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诊是指望、闻、问、切四种诊察和收集病情资料的基本方法。四诊各有其独特的作用和意义,不能相互取代,必须将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四诊合参”,才能全面、系统、真实地了解病情,作出正确的判断,为辨证施护提供充分的依据。
望诊,是运用视觉对人体全身和局部的一切情况及排出物等进行有目的的观察,以了解健康或疾病情况的诊察方法。
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望神是通过观察人体生命活动的综合外在表现以判断整体病情的方法。观察神的盛衰,既可判断脏腑精气的盈亏和形体的强弱,也可判断病情的轻重和预后。因此,望神对于判断疾病具有重要意义。神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其重点在于观察目光、神情、气色和体态。
神的表现主要可分为得神、失神、少神、假神四种。
又称有神。表现为神志清楚,精神良好,两目精彩,面色荣润,表情自然,呼吸平稳,反应灵敏,动作自如等。提示脏腑精气充足,正气强盛,生命活动正常;即使有病,也是正气未伤,属于轻病,预后良好。
又称无神,分为正虚失神和邪盛失神两类。
(1)正虚失神 表现为精神萎靡,意识模糊,瞳神呆滞,面色晦暗,语言断续,反应迟钝。提示脏腑精气亏虚已极,正气大伤,预后不良。
(2)邪盛失神 表现为神识昏迷,或猝然昏仆,目闭口张,或神昏谵语,循衣摸床,撮空理线,手足躁扰,表情烦躁或痛苦,是邪气盛,扰乱心神的表现。
又称神气不足,介于得神与失神之间。表现为精神不振,两目乏神,面色少华,倦怠乏力,少气懒言,动作迟缓等。提示正气已伤,脏腑功能不足,多见于虚证或病后恢复期。
表现为久病重病之人,本已失神,突然神志转清,精神转佳,目光转亮,言语不休,语声高亢,想见亲人;或原来面色晦暗或苍白,突见面赤如妆;或不欲饮食,突然食欲增加等。这是阴阳即将离诀的危候,犹如“残灯复明”“回光返照”,提示脏腑精气将绝,病情危笃,预后不佳。
望色,是通过观察全身皮肤(主要是面部皮肤)的色泽变化以诊察病情的方法。我国人的正常面色是红黄隐隐,明润含蓄。在疾病状态下的面部色泽称为“病色”。若患者面部色泽鲜明、荣润,表明病情轻浅,气血未衰;若面色晦暗、枯槁,表明病情深重,精气已伤。病态面色大致可分为青、赤、黄、白、黑五种,分别提示不同脏腑和不同的性质的疾病。①青色主寒证、痛证、瘀证、惊风证、肝病。②赤色主热证。③黄色主湿证、虚证。④白色主虚证、寒证、失血证。⑤黑色主肾虚证、瘀血证、水饮证。
望形体主要是观察患者体型的强弱、胖瘦及体质类型。
(1)形体强弱 强,指身体强壮,表现为骨骼粗大、胸廓宽厚、肌肉充实、皮肤润泽等,此类人内脏坚实,气血旺盛,虽病亦预后良好。弱,指身体衰弱,表现为骨骼细小,肌肉瘦削,筋弱无力,皮肤枯燥等,此类人内脏脆弱,气血不足,体弱多病,预后较差。
(2)形体胖瘦 肥胖,其体形特征是“肉盛于骨”,表现为头圆、颈短、肩宽、大腹便便、少气乏力等,多见于形盛气虚的痰湿之体。瘦,指肌肉消瘦,表现为形体干瘦、颈细肩窄、肌肉瘦削等,多见于阴虚火旺之体。
