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死亡文化与死亡应对

在不同的死亡文化中会形成不同的死亡意识,造就不同的死亡态度。树立正确的死亡观,提升临终患者、家属和安宁疗护团队人员的死亡应对能力是实现患者尊严死的重要条件。良好的死亡应对能力不仅有利于开展安宁疗护工作,也有助于提高患者临终阶段的生活质量。

一、死亡文化

(一)中西方死亡文化

1.中国传统死亡文化 儒家、道家、佛教都对人的生命、死亡进行了系统且深入的思考,形成了独特的死亡文化。

(1)儒家死亡文化 着重于现实生活,不轻易谈论死亡,形成了以生观死,重生轻死的死亡观。儒家强调积极入世,关于死亡,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乐生文化,秉持“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和“生则乐生,死则安死”的观念。认为人的死亡由天命决定,是上天安排的结果,有生就有死,是无法逆转的自然规律,如果死亡来临,那就和平地接受。生命的意义在于专注于现世生活,积极生活,尽人事听天命,不为死后归宿所困扰。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把人生在世的所作所为与死后的荣誉结合在一起,用各种道德标准如“仁”“义”“礼”“气节”等使人们克服对死亡的恐惧,并且肯定生命的价值,提倡尊重和珍惜生命,个体要对自己的生命负责。

(2)道家死亡文化 具有鲜明特点。其一,生死自然。道家思想体系最重要的原则就是“道法自然”,生死乃自然规律,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不应赋予其太多情感观念,应顺应自然、尊重自然。其二,乐生忘死。道家的达官主义思想是以无限对有限,应用到死亡文化上,体现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可以在有限的生命中活出人生的无限精彩。

(3)佛教死亡文化 形成了六道轮回、了生脱死的佛教死亡观。认为在三界六道之中流转生死,受尽苦恼不能解脱即为轮回,而佛教能为众生解脱轮回之苦。佛教教义由“死亡是无法避免的人生之苦,而苦是生命所无法把握的无常”之特性,引出“离苦得乐乃至脱离生死流转、超越死亡”的必要性,最终把“涅槃寂静”作为最终追求目标,从而了生脱死,实现生命幸福。

2.西方死亡文化 西方文化源于富含宗教意识的希伯来文明和充满深刻理性精神的古希腊文明,对死亡的思考是西方宗教和哲学永恒的主题。

(1)宗教中的死亡文化 基督教中对于死亡的观念体现在殡葬文化中就是重灵魂、轻肉体,认为“肉体只是灵魂暂时寄托的场所,身体的本质只是土,死后归于尘土,死亡只是一条通道,人的生命属于尘世但是也通向永恒”,更加注重对灵魂的安抚,对于死者,一般祝其灵魂升入天堂,早日摆脱世间苦难。天主教主张死亡是“永生的开始”,来生比现世更美丽更幸福,一个人不死则不能永生,所以死并不可怕。

(2)哲学中的死亡文化 西方哲学家对死亡也一直进行着深刻的思考。苏格拉底从道德伦理角度提出死亡的意义,对死亡的看法较为豁达,认为只有对死亡进行反省,才能死得有价值和尊严。哲学家尼采提出“成就之死”的思想,即个人通过创造性活动赋予自己、人类和大地以新的意义之后死去。从本质上来看,对死亡意义的讨论也即对于生的意义的讨论,人活在世要有一定成就,“成就之死”即“成就人生”。海德格尔的“向死而生”和弗洛伊德的“生本能”与“死本能”的理论,要求人们不要漠视和回避死亡,要直面死亡,积极地思考和筹划人生。马克思主义的死亡哲学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出发,认为死亡是不可逆转的现实,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过程。

(二)死亡意识

1.概念 狭义而言,死亡意识(death awareness)是对包括自己在内的人的生命的有限性的认识,是对个体生命的珍视,对他人生命的尊重,对人的灵性生命的探索,对超越优先、趋向永恒的渴望与追求。广义而论,死亡意识就是个体关于死亡的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活动的总和,既包括个体关于死亡的感觉、情感、愿望、意志、思想,也包括社会关于死亡的观念、心理及思想体系。人的死亡意识大致可以分为4个阶段。

