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象”二字,首见于《素问·六节藏象论》。藏,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象,是指表现于外的生理和病理现象。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内脏虽然藏于体内,但其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可在外表现出一定的征象。
藏象学说,就是通过对人体外在的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以了解人体内脏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脏腑是内脏的总称,按照脏腑的生理功能特点分为脏、腑和奇恒之腑。脏,即肝、心、脾、肺、肾,合称为五脏,其共同生理特点是化生和贮藏精气;腑,即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合称为六腑,其共同生理特点是受盛和传化水谷。奇恒之腑,即脑、髓、骨、脉、胆和女子胞。奇恒之腑的形态大多为中空而似腑,但生理特点却为贮藏精气而似脏。
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这一整体观主要体现在五脏与六腑相互配合、五脏与形体诸窍相互联系、五脏生理活动与精神情志相互影响。此外,五脏虽有各自的生理功能,但相互为用。
藏象学说是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指导下,通过整体观察,“以象测藏”而探知内脏的情况。藏象学说中的脏腑不是单纯的解剖学概念,而是涵盖了人体一定生理、病理的综合性功能单位。藏象学说中,一个脏腑的生理功能,可能包含着现代解剖学中几个脏器的生理功能;现代解剖学中一个脏器的生理功能,可散见在藏象学说的几个脏腑的生理功能之中。
五脏指心、肝、脾、肺、肾。在经络学说中,心包络也为脏,故有六脏之说。
心居于胸中,两肺之间,膈膜之上,外有心包护卫。心在五行中属火,与小肠相表里。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血脉和藏神。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开窍于舌,在志为喜,在液为汗。心对人体生命活动起着主宰的作用,故称为“君主之官”“五脏六腑之大主”。
(1)主血脉 心主血脉,是指心气具有推动和调控血液在脉中运行,流注全身,循环不休,濡养全身组织的作用。心主血脉包括心主血和心主脉两方面。
心主血是指心具有行血和生血的生理功能。心的行血功能主要依赖心气的推动和调控作用。若心气不足,则运血乏力,可导致血液运行失常。心主血的另一内涵是指心有生血的作用,即所谓“奉心化赤”,主要是指饮食水谷经脾胃运化生成的水谷精微,必须依赖心气的作用才能化为血液。《素问·经脉别论》曰:“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心与脉直接相连,心、脉、血三者共同组成一个闭合的行血系统,其中心气是动力,血液是物质基础,脉管是通道。心气充沛、血液充盈、脉道通利,是人体血液正常循行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心主血脉的功能正常与否,主要从面色、舌色、心胸部的感觉和脉象去观察。
在生理情况下,心气充足,推动血液运行的生理功能正常,气血运行通畅,全身的生理机能就正常,表现为面色红润而有光泽,心胸舒畅,舌色淡红,脉搏节律均匀、和缓有力。反之,心气不足,则可出现血流不畅、脉搏无力等表现,甚则发生气血瘀滞,血脉受阻,而见面色灰暗,唇舌青紫,心前区憋闷甚或刺痛,以及脉象结、代、促、涩等;心血虚少,脉道不充,则可见心悸、面色口唇苍白、脉细无力等。
(2)藏神 心藏神,又称心主神志或心主神明,是指心具有统帅全身脏腑、形体、官窍等组织的生理活动和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情志等心理活动的作用。人的精神情志活动虽与五脏精气密切相关,由五脏协同完成,但总由心来统领。故《灵枢·本神》提出“所以任物者,谓之心”,《灵枢·邪客》亦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另外,人的神志活动以气血为物质基础,心藏神的功能正常,则人体表现为精神振作,神志清晰,思维敏捷,反应灵敏,脏腑组织功能协调;反之,则可出现失眠、多梦、神志不宁、痴呆、举止失常,或出现反应迟钝、健忘、精神萎顿、昏迷、不省人事等临床表现,还可影响其他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甚则危及生命。故《灵枢·口问》指出:“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
心藏神的生理功能与心主血脉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心藏神,能调节心气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有助于心主血脉的作用。心主血脉,为神志活动提供了物质基础,有助于心藏神,因为血液是神志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因此,心主血脉的功能异常,则会出现神志的改变;反之,心藏神的功能异常,也可出现血行的变化。
