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6
郑庄公的纵横术

郑国开始的并不是很早。周宣王是西周中后期一个有为的君主,所谓“宣王中兴”,周宣王有个异母弟弟,名字叫友。周宣王二十二年的时候,周宣王就把弟弟友封为了诸侯,地点在郑。具体位置是在陕西某处。这就是郑桓公。因为是周天子的亲戚,所以郑国君族也是姬姓。

郑桓公死后,郑武公继位。郑武公时期,周平王东迁来洛阳,他迎接护送周平王有功,被拜为了平王的卿士——相当于总理,那在各个诸侯中,算是最露脸的了。

申夫人给郑武公生的第一个孩子,生得不太好,叫寤生,“寤”可能就是惊吓的意思,也可能是睡觉的意思。史书上说是“寤生”,后代的学者给出不同的解释。寤是睡觉的意思,睡觉睡着生出来了,于是解释说是难产。还有的解释成是倒着生,孩子正常的话应该是头先生出来,结果他是倒着生,腿先生出来了。总之吧,他的出生把他妈折腾的很难受,就给他起了这么一个名儿。

这个寤生长大以后,她妈妈也就不喜欢他。喜欢谁呢?申夫人喜欢的是老二,老二叫段,他的名字叫段,在《诗经》里面专门有对他的描述,说他到城外打猎,老百姓追着看,城里面都万人空巷,巷子都没人了,都干吗去了?都围观他去了,说他长的“美且洵”,又美又漂亮,而且还有气质,所以过了十几年,郑武公终于就快死了,这个时候他申夫人就过来了,问接下来让谁接班呢?

按照政治家族世袭避免纠纷的规矩,也是周朝传了两百年的规矩,必须是长子继承。但是申夫人喜欢老二,所以她提出建议,能不能让老二来做继承人?郑武公没有同意。

郑武公二十七年,去世了。长子,颠倒着生出来的这个寤生就接班了,他的名号就是郑庄公。“庄”是一个谥号,对他的一个评价,还是不错的一个字。

郑庄公接班的时候只有18岁。他妈妈申夫人就来对他说,能不能把二儿子给封出去,他一块封地。

诸侯国的内部也是搞分封的,针对国君家族的子弟。但是一般来讲,公子不会受封——那样就等于分家了,而是以公子身份帮助大哥进行政事管理。公子的儿子称为公孙。一般是公孙的儿子才受封为某氏,算是分家为贵族了。现在母亲这么急着就要求把公子段封出去。

郑庄公答应,于是,就把他封到了京这个城。

京在什么地方呢?不在北京,而是河南荥阳那一带,位于郑州和洛阳之间。这里附近有黄土高山和嵩山、熊耳山,地势非常险要的。当时还没有荥阳城,就是京这个城。

二弟公子段到了京之后后,说这块地就归他了,将来世世代代的传下去,他也就是一个卿,未来他的长子也要世袭做卿。不管怎么样吧,他是贵族。这就会带来一个特点,就是他可以借助这个地盘造反,按照记载他也确实这么做了。一开始是试探性的,公子段让周边的两个小城,既向国君汇报,同时也向我汇报,两边同时汇报,赋税也两边交。

这个事情就被都城内的郑庄公知道了。下面就有大夫劝他:“你得管一下你弟弟啊,他这么搞下去的话,就有可能要夺你的位置了。”

郑庄公却回答说:“不用管,多行不义必自毙。”意思是,二弟老这么干,将来引发天人愤怒,最后他肯定在大家的唾弃和叛离下,自己走向绝路,死掉。

当时有一个成语叫“恶贯满盈”,和“多行不义必自毙”的意思是相同的。贯就是钱喘,钱一串叫一贯。意思是某人做的恶,一个钱一个钱串得够一贯了,够一串了,“盈其贯”(盈就是满的意思),他的罪恶满一贯了,也就到头了,他就该倒霉了,就该受到报应了,就会该落败了。这这里面的逻辑就是,等着弟弟罪恶干的越来越多,他必然落败灭亡。

所以,郑庄公的行为属于养祸,把他弟弟养得越来越不象话了,再看他死去。因为郑庄公不管,弟弟公子段的胆子就越来越大,干脆对京附近的那两个城邑说:你们都向我汇报我,归我管了,不用汇报给国君了。

接下来的十几年间,公子段就这样不断扩张自己的势力,因为郑庄公不管他,于是他把附近的一些城都给弄过来了,成了自己的直辖城邑,他的地盘扩大到了一百多公里。

在这期间,公子吕劝郑庄公采取行动,制止老二的悖逆举动,但是郑庄公说:“人不仁不义,势力越大,越会崩坏,不管他。”

公子吕这算一个什么称呼呢?一般来说,国君的长子继位,其他几个儿子没有继位儿子,就会被称为“公子什么”,这种“公子”的儿子就会被称为“公孙什么”,直到他们或子嗣被封为某氏,即变成某氏为称呼的家族,算是分家了,成为贵族。

公元前722年,公子段在京及其附近地区,个人势力已经发展得非常大了。这一年,京城大叔觉得够了,可以对大哥发难。发难得有军队,于是开始组建自己的战车兵。当时打仗用的是战车,就是两马拉的两轮的车。