主要观察患者的动静姿态及肢体的异常动作。“阳主动,阴主静”,患者喜动,卧时仰面伸足,揭去衣被,面常向外者,多属阳证、热证、实证;喜静,卧时蜷缩成团,面常向里者,多属阴证、寒证、虚证。眼睛、四肢不时颤动,多为热病发痉的先兆;头摇不能自主,四肢时而颤动,多为肝风内动;关节肿痛或麻木不仁,屈伸不利,多为痹证;四肢萎软,行动困难,多为痿病;喘促抬肩,喉中痰鸣,难以平卧,多为哮喘;右下腹痛,左足屈而不伸,多为“肠痈”。
望头部主要观察头部的形态、囟门、面部和头发的情况。头部过大或过小均为异常,多为先天不足所致;囟门高突多属实证,为热邪炽盛或颅内水液内停;囟门陷下或迟闭,多为先天不足或津伤髓虚;面肿者,或为水湿泛溢,或为风邪热毒;腮肿者,多由风温毒邪,郁阻少阳;口眼斜者,或为风邪中络,或为风痰阻络,或为中风。
望头发主要观察头发的色泽及疏密情况。发黄干枯,稀疏易落者,多属精血不足,可见于大病后或慢性虚损患者。青年白发,伴有耳鸣、腰酸等症者,属肾虚;伴失眠健忘等症者,为劳神伤血所致。片状脱发,显露圆形或椭圆形光亮头皮,称为斑秃,多为血虚受风所致。青壮年头发稀疏易落,有眩晕、健忘、腰酸腿软者,为肾虚;有头皮痒、多屑、多脂者,为血热化燥所致。
目为肝之窍,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故目的异常变化可以反映肝及其他脏腑病变。常见的有目色、目形、目态的改变。目眦红赤,多为心火炽盛;白睛红赤,多为肺经风热;目赤肿痛,多为肝经风热;目眦淡白,为血虚;目眦赤烂,多属湿热;白睛色黄,多属湿热或寒湿;眼睑浮肿如卧蚕,多为水肿;目窝下陷,多为津液亏耗;目睛斜视、直视或上视,多为肝风内动;眼睑下垂,多为脾胃虚弱,气血不足。
耳主要反映肾与肝胆的情况。耳薄而干,色淡白,多为肾精不足;耳轮甲错,为久病血瘀;耳轮干枯,甚或焦黑,多为肾精不足或肾水亏耗之危象;耳道流脓多为肝胆湿热。
鼻主要反映肺与脾胃的情况。鼻部望诊应注意色泽、形态及鼻内变化。鼻塞多为外感,涕清为风寒,涕浊为风热;久流黄稠浊涕而腥臭者为“鼻渊”;喘促、高热、鼻翼扇动,为痰热壅肺,久病为肺肾精气衰绝;鼻头色红生粉刺者多属肺胃积热所致;鼻柱崩塌,眉毛脱落,为麻风恶候或梅毒。
口唇主要反映脾胃的情况。口唇淡白多属血虚;唇色青紫多为寒凝血瘀;唇色深红而干为热盛伤津;口唇糜烂多属脾胃蕴热;口角流涎多为脾胃虚弱或脾胃有热;口唇干裂多为外感燥邪或邪热伤津;口角歪斜多为中风;口噤或抽搐不止,多为肝风内动。
齿龈主要反映肾与胃的情况。牙齿干燥多为胃热伤津;齿干如枯骨为肾阴枯涸;齿龈红肿疼痛为胃火上炎;龈肉萎缩而色淡多是胃阴不足或肾气亏虚;小儿睡中齘齿多为积滞或虫积。
咽喉主要反映肺胃与肾的情况。咽喉红肿而痛为肺胃有热;喉核一侧或双侧红肿疼痛,兼有黄白脓点甚或溃烂,为肺胃热盛之象;咽喉嫩红,痛不甚剧为阴虚火旺;咽喉有灰白点膜,不易拭去,重剥则出血者为白喉。
皮肤为一身之表,为机体御邪之屏障,内合于肺,为气血所荣。脏腑病变,可通过经络反映于肌表皮肤。望皮肤应注意色泽形态的变化及斑疹的鉴别。
皮肤大片红肿,色赤如丹者,名“丹毒”,多为实热火毒之气所致。皮肤、面目俱黄者,多为黄疸,分阳黄、阴黄两大类。阳黄,黄色鲜明如橘子色,多为脾胃或肝胆湿热所致;阴黄,黄色晦暗如烟熏,多因脾胃为寒湿所困。皮肤青紫者,常见于中毒。
皮肤干瘪枯槁者为津液耗伤;皮肤虚浮肿胀,按之凹陷,多属水湿泛滥;皮肤粗糙如鱼鳞,抚之涩手者,称肌肤甲错,常见于血瘀证。皮肤起疱,形似豆粒者为痘疮,常伴有外感证候,包括天花、水痘等病。
