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乾卦

乾卦是《周易》第一卦。不仅是顺序上的第一,而且也是分量上的第一。这一卦,内容高迈而丰赡,不仅拓展了《周易》的堂皇格局,而且也提领了中国文化的主干精神。因此,我要分十二个小节,来一层层阐释。

乾卦,象征着天,意指着“健”。

《周易》把“天”作为首项命题推出,意味着整体格局的宏大、开阔、刚健。正是“天”,包容了春、夏、秋、冬,运行不息,变化无穷,构建起世间的勃勃生气。《周易》以此开局,格局高畅,也可体现中国文化的初醒之气。

乾卦的中心含义,是“ 元、亨、利、贞 ”四字,被称为“四德”。对这四字的解释,历来歧义纷呈。有的解释成“春夏秋冬”、“木火金水”,有的解释成“生养成终”、“仁义礼智”,朱熹则说“物生为元,长为亨,成而未全为利,成熟为贞”。我认为,这些解释都有点“意会性偏离”。

我经过反复比对和长期思考,决定把“元、亨、利、贞”四字概括成四种高贵的特性:

元——开创性;

亨——通畅性;

利——有益性;

贞——可续性。

有此四性,也就有了我所理解的“天”,我所理解的“健”。世间万物,很难辨识优劣,但《周易》一开头就告诉我们,只要具有了开创性、通畅性、有益性、可续性,那就是生机所在,希望所在,前途所在。

需要注意的是,这四性,在很多情况下往往不能并存共济。有创新,却不能普及;普及了,却未必有益;即便这三项都有了,却又不能坚守延续。也就是说,有“元”,未必“亨”;有了“元”、“亨”,却未必“利”、“贞”。要四项皆备,才符合《周易》的标准。

为此,我总是提醒一切试图深入《周易》堂奥的朋友,不妨先在门厅里多停留一些时间,把“元、亨、利、贞”这四个字记住。

乾卦在这四个字后,出现了以卦爻数位“初九”引出的正文:“ 潜龙勿用 ”。

“龙”,在乾卦中显目地出现,是刚健之体、天地之气、君子之德的象征。

唐代李鼎祚在《周易集解》中引用沈驎士的话说:“ 称龙者,假象也。天地之气有升降,君子之道有行藏,龙之为物,能飞能潜,故借龙比君子之德也。初九既尚潜伏,故言勿用。

龙本是神话中的神奇动物,拿它来象征,主要不是象征其至高至尊,而是象征它灵活多变的运动状态。沈驎士说得好,龙之为龙,是能飞能潜,能升能降,能行能藏。因此,“潜”,并非它的无奈状态,而是它的基本生态。“勿用”,是指勿显摆、勿逞才、勿施展、勿闹腾。何时施展,要看时机。乾卦中这一则的爻位是“初九”,意味着时机未到,应保持住隐潜状态。这既是警示,更是揭示了龙的一大特性。

《周易》的这一揭示,来自于对传说时代的炎、黄、尧、舜、禹,以及入史之后夏、商、周各位“王者”的正反概括,并不是凭空悬想。

如果用文学语言来说,龙为何强大?因为它在云雾之中隐现出没,见首不见尾。刚发现它的踪影,又突然消失,却不知道它去了哪里。反过来,如果是一条明晰、挺直的龙,那就失去了纵横空间的力量和魅力。因此,历代不少统治者对于“龙命”、“龙颜”、“龙体”、“龙威”的自我认定和显摆,违背了《周易》的经典论定。

接下来的一句,是“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指的是龙遇到了时机,可以改变潜藏状态,出现在田野间了。这一来,又有利于世间“大人”的出现。

这里所说的“大人”,其实也就是“君子”。他们应该是什么样的呢?这是问题的关键。因为,他们出现的时机是变动的,而他们的品格特点则是稳定的,所以更重要。

《周易》立即说明“大人”和“君子”的两个特点。那就是:

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或跃在渊,无咎。

我译述一下:

君子整天刚健自强,到了晚上却能谨慎自惕,那样,即使遇到危难也能避过灾祸;

他们既可以腾跃在上,又可以下沉在渊,因此能避过灾祸。

这几句话说明,“大人”、“君子”之所以能避开灾祸,是因为固守三点:

一、刚健自强;

二、谨慎自惕;

三、能上能下。

这三层意思很重要,也给一切试图做“君子”的人提出了一种要求和鼓励。其中,“终日乾乾,夕惕若”这七个字,尤其成了历代智者的座右铭。“无咎”是好结果,但要达到这个好结果,必须遵从这七个字。

