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学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探索和研究中国传统的颐养身心、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理论和方法,并用这种理论和方法指导人们开展保健活动的实用科学。中医养生活动具有顺应自然、形神共养、辨证施养、动静结合等特点。
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培养、补养、护养之意。养生就是根据生命发展规律,采取颐养生命、延年益寿的方法所进行的各种保健活动,常通过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慎房事、适寒温等方法实现。
养生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内篇,其“养生主”一篇专论养生。《素问·上古天真论》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其中的“道”,即指养生之道。
中医养生学是从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来的科学,是数千年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一种独特的保健方法。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中医养生理论以“天人相应”“形神合一”的整体观为出发点,诠释人体生命活动与自然、社会的关系。强调人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协调,强调人体气化升降,以及身心协调一致,认为人体的精、气、神是养生保健的核心,养生之道必须“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起居有常”。
养生保健伴随每个人的一生,人在未病之时、患病之际、病愈之后,都有养生的必要。因此,养生学的适应范围非常广泛。此外,养生保健必须注重整体协调,寓养生于日常生活之中,衣、食、住、行、坐、卧之间,其突出特点之一是和谐适度,使人体阴阳平衡,守其中正,保其冲和,则可健康长寿。
人类的健康长寿不是靠一朝一夕、一功一法的摄养就能实现的,而是要针对人体的各个方面,采取多种调养方法,持之以恒地进行审因施养,才能达到目的。因此,中医养生学强调从自然环境到衣食住行,从兴趣爱好到精神卫生,从药膳强身到运动保健等,进行全面的、综合的防病保健。
人类的生活时刻受到自然界的影响,历代养生家均主张养生要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如,结合年龄,注重社会特殊人群的养生;顺应自然,讲究季节养生;重视环境与健康的关系,强调环境养生等。
中医养生学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养生原则,用以指导养生实践。
五脏间的协调,是通过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生克制化的关系来实现的。有生有制,则可保持一种动态平衡,保证生理活动的顺利进行。
脏腑协调在生理上的重要意义决定了其在养生中的作用。从养生角度而言,协调脏腑是通过一系列养生手段和措施来实现的。协调的含义大致有二:一是强化脏腑的协同作用,增强机体的活力;二是纠偏,脏腑间偶有失和时,及时予以调整,以纠正其偏差。如四时养生中强调春养肝、夏养心、长夏养脾、秋养肺、冬养肾;精神养生中强调情志舒畅,避免五志过极伤及五脏;饮食养生中强调五味调和,不可过偏等等,都是遵循协调脏腑这一指导原则而具体实施的。
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经络通畅,气血川流不息,营运于全身,从而养脏腑、生气血、布津液、传糟粕、调精神,以确保生命活动顺利进行。因此经络以通为用,经络通畅与生命活动息息相关。一旦经络阻滞,则影响脏腑协调,气血运行亦受阻。《素问·调经论》曰:“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畅通经络作为养生的指导原则,被应用于各种养生方法之中。畅通经络的养生活动有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等。