(1)在体合脉,其华在面 在体合脉是指全身的血脉由心所主,即心主血脉。华,是荣华、光彩之意。其华在面是指心脏气血的盛衰可从面部的颜色与光泽上反映出来,故《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若心气旺盛,血脉充盈,则面部红润而有光泽;如心的阳气不足,则可见面色㿠白甚或滞暗;若心血虚少,则可见面色苍白无华;心血瘀阻,则可见面色青紫等。
(2)开窍于舌 心在窍为舌是指舌为心之外候,又称“舌为心之苗”。舌的主要功能是主司味觉,表达语言。心的经脉上通于舌,故《灵枢·经脉》说:“手少阴之别……循经入于心中,系舌本。”舌的味觉功能和正确的语言表达,均有赖于心主血脉和心藏神的生理功能,同时,从舌质的色泽可察知气血的情况。一般来说,心的功能正常,则舌红活荣润,味觉灵敏,语言流利。如心的阳气不足,则可见舌质淡白胖嫩;心的阴血不足,则舌质红绛瘦瘪;心火上炎,则可见舌红,甚则生疮;若心血瘀阻,则可见舌质紫暗,或有瘀斑;心藏神的功能异常,则可见舌强、语謇或失语等。
(3)在志为喜 心在志为喜是指心的生理功能与精神情志活动的“喜”有关。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南方生热,热生火……在脏为心……在志为喜”。适度的喜属于良性刺激,有助于心主血脉等生理功能,故《素问·举痛论》有“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之说;喜乐过度,则可使心神受伤,出现喜笑不休、精神失常等表现,故《灵枢·本神》又有“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之说。
(4)在液为汗 心在液为汗是指汗液与心血、心神关系密切。汗为津液所化生,血与津液又同出一源,均为水谷精气所化生;而津液与血又同源互化,故有“血汗同源”之说。汗与心的这种内在联系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如心气虚损,则可见自汗;心之阳气暴脱,即可见大汗淋漓等;反之,汗出过多,也可损伤心之阳气。
附: 心包络
心包络,又称心包,是心脏外面的包膜,为心脏的外围组织,上附脉络,通行气血,合称心包络。心包与三焦相表里。心包络有保护心脏的作用。心包受邪所表现的病证与心是一致的,在诊断与治疗护理上大体相同。
肺居胸中,左右各一。肺五行属金,与大肠相表里。肺为气之本。肺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气、司呼吸,主宣发和肃降,通调水道及朝百脉、主治节。肺开窍于鼻,其华在毛,在志为悲,在液为涕。在脏腑中,肺位置最高,故为“华盖”。肺系通过鼻与外界相通,易受邪侵,称为“娇脏”。
(1)主气、司呼吸 肺主气的功能,包括主一身之气和呼吸之气两方面。肺主一身之气,是指肺有主持、调节全身之气的作用。一方面体现在宗气的生成,宗气是由肺吸入的清气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结合而成,因此呼吸功能健全与否,直接影响宗气的生成,也影响全身之气的生成;另一方面体现在对全身气机的调节,肺有节律的呼吸运动,调节着全身之气的升降出入。呼吸是机体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肺主呼吸之气,是指肺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人体通过肺的呼吸,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呼出体内的浊气,实现体内外气体的交换。肺不断地呼浊吸清,吐故纳新,从而保证了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运行。
肺司呼吸,指肺为人体呼吸的器官,具有呼吸功能。肺司呼吸的功能,有赖于肺的宣降运动。宣降正常,散纳有度,则呼吸调匀有序,呼吸自如。若不能保持清肃,则可影响肺司呼吸的功能,导致呼吸不畅,出现咳嗽、气喘等症。若肺司呼吸功能丧失,清气不能吸入,浊气不能排出,体内外之气不能进行交换,生命则随之告终。
(2)主宣发和肃降 肺主宣发是指肺气具有向上、向外升宣布散的生理功能。肺主肃降是指肺气具有向下通降和使呼吸道保持洁净的生理功能。
肺主宣发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宣发卫气,调节腠理之开合。二是宣散水谷精微和津液。通过肺的宣发和布散,可将脾胃运化来的水谷精微及津液布散于周身、滋养脏腑、润泽皮毛。三是排出浊气,完成气体交换。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浊气主要靠肺的宣发作用,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由于肺主宣发并能布散津液,调节汗孔开合,故与津液代谢也密切相关。若肺气失宣,可出现呼气不利、胸闷、咳喘、鼻塞、无汗、喷嚏、呼吸困难等。