(1)死亡的诧异期 对死亡及其本性的好奇、疑惑和震惊中产生了死亡意识。

(2)死亡的渴望期 把死亡看作是人实现“永生”、回归到神的必要途径。在中世纪,由于人们对宗教的狂热,把对死后天国生活的渴望转移到对死亡的渴望上。

(3)死亡的漠视期 人们把热爱生存,厌恶死亡作为人的天性。

(4)死亡的直面期 人们不再漠视和回避死亡,学会直面死亡,去积极地思考和筹划人生。

2.意义

(1)塑造合理的死亡观 人们有了死亡意识,在对死亡的思考、理解过程中会形成死亡观,死亡观会进一步影响人们的死亡态度。

(2)突显生命的意义 意识到生命的有限性可以促使人们积极地面对人生,体会生命的意义。死亡意识的价值在于使人理解死亡,正确地对待死亡,向死而生,超越死亡,不断实现自身的意义和价值。

(3)超越死亡的羁绊 死亡意识有助于人们理解死亡也有其价值和意义,从死亡恐惧中挣脱出来,以更加平和的态度面对死亡。

(三)死亡态度

1.概念 死亡态度(death attitude)是指个体面对死亡做出反应时所持有的评价性的、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

2.表现形式

(1)死亡恐惧 是一种心理感受和情绪反应,表现为面对死亡在时间上不确定的同时又深知其必将到来的无能为力和恐惧不安。死亡恐惧是较为明确的、可知觉到的,其恐惧的对象是现实的、具体的。死亡恐惧源于他人之死、排斥死亡的社会文化背景及面临“自我之死”等。

(2)死亡焦虑 此种态度是指个体对预期死亡、濒死过程及死亡对个体自身、重要之人造成影响所产生的焦虑、害怕、紧张、痛苦交织而成的负性情绪反应。相较于死亡恐惧,死亡焦虑是模糊的、不易觉察到的,其对象是不确定、不具体的。

(3)死亡逃避 此种态度指的是人们尽可能回避与死亡相关的、可引发死亡恐惧的象征物,尽量不去思考死亡或讨论与死亡相关的话题,对“死亡”这两个字眼感到不自在或忌讳,尽可能地用其他用语来代替死亡。死亡逃避是死亡态度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一种减少死亡恐惧与焦虑的防卫机制。

(4)死亡接受

①自然接受 此种态度认为死亡是生命不可缺少的部分,生与死是相互并存的。对死亡持自然接受态度的人不害怕死亡,也不欢迎死亡,只是把死亡看作生命中自然存在的部分,是不可改变的事实。由于明白死亡的不可避免性,他们能够很好地进行生涯规划,试图让自己度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

②趋近接受 趋近导向的死亡接受是指某些人相信会有一个更好的来生,认为死亡并不是真正的死亡而是通往生的大门,因此不害怕死亡。

③逃避接受 逃避接受认为当生命充满痛苦、艰辛与不幸时,死亡可能是一个受欢迎的选择。特别是当没有办法摆脱这一切痛苦时,人们对生活的恐惧会超越对死亡的恐惧,他们将死亡视为解脱痛苦的途径。

3.重点人群的死亡态度

(1)医护人员死亡态度 医护人员是安宁疗护服务的主要提供者。据统计,约80%的死亡发生在医院,这意味着医护人员面对濒死及死亡的概率较高。受传统文化影响,谈论死亡是人们的禁忌,即使是医护人员,尤其是初次接触死亡事件时也会感到恐惧。但随着工作经验增加,医护人员较其他人群更倾向于不介意谈论死亡。医护人员具有专业的医学教育背景,能够更为客观地看待死亡,因此在面对死亡时较少出现恐惧和逃避,更多的是自然接受。

