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12章
希特勒转向进攻苏联

1941年6月22日是拿破仑1812年侵俄纪念日的前一天,希特勒在这天入侵苏联,战争的整个前景至此迎来革命性的巨变。但历史已经证明,此举对拿破仑来说是致命的,希特勒注定步其后尘,只是结束的时刻会来得相对慢些。

拿破仑在当年年底之前就被迫撤出俄国,第二年4月,俄国人就打进了他的首都巴黎。希特勒在3年后才被赶出苏联,到第4年的4月,苏军才打进他的首都柏林。他在苏联挺进的距离比拿破仑远1倍,不过没能重复拿破仑进占莫斯科的虚幻胜利。他更加深远的挺进得益于优越的机动手段。可是就连这也不足以让他达到自己的目标。广阔的空间先是让他深受挫折,后来又将他推入了失败的深渊。

历史还有一点也在重复,那就是侵略者的自杀行为产生的连带效应。正是这种行为把英国从绝望中解救了出来。英国的形势在岛国之外的大多数人眼中已经毫无希望。他们明明白白地看到,这个小岛孤悬于大陆的边缘,深陷险恶无比的敌意中,它所受到的来自大陆的包围比之拿破仑时代有过之而无不及。空中力量的发展也部分抵消了海峡护城河的作用。岛国的工业化使它依赖于进口,而这又让潜艇战的威胁倍增。英国政府拒绝考虑任何和平条件,从逻辑上来说,即便希特勒不去尝试任何入侵行动快速征服英国,英国也会被迫踏上一条越来越物质匮乏直至最终崩溃的道路。绝不妥协之路等于慢性自杀。

美国也许可以给英国“打气”,让英国不至于立即覆亡,可是那也只是在拖延这个垂死的过程,无法改变结局。况且丘吉尔在仲夏决定用英国的贫弱国力对德国发起空袭,这就抵消了美国援助这一续命措施的效果。这样的空袭至多不过像是蚊子叮咬,可是它确实干扰了希特勒把战争的注意力移向别处。

可是英国人民对本国局势的严峻程度不加理会。他们生性顽固,对战略又所知不多。丘吉尔鼓舞人心的演说有助于让国民从敦刻尔克之后的沮丧中恢复元气,并且给岛民们提供了他们想要的强心针。他们因他铿锵有力的语气而欢欣鼓舞,根本不去思考这些话在战略上是否有意义。

希特勒对英国国民产生的影响比丘吉尔更深。他征服了法国,而且离英国海岸近在咫尺,这比任何之前的关于纳粹暴政和侵略的证据都更能唤起英国民众的斗争精神。他们再一次以本民族固有的方式做出反应——不惜一切代价咬住希特勒不放。英国人长期以来被描绘成牛头狗的民族共性从没有表现得如此淋漓尽致,并且正义凛然,同时又愚不可及。

又一次,一位西方的征服者碰到了一个“不认为自己已被击败”的民族。正如《我的奋斗》所表明的,希特勒比拿破仑更了解英国人民,因此他煞费苦心地不去伤害英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希特勒相信英国人具有现实感,因而无法理解他们怎么会既看不到自己未来之绝望,也意识不到在当时情况下,德国提出的和平条件宽大得异乎寻常。就是在这样一种困惑的状态之下,希特勒对下一步如何行动犹豫不决,于是像拿破仑一样调转方向——去征服苏联,作为跟英国最后摊牌的预先步骤。

