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中医康复治疗技术和现代康复疗法的关系

一、中医康复治疗技术的分类与特点

(一)中医康复治疗技术的分类

中医康复治疗技术的分类有:针刺疗法(毫针针刺、三棱针刺法、皮肤针刺法、皮内针刺法、电针、头针刺法)、灸法(艾炷灸法、艾条灸法、温针灸、温灸器灸、灯火灸法、天灸)、拔罐疗法(火罐法、抽气罐法)、刮痧疗法、推拿康复疗法(成人推拿、小儿推拿)、中药内治法(汤剂疗法、散剂疗法、丸剂疗法、膏剂疗法、丹剂疗法、冲剂疗法、酒剂疗法、茶剂疗法等)、中药外治法(热敷疗法、熏蒸疗法、熏洗疗法、敷贴疗法、脐疗、膏药疗法、吹鼻疗法、药捻疗法等)、传统运动康复疗法(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易筋经、少林内功、六字诀、放松功、内养功、松静功等)、中医饮食疗法、五行音乐疗法、文娱疗法等。目前,在我国大多数医疗机构中,中医康复治疗技术已成为十分重要和应用广泛的康复技术和手段。

(二)中医康复治疗技术的特点

中医康复治疗技术是建立在中国传统哲学基础上,以整体观、功能观、辨证观、正气观为基本指导理论,以脏腑经络和气血津液为生理病理学基础,以中医传统治疗技术为手段,来改善病伤残者的功能障碍。中医康复治疗技术的特点和其指导理论密不可分,可大致归纳为以下5个方面。

1.整体观念 中医康复理论认为,人的精神活动与躯体状态具有完整性和统一性,且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有着有机联系,保持着统一和适应的整体关系,这就是中医的整体观念。

(1)形与神具 “形”即形体,“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神”是指人体生命活动外在表现的总称,包括生理性或病理性外露的征象;狭义的“神”是指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人体的“形”与“神”在生理状态下是相互资生、相互依存的统一整体,所谓“形具而神生”;在病理状态下则相互影响,所谓“神之不守则体之不康”。故在康复技术的运用中,须树立形神一体观念,在急则治标的情况下,可先“复其形”,而在一般情况下则可二者兼顾。

(2)天人相应 天人相应在中医康复技术的应用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是顺应自然,利用时令气候的周期性变化和日昼时序节律,以及自然地理环境对人体有益的因素进行康复治疗;二是利用自然万物,如日光、泉水、空气、金石、草木、香花、泥沙、海滨、声音、山石等进行预防、保健、养生益寿。

(3)人与社会相统一 人与社会的关系是在康复过程中难以解决的问题,此问题若得不到真正意义上的解决,将对康复产生巨大的影响。1981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康复定义做出的补充说明中明确阐述:“康复不仅是指训练残疾人使其适应周围的环境,而且也指调整残疾人周围的环境和社会条件,以利于他们重返社会。”由此可见,人与社会的关系在康复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2.辨证论治

(1)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辨证康复是经过四诊合参,综合了解患者现阶段的整体状况,在全面了解患者病因、病情、发病和治疗过程以及机体目前的功能状态的基础上,按照八纲、经络、脏腑、气血辨证等原则制订现阶段的康复策略和措施。中医不仅重视证,也注重病;不仅辨中医的病,更要辨西医的病。通过对病的诊断,掌握疾病与其功能障碍的全过程,从而确定全过程与现阶段的治疗方法。

在康复诊治过程中,辨证与辨病都是认识病、伤、残者功能障碍的过程。不同的是,辨证康复是对疾病与其功能障碍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证候的辨析,是对疾病现阶段病变本质的把握,从而确立现阶段的康复治疗方法;辨病康复是对疾病与其功能障碍全过程的辨析,从整体上把握疾病的发展过程及预后、转归,以确定总体上的康复治疗方案及目标。因而在疾病康复实践中,应采取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方法。

(2)因人、因时、因地制宜 因人、因时、因地制宜,是指治疗疾病要根据季节、地区及人体的体质、性别、年龄等不同而制订适宜的治疗方法。由于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时令气候、地理环境等,尤其是患者个体的体质因素,对疾病的影响更大,因此在治疗疾病时,必须把这些方面的因素考虑进去,对具体情况做具体分析,才能制订出适宜的治疗方法。

