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症状重叠

现在我认为,双相障碍、精神分裂症和分裂情感障碍可能是同一种疾病,它们处于同一个症状谱系,只是对现有治疗的反应不同。在本章前面部分,我提出重度抑郁症和焦虑症可能有类似的联系,并存在共同的病理机制。对该领域的许多人来说,这两个论断都不难理解,也不难相信。几十年来,精神健康专业人士一直在为厘清个中区别而努力,他们都非常清楚这些疾病及其治疗方法的重叠之处。

然而,重叠并不止于此。

各种精神疾病之间的症状都有重叠,并且重叠并不仅限于你认为的那些相关症状。正如我提到的,许多不同的疾病,包括精神障碍和医学疾病,都可能导致精神病症状。事实上,大约10%确诊重度抑郁症的患者会出现精神病症状。 13 焦虑症状在多种疾病当中也很常见。在普通人群中,焦虑症的总体患病率是相当高的——每年都有大约19%的人会经历焦虑。从终生患病率来看,这一数字将上升至33%,这意味着1/3的人在一生中的某个时刻会被诊断出患焦虑症。 14 抑郁症、双相障碍、精神分裂症和分裂精神障碍患者的患病率要高得多,大约是前者的两倍。有时,我们只是简单地将这些症状合理化:“如果你患有精神分裂症,难道不会很焦虑吗?”尽管这听起来很有道理,也很直观,但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精神分裂症和焦虑症之间存在很强的双向关联。换句话说,首先表现出焦虑症的人,其发展为精神分裂症或分裂情感障碍的风险会增加8到13倍不等。 15 但为什么会这样呢?

2005年,罗纳德·凯斯勒博士及其同事报告了《美国国家共病调查》的结果。这是一项家庭调查,包括对美国各地9 000多名具有代表性的人进行的诊断性访谈。 16 整体来看,过去的12个月中,26%的受访者可被诊断为精神障碍——这代表着1/4的美国人!在这些障碍中,22%为严重障碍,37%为中度障碍,40%为轻度障碍。其中焦虑症最常见,其次是情绪障碍,接下来是冲动控制障碍,包括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等。值得注意的是,55%的人只确诊了一种疾病,22%的人确诊了两种疾病,其余的人患有三种(或以上)的精神疾病。这意味着几乎一半的人患有一种以上的精神障碍。

当我们谈论焦虑症时,诊断的重叠更容易被忽视,这也许是因为焦虑是我们都经历过的一种精神状态。我们来看看孤独症谱系障碍。大多数人并不认为孤独症是一种纯粹的“精神”疾病,而更像是一种生命早期开始的发育或神经障碍。然而,70%的孤独症患者至少有一种其他精神障碍,近50%的患者有两种(或以上)的精神障碍。 17 有趣的是,在孤独症谱系障碍的诊断标准中,包含许多强迫症的症状。

长期来看,孤独症患者身上会发生什么情况?他们患上其他精神障碍的风险会更高吗?答案往往是肯定的。孤独症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社交技能障碍,因此,如果互动引起焦虑,那么就有理由将其诊断为社交焦虑障碍。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人会认为孤独症谱系障碍是首先出现的,而社交焦虑是孤独症的一个可以理解的后果。然而,现有充分证据表明,孤独症本身会使人更容易患上其他类型的精神障碍。 18 这包括情绪障碍、精神障碍、行为障碍、饮食障碍和物质使用障碍。怎么会这样呢?难道仅仅是因为孤独症会让人产生压力吗?我们知道,压力会使人承受患各种精神障碍的风险,而身患孤独症无疑就是一种压力。但正如你将看到的,个中缘由要比这复杂得多。

这种现象也不仅限于焦虑症或孤独症谱系障碍。就饮食障碍而言,神经性贪食症患者约占总人口的1%,神经性厌食症患者约占0.6%,暴食症(该类别中最新的障碍)约占3%。 19 许多人认为这些属于社会性障碍,而不是生物性大脑障碍。然而,总体而言,56%的厌食症患者、79%的暴食症患者和95%的贪食症患者都至少患有一种其他精神障碍。 20 那么问题又来了,是哪种障碍先出现?是饮食失调导致其他精神障碍,还是其他精神障碍导致饮食失调?两者都有可能:饮食障碍和其他精神障碍之间存在双向关系。你可能会问是哪些其他障碍?答案是,所有上述障碍。成瘾的情况也是如此。同样,这也是一种双向关系。患有物质使用障碍的人患精神障碍的风险更高,而患有精神障碍的人使用和滥用成瘾物质的风险也更高。这是为什么呢?

