹胀等病证常与肝的疏泄功能失常有关。饮食宜清淡、营养丰富,多食蛋、奶、鱼、瘦肉及豆制品,忌食油腻生冷、辛辣食物。急性期以素食为宜,多食新鲜水果。肝硬化腹水者应予低盐或无盐饮食,肝性脑病(肝昏迷)患者应控制动物蛋白的摄入量。

(7)肺脏病证 饮食宜清淡,多食水果,供给多种维生素、无机盐,以利于机体代谢功能的修复,补充咳嗽或发热所消耗的能量,忌食辛辣、油腻、甜黏类食物,禁烟酒及海腥发物。咳嗽痰黄可选枇杷、梨等清热化痰之品;痰白清稀者避免食用生冷瓜果;痰中带血宜食藕片、藕汁等以清热止血;久病肺阴虚者可选食百合、银耳、甲鱼等滋阴补肺之品;哮喘患者常与过敏有关,应禁食发物类。

(8)心脏病证 饮食宜清淡、低盐,多食富含维生素B、维生素C及豆制品类食物。食盐应控制在每日6g之内。烹饪用油应以植物油为主,如玉米油、菜籽油。忌高脂、高胆固醇类食物,如猪油、动物内脏,忌食烟酒、浓茶、咖啡及辛辣刺激之品。

(9)肾脏病证 以水肿、消渴、淋浊、遗精等为主症。饮食宜清淡、富于营养,可多食动物性补养类食物。水肿者应低盐或无盐饮食,可食用冬瓜、赤小豆以利尿消肿。肾虚者可选用牛、羊、狗肉及蛋类,肾衰患者应补而有节,主要节制米、豆类食品,宜食优质低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食物,适当限制钠、钾为原则,食用鱼肉时以蒸煮、做汤为宜。

(10)外感病证 与外感风邪有关,以发热为主,如感冒、中暑、痢疾等。宜清淡饮食,如面条、米粥、新鲜蔬菜、水果等,忌食腥腻、酸涩之品,如肥肉、鱼虾、食醋等,以防外邪内陷入里,变生他证。

(11)疮疡皮肤病 宜清淡饮食,多食蔬菜、水果,忌虾、蟹、猪头肉等荤腥发物。

(二)服药饮食宜忌

《调疾饮食辨》中说:“患者饮食,藉以滋养胃气,宣行药力,故饮食得宜足为药饵之助,失宜则反与药饵为仇。”服药期间有些食物对所服之药有不良的影响,应忌服。

1.一般忌食

服药期间,忌食生冷、黏腻、肉、酒、酪、腥臭等不易消化及有特殊刺激性的食物。

2.特殊忌口

某些药物有特殊忌口,如甘草、黄连、桔梗、乌梅忌猪肉,薄荷忌鳖肉,茯苓忌醋,鳖鱼忌苋菜,天冬忌鲤鱼,白术忌大蒜、桃、李,人参忌山楂、萝卜、茶叶,土茯苓忌茶,半夏忌羊肉、羊血、饴糖,厚朴忌豆类,丹皮忌蒜、芫荽等。

(三)食物搭配宜忌

1.有些食物搭配有利健康

根据中医五行学说,有些食物相宜,可以搭配一起进食,如“当归生姜羊肉汤”中,温补气血的羊肉、补血止痛的当归与温中散寒的姜配伍,可增强补虚散寒止痛之功,同时还可以去除羊肉的腥膻味;薏苡仁粥中添加红枣,可防止薏苡仁清热利湿过偏之性。

2.有些食物搭配削弱食疗效果

某些食物搭配不当会削弱食疗效果,要尽量避免。如吃羊肉、狗肉之类温补气血的食物,不应同时吃绿豆、鲜萝卜、西瓜等,否则会减弱前者的温补作用。有些食物合用可能产生不良作用,如柿子忌茶、白薯忌鸡蛋、葱忌蜂蜜。

饮食宜忌不是绝对的,要针对具体病情具体分析,还要注意个体差异,有些饮食经调制或配制后可改变其性质而改变其宜忌,因此要灵活掌握。 qRAXLV8Gqb89/Gzk5gcV4siwPQq3K4r1vfILYkkvVmL8hI3qUUW2KlKg/ZO+Rvy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