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调神养生保健作用

懂得养生之道的人,通晓“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等养生原则。保持精神上淡泊宁静,思想纯正,精力充沛,精气盈满。同时加强形体锻炼,有助于抵御邪气侵犯,使人体和外界环境能够协调统一,体内的真气调和而不受损伤,精神充足而不外散,从而达到“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的养生目标。

调神养生保健要求人们根据自然界运动变化规律,按照四时季节的阴阳气机及生命的“生、长、收、藏”节律进行调神养生,以达机体气血畅达、脏腑功能协调而抗御疾病的目的。《灵枢·本脏》言:“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是故血和则经脉流行,营复阴阳,筋骨劲强,关节清利矣。”

一、修身养性

(一)调神有利于保持心态清净安宁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这是指人精神活动中常见的情绪状态,调神养生保健能够有效控制自己的精神思维活动,运用调养精神的方法来提高个人道德品质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人生充满信心,能够享有安闲清静,神守心中,能够心胸开阔,豁达开朗地面对人生的诸多压力和挑战。《素问·上古天真论》曰:“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养生三字经》曰:“过花甲,是老年。欲长寿,养为先。贵知足,常乐观。平心态,少病缠。名不贪,利不沾。甘淡泊,不为钱。无荣辱,无忧患。戒奢侈,重节俭。养性情,人和善……”只有不断地提高道德品质修养,方能对生活充满信心,成为有理想、有目标、有追求的人。

(二)调神有利于保持心态和谐健康

《吕氏春秋·尊师》有“谨养之道,养心为贵”,强调了养心的重要性。《吕氏春秋·本生》曰:“贵富而不知道,适足以为患,不如贫贱。”认为要想健康长寿,养心重于养身,只有心健,才能身强。儒家借此得出了“修心养性,怡情培气”的门径,其养生的重要法则是具有崇高的思想境界、确立适当的健康欲望、保持愉悦乐观的情操。

此外,儒家还指出了人际关系在养生中的作用,认为人生在世,应该广交朋友,与人为善,如此才能保持心情愉快,活得有意义,有益健康长寿。《论语·学而》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里仁》曰:“德不孤,必有邻。”《庄子·德充符》曰:“德者,成和之修也。”老子主张恬惔节情,尤其强调恬惔虚无,少私寡欲,节情守静,顺其自然,认为应当“至虚极,守静笃”。《道德经·第七十六章》中说:“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老子认为一个人如果常常处在柔弱的地位,就可以避免过早地衰老。他主张无欲、无知、无为,以恢复到人生最初的单纯状态。《道德经·第四十六章》曰:“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老子主张“少私念,去贪心”,意指一个人如果在物质上贪心不足,必然会得陇望蜀,想入非非,甚至做损人利己、损公肥私之事,导致自己整日神不守舍,最终因心理负担过重而损害健康。老子主张“守雌”“贵柔”,心静不躁,神安不乱,少私寡欲,维护身心和谐健康。唐代著名医药学家孙思邈,主张养生的关键是养气和养性。养性的首务是养德性,再者就是修心养志,即控制七情六欲。老人养性,尤其应注重性情之涵养,要做到耳无妄听、口无妄言、心无妄念。

二、静以养神

静以养神是一种虚极静笃的调神养生妙法,只有心神安静,才能保养气血。静是指身心平静、安静、静止之意。生命的根基是静态的,清净养神有助于人们恢复到生命的静根。

《素问·移精变气论》曰:“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素问·痹论》说:“静则神藏,躁则神亡。”指出养神之道贵在一个“静”字,强调人的精神情志活动应保持淡泊宁静的状态,做到摒除杂念,内无所蓄,外无所逐。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曰:“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清静养神主张专心致志,精神静谧,“寡言语以养气,寡思虑以养神”,避免“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志昏,多事则形劳”。