肺主肃降的作用亦体现三个方面。一是吸入自然界的清气,二是向下布散水谷精微和津液,三是清洁呼吸道。肺为清虚之体,不容异物,通过肺的肃降,可肃清呼吸道内的痰浊、异物等,以保持呼吸道的通畅。若肺气失于肃降,可出现呼吸急促或表浅、咳痰、呼吸不畅等。
(3)通调水道 肺主通调水道的功能,是指肺的宣发和肃降运动对人体内水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起着疏通和调节的作用。通过肺的宣发作用,将脾气转输至肺的水液和水谷精微部分向上、向外输布到全身皮毛,代谢后以汗的形式排泄;通过肺气的肃降作用,将脾气转输至肺的水液和水谷精微中较稠厚的部分,向内向下输送到体内各脏腑组织器官,以濡润之,并将机体代谢所产生的废水和剩余的水液下达于肾,经肾和膀胱的气化作用,生成尿液,排出体外。由于肺位于人体的上焦,肺的宣发与肃降对机体水液代谢具有重要的疏通调节作用,故有“肺为水之上源”“肺主行水”之说。宣发或肃降的功能失调,均可导致水液代谢障碍,出现痰饮、水肿等病理变化。如肺气失宣,水津不布,水道失于通调,临床可见尿少、颜面周身浮肿等。
(4)朝百脉、主治节 肺朝百脉,是指全身的血液通过百脉会聚于肺,经肺的呼吸,进行体内外清浊之气的交换,然后再将富含清气的血液通过百脉输送至全身。说明全身的血和脉虽统属于心,但血液在全身的正常循环运行尚须肺的协助。因此肺朝百脉的作用是助心行血。
肺主治节是指肺具有治理调节全身各脏腑组织生理功能的作用。肺的治节作用,主要体现四个方面:一是肺司呼吸,人体的呼吸运动是有节奏的一呼一吸,呼浊吸清,对完成体内外气体交换起着重要作用;二是调节气机,肺的呼吸运动是气的升降出入的具体表现,使气机协调通畅;三是助心行血,肺朝百脉,能辅助心脏,推动和调节血液的运行;四是调节水液代谢,通过肺的宣发和肃降,推动和调节水液的输布、运行和代谢。故《素问·灵兰秘典论》指出:“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1)在体合皮,其华在毛 皮毛为一身之表,有防御外邪、调节津液代谢、调节体温和辅助呼吸的作用。肺具有输精、布散卫气于皮毛的作用,肺的生理功能正常,则皮毛光泽,抵御外邪能力强。
(2)开窍于鼻 鼻与肺直接相通,是气出入肺的通道,鼻的通气和嗅觉都必须依赖于肺的功能正常。肺气宣畅则呼吸平和、嗅觉灵敏。若肺失宣肃则鼻塞、呼吸不利、嗅觉失常。此外,肺的疾病也常常为外邪经鼻入侵所致。
(3)在志为忧(悲) 肺脏与悲或忧的情志有密切关系。悲与忧均是机体对不良刺激的情绪反应,两者都可以影响肺的宣发和肃降运动,进而损伤肺气。如悲忧过度则出现呼吸气短等肺气不足的现象,故中医认为“悲忧伤肺”。反之,当肺气虚弱时,机体对外来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容易产生悲忧的情志变化。悲和忧两者虽然不同,但同属肺志。
(4)在液为涕 是指鼻为肺之窍,肺的生理功能正常与否能从涕的变化中反映出来。涕为鼻的分泌液,有润泽鼻窍的作用。若肺寒则鼻流清涕,若肺热则鼻流黄浊涕,若肺燥则鼻干燥。
脾位于中焦,在膈之下。脾在五行中属土,与胃相表里。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运化、升清和统摄血液。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在志为思,在液为涎,主肌肉与四肢。脾为气血生化之源,称为“后天之本”。
(1)主运化 是指脾具有把水谷化为精微,并将精微物质吸收输布至全身的生理功能。脾的运化功能包括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
运化水谷是指脾对饮食物的消化以及对精微物质的吸收和输布作用。水谷精微是人出生以后维持生命的营养物质,也是气血生成的主要物质基础,故称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如果脾运化水谷功能旺盛,则气血充沛、身体健康。若脾运化水谷功能减退,则出现食欲不振、腹胀、便溏、消瘦、倦怠等气血不足的症状。
运化水液是指脾有吸收、输布水液,防止水液在体内停滞的生理功能。人体摄入的水液需经过脾的吸收和输送,以布散全身而发挥滋润濡养作用。脾运化水液功能减退,必然导致水液不能布散而在体内停滞,产生水、湿、痰、饮等病理变化。脾虽能运化水液,但最怕水湿之气滞留,故有脾“喜燥而恶湿”之说。
(2)主升清 是指脾气上升,将水谷精微向上输送至心、肺、头、目,并通过心、肺化为气血而营养全身。若升清不足,则头目失养,出现头晕目眩、神疲乏力、腹胀泄泻等症。脾主升清,还可维持内脏位置的相对恒定。若升举无力,中气下陷,则出现内脏下垂、久泄脱肛等。
(3)主统血 是指脾有统摄血液在脉内运行,防其逸出的生理功能。脾主统血的机理实际上是气的固摄作用,脾的运化水谷功能健旺则气血旺盛,气的固摄力强,血液不会逸出脉外。脾的运化水谷功能减弱则气血不足,气的固摄力弱,就会导致出血。由于脾主统血,所以临床上多将气虚不能摄血的便血、尿血、崩漏及肌衄称为脾不统血。
(1)在体合肉,主四肢 在体合肉是指脾与四肢和全身肌肉关系密切。脾的升清和散精作用将水谷精微输送到肌肉四肢,脾气健运则四肢和肌肉营养充足,表现为全身肌肉强壮有力、四肢活动灵活敏捷。若脾失健运则四肢和肌肉营养不足,表现为四肢倦怠、全身肌肉萎软无力。
