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08 1928年
井冈山会师

“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道路是多么不容易。”大革命失败后,全国处于严重白色恐怖下的黑暗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内组织的一系列起义先后遭受挫折。在严峻形势下,毛泽东率先放弃了夺取大城市的计划,率部到井冈山落脚。不久,“朱毛红军”在井冈山会师,成为中国革命的象征。

八七会议后,毛泽东以中央特派员身份到湖南传达八七会议精神、改组省委并领导秋收起义。以毛泽东为书记的中共湖南省委前敌委员会,将参加起义的各路武装 5000 余人统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师,于 1927 年 9 月 9 日发动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在攻打中心城市长沙受挫后,毛泽东果断改变计划,率部队退到浏阳文家市集中,主持召开前委会议,决定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山区寻找落脚点。从进攻大城市转到向农村进军,这是中国人民革命发展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图为参加秋收起义的部分同志 1937 年在延安合影,左三为毛泽东。

革命红旗插上井冈山

八七会议后,中央决定派毛泽东为特派员,前往湖南传达八七会议精神,领导秋收起义。1927 年 9 月,根据中央指示,秋收起义的目标是攻打中心城市——长沙。但是反革命武装力量强大,再加上自身缺少战斗经验、某些部队叛变等原因,起义部队遭受了很大损失。

毛泽东见形势不佳,果断命令剩余的 1500 多人撤到湖南东部的浏阳县文家市。9 月 19 日夜至次日凌晨,为了解决部队向哪里走的问题,毛泽东召开紧急会议。第一师师长余洒度坚持攻打长沙,但毛泽东坚决反对,他认为进攻长沙行不通,中国革命要上山,要到农村去。

1927 年 9 月 29 日,毛泽东领导起义军在江西永新县三湾村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将党的支部建在连上,成立各级士兵委员会,实行民主制度,在政治上官兵平等。由此开始改变起义军中旧军队的习气和不良作风,从组织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是建设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开端。图为江西省永新县三湾村枫树坪。

起义部队在向反动统治力量薄弱的地区转移的过程中,处境十分困难。从文家市距江西井冈山有 367 公里,但是毛泽东率领的部队却走了近40 天。当时,就有人说:“还是散了吧,就这么几个人,能顶什么用?”

有一天,大伙在一个镇子休息的时候,一群人又聚在一起谈论散伙的事。有人就问毛泽东:“毛委员,凭我们这几个人、这几条枪,革命能成功吗?”

毛泽东却满怀信心地说:“我们这几个人、这几条枪,用不完,绰绰有余,愿走都可以走,不信,咱们有言在先,到庆祝革命胜利的那天,我们肯定死不光。”

1927 年 9 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领导了秋收起义,并直接指挥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进攻湖南省浏阳县白沙守敌,首战告捷。10 月,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后,积极团结改造当地的农民武装首领袁文才。袁文才也愿意向共产党靠拢,把毛泽东和起义部队接上井冈山,并率部接受改编,参加了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建立红军队伍的艰苦斗争,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图为白沙镇旧貌。

这支部队靠理想信念渡过了难关。部队翻过山口,来到永新县三湾村宿营。针对部队中存在的军阀习气和农民的自由散漫作风,毛泽东和前委决定对工农革命军进行改编,将部队缩编为一个团,建立党的各级组织:班、排设党小组,支部建立在连队上,营、团建立党委;连以上设立党代表,由同级党组织的书记担任;部队的一切重大问题,都要经党组织集体讨论决定。

1927 年 10 月 3 日,经三湾改编后的工农革命军继续南行。在得知叶挺、贺龙的部队在潮汕失败后,毛泽东认为井冈山地势险要,国民党的统治力量薄弱,并且群众基础良好,是一个不错的落脚点。

但要上井冈山并不容易,需要袁文才和王佐两位“山大王”的同意才行。军内的一些人提出让他们直接缴械。而毛泽东则不这么认为,他说,我们不能采取“大鱼吃小鱼”的吞并政策,三山五岳的朋友还多呢!于是,毛泽东写了一封信说明来意,袁文才认为“片林不栖大鹏”,婉言拒绝了红军上山的要求。为尽地主之谊,袁文才还是邀请了毛泽东会面。袁文才事先设下埋伏,毛泽东单刀赴会,一见面就送 100 支枪的见面礼,又提出先把伤员和医院放到山上。袁、王这才卸下防备。

毛泽东一方面带领着部队在井冈山地区打游击,另一方面通过做思想工作逐步消除了二人的疑虑,部队最终上了井冈山。1928 年 2 月,袁、王部队正式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二团,同上山的工农革命军合二为一。

“朱毛红军”称谓的由来

1927 年 8 月 1 日,在南昌城头打响了震惊中外的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经过四个多小时激战,南昌起义军旗开得胜,全歼南昌城内守敌,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

根据中共中央的计划,起义军于 8 月 3 日陆续撤离南昌,南下广东,相机进军广州。但是在 10 月初,起义军在广东潮州、汕头地区陷入敌人重重包围,主力遭到失败。在朱德、陈毅率领下,保存下来的部分部队转移湖南、江西、广东边远山区,开展游击战争。在转向山区之前,朱德召开了一次军事会议,围绕要不要坚持八一起义军的旗帜问题展开了激烈争论。有人认为主力既然都已失败,1000 多人留下来没什么作用,不如解散。