希特勒的想法并不是突然改变的,而是一点一点调整而成的。这个因果关系也非常复杂——远比拿破仑的转变更加复杂——而且无法用单纯的一个因素或者缘由来解释。

德国空军在英格兰南部经受的严重损失和1805年法国舰队在菲尼斯特雷角(Cape Finisterre)海外洋面上所遭到的挫败相比,虽然在战术上更重要,但是在战略上并不像后者那样具有决定性。因为戈林的挫败对希特勒的决心产生的影响并不像维伦纽夫(Villeneuve)的撤退对拿破仑那样立竿见影。当时希特勒仍然想要做出努力,逼迫英国人民屈服,只不过改变了施加压力的方式而已——从试图摧毁保卫英国的空军力量,改为对工业中心城市进行夜间轰炸。这种压力之所以时紧时松,除了气候因素之外,还与希特勒的犹豫不决有关。如果还有可能说服英国人民接受和平的话,他似乎就很不愿意把事情做绝,所以他死抱着这份希冀,笨拙地追求他的最终目标。

与此同时,他的经济需求和恐惧,再加上偏见,使希特勒的思想日益转向另一个方向。他和斯大林的盟约为西线的胜利铺平了道路,但他在西线的征服很大程度上都只是形势使然,实际上他一直以来都处心积虑地想要推翻苏联。这个目标对希特勒来说绝非仅仅是追逐野心过程中的一时心血来潮,反布尔什维克主义是他感情深处的信念。

英国的抵抗强烈地影响了这个东向的冲动,可是这个冲动早在英国拒绝希特勒的和平条件之前就已经复活了。

1940年6月上旬,希特勒还陷身于法国战局的时候,斯大林抓住时机占领了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希特勒同意波罗的海诸国属于苏联的势力范围,可没有同意苏联真的吞并这些国家,他认为自己受到了同伙的欺骗,不过他的大多数助手都很现实地认为,苏联进占波罗的海国家是出于对希特勒在西线的胜利之后可能另有所图的恐惧,而做出的自然而然的防范措施。希特勒对苏联深入骨髓的不信任还表现在,在整个西线作战期间,他都因只在东线留下10个师面对100个苏联师而深感担忧。

后来,6月26日,苏联又在没有事先通告盟友的情况下向罗马尼亚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后者立即归还比萨拉比亚(Bessarabia),并额外割让北布科维纳(northern Bukovina)——作为苏联在1918年“被夺走”比萨拉比亚省的“小小补偿”。苏联只给罗马尼亚政府24小时的答复时间,后者一屈服,苏军马上就从陆空两路蜂拥而来。

这个举动比“给希特勒一记耳光”更厉害,因为苏联人借此得以更加逼近罗马尼亚的油田区,希特勒已经无法从海外获得原油,而罗马尼亚的油田是希特勒依赖的主要供应来源。此后几周中,希特勒对这一风险越来越感到紧张,担心对英国的空袭可能会受到影响。于是,他开始怀疑斯大林的动机。7月29日,希特勒和约德尔谈到,如果苏联试图攫取罗马尼亚的油田,德国可能就需要对苏联开战。几周后,他开始把2个装甲师和10个步兵师调往波兰作为反制措施。9月6日,他在对反情报机构下达的命令中说道:“未来几周,东部地区的兵力需要加强。但绝不能让苏联人认为我们调动部队是准备在东线发动攻势。”应该采取频繁变动防区的办法来掩盖德军的实力:

另一方面,必须让苏联意识到强大而训练有素的德军正驻扎在波兰总督辖区、帝国的东方省份和摩拉维亚保护国。苏联应该从中得出结论,我们已经准备好随时用强大的军队保卫自己的利益,反抗苏联人的侵吞,尤其是在巴尔干地区。

这道训令的主旨是防御性的。它主要是为了防止苏联的进攻,而不是预示着德国的侵略。可是双方的分界线距离希特勒必须保卫的油田太远,他无法给予油田直接的保卫,于是开始考虑在波兰前线发动攻势把苏联人引开。而这种发动佯攻的想法很快演变成大规模入侵——用直面全盘危险的方式来预防局部的风险。