(2)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是指饮食口味及食欲与脾的运化功能有密切关系。如脾能健运则食欲旺盛。若脾失健运则口淡无味、不思饮食,或出现口甜、口腻等异常感觉。其华在唇,是指口唇的色泽是否红润,不但是全身气血状态的反映,也是脾生理功能状态的反映。
(3)在志为思 是指脾脏与思的情志有密切关系。思虑太过则会影响脾的运化和升清功能,从而出现不思饮食、脘腹胀满、头目眩晕等,又称思伤脾。
(4)在液为涎 是指脾开窍于口,与口中涎液有密切关系。涎有助于食物吞咽和消化。脾的运化功能正常则津液上注于口而为涎,但涎不溢出口外。若脾的功能异常,导致脾胃不和,则涎液增加。
肝位于胁下。肝在五行中属木,与胆相表里。肝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疏泄和主藏血。肝开窍于目,主筋,其华在爪,在志为怒,在液为泪。肝性主升、主动,喜条达而恶抑郁,故有“刚脏”之称。
(1)主疏泄 肝主疏泄是指肝具有保持全身气机疏通畅达、通而不滞、散而不郁的作用。肝的疏泄功能以肝为刚脏,主升、主动、主散的生理特性为基础,其疏泄功能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1)调畅气机 肝主疏泄,其疏,可使气机疏通畅达;其泄,可使气机散而不郁,保证脏腑经络之气运行畅通无阻。若肝主疏泄功能失常,既可表现为肝的疏泄不及,形成气机不畅的病理变化,出现胸胁、两乳或少腹胀痛不适等病证;又可表现为肝的疏泄太过,形成肝气上逆的病理变化,出现头目胀痛、面红目赤、易怒等症,甚则血随气逆,出现吐血、咯血等。
促进血液与津液的运行。气能行血,气能行津。血液和津液的运行输布有赖于气的推动。肝主疏泄功能正常,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就能调畅,血液的运行和津液的输布也随之顺畅。若肝主疏泄功能失常,气机郁结,就会导致血行障碍,形成瘀血;也可导致津液代谢障碍,形成水湿痰饮等病变。
促进脾胃的运化和胆汁的分泌排泄。脾胃运化功能有赖于脾升胃降之间的协调平衡,而肝主疏泄与脾胃之气升降运动密切相关。肝主疏泄功能正常,气机条达、疏畅,脾气才能升,胃气方能降,脾胃运化功能才能正常。若肝主疏泄功能异常,则不仅能影响脾主升清功能,出现眩晕、泄泻等病证,而且还能影响胃主降浊功能,出现呕恶、腹胀等表现。胆与肝相连,胆汁由肝之余气所化生,其分泌与排泄受肝主疏泄功能的影响。肝主疏泄功能正常,气机调畅,则胆汁能够正常分泌与排泄;反之则可影响胆汁的分泌与排泄,从而出现胁下胀痛、口苦,甚则黄疸等。
2)调畅情志 肝的疏泄功能有助于气机通畅,气血运行正常,则心情开朗舒畅。若疏泄功能减退,气血运行失畅,则心情易于抑郁;疏泄功能太过,气的升发过亢,则心情易于急躁。
肝的疏泄功能有助于男子排精和女子行经。男子排精和女子行经与肝主疏泄关系密切。疏泄功能正常,气机调畅,则男子精液排泄通畅有度,女子月经周期正常,经行通畅;反之,则气机失调,男子排精失畅,女子经期紊乱,经行不畅。
(2)藏血 是指肝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和防止出血的生理功能。肝可以将一定量的血贮存于肝内,以供机体各部分活动需要,同时营养肝脏自身使肝体柔和。肝对人体各部的血量分配起调节作用,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肝调节血量的功能,是以贮藏血液为前提的。如果肝贮藏血液不足,必然会影响其调节血量的功能。肝有使血液收藏于脉内而使血液不溢出脉外的作用,以防止出血。若肝的藏血功能失常,不仅会引起血虚或出血,而且也能引起机体许多部位出现血失濡养的病变。如肝血不足,不能濡养于目,则两目干涩昏花,或为夜盲;若不能濡养于筋,则筋脉拘急、肢体麻木、屈伸不利等。肝藏血功能失职,则易导致各种出血,如吐血、衄血、咯血,或月经过多、崩漏等。
(1)在体合筋,其华在爪 在体合筋是指肝脏与全身的筋有密切关系。其华在爪,是指爪甲的情况可以反映肝的生理功能。筋附于骨而聚于关节,筋和肌肉的收缩和张弛关系到人的运动,而筋又有赖于肝血的滋养。肝血充足筋有所养,肢体运动灵活有力。若肝血不足则筋失所养,肢体运动不利,甚则手足振颤,肢体麻木。爪即爪甲,包括指甲和趾甲,肝血的盛衰可影响爪甲的荣枯。肝血充足则爪甲润泽坚韧。否则,爪甲色枯软薄且易折裂。故有“爪为筋之余”之说,认为爪是筋的延续,需要依赖肝血的滋养。
(2)开窍于目 是指肝的经脉上连目系,肝与目的关系密切。肝的功能是否正常,可以从目反映出来,而目又有赖于肝血的濡养。如肝的阴血不足则两目干涩,视物不清或者夜盲;肝火上炎则目赤肿痛,甚至生翳;肝阳上亢则目眩头晕;肝风内动则目斜上视;肝经风热则目赤痒痛等等。
(3)在志为怒 是指肝脏与怒的情志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怒是机体对不良刺激的一种反应,是情绪激动的一种情志变化。如肝火上炎、肝阳亢盛者往往急躁易怒。大怒导致肝气上逆,甚则气血溢于头部而突然昏厥。
(4)在液为泪 是指肝开窍于目,泪从目出,肝与泪有密切的关系。在正常情况下,泪液滋养眼睛而不外溢。但在病理情况下,肝的病变可以从泪的分泌情况表现出来,如肝的阴血不足则两目干涩;肝经风热则目眵增多,迎风流泪等。
肾位于腰部,脊柱两侧,左右各一。肾在五行中属水,与膀胱相表里。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藏精、主纳气和水液代谢。肾主骨生髓,外荣于发,开窍于耳及二阴,在志为恐,在液为唾。肾藏先天之精,为生命之源,故称为“先天之本”。