机体各种生理功能都需要神的调节,神极易耗伤而受损,因而养神显得尤为重要。《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指出:“神太用则劳,其藏在心,静以养之。”所谓静以养之,主要是指静神不思、养而不用,即便用神,也要防止用神太过。静则百虑不思,神不过用,身心清静有助于神气潜藏内守。反之,神气过用、躁动往往容易耗伤,影响身体健康。《素问·上古天真论》曰:“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强调了清静养神的养生保健意义。
清静养神是以养神为目的,以清静为大法。只有清静,神气方可内守。清静养神原则的运用归纳起来有三:一是以清静为本,无忧无虑,静神而不用;二是少思少虑,用神而有度;三是常乐观,和喜怒,无邪念妄想,用神而勿躁。如调摄精神诸法中的少私寡欲,情志调节,静逸养生而养性恬情;四时养生中的顺四时而养五脏,起居养生中的慎起居、调睡眠等等,均有清静养神的内容。
养精是养生中十分重要的内容。《类经》指出:“善养生者,必宝其精,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身健则病少,神气坚强,老而益壮,皆本乎精也。”葆精还在于保养肾精,也即狭义的“精”。男女生殖之精是人体先天之本,不宜过分遗泄,如果纵情泄欲,会使精液枯竭,真气耗散而未老先衰。节欲葆精必须抓住两个关键环节。其一为节欲,节欲可防止阴精过分泄漏,保持精液充盛,有利于身心健康。在中医养生方法中,如房事保健、气功、导引等,均为节欲葆精的具体措施,亦是养生原则的具体体现。其二是葆精,此指广义的“精”,精禀于先天,养于水谷而藏于五脏,若后天充盛,五脏安和,则精自然得养,故葆精即是通过养五脏以不使其过伤,调情志以不使其过极,忌劳伤以不使其过耗,达到养精葆精的目的。
养气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保养元气,二是调畅气机。元气充足,则生命有活力,气机通畅,则机体健康。保养正气,首先是顺四时、慎起居,如果人体能顺应四时变化,则可使阳气得到保护,不致耗伤,即《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载:“苍天之气清静,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故四时养生、起居保健诸法,均以保养元气为主。保养正气,多以培补后天、固护先天为核心。饮食营养以培补后天脾胃,使水谷精微充盛,以供养气。而节欲固精,避免劳伤,则是固护先天元气的重要措施。先天、后天充足,则正气得养。
此外,调情志可以避免正气耗伤,省言语可使气不过散,都是保养正气的措施。调畅气机多以调息为主,还有导引、健身术及针灸诸法,均可舒活筋骨、激发经气、畅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有机体,养生须树立整体观念,关注生命活动的各个环节,综合调养。其内容主要有顺四时、慎起居、调饮食、戒色欲、调情志、动形体,以及针灸、推拿、药物养生等方面内容。避风寒就是顺四时以养生,使机体内外功能协调;节劳逸就是指慎起居、防劳伤以养生,使脏腑协调;戒色欲、正思虑、薄滋味等是指对精、气、神的保养;动形体、针灸、推拿,是调节脏腑、经络、气血,以使脏腑协调、经络通畅、气血周流;药物养生则是以药物为辅助作用,强壮身体、益寿延年。从以上各方面对机体进行全面调养,使机体内外协调,适应外界变化,增强抗病能力,避免出现失调、偏颇,达到人与自然、体内脏腑气血阴阳的平衡统一。
养生方法是在养生原则指导下制订的具体方法。中医学十分重视养生,古今医家积累、总结的养生方法丰富多彩,主要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顺时摄养,是指顺应四时气候、物候变化的规律,从精神、起居、饮食、运动诸多方面进行综合调摄的养生方法。顺时摄养的基本要求为春季宜疏理肝气,夏季宜泻心补气,长夏宜健脾燥湿,秋季宜润肺温补,冬季宜温肾填精。明·高濂《遵生八笺》汇集历代养生理论,设“四时调摄笺”专论顺时养生,并在四时总论之后,分论了十二个月养生的“事宜”“事忌”“修养法”“导引坐功图”等。
另外,《黄帝内经》还提出“一日分为四时”的观点,认为一日之中,早晨、中午、傍晚、入夜时,人体阳气如四季春夏秋冬,有生发、旺盛、收敛、内藏等变化特点,故养生也要顺应昼夜阴阳的消长规律,安排起居,摄养精神,锻炼身体,调节饮食等。特别是气功锻炼,更应重视时间因素的影响。
精神调摄,是指采用各种心理调节方法以保持心理平衡,维护和增强心理健康。古人认为,神是生命活动的主宰,保持神气清静,可以保养元气,使五脏安和,有助于预防疾病、增进健康和延年益寿。反之,则会导致情志内伤,如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以致诱发种种身心疾患。历代养生家将精神调摄视为养生之本、防治疾病之良药。《淮南子》曰:“神清志平,百节皆宁,养性之本也;肥肌肤,充肠腹,供嗜欲,养性之末也。”调神的具体方法,除四季调神外,还包括正确认识与完善自我、学会使用心理调节、立志修德养性等,其中最为常用的为心理调节方法,主要措施有避免不良情绪的产生、抑制外界刺激的侵入、节制情绪以防过极、化解不良情绪等。
