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又称“本草”,主要来源于天然药材及其加工品,以植物药为主,也包括动物药、矿物药及部分加工品等。中药天然药材首先被初步加工为中药材,后被进一步加工炮制为中药饮片,再经一定的工艺流程被制造成为中药制剂。因此,中药与天然药材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
中药的性能简称药性,是指中药固有的性质和特定的功能。中药的疗效是性质的具体体现,其内容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及毒性等。
也称四性,是指药物具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寒凉与温热是两类不同的属性,寒凉属阴,温热属阳,而寒与凉、热与温仅是程度上的不同。寒凉性药物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作用,主要用于治疗热证、阳证;温热性药物具有温里散寒、助阳益气等作用,主要用于治疗寒证、阴证。
另外,还有一类寒热之性不很明显的药物,其药性平和、作用平缓,被称为平性药。平性药中仍有微温、微凉的不同,未超出四气的范围,故仍称四气或四性。
五味是指药物具有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滋味。药味源于口尝的滋味,但更重要的是根据药物作用于人体后所产生的治疗效果而确定。五味是药物性能归类的一种方法,《黄帝内经》最早归纳了五味的基本作用,即酸收、苦坚、甘缓、辛散、咸软。
辛:能散、能行。能散即发表、祛风、开窍,用于治疗表证、风证和窍闭证;能行即运行,可行气、活血,用于治疗气滞、血瘀证。
甘:能补、能和、能缓。能补即补益、滋补,用于治疗虚证;能和即调和药性;能缓即缓急止痛,用于治疗痉挛疼痛病证。
酸:能收、能涩。能收即收敛,能止血、止汗,用于治疗汗证、出血病证;能涩即固涩,能涩肠止泻和涩精止遗,用于治疗泻痢、遗精、遗尿病证。
苦:能燥、能泄、能坚。能燥即燥湿,用于治疗水肿、泄泻、毒火流脓等证;能泄即通泄二便、清泄火毒、降泄平喘,用于治疗咳喘、热盛、疮疡、便秘、小便不利等证;能坚即泻火存阴,用于治疗阴虚火旺等证。
咸:能软、能下。能软即软坚散结,用于治疗痞块、瘰疬等病证;能下即泻下通便,用于治疗便秘等病证。
此外中药还有“淡”味药和“涩”味药。
淡:能渗、能利。能渗即渗湿,能利即利水,用于治疗水肿、小便不利等证。
涩:能涩、能止。能涩即收涩,能止即固止,涩味与酸味作用相似。
由于中药的性和味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说明药物的性能,因此对必须把药物的性和味结合起来,才能比较全面地认识药物的功效与作用。
升降浮沉是指药物作用于人体的四种不同趋向。升指上升、升提,主要治疗病势向下的疾病;降指下降、降逆,主要治疗病势向上的疾病;浮指上行、外行、发散,主要治疗病位在表的疾病;沉指下沉、内行、泄利,主要治疗病位在里的疾病。运用药物升降浮沉的不同作用趋向,可以因势利导、祛邪外出,或调整气机,恢复机体的正常功能,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药物升降浮沉作用趋向的运用,与病位、病势关系密切。就病位而言,病位在上在表者,宜升浮而不宜沉降;病位在下在里者,宜沉降而不宜升浮。就病势而言,病势上逆者,宜降而不宜升;病势下陷者,宜升而不宜降。
药物升降浮沉的作用趋向,还与药物的性味、质地、作用有着密切的关系。药性属温热,味属辛、甘、淡的药物大多升浮;花、叶、皮、枝等质地较轻的药物大多升浮;具有升阳发表、祛散风邪、涌吐开窍等作用的药物,药性大多升浮。药性属寒凉,味属苦、酸、咸的药物大多沉降;种子、果实、矿物、贝壳等质地较重的药物大多沉降;具有清热泻下、重镇安神、利尿渗湿、消食导滞、息风潜阳、止咳平喘、降逆收敛等作用的药物,药性大多沉降。此外,炮制、配伍也可改变药物的升降浮沉,如酒制则升,姜炒则散,醋炒收敛,盐炒下行。与较多较强的升浮药配伍,药性可随之上升。
归经,是指药物对某些脏腑经络的选择性作用。归经是药物作用与脏腑、经络相结合的一种用药规律。药物的归经与其功效、主治密切相关。药物主治哪经的病证,则归哪经。如羌活善治太阳经(项部)头痛,白芷善治阳明经(前额)头痛,柴胡善治少阳经(两颞)头痛,吴茱萸善治厥阴经(颠顶)头痛。
在医籍中,毒的含义常指药物的偏性。“毒药”一词,就是药物的总称。但是,为了区别药物的治疗作用和它对人体正气的损伤程度,又根据药物具有的大小不等的毒性或副作用,在药物的性味下标示为有毒、小毒、大毒、剧毒等。认识药物有无毒性以及毒性的强弱,有助于理解药物作用的峻利或缓和可能对人体带来的危害,以便适当选用药物和确定用量。
中药的性能是历代医家在数千年医疗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用药规律。在具体使用药物时,除要考虑药物的归经外,还必须将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结合起来,才能全面掌握药物的性能,收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中药的用法包括药物配伍、用药禁忌、剂量、煎法及服法等。