(1)藏精 肾藏精是指肾对精气有封藏的生理功能,不使精气无故流失,为精气在体内发挥其生理功能创造良好的条件。精是构成人体和推动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精,泛指一切精微物质。狭义的精,是指肾中所藏之精。肾中所藏之精,一是来源于父母的生殖之精,称先天之精;二是来源于饮食物的水谷之精,称后天之精。两者相互交融,合为一体,藏于肾中,统称肾精。肾精与肾气是同一物质的两种状态,一般认为,肾精是有形的,肾气是无形的。肾气聚则为肾精,而肾精散则为肾气,肾精和肾气相互转化,相辅相成,分而不离,合称为肾中精气。
肾中精气在人体内的生理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人体的生长发育包括先天和后天两个阶段。从父母生殖之精形成胚胎到出生以前,人在母体内的生长发育依靠先天之精的作用和母体提供营养,从而形成完整的个体。人出生后,由于先天之精得到后天之精的不断充养,肾中精气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体就产生出一种被称为“天癸”的物质,天癸的产生标志着性机能的成熟,即人体具备了生殖能力。在机体生长壮老已的自然规律中,与肾中精气及其天癸盛衰密切相关,并以齿、骨、发的生长状况作为观察精气盛衰和判断机体所处阶段的标志。二是调节机体的代谢和生理活动。这一调节作用是通过肾阴和肾阳来实现的,肾阴和肾阳是肾中精气所含的两种相反相成的功能。肾阳主要有促进机体温煦、运动、兴奋和化气的功能。肾阴主要有促进机体滋润、宁静、制约阳热和成形的功能。古代医家称肾阳为“真阳”“元阳”,称肾阴为“真阴”“元阴”,并认为全身脏腑经络及组织器官的阳和阴都根于肾阳和肾阴。肾阳促进全身之阳,肾阴加强全身之阴。肾阴肾阳的平衡对人体阴阳平衡起着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
(2)主水 是指肾有主持和调节人体津液代谢的生理功能。津液的代谢包括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过程,有肺、脾、肾、肝、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等脏腑的参与,也有皮肤、鼻、前后阴等体窍的参与,肾阴和肾阳对参与整个津液代谢过程中的各个器官都有调节作用。肾脏本身就是津液代谢所必须经过的一个重要环节。肾阳主开,肾阴主合,肾的阴阳协调平衡则开合有度,水液排出才正常。若肾的阴阳失去平衡则开合失调,水液排出异常。肾阳对水液具有蒸腾气化作用,当水液通过肾脏时,肾阳会将水液中的大部分蒸腾气化,重新回到全身,而将小部分代谢后的废液化为尿液,向下注入膀胱排出体外。肾的蒸腾气化对水液具有升清降浊的作用。若肾阳虚弱,无力气化,可出现尿少,尿闭,浮肿等症;肾阳虚弱,不能固摄,亦可出现小便清长,夜尿增多等症。
(3)主纳气 是指肾摄纳肺所吸入的清气,有助于肺保持吸气深度,具有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肾主纳气的功能是肾主封藏功能在呼吸运动中的具体表现,其物质基础乃是肾中之精气。肾中精气充沛,则封藏摄纳有力,肺的吸气才能维持深度。如肾中精气不足,则封藏摄纳无力,肺的吸气表浅,或呼多吸少,动则气喘,临床称肾不纳气。
(1)在体合骨,生髓,其华在发 髓是肾中精气所化生,肾中精气的盛衰会影响骨髓、脊髓和脑髓的充盈和发育,进而影响智力发育。骨的生长发育,有赖于骨髓的充盈并对其提供营养。如肾中精气充盈则能充养骨髓,骨骼生长发育正常。否则,骨髓空虚,骨骼生长发育受到影响,可见小儿囟门迟闭,骨软无力以及骨质疏松、脆弱易折。发的生长,全赖于精和血,肾藏精,故说“其华在发”。
(2)开窍于耳和二阴 肾与耳、二阴有密切的关系。耳的听觉灵敏与否有赖于脑髓的充养,而脑髓则为肾中精气所化。如肾中精气充盈则脑髓充盈,耳得所养则听觉灵敏。反之则脑髓虚衰,耳失所养则听力减退,或见耳鸣,甚则耳聋等。二阴指前阴和后阴,其功能的实现依赖肾的气化,因此肾开窍于二阴。如尿频、遗尿、尿闭等与肾气化功能失常有关。肾阴不足则肠液枯涸而便秘,肾阳虚损则气化无权而致阳虚便秘或阳虚泄泻,肾的封藏失司则可见久泄滑脱等。
(3)在志为恐 是指肾脏与恐的情志有密切关系。恐是一种恐惧的情志活动,是机体对不良刺激的一种反应。肾藏精而居下焦,过恐伤肾,气迫于下而下焦胀满,甚至遗尿等。
(4)在液为唾 是指肾脏与唾液有密切的关系。唾为肾精所化之液,循肾经而上达于舌。肾阴不足、肾精亏虚则多有咽干、口燥、唾液分泌不足的表现。若多唾或久唾,则易耗伤肾中精气。所以,常以舌抵上腭,待津唾渗出至满后再咽下,可以养肾精。
附:命门
命门一词,首见于《黄帝内经》,本指眼睛。《灵枢·根结》说:“命门者,目也。”《难经》开始将命门界定为内脏。尤其是明清以来,以脏的内涵对命门进行了较多的研究。
从形态而言,有的认为有形,有的认为无形。从部位而论,有的认为右肾为命门,有的认为两肾都是命门,还有的认为两肾之间为命门。从功能而述,有主火、水火共主、肾间动气之不同。目前,虽未对其形成统一的认识,但有一点是一致的,即肾与命门息息相关,肾好比人体的生命之门,对人体非常重要。