3.正气为本

(1)扶正与祛邪相结合 中医康复治疗技术可以从整体上归纳为扶正和祛邪两大类。扶正的目的是加强人体正气,提高自我调节能力,促进机体战胜病邪;而祛邪的目的,旨在祛除病邪,恢复自我调节能力。扶正与祛邪相结合,才能使机体更快恢复到阴阳平衡状态。

中医理论认为,任何疾病的康复治疗均要遵从“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康复所研究的对象多为急性病瘥后以及慢性久病等所遗留的身心功能障碍,康复中除了祛邪和关注局部功能障碍以外,更应注重扶持正气。人体本身具有一定的自我康复能力,正气充足,自身体质强健,则祛邪能力增强,疾病康复的可能性就更大。在中医康复治疗技术中,无论针灸、推拿、中药内外治,还是导引、食疗、自然疗法等,均在于扶持正气,扶正才能祛邪,协调脏腑经络,恢复体内阴阳平衡,使气血通畅、营卫通达、形与神俱,最终达到康复的目的。

(2)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治未病是中医康复的重要原则,也强调扶助人体正气的重要性,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在用于指导康复预防时,“未病先防”可预防病残的发生,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既病防变”是指通过早期康复诊断和治疗,来防止病残的恶化和再次致残。这二者间,防重于治。未病之前,要采取一定措施防止病残的发生;已病之后,要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防止病残的恶化、蔓延和再次发生。

4.杂合以治 “杂合以治”是《黄帝内经》中提出的康复原则,即以中医辨证论治为基础,针对不同的病情,采取综合性的康复治疗手段。

随着医疗事业的进步,人的平均寿命不断延长,由慢性病、老年病等导致的功能障碍逐年增加。因此,康复治疗对象也愈来愈趋于慢性化、老年化,病情亦趋于多样化、复杂化,常常表现为多因素致病、多病理改变、多层次受累、多功能障碍。单一的康复手段往往收效甚微。而中医康复治疗技术经过几千年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已经形成了内治和外治“内外相扶”的调、养、治相结合的康复局面。康复的患者多属气血亏虚、病情复杂多变、病程较长的慢性病证,要培补久虚的阴阳气血,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奏效。只有多种疗法“杂合以治”,如通过食治和药疗,“食药并举”以培补元气,针灸、推拿等技术以调整脏腑功能,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人体自然康复能力,使功能障碍的患者更快达到康复目的。

5.疏通经络 中医学认为,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具有沟通表里内外、纵横交错、网络全身的特点。只有经络通畅,经络与脏腑相互沟通联系,才能运行气血,营养全身,抗御外邪,调节脏腑功能,维持机体的生命活动。生理上,经络是人体通达内外的一个联络系统;病理上,经络又成为病邪传注的重要途径和对病变部位进行经络诊断的依据。通过经络,外邪可以内传至脏腑,内在脏腑病变会相互传变,内在病变也可以反映于体表。

经络理论要求中医康复必须以保证经络通畅为前提,认为病证的发生、发展及其康复过程都与经络有关。邪气一旦导致经络气血运行受阻,甚至经络闭阻不通,则病变部位由于失去气血的滋养,会产生诸多病证,如痿痹、瘫厥等。因此,疏通经络、调节阴阳平衡、恢复气血的正常运行,是康复疾病之本。常用的针灸、中药、导引、食疗等康复技术均以经络归经理论为指导。

二、现代康复疗法的分类与特点

(一)现代康复疗法的分类

现代康复疗法的分类有:运动疗法、物理因子疗法(声、电、光、磁、水、蜡、压力等)、作业疗法(功能性作业疗法、日常生活活动训练等)、言语疗法、心理疗法、文体疗法、康复工程、康复护理等多种康复治疗方法。而这些现代康复疗法是在康复医师的领导和协调下,由康复护士、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言语治疗师、心理治疗师、假肢与矫形器师、文体治疗师、社会工作者等组成的康复医疗组分别完成的,全面、协调地实施康复医疗工作。

(二)现代康复疗法的特点

现代康复疗法是随着物理医学、理疗学等不同学科的逐渐发展而形成的,现代康复疗法要求各种有效康复治疗手段和技术相结合,具有功能性、协作性、主动性、多科性、社会性等特点。