9月中旬,有报告显示,苏联宣传部门已经转而在红军中开展反德宣传。这表明,德军在东方首次增兵已经让苏联人疑惧起来了,他们正迅速在部队中为苏德战争做好准备。可是在希特勒看来,这就是苏联进攻意图的明证。他开始觉得,自己不能再等待下去了,不能等到获得并巩固了在西方的胜利之后再来对付苏联。他的恐惧、野心和偏见交织在一起,互相影响,促使他的思想产生了急剧的变化。在这种状态下,他的疑心越来越重。希特勒对英国人似乎完全没有认识到自己的形势何等无望感到迷惑不解,他从苏联身上寻找答案。他月复一月地告诉约德尔和身边其他人说,英国人一定是在指望苏联的干预,否则早就屈服了。英苏之间一定早就达成了某种秘密协定。斯塔福·克里普斯爵士(Sir Stafford Cripps)被英国派往莫斯科并与斯大林会谈证实了这种密约的存在。德国必须先发制人,否则就会被绞杀。希特勒没有想到,苏联人可能也正在害怕他的入侵。

9月初,保卢斯将军(保卢斯后来因手下集团军被包围在斯大林格勒而出名)就任陆军副总参谋长时,进攻苏联的计划就已起草完毕,保卢斯受命“探讨这一计划的可行性”。计划设定的作战目标是,先消灭苏联西部的军队;其后深入苏联腹地,抵达阿尔汉格尔至伏尔加河一线,以保护德国不受苏联从东方发起的空袭的威胁。

到11月初,作战计划的所有细节均已敲定,其后德军又进行了两三次演习,对其加以验证。希特勒现在已经不那么担心苏联发动进攻,反而更想进攻苏联。准备和构思宏大的战略计划总是能让他如醉如痴。当他和手下将领谈起自己的思路时,将领们表达的疑虑只能让他的决心更加坚定。每次将军们对他能否成功表示怀疑,难道事实不都证实了他总是正确的吗?他必须用更加令人瞠目结舌的方式再次证明这些将领错了——他们的疑虑表明,他们尽管表面上顺从,但还是对他这样一名业余军人有着骨子里的不信任。况且他的陆海军将领对跨海打击英国表现得非常担心,而他不能被动地无所事事。他曾着手制订方案,试图穿过西班牙进攻直布罗陀,以封闭地中海的西端入口,可是那个作战规模太小,无法满足他巨大的胃口。

10月底的新动向影响了他的决策,从最终的后果来看,这一动向产生的影响更大。那就是墨索里尼在没有通知希特勒的情况下入侵了希腊,这个举措让希特勒对自己的小伙伴无视自己规劝的擅自行动大发雷霆,因为意大利人此举不仅打乱了德国的部署,而且有可能侵蚀希特勒给自己保留的势力范围。虽然意大利人很快遭遇挫折,最后一个可能性烟消云散了,但墨索里尼擅自行事让希特勒加快了自己在巴尔干地区的动作。此事让希特勒在西线战事结束前就把注意力更多地转向了东方。他必须和自己的同党抢夺巴尔干地区的控制权,然后再和苏联清算,至于英国问题,则只能放到日后再说。即便到那时,他仍未能下定决心,但这一想法已经在他的脑海里占据了主导地位。

11月10日,莫洛托夫抵达柏林,来商讨一系列广泛的问题,包括德国提出的苏联明确加入轴心国的提议。会谈结束时,双方发表公报称:“双方在互利互信的气氛中,就德国和苏联共同关心的所有问题取得了谅解。”与会的德方代表私下里也对16日总结的会谈成果颇感满意。

双方暂时不签署明确的条约。苏联似乎愿意在几个进一步的问题得到澄清之后加入三国同盟条约。……德国告知莫洛托夫说,德国正准备在巴尔干采取行动以支援意大利,莫洛托夫没有表示反对。他建议创造合适的条件,让苏联对保加利亚的影响力能达到德国对罗马尼亚的那种程度,德国人并没有对此进行积极回应。但德方表示,自己并不关心土耳其能否控制达达尼尔海峡,而是同情苏联在那里建立基地的愿望……