斑和疹都是皮肤上的病变,是疾病过程中的一个症状。斑色红,点大成片,平摊于皮肤下,摸不应手。斑根据病机不同,而有阳斑与阴斑之别。疹形如粟粒,色红而高起,摸之碍手,根据病因不同可分为麻疹、风疹、隐疹等等。痈、疽、疔、疖为发于皮肤体表部位有形可诊的外科疮疡疾患。四者的区别是:凡发病局部范围较大,红肿热痛,根盘紧束的为痈。漫肿无头,根脚平塌,肤色不变,不热少痛者为疽。范围较小,初起如粟,根脚坚硬较深,麻木或发痒,继则顶白而痛者为疔。起于浅表,形小而圆,红肿热痛不甚,容易化脓,脓溃即愈者为疖。
望排出物是观察患者排出物的形、色、质、量等变化,以诊察疾病的方法。排出物是人体排出的代谢废物、人体官窍分泌的液体及排出的病理产物的总称。望排出物的总规律是:凡排出物色白、清稀者,多属虚证、寒证;色黄、稠浊者,多属实证、热证。
外感病邪,痰清有泡沫为风痰;色白清稀为寒痰;痰多色白,咯之易出多为湿痰;痰黄稠粘为热痰;痰少色黄,不易咯出,或痰夹血丝者是燥火;咳唾腥臭痰或脓血为肺痈;多涎喜唾可见于胃寒;劳瘵久咳,咯吐血痰,多为虚火伤肺。
胃热则吐物稠浊酸臭,胃寒则吐物清稀无臭;胃络伤则见呕血;呕吐黄绿苦水多为肝胆湿热;呕吐清水痰涎伴口干不饮,苔腻胸闷,多属痰饮;吐物酸腐夹杂不化食物,多属食积;呕吐鲜血或紫暗有块,夹杂食物残渣,多属胃有积热或肝火犯胃。
便如羊粪为肠燥津枯;便黄如糜状,溏黏恶臭多为肠胃湿热;小儿绿便有泡多为消化不良或受惊;大便脓血,赤白相杂为下痢;便血色鲜红者是血热,色黑如漆为瘀血内积;先便后血,其色褐黑者,病多在脾胃,又称远血;先血后便,其色鲜红或深红者,病多在大肠与肛门,又称近血。
小便清澈而长为寒,赤而短少为热;其色黄甚多见于湿热证;小儿尿如米泔多是食滞肠胃、内生湿热或为脾虚;黄赤混浊,或偶有砂粒为石淋;混浊如米泔、淋沥而痛是膏淋;尿带血色、热涩刺痛为血淋。
望舌又称舌诊,即观察患者舌质和舌苔的变化以诊察疾病的方法,是中医独特的诊察手段之一。五脏在舌面的分布一般为舌尖属心肺,舌边属肝胆,中部属脾胃,舌根属肾(见图2-3)。正常舌象为舌体柔软,活动自如,颜色淡红、润泽,舌苔均匀、薄白而干湿适中,常简述为“淡红舌、薄白苔”。
图2-3 舌诊分属脏腑图
望舌时应注意:①在充足的自然光线下进行。②患者宜轻松自然张口伸舌,暴露舌体,不宜伸舌过久、过分用力,以免造成假象。③望舌顺序为舌尖、舌中、舌根、舌两旁,先看舌质,后看舌苔,并注意辨别染苔。
(1)望舌神 判断疾病预后的关键之一。舌质红活明润,活动灵敏自如为有神,说明津液充足,气血充盈,或病情轻浅,正气未伤;舌质干瘪晦黯,呆滞失灵为无神,说明津液亏乏,气血虚衰,正气已伤,为病较危重的表现。
(2)望舌色 淡白舌为虚证、寒证,多为阳气虚弱、气血不足之象;红舌为热证,为热盛气血壅滞,鲜红少苔,为阴虚火旺;绛舌主热盛,为邪热深入营血,阴虚火旺及瘀血;紫舌主热极、寒盛、瘀血或酒毒;青舌主阴寒证、血瘀证,为气血瘀滞之象。
(3)望舌形 舌质纹理粗糙,形色坚敛苍老者为“老”,多属实证;纹理细腻,形色浮胖娇嫩者为“嫩”,多属虚证。舌体胖大,舌色偏淡主水湿痰饮证。舌体肿大,甚则不能闭口,不能缩回者,称肿胀舌,主热郁、中毒。舌体瘦小而薄,是阴血亏虚,如色淡质嫩,为心脾两虚;如舌色红绛,多为阴虚火旺。舌面有明显裂沟,称“裂纹舌”,多为阴液亏耗之征。舌面乳头增生、肥大,高起如刺,摸之棘手,称为“芒刺舌”,多是里热炽盛、邪热内结之象。舌体边缘有牙齿压迫的痕迹称为“齿痕舌”,主脾虚、水湿内盛证。
(4)望舌态 舌体强硬,运动不灵,主热陷心包,高热伤津或风痰阻络;舌体痿软,主阴液亏损或气血俱虚;舌体颤抖,主肝风内动;舌体歪斜,多见于肝风夹痰,痰瘀阻络或阴虚风动;吐弄舌,多为心脾有热;舌体短缩,多属危重证候。
