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养生主》。“养”指保养、调养、补养、护养之意,“生”指生命、生存、生长之意,“保健”即保持健康。简单而言,“养生保健”就是保养生命、保持健康。养生保健活动贯穿于人的生、长、壮、老、已全过程,是根据生命发展规律,通过调节饮食、活动形体、调养精神、调适环境等多种方法或手段以达到保养生命、保持健康、减少疾病、延年益寿目的所进行的一种综合性的强身益寿活动。
“中医养生”又称摄生、道生、养性、卫生、保生、寿世等,古人将养生理论和方法统称为“养生之道”。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此处的“道”,就是养生之道。健康长寿是人类一直在追寻的最佳生存状态,从古代帝王将相,到现代的平民百姓,无不渴望健康长寿。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人们对美好生活和健康长寿的需求日益突出。健康长寿的方法不仅是饮食有节、起居有常的生活,还包括坚持不懈的修身养性,以及在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压力中保持愉悦的身心。中医养生保健是人类追求健康长寿的需要,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改变的需要,也是医学模式和疾病谱改变的需要。是否健康长寿,不仅在于能否懂得养生之道,更为重要的是能否把养生之道贯穿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中医养生保健学是关于人体生命养护理论、方法及其临床应用的知识体系,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探索人类生命及健康长寿规律,研究中国传统颐养身心、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方法,并用这些理论和方法指导人类保健活动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代养生家在长期的生活、生产实践中,从养神、动形、固精、调气、食养及药饵等方面总结出丰富的经验,并形成相应的学术流派。如道家养生、儒家养生、医家养生、释家养生和武术家养生等,他们都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养生理论和方法,丰富了中医养生保健学的内容。
生、长、壮、老、已是人类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中医对生命的形成、节律、衰老、死亡都有独特的理解。只有认识人体的生命规律,了解衰老的机理、影响健康的因素和引起衰老甚至生命夭折的原因,才能正确使用各种养生和养护措施,保养生命、延缓衰老,以达到“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的目的。
精是人体内的精微物质,主要起着濡养周身、主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的作用。《灵枢·本神》曰:“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父母之精是构成生命的物质基础,是生命健康与否的先决条件。肾封藏人体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随着肾中精气的盛衰,人体出现生、长、壮、老、已的各种相应变化。气是活力很强的精微物质,各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均依赖气的推动、固摄、气化等作用来实现。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是生命活动的象征,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神具有主宰人体生理活动及精神意识、情志、思维活动的作用,而其功能的正常与否则通过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来体现。因此,精和气是产生神的物质基础,神能统御精气并为精气充足与否的外在反应。精能化气,气能化神,神驭精气。人体精气旺盛,脏腑功能强健,神的反应就正常,表现为精神振奋、面色红润、目光明亮、动作灵活、反应灵敏,故精充、气足、神旺是人体健康的标志。反之,人体精气亏虚,脏腑功能衰退,神的反应就异常,出现精神不振、面色无华、目光暗淡、动作缓慢、反应迟钝等各种表现。因此,精、气、神的保养对于个人健康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生命有其固有节律和极限,生长、壮盛、衰老和死亡是生命的必然规律。《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八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则齿发去……”中医通过对人体生命过程的细致观察和深入研究,发现了生命不同阶段独特的生命特征,衰老是逐渐发生,不可避免的。肾中精气在人体生长、发育、盛壮、衰老过程,以及生殖中的重要作用,提示了保养肾精的重要意义。(图1-1,图1-2)
图1-1 女子七七的生、长、壮、老、已节律图
图1-2 男子八八生、长、壮、老、已节律图
