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奠基
——先秦时期

先秦时期是一个变革的时期,春秋战国形成了“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局面,人们开始在思想层面思考养生,养生方法进一步丰富,为中医养生学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甲骨文中有关养生的记载

中国早期的文字甲骨文中,已有关于“疾年”“降疾”“雨疾”的表述,说明殷商时期即有流行病的记载。此外,殷人还通过对天文、气象的占卜,不断掌握自然界变化的规律,尽量预防自然灾害给生产生活及人体健康带来的不利影响。甲骨文中的“沐”“浴”“寇帚”等文字,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懂得通过一些卫生手段预防疾病。因此,从甲骨文的记载可以看出,殷商时期先民已经有了预防疾病的实践活动。

二、西周时期重视饮食和环境养生

西周时期,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医事制度。《周礼·天官冢宰》记载,当时的宫廷医生分为食医、疾医、疡医和兽医四种。食医“掌和王之六食、六饮、六膳、百羞、百酱、八珍之齐。凡食齐眡春时,羹齐眡夏时,酱齐眡秋时,饮齐眡冬时”。可见食医是主管帝王饮食卫生、负责四季饮食调配、为王室贵族的健康而设置的专职食养医生。

《周礼》已经有“凌人”之设。“凌人”是掌管藏冰、用冰的专职人员,“凌阴”是指藏冰之屋。入春后将食物保存在冰室中,以免食物腐败变质,有利于饮食卫生,预防疾病。

西周时,房屋建筑更为讲究,人们开始将瓦片用于排水、防晒、保护房屋,有助于养生保健、预防疾病。对于饮水,人们开始注意保持井水的干净卫生。西周饮食和环境的改善,对于养生保健有着突出的意义。

三、诸子百家论精神和饮食养生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科学文化进步及学术思想的日趋活跃,诸子峰起,百家争鸣,各家在养生思想方面有许多精辟的论述。

道家以《老子》《庄子》为代表,通过“道法自然”力求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老子(图2-2)是道家学说的创始人,后来又被道教奉为始祖。其所著的《道德经》81章亦称《老子》,凡五千言,被道教奉为经典。《道德经·第一章》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还倡导少私寡欲,虚静养神。内无所欲,外无所慕,保持内心的宁静,自然正气充足,少病身安。庄子崇尚“豁达”的人生观,认为人的一生当在潇洒豁达中度过。他曾形象地比喻说,水泽里的野鹤,十步一啄,百步一饮,逍遥自得,情绪乐观,故长寿;而笼中的鸟儿,郁郁寡欢,意志消沉,羽毛憔悴,低头不鸣,因此难以全生。庄子崇尚“豁达”的人生观,认为人的一生当在潇洒豁达中度过,不可郁郁寡欢,意志消沉。

图2-2 老子像

儒家注重修身养性,孔子指出“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又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这里所说的“智者”和“仁者”是指那些有修养的“君子”。他希望人们都能做到“智”和“仁”,只要具备了这些品德,就能适应当时社会的要求,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状态,做到不生病或少生病。儒家在饮食方面提出观点,如《论语·乡党》曰:“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书中的大段文字规定了君子的饮食规范,可归纳为“二不厌,三适度,十不食”,对于饮食养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四、《吕氏春秋》论动静养生

诸子百家对养生保健也有诸多描述,尤其是吕不韦在其杂家巨擘《吕氏春秋》一书中指出了动静结合对养生保健的重要意义。其首先指出“精神安乎形,而年寿得长焉”;接着又指出“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要做到动静结合,“宜动者静,宜静者动也”。

五、战国《玉佩铭》的铭文论养生

据专家考证,1973年长沙马王堆发现的重要陪葬品——《行气玉佩铭》是公元前5世纪末至4世纪初时期文物。此器为一杖首,青玉有灰黑色晕斑,十二面棱柱体(图2-3)。在十二面棱柱体中,每面自上而下用阴文篆刻三字,有重文符号,共计45字铭文(图2-4),记述了“行气吐纳”的要领。“行气,深则蓄,蓄则伸,伸则下,下则定。定则固,固则萌,萌则长,长则退,退则天。天几舂在上,地几舂在下。顺则生,逆则死。”郭沫若先生对此文进行了考释,认为铭文意思是“深呼吸的一个回合,吸气深入则多其量,使它往下伸,往下伸则定而固;然后呼出,如草木已萌芽,往上长,与深入时的路径相反而退出,退到绝顶。顺此行之则生,逆此行之则死”。该玉佩为现存最早的有关行气吐纳以养生保健的文物。

图2-3 行气玉佩铭

图2-4 铭文45字 dQVtuEhjd3qRFPBwjkI2NiZHuna3IJUHmnICS+1NCtD1dcoGqhizZeUCmgA03ff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