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腧穴的分类和命名

一、腧穴的分类

人体的腧穴总体上可归纳为十四经穴、经外奇穴、阿是穴3类。

1.十四经穴 是指具有固定的名称和位置,且归属于十四经脉系统的腧穴。这类腧穴具有治疗本经和相应脏腑病证的共同作用,所以,归属于十四经脉系统中。十四经穴简称“经穴”,是腧穴体系中的主体。

2.经外奇穴 是指既有一定的名称,又有明确的位置,但尚未归入或不便归入十四经脉系统的腧穴。这类腧穴的主治范围比较单纯,多数对某些病证有特殊疗效,故又称“奇穴”。历代对经外奇穴记载不一,也有一些经外奇穴在发展过程中被归入十四经穴。

3.阿是穴 是指既无固定名称,亦无固定位置,而是以压痛点或病变局部或其他反应点等作为针灸施术部位的一类腧穴,又称“天应穴”“不定穴”“压痛点”等。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载:“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里当其处,不问孔穴,即得便快成痛处,即云阿是,灸刺皆验,故曰阿是穴也。”阿是穴无一定数目。

二、腧穴的命名

腧穴的名称均有一定的含义。《千金翼方》指出:“凡诸孔穴,名不徒设,皆有深意。”历代医家以腧穴所居部位和治疗作用为基础,结合自然界现象和医学理论等,采用取类比象的方法对腧穴命名。了解腧穴命名的含义,有助于熟悉、记忆腧穴的部位和治疗作用。兹将腧穴命名规律择要分类说明如下。

1.根据所在部位命名 即根据腧穴所在的人体解剖部位而命名,如腕旁的腕骨、乳下的乳根、面部颧骨下的颧髎、第7颈椎棘突下的大椎等。

2.根据治疗作用命名 即根据腧穴对某种病证的特殊治疗作用命名,如治目疾的睛明、光明,治水肿的水分、水道,治口眼㖞斜的牵正等。

3.利用天体地貌命名 即根据自然界的天体和地貌名称,结合腧穴所在部位的形态或气血流注的状况而命名,如日月、上星、太乙、承山、大陵、商丘、丘墟、太溪、合谷、水沟、曲泽、曲池、涌泉、小海、四渎等。

4.参照动植物命名 即根据动植物的名称,以形容腧穴所在部位的形象而命名,如伏兔、鱼际、犊鼻、鹤顶、攒竹、口禾髎等。

5.借助建筑物命名 即根据建筑物名称来形容某些腧穴所在部位的形态或作用特点而命名,如天井、印堂、巨阙、脑户、屋翳、膺窗、库房、地仓、气户、梁门等。

6.结合中医学理论命名 即根据腧穴部位或治疗作用,结合阴阳、脏腑、经络、气血等中医学理论命名,如阴陵泉、阳陵泉、心俞、三阴交、三阳络、百会、气海、血海、神堂、魄户等。 wxtZMR2E090vf+7IeY+P1TKqcSqaZAfHmc6Y05RJBO71vERg4HH1RWV9jJXjT69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