但是双方完全缺乏所谓“互信”,外交辞令之空洞虚伪前所未有。12日下达的希特勒第18号作战命令这样说:

为澄清苏联目前的态度,政治商谈已在开展中。无论结果如何,仍应继续按照此前下达的口头命令,为东线作战做好准备。

外交官们高谈阔论之时,军事计划正在加紧制订。与其他人不同,希特勒本人对这次会谈的结果不太满意,他认为苏联提出所谓进一步问题其实只是想回避加盟,他越来越倾向于采取攻势。14日,雷德尔见了希特勒,注意到“元首仍旧倾向于对苏联发动战争”。莫洛托夫回国后,希特勒见了手下几位负责人,明确对他们表示自己准备入侵苏联。这几位负责人想要说服他放弃,但毫无效果。他们争辩说这样做就意味着两线作战——在“一战”中,这种形势被证明对德国来说是致命的——希特勒反驳说不可能指望苏联在英国的抵抗崩溃之前无所作为。要想压倒英国就需要扩充海空军,相应地,就不得不缩编陆军,可是只要苏联仍然是一个威胁,就不可能进行这样的缩编。情况已经改变,“苏联在巴尔干地区表现出的反复无常”证明它是不可信赖的。因此“海狮行动”不得不被推迟。

12月5日,希特勒接到哈尔德关于东线作战计划的报告,18日,希特勒下达了“第21号作战训令——巴巴罗萨行动”(Directive No. 21 ——Case Barbarossa)。训令一开头就不容置疑地宣称:“德国武装部队必须准备好,在结束与英国的战争之前,以一次快速的战役粉碎苏联。”

为此目的,陆军将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部队,只留下部分部队确保被占领国家不会遭受突然袭击。海军的主要兵力仍然集中于对英国作战!

一旦形势需要,我将在预定作战开始前8周下令集中部队,以进攻苏联。那些需要更长时间进行的准备工作,如果还没有开始的话,应立即开始,并在1941年5月15日之前完成。(这一天被认为是天气状况所允许的最早的进攻日期。)必须小心谨慎,以免泄露我军发动进攻的意图……

我军将以坦克部队为首,发动大胆进攻,向苏联西部打入四处深深的楔子,以期消灭配置在那里的苏军主力,并阻止做好战斗准备的敌军部队撤入苏联广阔的腹地。

接下来训令提到,如果以上措施还不足以瘫痪苏联,那么德国空军应消灭苏联位于乌拉尔山区的最后的工业区。德军将通过占领波罗的海各海军基地的方式来瘫痪红海军舰队。罗马尼亚将帮德军在南方牵制住苏军,并在后方负责辅助工作——希特勒在11月已经就参与入侵征询过罗马尼亚新独裁者安东内斯库(Antonescu)将军的意向。

尽管“一旦形势需要”这个措辞听起来有点不太确定,但希特勒的决心是无可置疑的。训令的最后一段话也许能解释这个不确定的短语:“各高层指挥官根据本训令而下达的所有命令必须使用类似措辞,万一苏联改变目前对我们的态度,便可将其解释成防备措施。”这个计划必须用精心的欺骗手段伪装起来,在这方面,希特勒自然要带个头。

此外,欺骗工作针对的不仅是敌人,还包括本国人民。听他谈过这项行动的人中有很多都担忧入侵苏联的风险,更何况这意味着两线作战,所以希特勒认为最好先装作还未做出最后决定,以此来加以掩饰。这样做可以给人们一些时间适应风向的变化,也给自己时间提出更令人信服的证据,揭露苏联的敌意。他属下的将领们也表达了疑虑,希特勒担心他们的半心半意可能会对战争产生不利影响。他当然可以凭借将领们的效忠宣誓逼迫他们服从,可那并不能在他们的思想中催生出获胜所需要的那种决心。他还需要倚重他们的专业技能,因此需要说服他们。

