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22 1949年
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1948 年 9 月至 1949 年 1 月,中共中央在河北西柏坡的小山村里,指挥了规模宏大的全国解放战争的战略决战,战胜了发动反革命内战的国民党,赢得了人心,赢得了全中国。

三大战役的胜利

1948 年秋,人民解放战争进入夺取全国胜利的决定性阶段。这时,人民解放军已由开始时的 127 万人发展到 280 万人,其中野战军 149 万人。与此相反,国民党军队已由战争开始时的 430 万人下降为 365 万人,可用于第一线的兵力仅 174 万人。同时,人民解放军以战场缴获的方式大大缩小了国共双方武器装备上的差距。

由于遭到广大人民的强烈反对,国民党的处境十分孤立。它的 5 个战略集团(即胡宗南集团、白崇禧集团、刘峙集团、傅作义集团、卫立煌集团)已被解放军分割在西北、中原、华东、华北、东北 5 个战场上,相互间难以取得配合。

中共中央科学分析战争形势,当机立断,及时抓住战略决战的有利时机。从 1948 年 9 月至 1949 年 1 月,人民解放军先后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毛泽东在西柏坡一间简陋的作战室里指挥了三大战役。在那里,他以中央军委的名义总共起草了 197 份电报。

1948年2月7日、11月9日和12月11日,中央军委通过3份电报,分别确定了辽沈、淮海、平津战役的战略总方针。即:

辽沈战役:“以封闭蒋军在东北加以各个歼灭为有利”。

淮海战役:“极力争取在徐州附近歼灭敌人主力,勿使南窜”。

平津战役:“围而不打”“隔而不围”,“以待部署完成之后各个歼敌”。

1948 年 9 月至次年 1 月,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展开战略决战,周恩来、朱德协助毛泽东在西柏坡指挥作战。图为毛泽东和周恩来在西柏坡。

毛泽东起草的关于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作战方针电报的手稿。

1948 年 9 月 12 日,东北野战军主力和地方武装 103 万人发起辽沈战役,向被分割在锦州、长春、沈阳等孤立地区的 55 万国民党军发动进攻。战役首先从攻打锦州、封闭国民党军于东北开始。10 月 14 日,东北野战军对锦州发起总攻,经过 31小时激战,全歼守敌近 9 万人。东北野战军攻占锦州后,立即合围并全歼沈阳出援锦州的国民党军廖耀湘兵团,随后乘胜追击,于 11 月 2 日解放沈阳、营口。东北全境解放。图为解放军强攻锦州。

辽沈战役刚结束,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及部分地方武装共 60 余万人,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起临城(今薛城)、南达淮河的地区,发起规模空前的淮海战役。1948 年 11 月 16 日,党中央决定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组成以邓小平为书记的总前委,统一指挥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图中左起:粟裕、邓小平、刘伯承、陈毅、谭震林。

1948 年冬,淮海战役战场,解放军凯歌前进,国民党军俘虏被押送后方。

寥寥数语,字字千钧。周恩来说:毛主席是在世界上最小的指挥部里指挥了一场世界上最大的战争,我们这个司令部一不发枪,二不发人,三不发粮,只发电报。

最终,三大战役历时 4 个月 19 天,共歼灭国民党军队 154 万余人,使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上被摧毁,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基础。人民解放军在战略决战中取得的巨大胜利,也震撼了整个世界。远在莫斯科的斯大林赞叹地在台历上写下:“奇迹、真是奇迹。”

粉碎“划江而治”的图谋

三大战役后,国民党政府在长江以北的力量已全线崩溃,在长江以南也难组织起系统的防御。1948 年 11 月 9 日,蒋介石致函杜鲁门,要求美国“迅速给予并增加军事援助”。美国政府感到蒋介石的败局难以挽回,不愿接受这个建议。

由于受到内外部的压力,蒋介石不得不在 1949 年元旦发表“求和”声明。但他在声明中提出要保存国民党制造的从来不为人民所承认的“宪法”、保存他的所谓“法统”、保存反动军队等,否则就要同共产党“周旋到底”。显然,这不是和平的条件,而是战争的条件。蒋介石企图利用和平谈判的手段,达到“划江而治”的目的,争得喘息机会,伺机卷土重来。