六腑是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的合称。《素问·五脏别论》说:“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六腑多为囊状管腔性器官,共同的生理功能特点是受盛和传化水谷,泻而不藏,实而不满。
胆附于肝,肝与胆有经脉相络属。胆居六腑之首,又为奇恒之腑。胆的主要生理功能有贮存与排泄胆汁,主决断。
胆贮存胆汁,胆汁源于肝,汇聚于胆。贮存于胆内的胆汁,经胆排泄到小肠,以助饮食物的消化。胆的排泄功能是依靠肝的疏泄功能来调节的。如肝的疏泄正常则胆汁排泄通畅,脾胃就能健运。若肝的疏泄失常则胆汁排泄不利,脾胃运化无力,可出现胁下胀痛、食欲减退、腹胀泄泻等症。如胆汁随肝气上逆则可见口苦、呕吐黄绿色苦水等症。如胆汁随肝气横逆则可外溢于肌肤,出现黄疸。
《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胆在人体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中,具有判断事物、作出决定的作用。胆气充足之人,抵御不良精神刺激能力强,精神平复快;胆气虚怯之人则相反,常出现胆怯易惊、善恐、失眠、多梦等精神情志异常的病变。
胃位于腹腔上部,上接食管,下通小肠,又称胃脘。胃分上、中、下三部分,分别称上脘、中脘、下脘。胃和脾被称为“仓廪之官”“后天之本”。胃又称为“太仓”“水谷之海”“水谷气血之海”“五脏之本”等。胃的主要生理功能有主受纳、腐熟水谷,主通降、以降为和。
胃接受、容纳饮食物,并对饮食物进行初步消化,形成食糜。食糜经胃下传于小肠,其精微经脾的运化而营养全身。胃的受纳和腐熟功能必须与脾的运化功能相互配合,才能使饮食物化为水谷精微,化生气血而供养全身。中医所说的胃气,实际上包括脾与胃的功能。
饮食物经胃腐熟形成食糜后,还须由胃逐级下移,最后排出体外。胃的通降和胃的受纳关系十分密切,胃不受纳则无以通降,胃不通降则不能受纳。胃失和降则不仅影响食欲,而且可因浊气上泛而出现口臭、脘腹胀满、腹痛、便秘等。胃气上逆还可出现嗳气、呃逆、恶心、呕吐等。胃以降为和,胃必须通降才能与脾的升清保持协调平衡,才能保证消化系统生理功能活动的正常进行。
小肠位于腹中,上端与胃相接,下端与大肠相连。其生理功能有受盛化物、主泌别清浊,称为“受盛之官”。
小肠具有接受胃初步消化之食糜和将食糜进一步消化为水谷精微的生理功能。如小肠受盛和化物的功能失常,则可见腹胀、肠鸣、腹痛或泄泻等。
小肠泌别清浊的功能,是指小肠将经过消化后的饮食物,分为水谷精微和食物残渣两部分,将水谷精微吸收,再经脾运化输送至全身;把食物残渣下送大肠。小肠吸收水谷精微的同时,也吸收大量的水液,故又有“小肠主液”之说。小肠泌别清浊的功能正常,则水液与糟粕各走其道而二便正常。如小肠泌别清浊异常,水走大肠,可见小便短少、泄泻、便溏等症。小肠泌别清浊的生理功能实际上是脾升胃降功能的衍生和具体体现。
大肠为管道器官,位于腹中,包括结肠和直肠,其上端的阑门处紧接小肠,其下端紧接肛门。大肠与肺通过经脉络属,互为表里。大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传化糟粕,故称为“传导之官”。小肠泌别清浊后所剩食物残渣,经大肠的燥化才能形成粪便,排出体外。大肠功能失调,主要表现为传导失常和粪便的改变。大肠湿热,气机阻滞,可见腹痛下痢、里急后重;大肠实热,肠液干枯,可见便结;大肠虚寒,水谷杂下,可见腹痛、肠鸣、泄泻。
膀胱位于小腹中央,被称为“州都之官”。膀胱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贮尿和排尿。尿液为津液所化,津液经肾的气化生成尿液,下输于膀胱。尿液贮于膀胱至一定量后,在肾的司开合作用下及时排出体外。《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膀胱贮尿和排尿功能失常,可见尿频、尿急、尿痛,或小便不利、尿少、尿闭,或尿失禁、遗尿等症。
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的总称,为六腑之一。三焦又称为“决渎之官”“孤腑”等。三焦主要的生理功能有通行元气、运行水液。
三焦通行元气,是指三焦作为元气的通道使根于肾的元气充沛全身,以推动、激发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难经》称三焦为“原气之别使”,三焦通利则元气畅通,全身气的升降出入运行正常。
三焦运行水液,是指全身水液的输布代谢虽然是在许多脏腑共同作用下完成的,但必须以三焦为通道。如三焦水道不通,则肺、脾、肾等脏腑调节水液的功能难以实现。“三焦气化”是指三焦对水液代谢具有协调平衡的作用。三焦运行水液的功能和通行元气的功能是相互关联的,气行则水行,气停则水阻。反之,水聚则气滞,水行则气行。
三焦有部位划分的概念。上焦指横膈以上,功能特点是宣发、布散,即心肺输布水谷精微和气血的功能,称“上焦如雾”。中焦指横膈以下至脐上,功能特点是“泌糟粕,蒸津液”,即脾升胃降的运化功能,称“中焦如沤”。下焦指脐以下部位,功能特点是排泄糟粕和尿液,即膀胱、大肠等排尿和传导的功能,称“下焦如渎”。
奇恒之腑指脑、髓、骨、脉、胆与女子胞。奇恒之腑在形态上中空,与六腑相似;在功能上主藏,与五脏相似。因其似腑非腑,似脏非脏,故称为奇恒之腑。这里仅介绍脑与女子胞。
脑位居颅腔之内,由髓汇集而成,称为髓海。脑的主要生理功能有主精神活动、主感觉运动、主生命活动。