1月10日,德国和苏联签署了一项新的协定来体现11月会谈中和莫洛托夫达成的在边界和经济问题方面的共识。如此,局势表面上显得愈加平静。可是希特勒私下里透露心声说斯大林是一个“冷酷的勒索犯”。与此同时,从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传来了苏联在那里活动的令人不安的报告。

19日,希特勒接见来访的墨索里尼,并在这次会谈中提及跟苏联之间的不快。他并没有说出自己的进攻计划,不过着重指出德军在罗马尼亚的集结已经引起了苏联的严重抗议。这段话从侧面揭示了他的想法:“从前苏联对我们不构成一个威胁,因为一点也无法伤害我们;可是在如今这个空中力量的时代,从苏联和地中海发动的空袭可以把罗马尼亚的油田化成一大片冒烟的废墟,而轴心国的生命系于这些油田。”德军将领们曾提出,即便苏联有意入侵,德军也只需要加强自身的边境防御力量便足以应对这个威胁,并不需要主动进攻。而上述想法便是希特勒针对将领们观点提出的反驳。

2月3日,希特勒在贝希特斯加登(Berchtesgaden)召集军事首脑开会,具体介绍了“巴巴罗萨”计划的要点,会后他批准了计划的最终定稿。凯特尔估计敌军在苏联西部大约有100个步兵师、25个骑兵师和相当于30个机械化师的部队。这和实际情况相差不远,德军实际发动入侵时,苏联在西部可以动用的兵力为88个步兵师、7个骑兵师和54个坦克与摩托化师。凯特尔其后说德军虽然兵力没有这么雄厚,“但是质量上远远胜出”。实际上,入侵部队总共有116个步兵师(其中14个是摩托化师)、1个骑兵师和19个装甲师——此外还有9个交通线警备师。历数双方兵力并非为了打消将领们的顾虑,因为这种对比反而表明德军在即将发动的这场巨大攻势中毫无胜算,而且在决定性的要素装甲部队方面居于明显劣势。很明显,计划的制订者把赌注押在了质量的优越性上面。

凯特尔继续说:“苏联的作战意图不明。边界地区没有强大的部队。波罗的海国家和乌克兰对苏联的供给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而任何后撤行动都必然只能是局部的。”这个假设在当时看上去是合理的,但后来的事实证明它实在过于乐观了。

入侵部队将分为3个集团军群,它们的战斗任务都已被明确下来。勒布(Leeb)的北方集团军群将从东普鲁士出发,穿越波罗的海各国直指列宁格勒(Leningrad)。博克的中央集团军群将从华沙地区出发,沿着莫斯科大道指向明斯克(Minsk)和斯摩棱斯克(Smolensk)。伦斯德的南方集团军群将在普里皮亚特沼泽地以南发动进攻,其战线一直延伸到罗马尼亚,目标是第聂伯河(Dnieper)与基辅(Kiev)。主要突击力量集中于中央集团军群,为此将给予其兵力优势。据估算,北线的兵力和敌军大致相当,而南线德军兵力数量则居于劣势。

凯特尔在形势综述中还提到匈牙利的态度尚不明朗,他强调为了保密,只能在开战前的最后关头和那些可能与德国合作的国家达成某种安排。不过罗马尼亚是个例外,因为与其合作是“不可或缺的”。(希特勒不久前又见过安东内斯库一面,请求他允许德军通过罗马尼亚国土去支援在希腊作战的意大利人,可是安东内斯库有所犹豫,争辩说这一举动有可能加速苏联对罗马尼亚的侵略。在第三次会见中,希特勒向他允诺,为了回报罗马尼亚在进攻中的协助,不仅会归还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而且会把“直到第聂伯河岸”的大批苏联南部国土划给罗马尼亚。)