(1)望苔质
1)厚薄 可测知邪气深浅。以能“见底”者为薄苔,不能“见底”者为厚苔。苔薄者,可见于正常人或疾病初起、邪气在表;厚苔,病邪已由表入里,病邪较盛或里有积滞。
2)润燥 可推测津液盈亏。舌苔干湿适中为润苔;若舌面过滑,伸舌欲滴,为滑苔;舌苔干燥,扪之无津,甚则干裂,为燥苔;舌苔毫无水分,苔质粗糙,称为糙苔。舌苔润滑为津液未伤或津液内停,舌苔干燥为津液亏损或津液输布障碍。
3)腻腐 可推测阳气与湿浊的消长。舌面上覆盖着一层颗粒细腻而致密的滑黏苔垢,刮之难去,称为“腻苔”,为湿浊、痰饮、食积所致;若苔质颗粒较大,疏松而厚,形如豆腐渣堆积舌面,刮之即去,称为“腐苔”,为食积、痰浊久积不化所致。
4)剥落 可测胃气、胃阴的存亡。舌苔突然退去,舌面光洁如镜,称为“光剥苔”,又称“镜面舌”,为胃阴枯竭、胃气大伤之征。舌苔剥落不全,称为“花剥苔”,多为胃腑气阴两伤。
5)偏全 舌苔仅布于某一局部,称为“偏苔”,常示舌所分候的脏腑有邪气停聚;舌苔遍布舌面,称为“全苔”,提示邪气散漫,多为湿痰阻滞之征。
(2)望苔色
1)白苔 主表证、寒证。苔薄白而润,多为风寒表证;薄白而干,多为风热表证;苔白厚而滑腻,多为痰饮、宿食内停;苔白厚干燥,多为实热伤津而湿邪未化;苔白如积粉,多为瘟疫或内痈。
2)黄苔 主里证、热证。淡黄热轻,深黄热重,焦黄热结。苔薄微黄,多为风寒化热或外感风热;苔黄而厚腻,多为胃肠湿热,痰食阻滞;苔黄而燥,为热盛伤津。
3)灰黑苔 灰苔与黑苔同类,灰苔即浅黑苔。灰黑苔主热极或寒盛,主里证。灰而滑润,为寒湿内阻或痰饮内停;灰而干燥,为热炽伤津或阴虚火旺。黑而燥裂,为热极津枯,病情危重;黑而滑润,为阳气虚衰,阴寒内盛。
望小儿食指络脉是观察此处络脉的形色变化以了解病情的方法,适用于3岁以内的小儿。
将小儿食指按指节分为风、气、命三关:食指第一节为风关,即掌指横纹至第二节横纹之间;第二节为气关,即第二节横纹至第三节横纹之间;第三节为命关,即第三节横纹至指端(见图2-4)。
图2-4 小儿食指三关
抱小儿向光,观察者用左手握小儿食指,以右手大拇指用适中力度从命关向气关、风关直推数次,络脉愈推愈明显,便于观察络脉的形色变化。
正常小儿食指络脉浅红隐隐,或略带紫色,见于掌指横纹处或略超出掌指横纹的部位,其形态多为斜形、单支,粗细适中。
(1)浮沉分表里 一般络脉浮现易见者,病位较浅,多见于外感表证;络脉沉滞模糊者,主病在里,多见于内伤里证。
(2)络色辨病性 色紫红主内热;色鲜红主外感表证;色青主风及痛证;色淡者为虚;色紫黑为血络闭阻,病属危重。
(3)淡滞定虚实 纹细而色浅淡,多属虚证;纹粗而色浓滞,多属实证。
(4)三关测轻重 络脉仅见于风关,为邪气初入,病情尚浅;络脉达于气关,为病情发展,病位较深;络脉达于命关,为邪深病重;络脉透过三关直达指端者,称为透关射甲,病多凶险,预后不佳。
闻诊是通过听声音和嗅气味来了解病情的方法。听声音是指听患者的语言、呼吸、咳嗽、呕吐、呃逆等各种声响,嗅气味是指嗅患者体内发出的各种气味及排出物和病室的气味。
(1)语声 语音高亢有力、多言者属实证、热证;低微无力,少言者多属虚证、寒证。新病声哑者,为“暴哑”,多为外邪袭肺,肺气不宣,属实证;久病声哑,多为内伤,肺肾阴虚,津液不能上承声门,属虚证。久病重病,突然声音嘶哑,是脏气将绝之危象。