接下来,卦爻数位到了“九五”,更大的时机到了,龙就可以从田野飞到天上去了。

这时候,当然更有利于世间“大人”的出现。但是,在这个时候,不管是“龙”还是“大人”都应该当心,如果飞上去之后下不来了,就一定“物极必反”,产生悔恨。这就是“上九”爻位上出现的四个最重要的字:“ 亢龙有悔 ”。

请注意这个“亢”字,大体是指因亢奋而抵达极度。在一般情况下,也表现为过于激烈的不成熟、不协调状况。“有悔”,指终将有所悔恨。

对这四个字,朱熹有过很好的解释。他在《周易本义》中说:“ 亢者,过于上而不能下之意也。阳极于上,动必有悔。 ”他在《朱子语类》中又说:“ 当极盛之时,便须虑其亢,如这般处,最是易之大义,大抵于盛满时致戒。

从朱熹的解释可知,《周易》固然能帮助很多普通人,却更能提醒那些高飞、盛满、“过于上而不能下”的重位人物。

在现代世界,我们常常能看到不少政治人物的激进主义、极端主义、单边主义,都属于这个“亢”字的当代恶化状态。中国文化因为早早地有《周易》,有中庸之道,比较能警觉。

紧跟着“亢龙有悔”,我们见到了另一个成语:“ 群龙无首 ”。

在一般理解上,“群龙无首”是负面的,而在乾卦中却给出了一个“吉”字,这是为什么?

因为“群龙无首”的爻位是“用九”,有大变的情势。尚秉和的《周易尚氏学》对此有一番解释:“ 见群龙无首吉者,申遇九则变之义也。九何以必变?阳之数九为极多,故曰群。阳极反阴,乃天地自然之理。乾为首,以阳刚居物首,易招物忌。变坤则无首,无首则能以柔济刚,故吉。

这也就是说,在一定的时机,天地之间阳刚之气旺盛,英才辈出,时势流荡,风起云涌,因此尽量不要强居其首。强居其首,物极必反,易召其他英才嫉拒。如果无人称王,无心夺冠,反而能“以柔济刚”,得到吉利。

这个原则,既指个人,也指整体。在“时势造群”的热闹中,个人因不居首位而安顺,整体也因不推极首而平和。这是一种双向吉利。

试想,既然是“群龙”,都各自有“首”,硬要合“群”为一,既不自然,也不合理。不仅如此,“群龙”在变化转折中各有身段,本是一个流动变幻的过程。如果由一“首”来牵引,既要面对自己与“群龙”的复杂关系,又要处理现状和变化的种种麻烦,反倒是凶多吉少。

在普遍的词语习惯上,总是把“群龙无首”看成是不讲秩序、没有首领、无法统一的混乱状态。但是,我们如果放开眼界,看看世界上诸多文明各自龙翻天宇的壮阔景象,再看看有些霸权势力试图由独家来统领世界的傲慢,就像今天的美国政客那样,就不能不佩服《周易》的预警。原来,“群龙无首”之所以称“吉”,包含着早期的多元思维。

我们继续讲乾卦。

接下来的彖辞比较长:“ 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这段彖辞,伸发了“元、亨、利、贞”的阳刚之气在一年年循环运行中的盛况,读来让人振奋。如果直捷地译述一下,大致是这样的意思:

真是伟大啊,开创一切的阳刚之气!万物由它而生,它就统领天地,于是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太阳往返运行,呈现六种时位,就像六条巨龙驾驭自然。天道变化,万物静守本性,保全太和元气,利于稳定安贞。终于重出生机,万方皆得安宁。

其实在这段彖辞中,还隐喻着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流转程序。在刚健之气的笼罩下,一次次开始,一次次变化,达到“保合太和”、“万国咸宁”的美好境界。

如果说这一切讲的是天道,那么,这样的天道也必然会落实到人格。于是,紧接着的一则象辞是大家都熟悉的句子了:“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意思很明白: 天道如此刚健,君子因此要自强不息。

这句话的重要性,似乎是“自强不息”这四个字,其实更重要的是点明了“自强不息”的依据,那就是天道。因此,这又成了体现中国文化“天人合一”的最早的文本之一。

我一直很重视这句话对于千百年来中国君子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君子也会消极、低迷、沮丧,但是,只要抬头看看天宇,看看日月的运行、四季的轮转,就会振作起来,因为天道以自己的刚健在映照、在呼唤。