凯特尔进一步提到,大批德军炮兵已被派往东线,因此入侵直布罗陀的行动已经不可能进行。“海狮行动”同样遭到搁置,但“我们应尽一切努力在部队中维持仍在进一步准备入侵英国作战的假象”。为散布假象,德军将会突然封闭英吉利海峡沿岸和挪威的某些地区,而作为欺诈行动的一部分,向东集中部队将被说成是为登陆英国而进行的欺骗行动。

伴随着军事行动计划的是一个旨在剥削苏联被占国土的大规模经济计划“奥尔登堡方案”(Plan Oldenburg)。德国组建了一个完全独立于总参谋部以外的经济小组。这个小组在5月2日的一份经济问题综述报告的开头这样写道:“到战争的第三年,所有武装部队只有靠产自苏联的粮食,才能把战争打下去。毫无疑问,如果我们从这个国家攫取所有我们需要的物资,苏联将有数百万人饿死。”很难说这段话到底仅仅是冷血的科学描述,还是意在警告不要对掠夺制定过高的目标,需索无度。这份报告继续说:“最重要的是攫取和运输油菜籽和油饼,谷物只是第二位的。”最高统帅部战时经济处处长托马斯(Thomas)将军较早提交的一份报告指出,如果运输难题可以得到解决,征服苏联的欧洲部分也许能缓解德国的粮食问题,但是不可能满足德国对其他重要物资的需求——“印度的橡胶、钨、铜、铂、锡、石棉和马尼拉麻的供应问题只有在确保和远东的交通线的前提下才能得到解决”。这个警告对一意孤行的希特勒没有任何效果。可是另一个结论说“在榨取占领区的过程中,不能遗漏高加索的燃料供应”,这对希特勒产生了重要影响,促使他不断扩大进攻,以致丧失平衡。

“巴巴罗萨”方案由于开战前的意外而进一步遭遇挫折,产生了迟来但深远的影响。这是因为希腊和南斯拉夫受英国的支持两次在外交上重挫了希特勒,给他带来了心理上的影响。

希特勒在入侵苏联之前想要首先保证右肩部不受英国的干扰。他曾希望通过武力外交的恫吓方式,不经激烈的战斗,就能控制巴尔干地区。他认为在西线的胜利之后,做到这一点将会轻而易举。苏联进攻比萨拉比亚,反倒为希特勒进入罗马尼亚铺平了道路,既然罗马尼亚已转而投入他的怀抱,那么下一步也必然会轻易达成。3月1日,保加利亚政府接受了他给的好处,和德国签订条约,允许德军穿越保加利亚国土占领希腊边境的阵地。苏联政府发表声明反对这种背离中立原则的行为,可是也没有做出任何更加强有力的反应,这让希特勒确信苏联还没有准备好开战。

希腊政府对于希特勒的外交手段不加理睬,因为他的轴心国伙伴入侵了希腊,这种反应是很正常的。希腊政府也不畏惧他的威胁。希腊人民最近刚刚击退墨索里尼的侵略,情绪因而高涨。2月,希腊已做好准备,迎接英军的支援,德军进入保加利亚之后几天内,英军开始登陆。

受这一挑战的刺激,希特勒在一个月之后便对希腊发动了进攻。其结果只是毫无必要地分散了自己本可用于开展主要行动的力量,因为英国能派出的部队太弱,最多只能对他的右肩部造成轻微的刺痛,而希腊人正忙着对付意大利人。

南斯拉夫发生的事件对希特勒的侵苏作战产生了更为不利的影响。希特勒在这里开头很顺利。南斯拉夫政府在德国的压力之下同意在双方妥协的基础上,把自己和轴心国联系起来:南斯拉夫不负担军事义务,但是秘密同意让德军部队使用通向希腊边界的贝尔格莱德——尼什铁路线。3月25日,南斯拉夫代表签署协定,两天后,以南斯拉夫空军参谋长西莫维奇将军为首的一群青年军官在贝尔格莱德发动政变。他们控制了广播电台和电话中心,推翻了政府,其后,西莫维奇将军领导下的新政府否决了德国人的要求。英国间谍帮助他策划了政变,当政变成功的消息传到伦敦时,丘吉尔在演说中宣称:“我要告诉你们和全国人民一个好消息。今天上午早些时候,南斯拉夫找回了它的灵魂。”他继续宣布说,南斯拉夫新政府将接受英国给予的“所有援助和救济”。