(2)语言 语言异常主要是心神的病变。若神识不清,胡言乱语,声高有力,称为“谵语”,多属热扰心神的实证;神识不清,语言重复,时断时续,声音低弱,称为“郑声”,属心气大伤、精神散乱的虚证。自言自语,见人便止,称为“独语”;语言错乱,语后自知,称为“错语”;独语和错语均属心气不足,心神失养之虚证。言语粗鲁,狂妄叫骂或登高而歌,为狂言,常见于“狂证”,是痰火扰心所致。
肺主呼吸,肾主纳气,呼吸异常多与肺肾的病变有关。外感邪气有余,呼吸气粗而快,属实证、热证。内伤正气不足,呼吸气微而慢,属虚证、寒证。气粗为实,气微为虚。①喘:呼吸困难,短促急迫,甚或张口抬肩,难以平卧者,为肺失宣肃,肺气上逆所致。②哮:呼吸急促而喉间有痰鸣声,常反复发作。多因内有素痰伏肺,复感外邪引动而发。喘与哮常同时发生,故常合称为“哮喘”。③少气:呼吸微弱,虚怯声低,气少不足以息。主诸虚劳损,身体虚弱。④短气:呼吸气急而短,不足以息,似喘而不抬肩,喉中无痰鸣声。短气有虚实之分,虚证多为肺气不足或元气大伤所致;实证多为痰饮等实邪内阻,影响气机升降所致。
咳声重浊有力,多属实证;咳声低微,息短气怯,多属虚证。咳痰不爽,痰稠色黄,多为肺热;咳有痰声,痰多易出,多为寒痰或湿痰咳嗽;干咳无痰,多为燥咳。咳嗽阵发,连声不绝,咳而气急,终止时常有鸡鸣样回声者,称为“顿咳”,多见于小儿。咳声如犬吠,伴声音嘶哑,吸气困难,见于白喉。
呕吐是胃失和降、胃气上逆的表现。前人以有声有物者为呕,无声有物者为吐,有声无物者为干呕。如呕吐徐缓,声音微弱者,多属寒证、虚证;呕吐急剧,声音洪亮者,为实热呕吐。热证见喷射状呕吐,多为热扰神明,病重。
呃逆与嗳气均因胃气上逆而成。呃逆是指从咽喉发出不由自主的冲击声,声短而频,呃呃作响的症状,俗称打呃。呃声频作,连续有力,高亢而短,多属实热;呃声低沉而长,气弱无力,良久一作,多属虚寒;久病出现呃逆,声低无力,多为胃气衰败。嗳气是指胃中气体上出咽喉所发出的一种声长而缓的症状。嗳气有酸腐气味,为宿食内停;嗳气频频声响,发作与情志变化有关,多为肝胃不和;嗳气声低断续,伴食欲不振,多为胃虚气逆;嗳气频作连续,兼脘腹冷痛,多为寒邪客胃。
嗅气味是指通过闻嗅患者身体或分泌物、排泄物等所散发的气味,了解疾病变化的诊察方法。主要包括患者的口气、痰涕、二便、经带等气味以及病室气味。
口气臭秽,多属胃热或有龋齿、牙疳、口疳;口气酸馊,为食积肠胃;口气腐臭,多为牙疳或内痈。患者的分泌物及排泄物凡气味酸腐臭秽者,多属实证、热证;略带腥味者多属虚证、寒证。如大便酸腐臭秽或兼脓血者,多为宿食或肠胃积热;小便臊臭混浊者,为湿热下注;咳吐脓血,味腥臭异常者,为肺痈。病室内闻及尿臊味,多见于水肿病晚期;烂苹果味多见于消渴病患者,属危重证候。
问诊是询问患者或陪诊者,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经过和目前自觉症状等以诊察疾病的方法。古代医家谓其为“诊病之要领,临证之首务”。
问诊的内容主要包括一般情况、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生活史、家族史六方面的内容。
问现在症是询问患者就诊时所感受到的痛苦与不适,以及与病情相关的全身情况。问诊的内容十分广泛,明·张景岳总结的《十问歌》较为全面地概括了问诊内容,即“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问寒热是询问患者有无怕冷、发热的感觉,及寒热出现的时间、寒热的轻重、持续的时间、有关的兼症等。
恶寒与发热同时并见,多为外感表证或疾病初起。恶寒重发热轻为风寒表证,发热重恶寒轻为风热表证,发热轻而恶风为伤风表证。