《道德经·第十六章》曰:“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在老子看来,万物的生命都始于虚静而又归于虚静,遵循“先天生后天,后天养先天”之养生原则,通过静笃养神达到疏通经络、修性固命、返璞归真的目的。养神百法静为高,静养即是高度放松的过程,能达到滋养人体先天之本,加速肠胃蠕动,促进血液循环的目的。静养时,可使人体任督二脉处于通畅、放松的状态,以达到调节阴阳的效果。清净养神最根本的要求是精神上保持虚静,其方法是使意识活动进入虚静的特殊精神状态,达到无思、无念,使人体生命活动在这种状态下自然发生,有序变化。

晋代的嵇康在“以静养生”理论的指导下,提出“精神之于形骸,犹国之有君也。神躁于中,而形丧于外,犹君昏于上,国乱于下也”。嵇康将人的精神比喻为一国之君,将人的身体比喻为国家,认为只有作为一国之君的精神时时保持宁静,作为国家的身体才能保持健康。如果作为一国之君的精神常常处于躁动状态,那么人的身体健康必然要受到损害,所以养生的最重要环节是时常保持自己心神的宁静祥和。

三、培育正气

正气是一身之气相对于邪气时的称谓,是指人体内具有抗病、祛邪、调节、修复等作用的物质。正气的防御能力具体表现在抵御外邪入侵、驱邪外出、修复调节能力及维持脏腑经络功能的协调等方面。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简称为邪,如六淫及疫疠、七情过度、饮食不节等。

《素问·遗篇·刺法》中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评热病论》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指出当体内存在旺盛的正气时,邪气就不容易侵犯;反之,人体正气虚弱,就容易被邪气侵犯。也就是说,正气强就不易得病,正气弱就容易得病,正气的强弱对人体健康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内养正气是强身保健的根本。任何一种中医养生之道的最终目的都是保养正气,即保养机体的精、气、神。人体诸气得保,精和神自然得到充养,人体脏腑气血的功能也得到保障,即“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正气对维护人体健康和疾病康复有着重要作用,通过调神能够达到培育正气的目的。

四、调和气机

中医把喜、怒、忧、思、悲、恐、惊统称为“七情”。七情的变化可以改变人的行为活动方式,影响人的脏腑功能,使人体发生变化。《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曰:“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喜、怒、思、忧、恐五种情志的变动称之“五志”,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悲)、肾在志为恐(惊)。正常的情志活动是脏腑功能正常、脏腑精气充盈及对外界环境刺激反应正常的体现。由于情志活动与脏腑、气血有关,当情志活动过度时,如不加以调节和控制,就会直接损伤脏腑的气血阴阳,引起机体的气机逆乱。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有“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美国耶鲁大学对660个超过50岁的人持续跟踪研究了23年,发现对生活抱乐观态度的人平均寿命比那些悲观人士长7.5年;荷兰同行业研究也发现,乐观人士早死的可能性比悲观人士低55%。其原因是乐观人士更不容易染上对健康不利的习惯(如吸烟),也更不易出现肥胖和高血压等身体问题。因此,可以通过调神来调理脏腑功能,使其气血运行通畅,达到神旺而形强。同时,人的意识和思维活动也是由心所主,调神即是养心,“心静则神清,心定则神凝,心虚则神守,心灭则神存”。心神健旺则所有的脏腑、组织、器官才能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达到气血畅达,营卫通利,身心健康。人们的各种精神思维活动都是机体对周围事物和现象的反应,通过抒发情感,可以起到协调生理活动,适应环境的作用。如果人能正确面对和处置刺激,采取积极的态度和科学的方式去直面各种精神刺激,尽可能驱除不良情绪的消极影响,保持、维护积极良好的精神情志,就有利于身心健康。如果愤怒、悲伤、忧思、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持久压抑而不能得到充分宣泄,便对健康有害。因此,通过调神养生保健,可以起到调摄情志的作用,从而促进人体健康。 zvqssX8+UCLM4kd+6DBnQqesm7Lm9YTNBb1fwWF2Ny7Wxtb1aBcM5mNk+Mz9lSq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