这次政变彻底改变了巴尔干格局。希特勒无法容忍如此侮辱,丘吉尔的兴高采烈也让他火冒三丈。他立即决定同时入侵南斯拉夫和希腊。德军极为迅速地变更了部署,10天后,即4月6日,希特勒发动了进攻。

巴尔干地区反抗希特勒的直接后果是可悲的。南斯拉夫在一周之内就被攻陷,首都被开战时的空袭夷为平地。希腊在3周后被攻占,英军部队经过长途撤退,返回船上,根本没有打多少仗。英军每一步都受制于人。这样的结果让人怀疑丘吉尔和所有那些支持他、声称军事干预有可能成功的人的判断力——英国因此丧失了信誉,南斯拉夫和希腊人民也陷入了悲惨的遭遇。当地人民觉得自己被英国辜负了,这种感觉产生了深远的后果。历史的讽刺之处在于,正是丘吉尔的做法,导致重生的南斯拉夫敌视丘吉尔所代表的一切价值观。

但是,这个事件的间接后果很致命,这点反映在希特勒的判断上。就算用数量乘以质量的公式来估算,他的侵苏部队也只占微弱的优势,根本无力在侵苏的同时再在希腊和南斯拉夫打一仗。就坦克数量而言,德国相较苏联居于明显劣势。要想迅速征服巴尔干就得使用装甲师,而要冒险入侵苏联,他又必须搜罗手头每一个可以动用的装甲师。因此4月1日,“巴巴罗萨行动”被从5月中旬推迟到6月下半月。

希特勒居然能够这么快征服这两个国家,并保持新的侵苏日期不再推迟,这真是令人惊叹的军事成就。他的将领们其实都认为,如果英国人能成功地守住希腊,“巴巴罗萨行动”根本就无法发动。最终,计划只被耽误了5个星期。但希特勒正是因此而丢掉了战胜苏联的机会,侵苏失败还有其他重要因素,包括南斯拉夫的军事政变、8月因举棋不定而造成的意外耽搁,以及那年提早降临的冬季。

到5月1日,除了个别被包围投降的部队,英军已经在希腊南部海滩重新登船。同一天,希特勒确定了“巴巴罗萨行动”的日期。他的命令综述了双方的兵力对比,并继续说:

对作战过程的预计——预计在边境地区会发生持续最多4周的激烈战斗。此后,随着战争进一步发展,敌军抵抗将会逐渐减弱。苏联人会在指定的地点战斗到最后一息。

6月6日,凯特尔下发了详细的进攻时间表。这个表除了历数参与入侵的各部队番号外,还表明有46个步兵师被留在西线面对英国,不过其中只有1个摩托化师,此外还有1个装甲旅。夺取法属北非的“阿提拉行动”和反击英国进攻葡萄牙的“伊莎贝拉行动”仍可在提前10天通知的前提下发动,但不能同时进行。“第2航空队已从作战中撤出,转调东线,第3航空队全面负责指挥对英国的作战。”

以上命令披露,德国从5月25日就开始和芬兰总参谋部谈判,以确保他们配合进攻。罗马尼亚人已同意配合,将在6月15日得到有关攻势最终安排的信息。16日,匈牙利人将会得到暗示,让他们更严密地守卫好本国边界。第二天,德国东部所有的学校将会关闭。德国商船应在不引起注意的前提下悄悄离开苏联,并停止出航。从18日起,“不再需要掩盖进攻的意图”。到那时,苏联人再想采取任何大规模增援措施都为时已晚。计划规定取消进攻的最后期限是21日13点,取消的代号是“阿尔托纳”(Altona),而发动进攻的代号是“多特蒙德”(Dortmund)。越过边境的时间定在22日凌晨3点30分。