这两马的位置是在车辕两侧。当时的车不是双辕车,而是独辕车,只有一个车辕,两马一左一右放两边,在马脖子上有轭,托着中间这个车辕。俩马夹着车辕走。如果嫌这样走还不给力的话,两马再往左右可以再搞两个马。

车上的战斗人员都是比较高级的武士。当时卿和大夫的长子可以继承爵位和封地,其他的儿子们以及再生出来的儿子们,没有继承权,也算是贵族家族子弟,他们就成为“士”。士,就是象棋里军马炮、象士的士,他首先特点是打仗。因为家里比较衬钱,都是世袭家族的孽枝子弟,所以他也能装备比较好的军事的武器和设备,包括战车、甲胄、青铜的剑、矛、戟等等。于是,公子段就开始组建这样的军队,召集这样的士人。当然战车下面还有步兵,步兵出身就平民化一点,相对差一些。

同时开始修城墙。

到了这年五月,京城大叔还派人偷偷跑到都城,也就是郑州南边一点的新郑这个地方,就找自己的妈,也就是申夫人。他说:我们准备几月几号就都城发难,过来攻打,到时候你派人把这个城门打开。

郑妈妈也就毫不犹豫地同意了。

可是,这个消息走漏了,郑庄公就有了理由,抓住罪证了,老二现在和老妈里应外合,要作乱了。作乱当然要讨伐,于是就派公子吕带着兵车主动进攻京这个城。到了京之后,京城的人一下子都叛离了老二段公子。

公子段只好带着有限的一些兵出去打,结果一打还打败了。打败了之后,自己就只好逃跑,往北逃到了一个叫做共的一个小国(河南辉县一带,黄河边上,黄河特别爱在这泛滥的一个地方。可能古代治水的共工就是跟共这个地方有关系)。

从此京城大叔一直流亡不归,被称为共叔段。

【笔者按:

这个事情给我们形成的印象,或者说感受,就是我们都会批评郑庄公,因为自己弟弟罪恶就是一个钱两个钱,他不去处理,非得等他凑够一贯了,被国人都厌恨了,大家都背叛他了,他这时候义正言辞地讨伐他。比如你如果讨厌某人,于是你就跟他打,大家觉得这两只无礼之人在互相掐,所以,一些老谋深算的人就故意怂恿对方去犯更大的错误,直到对方把自己搞的被职场的人们厌恨,最后他再抓住有利机遇,把对方就给解除掉了。这就是郑庄公的做法。

或者对于某领导,领导犯错误,他不去匡正,我干吗匡正呢?匡正了之后领导英明了,就继续当领导,我还想当接班人呢。所以他就吹嘘拍马,鼓吹领导,让领导继续犯这种头疼脑热的大错误,最后搞的局面出了问题。

郑庄公的妈,也需要检讨。之所以酿成兄弟相残的悲剧,还是上一代父母没有搞好。既然按照当时的宗法制,需要郑庄公作为长子来继位,这种情况下,他们的母亲还继续溺爱第二个儿子,就扩大了老二的野心,老二就会跟老大打。打起来的话,不管是哪个儿子输了,对家庭其实都是一个损失。所以她没有能克制自己这种私狭的爱。

后代的曹操在这方面就做的好一些。曹操也是为了二儿子曹丕还是三儿子曹植继位,而一直犹豫了好多年,最后还是决定让大的继位。随后,曹操就开始非常有意识地削弱曹植的势力,比如把曾经帮助曹植竞争太子位时的骨干杨修给杀死了。

并且曹操还有意识地打击曹植,曹操曾经为曹植反倒一个小错误,严厉批评曹植,把曹植吓的要命,并且把这批评作为公文发到各地,给地方官们都瞧瞧。

实际上这种严厉的处理,是为了爱他。如果不把他的野心打下去,将来俩孩子掐起来,没准曹植还把曹植掐死了,反倒害了曹植。除掉杨修,也是使得他未来没有能力挑起内讧。

这就比郑妈妈使两个儿子势均力敌要好。】

接下来是如何处理叛乱者京城大叔的母亲,也是郑庄公的母亲申妈妈。郑庄公让申妈妈搬到冷宫去住,用女警察看着,不许出来,并指天设咒地说:“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意思是这辈子不要让我再看见你。谁让你想帮着二小子杀我呢!但是不久,郑庄公就想妈妈了,后悔了。

一年以后,郑国边境上的一个年轻小官儿,名叫颖考叔的,听说了朝廷里的这些事,就来都城了。

颖考叔带了些礼物,给郑庄公送来了。郑庄公留他吃饭,席间,颖考叔对郑庄公说:“我这份儿饭里的肉羹我特意没吃(当时是分餐制),我能不能让服务员给我打包。我要带回家,给我老妈吃。”

郑庄公仰天叹息:“你还能这么孝敬你的老娘,我贵为诸侯,却连个娘都没有。”