(2)临终患者死亡态度 临近死亡时,患者对待生死问题往往会出现矛盾心理,即在要求加速死亡的同时,还表现出强烈的求生欲望。临终患者对待死亡的态度有以下5种类型。

①乐观开朗型 患者将死亡当作一种自然归宿,既然不可避免,便没有必要过多考虑死亡,整天沉浸在死亡恐惧中,应该珍惜目前的生活,让有限的人生过得有价值、有意义。

②寻求解脱型 病痛的折磨使患者饱受痛苦,当前的生存已无价值,患者认识到死亡迟早会降临,而死亡的痛苦要小于病中的痛苦,因此能平静地面对死亡,甚至会主动选择死亡。

③顺从接受型 受宗教观念的影响,大多有宗教信仰的人认为死亡不是痛苦,更不是人生悲剧,而是告别亲人走向天堂,因此常能以明智而平静的心态迎接死亡的到来,平静地告别人生。

④悲观恐惧型 人们对未知的事物总是会产生恐惧和焦虑。由于死亡的神秘性和不可验证性,无法预测死亡后的事情,临终患者对死亡产生恐惧是本能的反应。此外,有些患者对于死亡的恐惧源于害怕死亡夺走他们的生命,使他们失去美好的生活。

⑤死亡逃避型 当临终患者面临死亡的威胁时不知如何面对,尚未准备好与自己的一生告别,对人生还留有遗憾,此时患者对死亡的承受能力并不比普通人群高,部分临终患者对死亡采取否定和回避的态度。

二、死亡应对

(一)死亡应对概念

死亡应对是指个体应对和处理死亡的一系列技巧和适应性行为及相应的信念与态度。提高死亡应对能力有助于人们面对死亡和接纳死亡,对于医护人员而言,死亡应对能力更是一项重要的专业能力。

(二)死亡应对评估

1.死亡应对能力量表(coping with death scale,CDS) 该量表是首个死亡应对能力测量工具,可用于个体死亡应对能力评估和死亡教育效果评价。量表共30个条目,包含死亡接受能力、濒死处理能力、死亡思考表达能力、处理丧葬能力、生命省察能力、处理哀伤能力、谈论他人死亡能力和谈论自己死亡能力8个维度,采用Likert 7级评分,1表示“完全不同意”,7表示“完全同意”,得分越高表明死亡应对能力越强。CDS能够较全面地评估死亡应对能力,在国内外应用较为广泛。

2.死亡应对自我效能量表(Death Coping Self-Efficacy Scale,DCSS) 该量表共29个条目,按照Likert 5级评分,1分表示“确定不会”,5分表示“很确定会”,分数越高表示死亡应对自我效能越强。该量表涉及的死亡应对能力维度比CDS少,但考虑了临终关怀自我效能。

3.死亡工作自我能力量表(Self-Competence in Death Work Scale,SC-DWS) 该量表用于评估从事死亡相关工作专业人员的自我能力。量表共16个条目,每个条目评分从1分(完全不相符)到5分(完全相符),每项评分相加构成量表总分,总分为16~80分,分数越高代表死亡工作自我能力越强。

(三)死亡应对能力提升策略

1.加强死亡教育 面对死亡会引起个体恐惧、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开展死亡教育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死亡。可通过讲授法、影片欣赏法、仿真模拟法、在线教育、体验式学习、案例教学、教学查房和反思日记等方法开展死亡教育。此外,死亡教育需求受年龄、学历、临床经验、丧亲经历的影响。因此,在进行死亡教育时,可以针对性地选择教育对象,有效提高死亡教育的效果和意义,提升死亡应对能力。

2.提供支持性资源 社会支持是影响人们死亡应对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医护人员而言,医院管理层提供支持非常重要。此外,同伴的支持对于应对死亡也有积极作用,有助于排解负性情绪。心理咨询也是社会支持的方式之一,团体咨询可以减轻人们应对死亡情境的心理压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3.学会自我调节 情感分离是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可以短暂缓解面对死亡时的痛苦,但对自身死亡应对能力的提高并没有帮助,因此,提高自身的调节能力才能真正提升死亡应对能力。日常生活中定期锻炼、阅读、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营养等都有助于平衡个人生活和恢复精力。 gxY0VbjqTmhbISR2KtOq58mB2ri4YBJyOFeHvrSEr/1D4U1dJ2/aYEcdDZlK7a2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