面对军事干部的消极情绪,朱德坚定地批驳道:“起义军虽然失败了,但是‘八一’起义这面旗帜不能丢,武装斗争的道路一定要走下去。我是共产党员,我有责任把‘八一’南昌起义的革命种子保留下来,决心担起革命重担,有信心把这支革命队伍带出敌人的包围圈。”

历史是如此的奇特。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和朱德率领的南昌起义军余部,虽然分隔两地,但在探索中国革命正确道路上几乎演绎了相同的故事。两支队伍在出师不利后,都开始向农村山区转移。

毛泽东听说南昌起义部队在附近活动,就派何长工下山打探消息。经过几个月奔波,何长工终于在韶关犁铺头找到了南昌起义军余部。朱德听何长工介绍了井冈山根据地的情况后,高兴地说:“好极了。从敌人报纸上看到了井冈山的消息。我们跑来跑去,也没有一个地方站脚,正要找毛泽东同志呢!”朱德还告诉何长工,前不久已派毛泽东的弟弟毛泽覃到井冈山联系去了。

在毛泽东部队的掩护下,朱德、陈毅于 1928 年 4 月 26 日率领部队到达宁冈砻市。4 月 28 日,天气十分晴朗,巍巍的井冈山像被水洗过一样,显得特别清新。当天,毛泽东率领的部队也回到砻市,两支革命武装终于会师成功。

井冈山会师(油画)(王式廓作,新华社发)。

毛泽东紧紧握住朱德的手说:“你们行动迅速,敌人竟没有整倒你们。”

朱德也紧握毛泽东的手说:“还是得到你们的大力掩护,出其不意地插到敌人心脏,迟滞了敌人的围攻,我们才得以从容地转移。”

两位历史伟人双手紧紧握在一起的瞬间,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部队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兼军委书记。这次会师使南昌起义军余部得到可靠的落脚点,井冈山根据地如虎添翼,对红军的创建和发展以及井冈山的武装割据,都有重大意义。从此以后,“朱毛红军”的称谓也流传开来,很快就打开了通向中国革命的胜利之门。

“打土豪,分田地”

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初创时期,红军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因敌人的严密封锁而产生的部队给养问题。在白色势力的四面包围中,军民日用必需品和现金匮乏。边界的土地革命尚处在打土豪、分浮财这一阶段,一方面可以扫清革命的障碍,另一方面通过对土豪、劣绅的斗争,激发农民的阶级觉悟。

1928 年 3 月,湘南特委代表周鲁上山,毛泽东曾一度率部前往湘南一带活动,策应湘南暴动。途中,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进行边界最早的分田运动,为根据地全盛时期的大规模土地革命运动积累了经验。

在“朱毛红军”会师后,井冈山的武装力量由过去的不到 2000 人扩展到 1 万多人。红军力量的壮大,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毛泽东也在实践历练中逐渐领悟到建设巩固根据地的重要性。他很注意对部队进行建立根据地的思想教育,还深入浅出地打了个比方:“人不能老走着,老站着,也得有坐下来的时候,坐下来就靠屁股,根据地就是人民的屁股。”仅仅靠打土豪是不能让根据地“屁股”坐稳的,最重要的还是解决广大农民真正关心的土地问题。

随着根据地逐步巩固,1928年 5 月至 7 月,湘赣边界各县掀起分田高潮,年底颁布井冈山《土地法》。广大贫苦农民从分得土地的事实中认识到红军是为他们的利益而奋斗的,从各方面全力支持红军和根据地发展。这是井冈山根据地能够存在和发展的社会基础。图为井冈山《土地法》。

1928 年 4 月,毛泽东总结部队做政治工作的经验,规定部队必须执行“三大纪律、六项注意”,以后“六项注意”又发展成“八项注意”。图为红军战士的包袱皮,上面写着毛泽东制定的“三大纪律、六项注意”。

井冈山根据地一位农民书写的入党誓词。

1928 年 5 月至 7 月,边界各县掀起分田高潮,年底颁布了井冈山《土地法》。广大贫苦农民从分田地这个活生生的事实中,看清了红军确实是为他们的利益奋斗的,而要保卫自己分到手的土地,就必须与地主阶级作斗争。在广大农民的拥护下,宁冈、永新、茶陵、遂川等县的基层党组织逐步恢复起来,并建立了工农苏维埃政权。自宁冈县工农兵政府征收土地税以来,县内农民踊跃交售,征粮比例高达 20%,一段时期内的红军给养暂时可以从宁冈土地税中取得。

在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毛泽东还创立了“支部建在连上”“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人民军队的建军原则;并与朱德总结出红军游击战争“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十六字诀。

在进行革命实践探索的同时,毛泽东从理论上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1928 年 10 月至 11 月,毛泽东总结井冈山斗争的实践经验,先后撰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两篇著作,精辟地分析了中国红色政权发生和存在的原因,将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的经验上升为理论。

毛泽东关于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是对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道路问题的正确探索,为形成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28 年 6 月 18 日,党的六大在莫斯科召开,高度赞扬和肯定工农武装割据的宝贵经验。会后,中央通过党内文件和党的刊物积极向全国其他根据地介绍和推广井冈山根据地的斗争经验。

参考文献

1.孙国林主编:《信仰的力量——从井冈山到延安》,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7 年版。

2.余伯流、陈钢:《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全史》,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7 年版。

3.许毅主编:《中央革命根据地财政经济史长编》,人民出版社 1982 年版。

4.[美]艾格妮丝·史沫特莱:《伟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时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79 年版。 ty/OLcnV0j3n75ISPMphVKJ+49iIQnKSuSKnAzQyjcEGNMC/hf4MGZvUX8QAgu/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