患者只发热不恶寒,兼口渴便秘,多为里热证。身发高热,持续不退(体温超过39℃),称为壮热,属里实热证;定时发热或定时热甚,如潮汐之有定时,谓之潮热,属阳明实证、湿温病或阴虚证;轻度发热,热势较低,多在37~38℃之间,称为微热,常见于某些内伤和温热病后期。
但寒不热是患者只觉怕冷,而不发热的症状,为里寒证的特征。新病恶寒,多为感受寒邪;久病畏寒,多为阳虚证。
寒热往来是患者自觉恶寒与发热交替发作的症状,属少阳病或疟疾。少阳病之寒热往来无定时,疟疾之寒热往来有定时。
主要询问患者有无出汗,出汗时间、多少、部位及主要兼症等。无汗发热恶寒,多为表实证;有汗发热恶风,多为表虚证。日间出汗,活动后更甚,兼见畏寒神疲乏力等症,谓之“自汗”,多为气虚、阳虚;睡时汗出,醒后即止,谓之“盗汗”,多属阴虚;恶寒战栗之后,继之出汗,称为“战汗”,为正邪相争剧烈之时,是疾病发展的转折点。冷汗淋漓,神疲气弱,肢冷脉微,是阳虚气脱的“亡阳”危证;汗热而黏如油,躁扰烦渴,脉细数疾者,为阴津外泄的“亡阴”危证。仅头部或头颈部出汗较多,多因上焦邪热或中焦湿热上蒸,或病危虚阳上越。仅半身有汗,或左右,或上下,为无汗一侧经络闭阻,气血运行不畅所致,见于中风、痿证、截瘫等患者。手足心出汗多者,常为阳气内郁,阴虚阳亢或中焦湿热郁蒸所致。
主要询问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时间及喜恶等。
胀痛主气滞,指疼痛伴有胀满的感觉;刺痛主瘀血,指尖锐如针刺之感;窜痛指痛处游走不定,或走窜攻痛,多因肝气郁滞所致;灼痛主火热,指疼痛伴有灼热感而喜凉;绞痛指疼痛剧烈如刀绞,多为有形实邪闭阻气机所致;隐痛指疼痛较轻微,但绵绵不休,多属虚证。
(1)问头痛 头痛骤起,痛势较剧,多属实证;时痛时止,绵绵而痛者,多属虚证;头痛无休止,兼恶寒发热,多为外感头痛;痛有间歇,每带眩晕,多为内伤头痛;前额疼痛,为阳明头痛;头颞或两侧疼痛,为少阳头痛;枕部疼痛连项,为太阳头痛;颠顶头痛,属厥阴头痛。
(2)问胸胁脘腹痛 胸中冷痛,咳吐痰沫者,多为寒邪犯肺;胸中热痛,烦渴者,为热邪犯肺;胸胁作痛,痛如针刺者,多为瘀血;胸痛咳嗽,吐痰脓血腥臭者,多为肺痈;胸痛,伴潮热盗汗,咳嗽者,多为肺痨;左侧胸痛憋闷,痛引肩臂者,为胸痹。胁胀痛、太息易怒者,多为肝气郁结;胁肋灼痛、面红目赤者,多为肝火郁滞;胁肋胀痛、身目发黄,多为肝胆湿热蕴结之黄疸病。腹痛隐隐,遇冷加重或吐涎沫者,多为寒证;腹痛喜按,喜暖或便溏者,多为虚证;腹痛拒按,喜冷,便秘者,多为实证;绕脐腹痛者,多为虫积。
(3)问身痛及四肢痛 身痛兼寒热头痛,多为表证;兼发热口渴,多为里热证;头身困重,兼见脘闷苔腻,为感受湿邪所致;久病卧床而周身疼痛,多为营气不足、气血不和所致。关节疼痛,每逢阴雨或天气变化加重者,多为“痹证”;腰痛酸楚无力,小便清长者为肾阳虚;兼便秘,尿赤者为肾阴虚;腰痛而重坠,为湿邪过盛;痛如锥刺,多为血瘀。
包括询问食欲与食量、口渴与饮水及口味等三方面的改变以了解病情。
病程中食量渐减,多为脾胃虚弱;食量渐增,为胃气渐复;消谷善饥,为胃火炽盛;饥不欲食,胃中灼热、嘈杂者,多为胃阴不足;厌食油腻厚味,多见于肝胆脾胃湿热内蕴;嗜食生米、泥土等,多见于小儿虫积。
口不渴为津液未伤,见于寒证。口渴多饮是津液大伤的表现,其中渴喜冷饮,面赤壮热者,属实热证;大渴引饮,小便量多,能食而瘦者,为消渴病。渴不多饮是轻度伤津或津液输布障碍的表现,可见于阴虚、湿热、痰饮、瘀血等。