1949 年 1 月,北平已在人民解放军严密包围下,傅作义率北平国民党守军 20 余万人,接受和平改编,北平和平解放。图为 1949 年 1 月 31 日,人民解放军举行北平入城式,在万众欢呼中进入前门大街。

1949 年 1 月,解放军在北平朝阳门接管北平防务。

中共中央坚决反对任何想以“和谈”来使革命战争半途而废的企图,毛泽东在 1948 年 12 月 30 日为新华社所写的新年献词中发出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伟大号召。1949 年 1 月 11 日,面对斯大林转来南京政府要求和谈的电报,毛泽东明确答复:我们倾向于要南京无条件投降,同时说明我国革命已胜利在握,不必再用迂回战术,推迟取胜时间。

在内外压力下,蒋介石宣告“引退”,退居幕后指挥。他规定和谈的限度是“划江而治”。代总统李宗仁也打算守江谋和。4 月 1 日,以周恩来为首席代表的中共代表团开始同以张治中为首席代表的国民党政府代表团在北平举行谈判。虽然国民党政府代表团一致同意接受和平协定,但是国民党当局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国共和谈破裂。

4 月 21 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要求人民解放军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

百万雄师过大江

长江自古以来就是天堑,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不少封建王朝都利用这个屏障来固守江南一隅,国民党反动政府也在长江沿岸部署了所谓的陆海空立体防线。

1949 年 4 月,中国共产党代表团与南京国民党政府代表团在北平举行谈判。经过反复磋商,4月15日,中共代表团提出《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限国民党政府在 4 月 20日前表明态度。由于国民党政府拒绝在这个协定上签字,谈判宣告破裂。图为我方首席代表周恩来在中南海勤政殿举行的谈判会上讲话。

1949 年 4 月 21 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发起渡江战役。图为部队在敌人炮火中强渡长江。

4 月 20 日夜至 21 日,由以邓小平为书记的总前委统一指挥,第二、第三野战军(原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在第四野战军先遣兵团和中原军区部队配合下,得到江北人民的支援和江南游击队的策应,发起渡江战役。在西起湖口、东至江阴的千里战线上,百万雄师分三路强渡长江。

4 月 22 日,负责渡江作战的中路解放军首战告捷,突破安庆、芜湖防线,傍晚时分西路解放军也突破贵池到湖口防线。东路解放军在击溃顽敌后,占领了扬州、镇江,并争取江阴要塞守敌的起义,控制了江阴要塞,封锁长江。这样,国民党苦心经营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被彻底摧毁。原在南京的国民党政府仓皇逃往广州。

青春之路:写给年轻人的 100 个党史故事

1949 年 4 月 23 日,解放军攻占南京,宣告国民党反动统治覆亡。图为入城部队占领南京“总统府”后留影。

4 月 23 日,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八兵团某部分批从浦口渡江后,受到工人群众的热烈欢迎,在一片欢呼声中,解放军按计划分头前进,控制了狮子山、紫金山等战略高地,把南京城周围都控制起来。

当晚,解放军冲进“总统府”,里面早已逃得空无一人。象征着国民党统治的“总统府”顶上的青天白日旗被迅速降下来,在一片欢呼声中,鲜艳的红旗升起来了。“总统府”前欢声雷动:“活捉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毛泽东在北平双清别墅得知南京解放的消息时,欣然写下了气势恢宏的著名诗篇《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1949 年 5 月 27 日,解放军战士解放上海后,不惊扰上海市民,不住民房,露宿街头。

5 月 27 日,解放军攻占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人民解放军进入上海后,纪律严明,给上海市民留下了深刻印象。随后,解放军分路继续向中南、西北、西南各省举行胜利大进军,迅速解放广大国土。

中国共产党人正是以这种将革命进行到底的精神,领导人民埋葬了蒋家王朝,取得了中国人民革命战争的全面胜利,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参考文献

1.金冲及:《决战:毛泽东、蒋介石是如何应对三大战役的》,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0 年版。

2.杨学功:《1949 决战京沪杭:渡江战役胜利纪实》,江苏人民出版社 2021 年版。

3.陈庆喜:《向全国进军》,中国文史出版社 2015 年版。 sFsowMP9gqxOuUIZoIjYZn5qZWEWnReUdVc3IEaVQwIe0+S4IS2XCxIKfAPN1G9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