《易·乾》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里的“健”,指强壮有力;《诗经·大雅》曰:“民亦劳止,汔可小康。”这里的“康”为“安宁”的意思。“体壮曰健,心怡曰康”,健康是指强壮而安宁,是一种阴阳平衡的无病状态,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言:“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这种状态可以归纳为“眼有神,声息和,前门松,后门紧,形不丰,牙齿坚,腰腿灵,脉形小,饮食稳,起居准”等外在表现。《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版)把健康界定为“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格健壮、精力充沛,并具有良好劳动效能的状态”。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完好状态,包括躯体健康(physical health)、心理健康(psychological health)、社会适应能力良好(good social adaptation)和道德健康(ethical health);表现为个体生理和心理上的一种良好的功能状态,即生理和心理上没有缺陷和疾病,能充分发挥心理对机体和环境因素的调节功能,保持与环境相适应的、良好的效能状态和动态的相对平衡状态。这种健康概念的标准,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处事乐观,工作态度积极,勇于承担任务;善于休息,睡眠良好;应变能力强,能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对一般的感冒和传染病有一定的抵抗力;身材匀称,体重适当,头、臂、臀比例协调;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牙齿清洁、无缺损、无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头发有光泽,无头屑;肌肉、皮肤富有弹性,步履轻松。
健康者长寿。反之,不健康或亚健康均会影响人的寿命。中医把人的自然寿命称为“天年”“天寿”。人的自然寿命应该在100岁以上,人在60岁以前死亡称为“夭”。人类寿命的长短,受到先天禀赋、后天因素(人体内外环境)的综合影响。《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提出肾中精气盛衰决定人寿命长短的观点,还指出脏腑功能盛衰是生命寿夭的关键。如《灵枢·天年》记载:“人之寿夭……五脏坚固,血脉和调,肌肉解利,皮肤致密,营卫之行,不失其常,呼吸微徐,气以度行,六腑化谷,津液布扬,各如其常,故能长久。”在西汉时期“重阳”思想的影响下,还形成了《素问·生气通天论》以“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为代表的重视阳气养生理念。
中医学认为,人与自然和社会环境是一个整体,人类生存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均对寿夭形成重要的影响。《左传》曰:“土厚水深,居之不疾。”《淮南子》曰:“坚土人刚,弱土人肥……暑气多夭,寒气多寿。”自然界地理位置、气候、阳光、空气、土壤等各种因素,是影响健康和寿夭的重要条件。在中医整体观念指导下,人们重视先天禀赋、脏腑功能、阴阳盛衰、地域气候、社会环境等对人体生理病理、健康寿夭方面的影响,逐渐形成和发展了相应的中医养生保健理论、方法与技术。
衰老,指人在跨过盛壮期之后,直至死亡,根源于五脏衰退,而必然经历的以五脏为中心的规律性生命退化过程。“衰”“老”二字连用,最早见于《吕氏春秋·仲秋纪》“是月也,养衰老,授几杖,行麋粥饮食”,后来《礼记·月令》中也引述了这句话。一直以来,“衰”指身体功能减弱或退化,“老”指年龄大。而在中医古籍中,最早“衰”“老”并用之处,应为《黄帝内经太素·阴阳大论》中,其言:“若人能修道察同,去损益之病,则阴阳气和,无诸衰老,寿命无穷,与天地同极也。”现代医学认为,衰老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疾病。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伴随着疾病风险的增高,甚至衰老中就伴随着疾病;疾病损伤与衰老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疾病促进衰老,衰老诱发疾病,有些疾病甚至直接导致死亡。事实上,尽享天年,“无疾而终”的人是极少的,绝大多数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脏腑之精气均会逐渐衰弱,气血运行涩滞,从而罹患多种疾病,以慢性病为主。这种生理性衰老所导致的疾病与各种病理因素所导致的疾病,在老年人身上很难截然分开,且相互影响、相互促进,都会最终影响人的健康和夭寿。不同的时代引起夭亡的主要疾病不同,在古代以伤寒、疫疔等为主,现代则以一些慢性疾病及其并发症为主。衰老是可受干预的,这与中医“道者,能却老而全形”“形与神俱,度百岁乃去”观点十分吻合。
中医养生保健学的研究内容,可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包括中医对生命的认识,中医养生保健的概念、特点、基本原则,以及中医养生保健学的发展历史、现阶段的研究任务等;二是中医养生保健常用的方法,包括精神、睡眠、饮食、运动、环境、季节、体质、推拿、排毒、经络、脊柱、房事、足浴等独具特色的养生方法及其应用。鉴于中医养生保健学的基本内容,目前我们需要研究的主要任务包括以下几方面:以科学的方法全面、系统地挖掘、整理传统养生保健理论和方法;结合现代科学手段,对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其实质;针对人类面临的新问题,提出新理论,创立新方法,并在更大范围内推广,为个体养生和群体保健提供全方位的指导。
学习中医养生保健学,首先要明确学习目的,即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更好地为人类保健事业服务。其次,要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按照循序渐进规律,深入理解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再次,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对于传统养生方法的学习,不仅要掌握其机理、适用范围、注意事项,还要熟练掌握动作要领。只有学以致用,身体力行,才能更好地指导自己或他人的养生保健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