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六节
鼎盛
——明清时期

在明清时期,中医养生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传承。中医养生理论不断丰富和完善,同时养生实践在社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养生著作更加丰富,特别对于老年养生更加重视。

一、独特养生理论的提出

明清时期,中医药学进入大整理、大总结的时期。中医药学的发展必然带动中医养生学的发展,涌现出了一批像赵献可、张景岳等医家对中医养生理论提出了独特的主张。

赵献可,明末医学家,著有《医贯》《内经钞》《素问钞》等。他在哲学思想上受《易经》影响较大,在医学上遵从李东垣、薛己,反对滥用寒凉药物,主张用药物温补命门,属于温补学派。赵献可认为命门真火是人身之宝,人的一切生理功能都靠命门真火的推动,命门火旺则生命力旺盛,命门火息则生命终结。因此,养生及治病特别注重保养命门之火,强调不可恣意克伐。如何保养命门之火?赵献可指出了两点原则:首先要明阴阳之道和生死规律,要明白阴阳的变化规律和人生老病死的规律,顺从规律养命门之火;其次,要寡欲,要想延年益寿,就要节欲,防止阴精耗损而损伤命门之火。

张景岳,明代杰出医学家,温补学派的代表人物,著有《类经》《类经图翼》《类经附翼》等。张景岳对于养生提出了“养形”的主张,他在《景岳全书·治形论》中说“善养生者,可不先养此形,以为神明之宅,善治病者,可不先治此形,以为兴复之基乎”,而养形的方法为“必以精血为先”,实际上就是强调调补人体精血。他在临床上创左归饮和右归饮,左归饮含熟地黄、枸杞子、山茱萸等药以养阴精为主,右归饮以熟地黄、枸杞子、山茱萸等补肝肾之阴药,配以肉桂、附子以阴中求阳,以补阳气为主,成为防治老年病的常用名方。张景岳还根据“五脏互藏”的学术观点,深入挖掘脾胃在五脏系统中的重要作用,提出“调脾胃以安五脏”,强调脾胃之气在养生治病中的重要意义,对于脾胃的养护提出了具体的调护方法,即慎饮食、畅情志、适劳役。

二、综合养生保健著作涌现

此期的综合养生著作、养生类书及丛书不断涌现。如高濂编纂的《遵生八笺》20卷,广泛辑录儒、佛、道,乃至文、史、哲、诸子百家的养生理论、经验、方法、方药等,为明以前养生的集大成之作;胡文焕编纂的《寿养丛书》,收入养生著作34种,使各种养生文献集于一体,极大地方便了养生家的学习和研究。

三、养生保健受社会广泛关注

明清时期的养生保健已成为全社会的关注热点,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不仅广大医家在论述临床各种疾病的同时均着力从保健预防的角度论述养生学的积极意义,而且许多文人学士也都自觉地从事养生学的文献收集、整理和出版工作,使明清时期的养生学文献倍增,各种养生保健专著层出不穷。此时期的代表性著作有王文禄的《医先》、胡文焕的《类修要诀》、朱权的《臞仙神隐书》、铁脚道人的《霞外杂俎》、万全的《养生四要》、冷谦的《修龄要旨》、龚廷贤的《寿世保元》、龚居中的《福寿丹书》、黄兑楣的《寿身小补》、尤乘的《寿世青编》、汪昂的《勿药元诠》、徐文弼的《寿世传真》、王士雄的《随息居饮食谱》等。他们为养生学的发展留下了丰富的文献资料。

四、导引按摩保健术更加规范

导引按摩等以形体运动为主的健身术,经过历代医家、养生家的总结、整理后,更加规范、程式化,有的形成固定的套路法势而广为流传。如佚名的《古仙导引按摩法》、罗洪先的《仙传四十九方》、周履靖的《赤凤髓》、无名氏的《易筋经》及《内外功图诀》等,都是图文并茂的导引养生保健书籍。著名的导引术,如八段锦、十二段锦、十六段锦、五禽戏、六字诀法、易筋经十二势、陈氏太极拳等,已成为后世经久不衰的经典健身术。

五、老年养生保健进一步发展

一大批老年保健及食疗著作相继出现,老年养生及食疗养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如徐春甫的《老老余编》、曹庭栋的《老老恒言》、汪昂的《寿人经》,以及《食疗本草》《调疾饮食辩》等。此外,一些居家旅行备要之类的保健书,如《山居四要》《山家清供》《野菜博录》《救荒本草》等也得以广泛流传,说明养生保健活动已渗透到市井民生的生活环节中,获得了更广泛的发展空间,养生活动正朝着更实用、更简易、更社会化的方向发展。 RdvckjSqzhqA1D92CEO9OGJwT46pG24TLlj5Az3Nw9koRI7q+iAhyuk1Gyqc2Mo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