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06 1926年
北伐
——“打倒列强,除军阀”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1926 年 7 月,在雄壮激昂的歌声中,国民革命军 10 万大军在广州誓师北伐。

国民党改组后,中国共产党帮助孙中山创办黄埔军校,并派党团员到军校担任政治工作和其他工作或进行学习。图为黄埔军校正门。

创建黄埔军校

1924 年 1 月国民党一大召开后,中共中央考虑运用苏俄红军的经验,把国民党在广东的现有军队改造成各阶级联合的国民革命军。此时,孙中山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深感利用军阀武装是靠不住的,思考着筹建陆军军官学校(因校址位于黄埔而通称黄埔军校),打造一支真正忠实于他的革命军。

于是,中共中央决定利用这一机会,向各级党组织发出“中国共产党通告第六十二号”,要求各地号召共青团成员、国民党左派分子等前往广州投考军校,以免该校为反动派所据。

国内大部省份的国民党党部改组是共产党人起主要作用,共产党人在许多地区实际上主持了黄埔军校的招生工作。1924 年 6 月 16 日,黄埔军校举行了开学典礼,孙中山亲临致辞,许多共产党员也以政治工作人员、学生的身份参加了典礼。周恩来后来对黄埔第一期情况有一段回忆:“当时黄埔军校有六百学生,大部分是我党从各省秘密活动来的‘左’倾青年,其中党团员五六十人,占学生的十分之一。”

周恩来(1898—1976),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淮安。图为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时的周恩来。

黄埔军校开学后,由于国民党没有搞政工的人才和经验,政治教育工作实际委托给首任政治部副主任、共产党员张申府主持。随后,他又向军校代表廖仲恺推荐周恩来。1924 年 11 月,周恩来回到广州后到黄埔军校接任了政治部副主任,不久接任主任,同时又在中共党内担任两广区委军事部长。

作为有过留欧经历的共产党员,周恩来把他在勤工俭学时期以及苏俄革命的政治工作经验应用于军校教育,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政治工作制度和政治教育制度。中共两广区委还先后委派聂荣臻、恽代英、萧楚女、张秋人、包惠僧、高语罕、鲁易等到黄埔军校担任军校政治教官和各级领导工作。因此,有不少人称黄埔军校是“国民党的军校,共产党的政治教育”。

在大革命时期,1 万余名学员从黄埔军校毕业,其中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约 2000 余人。黄埔军校的创立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工作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提供了干部力量。

叶挺独立团担当先锋

从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至 1925 年秋,蒋介石在广东的实力发展得尤为迅猛。黄埔军校第二、第三期毕业的 1000 多名学生,再加上大量招兵买马,原仅有 3000 人的两个黄埔教导团已经发展到有 2 万余人的三个师。蒋介石成为广东拥兵最多的实力派。

陈独秀和共产国际都未察觉到危机的来临,但是周恩来和中央广东区委书记陈延年认为,应该尽快扩建共产党领导的武装,至少要先建立一个团。

叶挺(1896—1946),原名叶为询,广东惠阳人。1918 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1919 年参加孙中山领导的粤军,1924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 年参加北伐战争,他率部勇往直前,连战皆捷,屡建战功,被誉为“北伐名将”。

1925 年 11 月,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和掌握的正规革命武装部队在广东肇庆成立,共有 2100 多人。官兵由共产党人直接领导的原铁甲车队骨干、黄埔军校毕业生中的共产党员和进步青年,以及从湖南、广西招募来的贫苦农民组成。刚从苏联学习回国的叶挺任团长,原铁甲车队队长周士第任参谋长,第二年该团改称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人们却通常以团长的名字称其为“叶挺独立团”。

1926 年春,湖南军阀集团内部发生分化,湘南的唐生智部投靠广东国民政府,遭到北洋军阀的进攻。第八军唐生智部亟须广东支援,国民革命军第七军一部和第四军叶挺独立团等作为先头部队,先行出兵湖南。