口淡乏味,多为脾胃气虚;口苦,属热,多为肝胆热盛;口甜而黏腻,多为脾胃湿热;口中泛酸,多为肝胃蕴热;口中酸馊,多为伤食;口中味咸,多为肾虚及寒证。
主要询问排便的次数,大小便的性状、颜色、气味、便量、时间及排便的感觉和伴随症状等。
便秘兼发热口渴、腹满胀痛,多属实热;久病、老人、孕妇或产后便秘,多为津亏血少或气阴两虚。腹泻、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者为热泻;腹泻、腹痛绵绵,不思饮食,腹部冷者为寒泻;长期黎明前腹痛泄泻为“五更泻”,属肾阳虚衰;腹痛泄泻,泻下酸腐,泻后痛减者,多为伤食积滞;便下脓血,里急后重,为湿热下痢;便前下血,血色鲜红,为湿热伤络或痔疮下血;先便后血,血色紫黑,为脾不统血或瘀血内阻;便时脱肛,为气虚下陷。
小便清长而量多,多属虚寒;小便短赤,多为热证;若兼尿痛,排尿不畅而混浊,多为膀胱湿热或瘀血;小便频数,甚至自遗或失禁,多为肾虚或气虚。
失眠,兼见心悸健忘,面色无华,食少无力,多为思虑过度,心脾两虚;不易入睡,兼见潮热盗汗,腰膝酸软者,多为心肾不交;失眠而时时惊醒,兼眩晕胸闷,心烦口苦者,多为胆气不宁,痰热内扰;失眠而兼胸闷嗳气,脘腹胀满,多为食滞内停,胃气不和;困倦多眠,兼见头昏、身重、脘闷者,多为痰湿;病后嗜睡,为正气未复。
主要询问月经周期、行经日数,月经的量、色、质等。月经先期,色鲜红而量少,腹痛喜按,多为气血两虚;月经后期,色紫暗有块,经前腹痛,多为血瘀或寒证;经行无定期,腹痛拒按或经前乳胀,多为肝郁气滞。闭经,兼见色淡,神疲气短,面色无华,食少,多为血虚;如兼精神抑郁,少腹拘急疼痛,舌质紫暗,多为血瘀。经血突然大下,且量多不止,称为“血崩”;经血淋漓,日久不断,称为“经漏”;若经血色淡,腹痛,体倦乏力,多为虚寒;经血色鲜红量多,手足心热,心烦少眠,多为虚热;经血色紫有块,少腹刺痛,多为血瘀。
带下量多稀白,多为脾肾虚寒;带下量多色黄,质稠臭秽,多为湿热内盛;赤白带下,黏稠臭秽,多为湿毒下注。
小儿除问上述有关内容外,还要问出生前后情况,是否患过麻疹、水痘,做过哪些预防接种,有无与传染病患者接触史,采用什么喂养方法,囟门闭合时间,说话、走路的迟早,以及父母健康状况,有无遗传疾病,有无受惊、着凉、伤食及罹患寄生虫病等情况。
切诊是医护人员对患者体表进行触、摸、按压,从而获得辨证资料的一种诊察方法,分脉诊和按诊两个部分。
脉诊又称切脉、候脉,是中医学一种独特的诊病方法。通过切按脉搏,可诊察脏腑气血的盛衰,判断疾病的病位与病性,推断疾病的进退预后。脉诊古有寸口诊法、三部诊法和遍诊法,现常用寸口诊法。
临床常用的脉诊部位是寸口,即切取腕部桡动脉浅表部位。寸口脉分为寸、关、尺三部,掌后高骨(桡骨茎突)的部位为“关”,关前为“寸”,关后为“尺”(见图2-5)。左寸候心,左关候肝胆,左尺候肾;右寸候肺,右关候脾胃,右尺候命门。诊脉时要求内外环境安静,可先让患者休息片刻,使呼吸调匀,气血平静。然后嘱其端坐或仰卧,手臂与心脏同一水平,掌心向上平放,并在腕关节背垫上脉枕。医护人员以左手诊右脉,右手诊左脉,先用中指定关部,再用食指定寸部,无名指定尺部。轻轻按在皮肤上为“浮取”;用不轻不重指力按至肌肉为“中取”;用重指力按至筋骨间为“沉取”。诊脉时寸、关、尺三部都必须进行浮、中、沉三取。
图2-5 诊脉寸关尺部位示意图
又称为平脉,表现为三部有脉,一息四至或五至(每分钟60~80次),不浮不沉,不大不小,从容和缓,柔和有力,节律一致。平脉常随年龄、性别、气候、饮食、劳动、情绪等不同因素影响及相应的生理变化而有差异。