1.功能性 现代康复疗法主要针对功能障碍进行治疗,以恢复功能为永恒的目标,现代康复疗法针对不同层次的障碍,拥有不同的康复对策。如通过物理疗法、作业疗法、言语治疗、辅助器具,使具有个体水平的功能障碍者恢复功能;通过改造公共设施和社会环境,使具有社会活动障碍的残障者能方便、平等地参与活动。

2.协作性 现代康复疗法的工作方式是必须依靠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言语治疗师等不同康复专业协作小组依靠团队合作,共同完成。

3.主动性 在实施现代康复疗法的过程中,要求病伤残者积极主动参与康复活动,尽可能地直接参与功能训练,提高个体活动能力、预防疾病或损伤造成的功能障碍和减轻残疾的影响。

4.多科性 现代康复疗法是建立在神经生理学、运动生理学、功能解剖学、人体发育学、运动生物力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基础之上。

5.社会性 现代康复疗法重视从社会医学的角度组织患者进行康复治疗,使患者能够掌握职业技能,恢复心理健康,帮助患者重返社会。

三、中医康复治疗技术与现代康复疗法间的联系与区别

(一)中医康复治疗技术与现代康复疗法间的联系

1.康复对象的一致性 中医康复治疗技术与现代康复医学一样,主要针对患者的功能障碍,服务的对象与范围相同。

2.在技术层面上相互结合、相互渗透 中医康复治疗技术是广泛应用物理疗法来进行康复治疗的,如推拿所采用的物理力学疗法,以及融合非力学疗法中的热、光、电、磁技术的灸法、拔罐、火针、电针、磁针等康复方法;现代康复疗法中的理疗法同样也融合了中医康复的经络腧穴理论。

3.康复目的相同 中医康复治疗技术与现代康复疗法的主要目的都是要尽最大可能改善康复对象的症状,恢复功能,进而提高生存质量,重返社会。

4.康复理念一致 中医康复治疗技术立足于中医整体观念,对患者身心进行整体康复;而现代康复医学虽然采用的具体方法不同,但同样着眼于全面康复,综合应用医疗、教育、工程、职业和社会康复等手段,使功能障碍者运动功能、精神心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等获得最大限度的康复。

(二)中医康复治疗技术与现代康复疗法间的区别

二者的特色和优势不尽相同。首先,中医康复治疗技术是我国历代医家以中医学整体康复观和辨证康复观的学术思想为指导,以康复医疗的临床实践为依据,在辨证的基础上,制订相应的康复医疗原则,采用一系列恰当的康复技术,包括针灸、推拿、中药内外治、导引、食疗等,来调整经络气血的运行,恢复正气,提高人体自然康复能力,最终改善和恢复身心功能,达到康复目的。所以大部分中医康复技术可以称为“绿色疗法”,对身体无额外负担。如针灸康复的良性双向调整作用,可以使机体偏亢或偏衰的病理状态都趋向于平衡;中药康复所使用的大多是植物药,为平淡、无毒之品,甚至其中许多药物源于食物,有“食药同源”之说。此外,中医康复技术无严格场地要求,整个康复过程不需要大型的仪器设备,既适用于大型康复中心或小型康复机构,又可在患者家中进行。如导引功法,可在医生的指导下,由患者自行择一处平整空旷、空气流通的地方进行练习。所以综合来看,中医康复治疗技术具有简、便、廉、验的优势,这是现代康复医学所欠缺的。

现代康复医学对设备的依赖程度较高,大多数患者的康复过程要在大型康复机构中进行,这些机构中的康复设施先进,专业人才集中,但康复费用相对较高。现代康复医学与现代科学技术联系紧密,通过小组的工作方式进行多学科合作,充分利用现代科技的进步完善康复工程学,在运用矫形器、假肢、助行器及其他辅助工具等补偿患者的形体与功能残缺方面具有相当优势,极大地改善了功能障碍患者的活动空间和自理能力,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这是中医康复技术所欠缺的。 tmfeAhfF4tmpmDE/tdUUMsd+Z3vNh9aUKDGVeyaE+gjcdYYP79BvCsIP6hruXY4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