我还可以继续逐项列举,但我不会这样做,因为2019年的一项重要研究早已阐明更广泛的全局形势。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使用丹麦的健康登记册来分析17年来近600万人的精神疾病诊断。 21 他们发现,精神障碍患者日后罹患另一种精神障碍的概率大幅增加。所有事情都存在很强的双向关系!即使是大多数人认为完全不相关的疾病——精神分裂症和饮食障碍、智力障碍和精神分裂症,也都存在这种关系。你可以随意组合、搭配。这项研究中的比值比 在2和30之间。也就是说,如果你确诊了任何一种精神障碍,那么日后患另一种精神障碍的可能性会增加2~30倍。哪种精神障碍呢?任何一种!虽然有些非常高的比值比是不同精神障碍之间的症状重叠造成的,但问题是所有精神障碍在所有方向上的比值比均很高。

此外,这种双向关系也适用于精神障碍和所谓的“器质性”精神障碍。器质性精神障碍是指精神障碍的症状被认为是由疾病或药物引起的。我们前面简单地讨论过这个问题,例如,如果一名癌症患者食欲缺乏并伴有抑郁,他们往往不会被诊断为重度抑郁症。假设是,这些症状是由癌症引起的,而不是真正的“精神”障碍。然而,这项研究的证据现在表明,如果人们出现归因于医疗问题的“精神”症状,那么他们在未来更有可能发展成精神障碍,反之亦然。这一发现无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将“器质性”精神障碍与其他疾病区分开来,是否真的有意义?

总而言之,这项研究提出了几个重要问题。存在双向关系,特别是那些两个方向联系都特别强的双向关系,表明确实存在共同的病理机制。虽然症状可能不同,但也许疾病远比我们长期以来想象的相似性更强。

丹麦的研究并不是第一项表明所有精神障碍可能有一个共同的病理机制的学术研究。2012年,本杰明·莱希博士及其同事研究了3万人中11种不同精神障碍的症状和预后。 22 他们研究了内化型和外化型障碍:内化型障碍是指痛苦向内发展的障碍,如抑郁症和焦虑症;外化型障碍是指痛苦向外发展的障碍,如物质使用障碍和反社会行为。他们发现这些不同的精神障碍存在巨大的重叠,并提出了一种“一般因素”诱发所有这些障碍的可能性。

2018年,阿夫沙洛姆·卡斯皮和特里·墨菲特两位医生进一步推进了上述研究,在一篇名为“一即是全,全即是一:一维视角看精神障碍”的评论文章中论述了所有的精神障碍。 23 他们回顾了大量研究,包括流行病学研究、脑成像研究,以及对基因和儿童创伤等已知精神障碍风险因素的研究。这些数据十分详尽,涵盖了不同年龄段,包括儿童、青少年和成年人,以及来自世界许多不同地区的人。在研究了这些数据后,他们发现所有精神障碍之间存在强烈的关联。研究精神障碍的风险因素时,他们发现并非一种风险因素只会导致某一特定的障碍,相反,每种风险因素都会诱发多种障碍。例如,他们考察的一项研究关注的是精神障碍的基因。 24 该研究评估了300多万名兄弟姐妹,希望能找出哪些基因可能会导致抑郁症、焦虑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酒精中毒、药物滥用、精神分裂症和分裂情感障碍。鉴于这些都是不同的疾病,有人会认为与它们相关的基因各不相同,然而研究人员发现大多数基因变异会导致出现一系列疾病的风险因素。没有任何基因是只与一种疾病相关的。即使是童年虐待,也会带来患大多数精神障碍的风险,包括创伤后应激障碍、抑郁症、焦虑症、物质使用障碍、饮食障碍、双相障碍和精神分裂症。

考虑到所有精神障碍及其所有风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存在无穷无尽的重叠,卡斯皮和墨菲特使用了一个复杂的数学模型来分析相关性,希望厘清个中关系。这个模型给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结论,模型表明似乎所有精神疾病都有一个共同的病理机制。卡斯皮和墨菲特称其为p因素(p-factor),其中的p代表一般的精神病理学。他们认为,这个因素似乎可以预测一个人患上精神障碍、患上多种精神障碍和患上慢性精神障碍的可能性,它甚至可以预测症状的严重程度。这个p因素常见于数百种不同的精神症状和每一种精神疾病当中。后续的研究对不同人群、利用不同方法证实了这个p因素的存在。 25 然而,这项研究的目的并非告诉我们p因素是什么,它只是表明p因素的存在——有一个未知的变量在所有精神障碍中起作用。

我们的工作就是弄清这个变量可能是什么。 GfPxAtnEyBcGfGkeu8C3zzrwn0XDqhSO2otv376FgGnYuWTuHhX6raMpKWJfxNc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