配伍是根据病情需要和药物性能,有目的地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配合应用。配伍是组成方剂的基础,也是中医用药治病的主要形式。
《神农本草经》把应用药物治疗疾病可能出现的情况总结为七个方面,称为药物的“七情”。“七情”即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现将“七情”配伍关系分述如下。
单行指药物单独发挥作用,又称独行。用一味药治疗疾病谓单行。如人参治疗气虚欲脱证,马齿苋治疗痢疾。
相须指性味、功效相近的药物配合同用,可以明显增强其原有疗效的一种配伍方法。如石膏配知母能增强清热泻火的作用。
相使指以一种药物为主,另一种药物为辅,来提高主药疗效的一种配伍方法。如黄芪配茯苓治疗脾虚水肿,茯苓能提高黄芪补气利水的作用。
相畏指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能被另一药物减轻或消除的一种配伍方法。如生姜配半夏可减轻或消除半夏的毒性。
相杀指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的一种配伍方法。如防风杀砒霜之毒、绿豆能杀巴豆毒等。
相恶指一种药可使另一种药的功效降低甚至消失的一种配伍方法。如莱菔子与人参同用,人参的补气作用则被莱菔子削弱。
相反指两种药物配伍使用时,能够产生剧烈的毒副作用的一种配伍方法。如贝母反乌头、甘草反甘遂等。
中药用药禁忌主要包括配伍禁忌、妊娠用药禁忌、证候禁忌、服药时的饮食禁忌。
配伍禁忌是指药物在配伍使用过程中,某些药物的结合使用会降低药物的疗效或产生毒副作用,应避免配伍使用。中药配伍禁忌主要包括药物配伍七情中的相反、相恶两个方面,主要是“十八反”和“十九畏”。
(1)十八反 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及;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苦参、细辛、芍药。
(2)十九畏 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弥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赤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妇女妊娠期间,对一些具有损害胎元,以致堕胎的副作用或毒性作用的药物,根据药物对胎元损害程度的不同,禁用或慎用。
(1)禁用药 禁用的药物大多毒性强、药性猛烈,严禁使用。如巴豆、牵牛、斑蝥、麝香、虻虫、水蛭、三棱、莪术、芫花、大戟、甘遂、商陆、水银、轻粉、雄黄、砒霜等。
(2)慎用药 慎用的药物主要有活血破血、攻下导积、行气破滞以及大辛大热之品,如桃仁、红花、乳香、没药、王不留行、大黄、枳实、附子、干姜、肉桂、天南星等。
慎用药应根据孕妇病情斟酌使用。如孕妇患病非用不可,应掌握安全、有效的原则,把握好剂量、炮制和配伍等环节,尽量减轻药物对胎儿及孕妇的危害。
由于药物具有寒热温凉等性能,因而一种药物只适用于某种或某几种特定的证候,而对不适用的证候则无效,甚或出现不良的作用。
这种药物不适宜用于某种病证治疗或者使用后反而有害的情况,可称为禁忌证。如麻黄适用于外感风寒表实无汗证,而表虚自汗者应禁用。
饮食禁忌是服药期间对某些食物的禁忌,又称食忌、忌口。患者在服药期间不宜食用某些食物,否则可能会加剧病情,或者延长治愈时间。一般在服药期间,应忌食生冷、油腻、腥膻和有刺激性的食物。此外,病情不同,饮食禁忌亦有别,如热性病忌食辛辣、油腻、煎炸类食物,寒性病忌食生冷类食物等。古代文献上记载的饮食禁忌,可供参考。如地黄、何首乌、常山、蜂蜜忌葱、蒜、萝卜,茯苓忌醋,商陆忌犬肉,鳖甲忌苋菜、薄荷,甘草、黄连、桔梗、乌梅、苍耳子忌猪肉等。
中药的剂量即用量,是指临床用药的分量。药物的用量应包括每一单味药物的用量、方剂中各药物的相对用量,以及制剂的实际服用量。不过通常所说的用量,大多是指单味药物的用量,即单味药的成人一日量。中药的剂量,大多以重量计算,以公制克为单位。
药物剂量的大小对其效用有一定的影响,故应遵循安全、有效的原则。
剧毒药或作用峻烈的药物,用量宜小;质松量轻的药物如花、叶、皮、枝或干品药材等,用量宜小。质坚体重的药物如矿物、介壳类,用量宜大;鲜药含水分较多,用量宜大。
单味药使用时剂量宜大;复方中,君药比臣药剂量要大;入汤剂要比入丸、散剂量大。
老年、小儿、妇女产后及体质虚弱者,用量宜小;成人及体质壮实者,用量宜大。病情轻、病势缓、病程长者,用量宜小;病情重、病势急、病程短者,用量宜大。
发汗解表药夏季用量宜小,冬季用量宜大;苦寒泻火药夏季用量宜大,冬季用量宜小。解表药在北方严冬季节,用量宜大;在南方炎热夏天,用量宜小。
根据药物的功效和主治,中药一般可分为解表药、清热药、祛风湿药、化湿药、补益药、泻下药、化痰止咳平喘药、温里药、理气药、消食药、驱虫药、止血药、活血祛瘀药、安神药、平肝息风药、开窍药、固涩药、利水渗湿药等。常用中药的性味、功效、主治等详见表4-1。
表4-1 常用中药介绍
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