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性病学是临床医学中主要研究皮肤、黏膜及其附属器疾病和性传播疾病的一门医学学科。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是在我国既有中医学又有西医学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继承祖国医学遗产,学好现代医学科学,把中医中药的知识和西医西药的知识结合起来,发展中国特色的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是我国皮肤性病科学工作者努力的方向。
200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委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组织、规划、编写高等医药院校中西医结合专业本科教材,即“新世纪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中西医结合专业规划教材”,其中《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由陈德宇教授主编,于2005年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并于2012年和2017年两次再版,现已成为国内皮肤性病学科领域较权威的中西医临床医学、中医学专业教材之一。随着临床疾病谱的变化及中西医结合学科的飞速发展,为适应我国高等医药院校中医、中西医结合教育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发展的需要,我们组织了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科的专家、学者,在第3版的基础上对本教材进行了修订,将原有部分章节内容进行了重新编排、整理,总结、归纳了目前国内外学术界的新进展、新技术和新药物,纳入了本学科领域内的各种新观点、新指南、新共识,以便学生了解临床、科研有关的本学科理论和发展前沿,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中西医结合学术思想和临床特色。
本教材分为总论、各论和附录共3部分内容,正文内容共20章。
总论包括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导论,皮肤的结构与生理,皮肤性病的病因与病理(机),皮肤性病的诊断与辨证,皮肤性病的治疗,皮肤性病的预防与皮肤保健、美容。其中,导论部分增加了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科的特点及学习方法的介绍。根据本科教学大纲要求,各论的编写重点放在了常见病、多发病及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皮肤性病方面,在编写体例方面较第3版教材新增了各病种中西医结合诊治思路、中成药的临床应用等内容,以便指导医学生尽快掌握相关病种中西医结合临床特色和诊疗思路。附录部分列出了本教材中常用的中医方剂、中英文名词对照和相关参考书目。为体现新时代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教材中还融入了课程思政内容。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中医药事业的高度重视,为中医药发展指明了新方向,即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要与时俱进,既要充分继承祖国传统医学精华,还要结合现代医学进展融合创新,不断提高中医药标准化建设。有鉴于此,本版教材除了介绍中医、中西医结合皮肤科各领域的新进展、新动向以外,最主要的是希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树立中医整体辨证、辨病的思维观,重视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融会贯通临床各学科内容,体现了中西结合的特点。本教材不仅适用于中西医临床医学、中医学专业医学生的学习,对于广大有志于学习中医药学知识的西医皮肤性病科工作者也是不错的入门教材。
本教材编委会由全国34所高等医学院校和中医药院校的40名教授组成,大家集思广益,精心编撰,反复推敲,付出了辛勤的努力。本教材的主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会名誉主委、海军医科大学温海教授及本教材第一、二版主编、西南医科大学陈德宇教授,不辞辛苦,参与讨论,精心指导,严格把关。复旦大学中山医院秦万章教授也对本版教材的编写提供了宝贵的指导意见。同济大学为本教材编写承办了编委会议和定稿会议。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孙晓颖、周蜜、蒯仂、茹意及研究生杨世艳、虞湲婷,同济大学附属皮肤病医院(上海市皮肤病医院)张睿、陈曦、郑淇等同仁,为本教材的材料整理、校对工作付出了艰辛劳动,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为进一步适应新时期中医药教育转型和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需要,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此次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除纸质教材外,还配套融合出版数字化资源。《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融合出版数字化工作由教材编委会全体成员共同完成。
我们真诚希望使用《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的广大师生和读者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以便再版时进一步修订完善。
《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编委会
2023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