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子午睡眠养生保健

子午觉(图4-3)是指在子时(夜间23:00~1:00)和午时(中午11:00~13:00)进入睡眠状态的养生保健方法,即民间“仨饱俩倒”中的“俩倒”,说明子午觉不仅受到古今养生保健学家的推崇,而且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以来生活经验的总结。但由于生活、工作、学习压力的加大,很多人忽视了子午觉对人体的重要作用,或熬夜伤身,或舍弃午觉,导致“过劳死”及工作效率下降。

图4-3 子午觉时序示意图

子午觉的特殊之处,在于子午之时是自然界及人体阴阳交接、盛极乃衰的重要变化节点。子时阴气最盛,阳气始生;午时阳气最盛,阴气始生。无论是阴气还是阳气,在初生之时都需要被保护而促其生发,才能顺利完成后续的长、化、收、藏过程。否则,在子午之时进行体力或脑力劳动,过耗尚且稚嫩的阳气与阴气就会扰乱体内阴阳二气的转换,久而久之便会因阴阳失和而出现病症。因此,应保持“必欲静卧,以候气复”的状态,帮助人体顺利、平稳地度过一天中这两个关键时刻。

一、子觉

(一)子觉理论

子午流注学说认为“子时一刻,乃一阳之生”,即一天中人体及自然界阴气最重而阳气初生之时,也是胆经气血最盛之时。阴主静,故此时睡眠最深,质量最高,人体脏腑气血流行缓慢,胆经气血流注于肝经以主疏泄,这与现代生理学认为人体需要在23:00之前进入深睡眠状态,脑细胞进行休眠,全身细胞快速再生、推陈出新的理论不谋而合。此外,人体初生之阳气需要慎加保护,若未处于睡眠之中而动作、用脑,则会导致本就相对衰少之阳气耗散,使人在日间阳气不展而昏沉不振。

(二)睡眠要点

1.先时而卧 尽管子时是从23:00开始,但睡眠是由浅入深的,只有在入夜后顺应阴气的增长入睡并逐渐进入深睡眠状态时,才能保证体内阴阳之气顺利交接。因此,一定要在21:00~22:30间倒卧并进入睡眠状态,以保证子觉的睡眠质量。

2.被覆保暖 子时阴气最重,阳气初生,此时切不可贪凉喜冷而露体当风,否则不仅初生之阳易于耗散,而且会招致外界阴气入里,最易诱发风寒湿证。因此,无论寒暑均应在夜半子时注意被覆胸腹部以保护阳气,防御外邪。

二、午觉

(一)午觉理论

子午流注学说认为“午时一刻,乃一阴之生”,即人体及自然界一天中阳气最盛而阴气初生之时,也是心经气血最旺之时。阳主动,而且正午通常光照充足,加之上午各种工作活动的刺激易使人兴奋,因此自然健康状态下,午觉通常不易入睡,且不如夜眠一样深沉,但此时静谧休憩却有利于上午高效工作学习后的体力恢复,使人在下午依然精力充沛、反应灵敏、情绪舒畅,尤其有利于心之气血及心神的休养,对于养生保健及延年益寿不可或缺。

(二)睡眠要点

1.不求深眠 基于睡眠的生理机制,午时不必强求入眠,宜放下焦虑,静息感官,在无声、光、电刺激的环境中宁心静气、闭目养神。

2.控制时长 午觉时长应人为控制在15~30分钟,否则午后阴气渐盛,一旦入睡就难以自觉醒寤,使阳气郁闭于里而耗伤津液,出现口干口苦、咽干头痛的现象。

3.注意姿势 因环境限制,很多人无法在床上完成午睡,而是趴卧在桌上或是仰面坐在座椅上,这样不利于局部血液循环,易造成肌肉劳损或压迫眼球而影响视力。可在坐位时头部倚靠椅背、墙壁等支撑物,同时用颈枕等支撑物垫于项部,以保持正常的颈部生理曲度;也可以打坐入静,以躯体舒展无压迫为宜。 3saS4MOpPqGdyWbxwLypOtNHoF0IMM6/3u8EQQAPVRiBrfYGTUoi6CxyqvxRP/k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