颖考叔忙问是怎么回事,郑庄公就说了过程,还说自己后悔了,“不及黄泉,无相见也”的话已经说出去了,见不了老妈了。

颖考叔说,不如挖个地道,这样黄泉水也冒出来了,您从地道见你妈妈,就没违背誓言。于是郑庄公照办,挖了地道,母子俩在黑乎乎的地道(大隧)里相见,出来以后还各自赋了歌,说“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母亲说:“大隧之中,其乐也泄泄。”

这就是成语“融融泄泄”。可以这样造句:亲家之间融融泄泄,就结婚买房子事展开友好讨论。

这时候,郑庄公还在袭承了爸爸的平王卿士之职,担任周平王的卿士,但是周平王越来越讨厌他。周平王就打算废掉他的卿士职位,叫虢国国君虢公来朝廷当卿士。

消息就被郑庄公知道了,郑庄公连忙跑到朝廷,问周平王有没有这回事。周平王害怕,发誓说没有。并且为了表示自己真的无二心,周平王就把自己的儿子和郑庄公的长子,互相交换,作为人质,到对方国家里去住着。

两年后,郑庄公二十四年,周平王驾崩了,孙子周桓王继位。周桓王是个血气方刚的人,知道爷爷曾经有废掉郑庄公的意思,于是就立刻宣布,降郑庄公为左卿士,提拔虢公为卿士。

这就意味着,周王室开始不再依赖郑国,改依赖虢国了。虢国也是个老牌大诸侯啊。最早一届虢公,是周文王的儿子。

郑庄公大怒,当时正是夏天,他就派人跑到洛阳郊外,把洛阳的麦子都给抢着割了,然后抱着麦子跑回郑国(这也能管用撒气啊!)

两年后,郑庄公觉得,自己要想在诸侯中建立霸威,还需要借助老周这块招牌。于是,郑庄公亲自跑到洛阳去礼拜周桓王,想恢复邦交,郑庄公说:“我错了,您是一国之长,我以后不敢再凭借国力强横就欺负您了。我给您上贡好东西来了。以后咱们还是周郑交善吧!”

然而,作出低姿态的郑庄公却不受周桓王待见。周桓王深深明白这个道理:当狐狸说要睡觉的时候,母鸡更要打起精神。

于是周桓王不用享礼接待来访的郑庄公。郑庄公一气之下,再也不去洛阳朝拜了。

到了郑庄公三十一年,周桓王看郑国居然长期不来朝拜,这是违背礼的,于是率领陈、蔡、虢、卫四国诸侯去伐郑,讨伐郑庄公。郑庄公于是发兵迎战,双方列阵对战,郑庄公把主力瞄准天子联军中的陈蔡部队,这两国最弱,于是被杀得大败,牵扯得整个王军都阵形紊乱。郑国大夫祝聸甚至一箭射中了周桓王的肩膀。周军只好败退。

这场战役,对周天子和诸侯的精神震动远远大于物质损失,从此,诸侯们更不听周天子的话了,诸侯之间也敢于开始你打我,我打你,大凌小,强欺弱,南方的楚国见了周平王被射了一箭,次年甚至也自己开始称王,即楚武王。诸侯世界,急需一个强有力的诸侯,来替周天子维护秩序,那就是所谓的霸主了。

次年,郑庄公三十八年,北戎蛮族向南进攻齐国,齐僖公向郑国求救。郑庄公派太子公子忽带兵救齐。打跑北戎之后,齐僖公很感谢公子忽,要把自己的女儿文姜嫁给公子忽,公子忽不愿意接受,觉得这样好像乘人之危似的。

大夫祭足在旁边劝他,说:“现在,你弟弟子突总想着抢你的太子位置,他妈妈是宋国的,他有宋国支持,你若能有齐国做外援,他还怎能抢得了你的。”公子忽终究没有答应。

五年后,郑庄公四十三年,郑庄公薨了。

太子公子忽继位,是为郑昭公。

果然,郑昭公(公子忽)的弟弟子突,是个大官迷,非缠着娘家宋国把自己扶上郑国君位去。结果未能得逞,反倒被迫逃亡去了栎城。

郑昭公在位两年后死去,儿子子婴继位。

郑公子婴十四年,郑昭公的弟弟子突带着兵从栎城杀来,杀了子婴,取得君位,是为郑厉公。郑国大夫甫瑕做内应,迎接子突回来做了国君,但子突(郑厉公)却杀了他,说他对旧的国君不忠。

郑厉公元年,齐桓公开始称霸。

笔者按:

郑庄公却没有称为霸主,反倒是比他晚出的齐桓公和晋文公相继做了霸主,召集诸侯会盟,从事尊王攘夷的事业。按理说,郑庄公本人的个人能力,比起齐桓公和晋文公,只强不弱。但是,他的手下,则没有齐桓、晋文的手下厉害。

除了这个原因,还有就是没有给诸侯找到一个共同目标,比如对抗楚国,保护华夏。这可见,使命感是很重要的。单有能力,没有伟大的事业,也无功。 FuRJXSW4ogTJSVTWCnJcalEK3/USMsntOxM0+1d+uPZQtdpqZcKtVD7LkqgKQtg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