5 月 1 日,叶挺独立团从肇庆出发前往湘南,同北洋军阀军队作战。此时的北洋军阀依然是拥有雄厚财力物力、70 万大军的庞然大物,但内部矛盾重重的北洋军阀民心尽失,这为北伐军提供了绝佳的机会。途经广州时,周恩来召开了独立团连以上党员干部会议,鼓励大家:“现在有些军都不愿意派部队先出去,只要你们打了胜仗,他们就会跟上来。”

6 月 4 日,叶挺独立团进入湖南安仁前线,第一回合就遭到北洋军阀部队六个团的进攻。独立团靠着英勇精神,利用雨天发起猛冲,并以农民武装一部迂回敌后助威,结果不仅打退敌人进攻,而且乘胜追击连克茶陵、攸县,自己伤亡甚少。当时叶挺独立团主要是靠“三猛战术”连连告捷,即猛打、猛冲、猛追,并且获得了当地农民的支持。由于叶挺独立团英勇善战,第四军获得了“铁军”的光荣称号。

国民革命军大举北上

民心向背,从来是左右一切的力量。直系吴佩孚、皖系孙传芳、奉系张作霖三派军阀势力明争暗斗、腐败不堪,反动统治的危机在加深,人民革命的力量在增长。在南方,经过镇压商团、两次东征、回师平乱等事件,广东革命根据地得到了统一和巩固,由五卅运动掀起的全国工农运动的蓬勃发展,为即将到来的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奠定了基础。

1926 年 2 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特别会议,认为在英、日等帝国主义列强的支持下,北洋军阀已建立“反赤”的联合战线,这对广东革命根据地构成严重威胁,广州革命政府要集中一切革命势力进行北伐。3 月,《中央通告第七十九号》指出,“党在现时政治上主要的职任是从各方面准备广东政府的北伐;而北伐的政纲必须是以解决农民问题做主干”。

在叶挺独立团等作为先头部队拉开了北伐进军的序幕后,国共两党于 7 月组成国民革命军,正式打出“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口号,以势如破竹之势大举北上。8 月底,北伐军取得汀泗桥、贺胜桥战役胜利,击溃吴佩孚部主力。10 月,北伐军进抵武汉,先后占领武昌、汉阳、汉口,全歼吴佩孚部主力。

北伐进军过程中,共产党员、共青团员舍生忘死,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尤其是共产党员叶挺领导的独立团,率先攻入武昌城,成为赢得“铁军”称号的第四军中一支英勇善战的部队。1926 年 8 月 27 日,叶挺率领独立团进行了北伐战争中著名的汀泗桥战役。图为汀泗桥战役中北伐军缴获敌人的武器。

1926 年 7 月,在共产党提出的反帝反军阀的口号下,以推翻北洋军阀为目标的北伐战争正式开始。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在北伐战争中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图为部分在北伐军中从事政治工作的共产党员在南昌合影,前排右起为李富春、朱克靖、郭沫若,后排右四为林伯渠、后排右五为李一氓。

在苏联和中共的帮助下,以冯玉祥为总司令的国民军在绥远五原誓师,宣布全军加入国民党,并率部进军陕西、河南,有力地配合了北伐军攻击河南。北伐军在两湖战场取得胜利后,转向江西战场进击孙传芳部。11 月起,北伐军消灭孙传芳部的主力,占领南昌、九江,随后又攻占福建、浙江。

1927 年 3 月下旬,先后攻占安庆、南京。3 月 21 日,为配合北伐军进军上海,中国共产党领导上海工人取得第三次武装起义的胜利,成功占领上海。

至此,长江以南地区完全为北伐军控制,北洋军阀的统治面临土崩瓦解的局面,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也受到沉重打击。在这场规模空前的国民大革命中,国共两党集中力量共同对敌,基本保持团结一致。

参考文献

1.《周恩来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 1980 年版。

2.刘明:《北伐战争风云录》,大众文艺出版社 2011 年版。

3.卢权等:《叶挺传》,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 zlxoQMy+leuFh1zN0ewc0iCzFnA3P74tvdMTsm2BQSAaRCrJvMWX0zpK982xAGK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