(1)浮脉 轻取即得,重按稍减而不空,举之泛泛而有余,如循榆荚。主表证。亦见于虚阳外越证。
(2)沉脉 轻取不应,重按始得,举之不足,按之有余,重手按至筋骨乃得。主里证,有力为里实;无力为里虚。亦可见于正常人。
(3)数脉 脉来急促,一息脉来五至以上而不满七至。主热证,亦见于里虚证。
(4)迟脉 脉来迟缓,一息不足四至。主寒证,亦可见于邪热结聚之实热证。
(5)洪脉 指下极大,滔滔满指,状如波涛,来盛去衰。主里实热证。
(6)细脉 脉细如线,应指明显,按之不绝,若丝线之应指。主气血两虚、诸虚劳损及湿证。
(7)滑脉 往来流利,应指圆滑,如珠走盘。主痰饮、食滞、实热。脉滑和缓者,可见于青壮年的常脉和妇人的孕脉。
(8)涩脉 往来艰涩不畅,如轻刀刮竹。主气滞、血瘀、精伤、血少、痰食内停。
(9)虚脉 三部脉举之无力,按之空虚,应指松软。主虚证,多为气血两虚。
(10)实脉 三部脉举按皆有力,浮沉皆得,脉大而长。主实证,亦见于常人。
(11)结脉 脉来缓慢,时而一止,止无定数。主阴盛气结、寒痰瘀血,亦可见于气血虚衰。
(12)代脉 脉来迟缓力弱,动而中止,良久方来,止有定数。主脏气衰微、风证、痛证、惊恐。
(13)促脉 脉来急促,时而一止,止无定数。主阳盛实热、气血痰饮宿食停滞,亦可见于脏气衰败。
(14)紧脉 脉来绷急,应指有力,状如牵绳转索。主寒证、痛证、食积。
(15)弦脉 端直以长,如按琴弦。主肝胆病、痰饮、痛证。
(16)濡脉 浮细无力而软。主虚证、湿证。
(17)弱脉 沉而细软无力,重取始得,轻取不得。主气血俱虚、阳气虚衰。
(18)微脉 极细极软,按之欲绝,若有若无,模糊不清。主阳气衰微。
(19)疾脉 脉来急疾,一息七八至。主元气将脱。
在临床上,脉象可以单一出现,也可以复合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一脉相兼复合而成的脉象,称为复合脉,又称相兼脉。一般而言,相兼脉的主病,是组成该相兼脉的各单一脉主病的总和。如浮脉主表证,数脉主热证,浮数脉则主表热证。
按诊是医护人员用手对患者的肌肤、手足、脘腹等病变部位进行触摸按叩,以测知局部冷热、润燥、软硬、压痛、痞块或其他异常变化,从而推断疾病的部位、性质和病情轻重等情况的一种诊病方法。
凡身热患者,按其皮肤,初按热甚,久按热反转轻者,为表热证;久按热更甚,热自内向外蒸发者,为里热证;皮肤凉,多为阳虚;皮肤干燥,为津液不足;肌肤肿胀,按之有凹陷,松手不能即起者为水肿;松手即起者为气肿。
疮疡按之肿硬不热,多为阴证;肿处灼热,多为阳证;按之坚而不热,尚未成脓;边硬顶软,患处灼热,重按跳痛更甚者,多为有脓。
患者手足俱冷,多为阳虚寒盛;手足俱热,为阳热炽盛;手心热,多为内伤;手背热,多为外感;两足皆凉,多为阴寒内盛;两足心热,多为阴虚。
腹痛喜按,按之痛减者多为虚证;腹痛拒按者多为实证;腹满叩之如鼓,小便自利者为气胀;小便不利,推之辘辘有声者,为水臌;腹内有肿块,按之坚而不移,痛有定处者,为癥为积,多属瘀血;肿块时聚时散,按之无形,痛无定处者,为瘕为聚,多为气滞所致。
主要审察有无结节、条索状物、压痛及其他敏感反应,并据此推断相关内脏的某些疾病。在肺俞穴摸到结节或中府穴有压痛可提示肺病;肝病可在肝俞和期门穴有压痛;胃俞和足三里有压痛则提示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