起居调摄主要是指对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使其符合卫生要求,有序有度。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指出:“善摄生者,卧起有四时之早晚,兴居有至和之常制。”
中医学认为,自然界春、夏、秋、冬一年四季乃至一日之内,都存在着阴阳消长的规律性变化,人生活在自然界中,起居作息必须与自然界阴阳消长的变化规律相适应,根据季节变化和个人的具体情况制订出符合生理需要的作息制度,并养成按时作息的习惯。如此,可使人体的生理功能保持在稳定平衡的良好状态,提高人体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从而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劳,主要指体力劳动、脑力劳动和房劳;逸,指休息。劳逸之间具有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都是人体的生理需要。适度劳作,可行气活血,改善呼吸和消化功能,调节精神;适当休息,则是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和精力。故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养性》云:“养生之道,常欲小劳,但莫疲及强所不能堪耳。”因此,养生应当正确处理劳逸之间的关系,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做到劳逸结合、有张有弛。一般体力劳动要轻重相宜,量力而行,要注意脑力劳动与体力活动相结合,以及休息的多样化,动以养形,静以养神,做到动静结合,形神共养。中医养生学极其重视对性生活的调节,既不主张禁欲,又反对恣情纵欲。总之,若能节房劳以养精,节心劳以养神,节形劳以养气,则精足气充神旺,自能尽终其天年。
另外,睡眠、衣着及居处环境等,均属于起居调摄的范畴。
饮食调养,是指依据中医理论调节饮食,注意饮食宜忌,合理地摄取食物,以增进机体健康、抗衰延寿的方法。饮食调养包括食物卫生、合理搭配、食品加工、饮食方式与卫生、饮食禁忌、三因制宜调配饮食,以及药膳保健等内容。
首先要保证饮食物新鲜、清洁、无毒,禁止食用腐败变质或被污染过的食物。其次,强调进食宜细嚼慢咽,神情专致,并要有宁静、整洁的环境,轻松愉快的气氛及良好的情绪;食后宜散步、摩腹以助消化等。
饮食调养主张饮食要有节制:其一是进食宜饥饱适中,其二是进食要定时。饮食有节,则脾胃功能协调配合,有张有弛,有益于身体健康。《吕氏春秋·季春纪》指出:“食能以时,身必无灾,凡食之道,无饥无饱,是之谓五脏之葆。”
主要是指克服饮食偏嗜,做到合理搭配,以使机体获得全面、合理的营养。《素问·脏气法时论》云:“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克服饮食偏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其一是克服饮食偏寒偏热,其二是克服五味偏嗜,其三是不宜过食肥甘厚味之品。
即因时、因地、因人以调节饮食。就时令气候的阴阳变化而言,一般认为,春令阳气升发,宜食辛甘发散之品,少食生冷黏杂之物;夏季炎热,用热远热,但饮食亦不可过寒,饮食宜清淡而不宜肥甘厚味;秋燥易伤津液,宜进柔润食物,以益胃生津;冬季寒冷,饮食忌冷宜热,并宜用热量较高的膳食以补养。因地调食,即根据山地、平原、滨海地区等不同区域的气候、地理环境特点和饮食物来源的特点,具体分析该地域人群饮食习惯的宜忌利弊,趋利避害,以制订相适应的食谱。因人调养,即根据人的不同年龄、体质、生活习惯等特点,以选用相应的食养方法。如少儿饮食应以营养充足、易于消化为原则,并注意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老年人则应考虑其精气不足、消化功能减退的特点。体质偏热者,进食宜凉而忌温;体质偏寒者,进食宜温而忌凉;形体肥胖者多痰湿,进食宜清淡而忌肥甘等。
另外,推拿、针灸及药物,不仅是中医治疗学的重要手段,也是中医养生学中的重要保健措施和方法。推拿与针灸以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以调整经络、刺激腧穴为基本手段,促进和维持营卫气血的正常运行,从而发挥调理脏腑阴阳、防治疾病、保健强身的作用。药物养生多立足于固护先天与后天,以扶正为本,辅以消痰化饮、活血化瘀、理气排毒等祛邪方法,用药以平调中和为原则,辨质用药,缓图其功,或与食物相互配合,使食助药力,药助食威,以补偏救弊,燮理阴阳,而达抗衰延年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