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病情观察

病情观察是指医护人员在临床工作中运用四诊方法及医疗仪器设备收集患者的病情资料,并结合病史和现状作出综合判断的过程。病情观察是护理人员的基本职责,也是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它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及时、准确地观察病情可为诊断、治疗、护理疾病提供依据,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一、病情观察的目的及要求

(一)病情观察的目的

1.为制定护理计划提供依据

疾病发生后,可对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并产生不同的反应,这些反应以一定的形式表现于外,即症状和体征。护理人员观察疾病的临床表现并进行综合分析,为确立护理诊断和制定护理计划提供科学依据。

2.判断疾病的转归及预后

通过病情观察,可判断疾病的转归和预后。原有症状减轻说明病情好转,反之为加重。在原有症状基础上出现新的症状,说明病情加重或恶化。病情变化幅度大,常为恶化之兆。舌苔、脉象由异常趋向正常,表示病情好转,反之则为加重。精神状态和食欲常是病情变化的重要标志。精力充沛表明病情较轻。食欲好,说明“胃气”和顺,病情较轻。病重患者渐知饥能食,多表明“胃气”来复,病将向愈。

3.及早发现危重症或并发症

多数危重症或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都有一个由轻到重的过程,有些可能还有先兆,通过严密的病情观察可及时发现,及早采取措施,挽回逆势。如高热患者突然出现体温骤降、面色苍白、大汗淋漓、脉微欲绝等表现,为亡阳证候,应及时向医生报告,配合救治,及时采取措施。

4.了解治疗效果和用药反应

中药用药后常出现各种反应,如服解表药后遍身微汗出,为表解之象;服攻下剂后腹泻,表明疗效明显。但应注意用药后有无出现各种不良反应。如大汗淋漓,会使患者气随汗脱;泻下不止,会伤津耗气。此外,还应仔细观察药物的过敏反应和毒性反应。

(二)病情观察的要求

1.观察内容重点明确

护理人员应熟悉患者的病情和当前治疗护理的要求,有重点、有目的地对疾病的证候进行观察。如对于郁证患者应重点观察情绪变化,对于肺痈患者应重点观察咳嗽的性质与痰液的色、质、量等变化。

2.观察方法科学有效

病情观察方法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病情的判断及治疗护理的效果,护理人员应掌握病情观察的各种方法,及时、准确地了解病情的变化。如脉搏短绌患者应由两名护理人员同时听心率和脉率。

3.结果记录客观真实

对观察结果要及时进行细致、准确的记录。能用计量表示的要记录具体数值,如体温、尿量等。对不能量化的症状和体征,描述要客观、真实,如以踡卧不动、辗转难寐、呻吟呼号等准确记录疼痛患者的症状及体征。

二、病情观察的原则与方法

(一)病情观察的原则

1.运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病情观察

护理人员应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以整体观和审证求因为原则,通过望、闻、问、切等手段,收集患者病情资料,及时、准确、细致地进行病情观察,掌握疾病变化规律,为辨证施护提供依据。

2.掌握证候传变规律

(1)了解脏腑虚实变化 人体各脏腑均有一定的生理功能且相互联系。只有了解脏腑的虚实变化,才能掌握证候传变规律,这是指导病情观察的重要依据。

(2)观察经络传变反应 人体通过经络的联系和沟通,成为以五脏为中心的有机整体,人体发生病变时,经络就可能成为传递病邪和反映病候的途径。内脏病变会出现体表特定部位或相应官窍的症状。如肝气郁结常见两胁、少腹胀痛。

(二)病情观察的方法

1.运用四诊方法观察病情

望、闻、问、切是中医收集临床病情资料的基本方法。护理人员运用四诊的方法,有目的地对患者进行病情观察和分析,并收集病情资料,从而为正确进行辨证施护提供依据。

2.运用辨证方法分析病情

通过四诊所获得的病情资料,运用相应的辨证方法进行分析,进而判断病性、病位,明确证型,为辨证施护提供依据。

3.及时评估修改护理计划

在进行病情观察时,根据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及时观察评估患者不同阶段治疗与护理后的效果,以验证所制定的护理计划是否正确,是否应该进行补充和修改,使护理计划的实施能够符合病情变化的规律。

三、病情观察的内容

(一)一般状况

一般状况包括神、面色、形体姿态、声音、气味、头面、颈项、五官、四肢、齿、咽喉、皮肤、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睡眠、饮食、体重等。这些资料虽然简单易取,但对疾病的治疗和预后有较大的指导意义。在病情观察中,这些项目常被列为常规项目。

(二)主要症状与体征

主要症状和体征的变化常常能反映病情好转或恶化。所以病情观察的重点是围绕主要症状和体征进行观察。对症状体征的观察和描述要准确、客观。

(三)舌象与脉象

1.舌象

舌象与脉象是病情观察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医病情观察的特色之一。舌象能迅速、客观地反映正气的盛衰、病邪的深浅、邪气的性质、病情的进展,是判断疾病转归和预后的重要依据。脉象是窥视体内功能变化的窗口,可以判断疾病的病位与预后。所以在病情观察时,必须注意舌脉合参。

2.脉象

脉象能反映全身脏腑功能、气血、阴阳的生理病理信息,可为辨证施护提供重要依据。通过诊脉可以了解病位的深浅、疾病的性质、脏腑功能的强弱,推断疾病的发展与转归,为治疗、护理指明方向。如浮脉主表,沉脉主里,迟脉多主寒证,数脉多主热证,洪脉多为邪实,脉细数多主正虚,芤脉见于失血,脉微欲绝为阳气衰微等。如久病脉见缓和,是胃气渐复、病退向愈之象。在观察时,要注意病、脉、证合参。在一般情况下,病、脉、证是相符的,但也能可出现不相符的特殊情况。

(四)各种排泄物

通过观察排泄物如大小便、呕吐物、痰液、汗液,妇女经带等的形、色、量、质的变化,可以了解脏腑的病变和邪气的性质。

(五)药物效果与反应

药物治疗是临床最常用的治疗方法,护理人员应注意观察其疗效及副作用。如使用峻下剂时观察有无虚脱等情况,使用甘遂、芫花时观察有无腹痛、腹泻等胃肠道刺激症状。

(六)情志变化

异常的情绪变化可直接损伤脏腑而致病或加重病情,反之,各种疾病也会引起相应的情绪变化。如大怒会引起脑卒中的发生,脑卒中患者久卧病床也会引起抑郁、焦虑等情绪改变。因此护理人员应及时了解患者的精神状态及情绪变化。 bLnvlmskulvLCfrMvtRLzPHPi9D5VSn8/n6ocX9WAkVYtxnCRg3YqDLqDvdctPN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