脑为精髓汇聚之处,脑是精神的发源所在,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脑为元神之府。”
脑与听觉、视觉、嗅觉及思维、记忆、言语等功能的关系密切。《灵枢·海论》指出,“髓海不足”则可出现“脑转耳鸣”“目无所见”等症。清·汪昂在《本草备要》中有“人之记忆,皆在脑中”的认识。清·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对脑与思维、记忆和视、听、嗅、言的功能等有较为详细的记载。
脑是一个与生命攸关的重要器官。《素问·刺禁论》曰:“刺头,中脑户,入脑立死。”
女子胞位于小腹部,在膀胱之后,直肠之前,呈倒梨形,又称为“胞宫”“子宫”。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主月经和孕育胎儿。
女子胞是女性生殖功能成熟后主司月经的主要器官。青春期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子宫发育完全,月经按期来潮,具有生殖能力;五十岁左右,肾中精气渐衰,天癸渐竭,冲、任二脉气血渐少,进入绝经期,属正常生理现象。“天癸”是肾中精气充盈到一定程度时的产物,具有促进性腺发育而至成熟的生理效应。天癸及冲、任二脉的盛衰直接影响月经变化。若女子胞功能异常,则可出现月经不调,如闭经、月经量过多过少,甚或崩漏。此外,月经的来潮和周期与心、肝、脾三脏生理功能密切相关。
月经正常来潮后,女子胞就具备了生殖孕育胎儿的能力。受孕以后,女子胞即聚血养胎,成为保护胎儿和孕育胎儿的器官。胎儿在母体子宫中发育,靠母血充养,直至十月期满,然后子宫收缩,娩出胎儿。此外,女子胞还主生理性带下,分泌阴液,以润泽阴部。女子胞是妇女经、带、胎、产极为重要的器官。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脏腑之间生理上密切配合,病理上相互影响。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把握人体的生命活动规律,有助于临床诊断、治疗与护理。脏腑之间的关系包括脏与脏、腑与腑及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脏与脏的关系是指五脏之间的相互关系。仅以五脏中两脏之间的关系举例,余皆仿此。
心肺同居膈上,心主行血,肺主气司呼吸。心与肺的关系,主要表现为气和血的关系。气是血液运行的动力,血液是气运行的载体。心气的推动和肺气的辅助,是血液正常循行的必备条件,正常血运又能维持肺主气功能的正常进行,积于胸中的宗气是连接心之搏动和肺之呼吸的中心环节。若心肺功能失调,人体就会出现心血瘀阻、胸闷、咳喘等气血运行失调的表现。
心主行血生血,脾主生血统血。心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的生成和运行两方面。脾运化水谷而生成血液的初始物质即水谷精微,并将其上输于心,在心气作用下才能化赤而为血。血液的运行既需要心气的推动,又需要脾气的约束。心脾功能正常,人体血液才充足,并正常行于脉中而不外溢。若心脾功能异常,常相互影响而易出现失眠、健忘、心悸、纳呆、便溏等心脾两虚的病证。
心主行血,肝主藏血;心藏神,肝主疏泄、调畅情志。心与肝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及精神情志两个方面。心主行血,既需要肝藏血提供物质保障,又需要肝之疏泄协助推动;心行血正常,肝才有血可藏。心肝功能正常,血液运行才能正常。反之,则相互影响,如常见的心肝血虚证、心肝血瘀证等。人体的精神情志既由心所主,又受肝主疏泄的调节。二者关系正常,气血运行平和,则精神情志安和,反之则易出现心烦失眠、急躁易怒或悲忧善虑、抑郁等表现。
心位于上焦,属火,属阳;肾位于下焦,属水,属阴。心藏神,肾藏精。心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心肾相交”和精神互用两个方面。人与自然界相通应,自然界水火升降的规律是在上者宜降,在下者宜升,升已而降,降已而升。故人体心、肾之间也是心火下降温肾水,使肾水不寒;肾水上升制约心火,使心火不亢,心肾这种正常协调的关系称为“心肾相交”或“水火既济”。如失其平衡,则“水火失济”或称“心肾不交”,易出现失眠、男子遗精、女子梦交等症。精能生神,神能御精,所以心与肾之间还存在着精神互用的关系。
肺司呼吸,脾主运化;肺主行水,脾主运化水液。肺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气的生成与水液代谢两个方面。肺司呼吸,摄纳自然界清新的空气,脾运化饮食物,化生水谷之气,二气在胸中结合而成宗气。肺脾功能正常,人体宗气生成充足,进而促进血行、协助呼吸,故有“肺为主气之枢,脾为生气之源”之说。临床常见的肺脾气虚证,即是肺脾功能障碍影响了气的生成而致。脾主运化水液,将人体水液上输于肺,肺通过宣降而布散全身,可见肺脾在水液代谢上的相互关系和重要性。如肺脾关系失调,可见痰饮、水肿等病变,故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之说。