尽管德国采取了种种保密措施,但英国情报机构还是早早地获得了关于希特勒进攻意图的令人吃惊的优良情报,并将其转送给了苏联人。英国情报机构甚至精确地预测了入侵的确切日期——比德国人最终做出决定那天还要早一周。可是苏联人不相信这些反复到来的警告,而是继续信任《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英国人对这种态度感到既困惑又恼怒。他们认为苏联人是真的不相信这些情报——希特勒进攻苏联的消息传来时,丘吉尔的广播讲话中流露出了这种看法。红军在开战初期遭逢灾难时,英国人认为,灾难之所以发生,某种程度上是因为红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研究一下苏联的新闻报道和广播就会发现,英国人的这一印象与事实是不相符的。从4月起,苏联就在许多公开报道中暗示已经采取了防范措施,并表明自己知道德军的调动状况。与此同时,还有很多文章提到德国正在严格遵守《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并谴责英美试图在苏德之间拨弄是非,尤其是散布德国准备入侵苏联的谣言。6月13日有一则此类广播,以明显的斯大林的口吻评论说,“德军向德国东部和东北部地区的调动,必须被认为是出于和苏联无关的动机”——这则评论也许让希特勒以为他的欺敌措施产生了预料的效果。双重欺骗可以用再次欺骗的办法来对付。同一则广播还回应了外国对苏联征召预备役军人的报道,说这仅仅是常规夏季演习前的训练。20日,莫斯科广播电台高调地报道了苏军正在普里皮亚特沼泽地附近进行的军事演习——这次演习也许是为了提高国内信心。广播还宣称将于22日(星期天)测试莫斯科民防防空在“实战条件下”的能力。即便如此,他们再次把外国对德国即将发动入侵的报道斥为“敌视苏联的势力的恶意编造”。

德国人知道英国人在竭尽全力警告苏联人。4月24日,德国驻莫斯科海军武官甚至报告说:“英国大使预测战事将于6月22日爆发。”可是希特勒并没有因此而改变日期。有可能是因为他预计苏联人不会相信任何来自英国的报告,也有可能是因为他认为实际哪一天开战无关紧要。

希特勒究竟有多相信苏联人没做好准备,这是很难断言的。因为他一贯对自己的亲信掩盖自己的想法。自从春季以来,德国派驻莫斯科的观察员发来的报告,一直在告诉他苏联政府显得很消极,一心只想讨好他;只要斯大林还活着,苏联就不会进攻德国。迟至6月7日,德国驻莫斯科大使还汇报说:“所有观察都显示,全权负责制定苏联外交政策的两个人,斯大林和莫洛托夫,正在竭力避免和德国的冲突。”苏联人不但继续忠实地按照贸易协定向德国运送物资,而且和南斯拉夫、比利时及挪威断交以取悦希特勒,这两件事似乎都确认了德国大使的判断。

此外,希特勒经常说驻莫斯科的纳粹外交官是全世界最闭目塞听的人。他还向手下将领提供性质相反的报告,这些报告说苏联人正在准备攻势,敦促采取预防措施。他这样做可能是为了故意欺骗手下将领,而不是自己真的相信这些报告,因为他一直和手下将领相处得不愉快,将军们还在不断提出放弃入侵的各种理由。或者,希特勒很晚才意识到苏联人并非像自己希望的那样毫无准备,而这又反过来让他以为苏联人的动机和他一样,也是要掩盖进攻意图。将军们在跨过边境后发现,前线地区没有任何迹象表明苏联人在为进攻做准备,这才明白过来希特勒误导了他们。 hV9cUG8tkjjmsJfvdVYFl0w0fodz42dCOe0Fq+vlJGQNm+BrqIL6MqcDcctryA2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