因此,我们必须反复思考“天行健”这三个字与“君子以自强不息”这七个字之间的因果关系。

天,是人类最伟大的教师。

《周易》的文辞中,经常会出现一些互相解释的段落。这种解释,有的是加深,有的是展开,有的是强调。这在乾卦中也有不少,我在其中选了五段在互相解释中别有深意的文辞,做一些介绍。

你看,这段文辞对于纲领性的“元、亨、利、贞”四字进行了“另类发挥”,值得我们注意。

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贞。

这段话里包含好几个精彩的意思。我大致译释一下:

初创,是众善之长;

亨通,是众美之会;

有利,是百般和宜;

坚贞,是百事主干。

君子以仁为体,就可以成为众人尊长,可以把美好的会合作为礼仪,可以施利万物而和谐,可以坚贞稳定地把事情办好。这一来,君子就有了“元、亨、利、贞”四德。

另一段文辞是解释“潜龙勿用”的,文为:“ 潜龙勿用,何谓也?子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 世无闷,不见是而无 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

这是借孔子的名义,来论定具有龙一样品德的隐居者。那就是:

不因世俗改变,不想成就名声,不因离世而烦闷,不因人言而苦闷。称心的事就去做,忧心的事就拒绝。如此坚定不拔,就是“潜龙”。

这就把“潜龙”说具体了。

似乎还没有说够,于是又对“潜”做了补充:“ 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潜之为言也,隐而未见,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

意思是:

君子本来以德为行,每日可见。所谓“潜”,是指一时隐而不见,行而未成,因此君子暂时不做施展。

乾卦对于前面提到却来不及多说的“大人”,又做了进一步的描述,并由此展现《周易》的人格理想。其文为: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

这段话,说得神采飞扬,令人动容。所谓“大人”,就是杰出的君子。前面几句不难解释,可以认为“大人”是超乎人间、融入天地的自然生命:“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也就是说, 他们的德行与天地的德行相合,他们的心灵与日月一般光明,他们的生息合于四季轮转,即便是对吉凶的感悟,也像鬼神一般。

这是有原因的,所以后面几句就说:“ 他们这样的人,思维行为如果先于天意,也不会违背天意;如果后于天意,那也会遵循天时。既然连天也不与他们违逆,那又何况人呢,何况鬼神呢?

只要合乎天道,自然也会合乎人道,合乎鬼神之道。这样的人物,才真正称得上“大人”。

十一

乾卦的最后一段文言,是对那个“亢”字的又一次阐释。这是因为,乾卦的“乾”以刚健的阳气为主调,最容易陷入“阳亢”的泥淖。

这段话是这样说的:“ 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唯圣人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 圣人乎!

在前面说到“亢龙有悔”的时候,我曾解释“亢”字的含义大体是指因亢奋而抵达极度。那么,怎么会抵达极度呢?这里就进一步说明了“亢”的三个特征,那就是“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意思很明白,人们在生活中处处可以看到。那也就是说,大家处处都有“亢”的可能,“亢”是一种社会通病。

正因为这样,不亢,也就成了圣人。在此,用语简约的《周易》重复了一个感叹句:“只有圣人才能做到吧”、“只有圣人才能做到吧”。这个圣人的门槛说起来很简单:“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

“知进退存亡”,很可能成为一种“生存策略”,变为在社会夹缝中东张西望的投机者,因此《周易》立即说明,要“不失其正”。这里所说的“正”,是指执守正位,不要偏了,斜了,邪了。

有了这个关照,乾卦的任务也就完成了。

十二

综观乾卦,真可谓气势恢宏。

一上来就以天的刚健运行、龙的灵动腾跃来开启一个盛大的人文局面,其实这也是在为中国文化的生命力进行庄严的定调。作为后人,我们看到中华文明终于成了全人类各大古文明中幸存至今的唯一并依然生生不息,就不能不感念古老的《周易》所开启的局面,所定下的基调。乾卦告诉我们,这种强大的文化生命力,来自于天。君子应该像龙一样,依照不同的天时决定行为生态,成为真正的“大人”和“君人”。

乾卦中的很多格言,已成为全中国千百年来在精神上的集体训示。可见,它的作用实在无可比拟。 JblWD3XTu7ahZIgeeEt6j7/tV+FVkMkHISluh3e9xeY7IMf4Wwuzzhbxiezh5R0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