肝主升发,肺主肃降。肺与肝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人体气机升降的调节方面。“肝生于左,肺藏于右。”这并不是指肝肺的解剖位置,而是指肝气、肺气的升降方位。在人体气机调节上,肝气以升为主,升于左,肺气以降为主,并由右肃降。肝升肺降,升降协调,对全身气机的调畅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病理状态下,肺与肝常可相互影响。如肝郁化火,或肝气上逆,肝火上炎,可耗伤肺阴,使肺失肃降,而出现咳嗽、胸痛、咯血等肝火犯肺证,即五行学说所说的“木火刑金”或“木旺侮金”。另一方面,肺热壅盛,也可耗损肝阴,致肝阳过亢,而出现头痛、易怒、胁肋胀痛等肺病及肝的表现。
肺主行水,肾主水;肺主呼吸,肾主纳气;肺属金,肾属水。肺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水液代谢、呼吸运动及阴阳互资三个方面。肺为水之上源,肾为主水之脏,肺的肃降和通调水道功能有赖于肾的蒸腾气化。反之,肾之主水亦有赖于肺的宣发肃降和通调水道功能。肺肾协调,全身水液代谢正常。如肺肾功能失调,常出现咳逆、水肿等病变。在呼吸方面,肺肾相互为用,人体呼吸才有深度,呼吸正常,故有“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之说。肺之阴阳与肾之阴阳相互资助、相互为用,病理上亦相互影响。
肝主疏泄,脾主运化;肝主藏血,脾主统血。肝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饮食物的消化和血液调控两个方面。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协调脾胃升降,并能化生和排泄胆汁,从而促进脾胃对饮食物的消化。临床上常见的肝脾不调证,即是肝病影响脾对饮食物的消化。脾能将饮食物化为水谷精微,提供血液生成的初始物质,保障血液来源充足,使肝藏血和疏泄功能正常。脾统血、肝主疏泄促进血液运行。肝脾协调,不仅血液化生充足,而且运行正常。
肝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肝血、肾精相互转化,肝主疏泄、肾主封藏的相反相成和肝肾阴阳息息相通等方面。肝藏血,肾藏精,肝血肾精之间可以相互资生相互转化,故有“肝肾同源”“精血同源”之说。肾精亏损可致肝血不足,肝血不足可致肾精亏损。肝主疏泄,肾主封藏,两者可以相互制约、相互协调,调节男子排精或女子月经来潮。若两者失去平衡和调节,则可出现排精或月经方面的病变。肝肾阴阳之间息息相通,若肾阴不足则不能滋养肝木,出现肝阳上亢的病理变化。肝阴不足则可累及肾阴,出现相火妄动的病理变化。肝火亢盛也会下劫肾阴,形成肾阴不足的病理变化。
脾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先天与后天的关系。脾主运化而化生精微,为后天之本,肾主藏精而主水纳气,为先天之本。脾的运化功能有赖于肾阳的温煦,肾藏精有赖于脾运化的水谷精微的充养。肾阳不足则脾阳亏虚,脾阳久虚则损及肾阳,出现腹部冷痛、下利清谷,或五更泄、水肿等症。
脏与腑之间的关系主要是指脏腑之间的阴阳表里的关系。脏为阴,腑为阳;脏为里,腑为表。一脏一腑,一阴一阳,一里一表,相互配合,其间有经络相互络属,从而构成了脏腑之间的密切联系。
两者关系主要通过病理现象反映出来,如心火可以下移小肠,出现尿少、尿赤、尿痛等症。小肠有热也可上炎于心,出现心烦、舌赤、口舌生疮等症。
肺的肃降有助于大肠的传导,大肠的传导又有利于肺的肃降。如大肠实热则腑气不通,影响肺的肃降,出现胸满咳喘等症。而肺失清肃则津液不能下行,出现大便秘结等症。
在生理上,两者相互协调配合。脾主运化而胃主受纳,脾主升清而胃主降浊,脾喜燥恶湿而胃喜润恶燥。两者阴阳相合,纳运协调,升降平衡,燥湿相济,共同完成饮食物的传化过程,故合称后天之本。在病理上,两者相互影响,如脾为湿困则运化失司,影响胃的受纳和降,出现恶心、呕吐、食少、腹胀等症。如胃失和降则食滞胃脘,影响脾的运化升清,出现泄泻、腹痛、头晕、目眩等症。
胆汁来源于肝之余气,胆贮存和排泄胆汁,依靠肝的疏泄。肝失疏泄则影响胆汁的分泌与排泄。胆汁排泄不畅则影响肝的疏泄。肝病常波及胆,胆病亦影响于肝。临床上常出现肝胆火旺、肝胆湿热等肝胆同病的情况。
膀胱的贮尿和排尿功能有赖于肾的气化固摄,肾气充足则膀胱开合有度。若肾气不足则膀胱失约,出现尿频、尿失禁等症,也可导致膀胱气化不利,出现小便不畅、尿少,甚至癃闭等症。
六腑以化水谷、行津液为其生理特点。六腑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体现于饮食物的消化吸收、津液的输布、废物的排泄等一系列过程中的相互联系和密切配合。饮食物入胃,经胃的腐熟、初步消化,下传于小肠,同时胆排泄胆汁进入小肠,以助其消化。小肠泌别清浊,清者为水谷精微和津液,经脾的运化和转输,以营养全身;浊者为剩余的水液和食物残渣,剩余的水液经肾的气化,渗入膀胱,形成尿液,再经过膀胱的气化,排出体外;食物残渣下传大肠,经大肠吸收水液并向下传导,形成粪便,排出体外。食物的消化吸收和废物的排泄过程,还有赖于肝的疏泄、三焦气化和运行水液的作用。六腑传化水谷,需要不断地受纳、消化、传导和排泄,虚实更替,宜通而不宜滞,所以有“六腑以通为用”“腑病以通为补”之说。六腑之间在病理上亦相互影响,如胃有实热,灼耗津液,可使大肠传导不利,大便燥结;大肠传导失司,亦可犯胃,胃失和降,出现呕吐苦水;脾胃湿热,熏蒸肝胆,可使胆汁外溢,出现黄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