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出身高贵,家学渊源,为书法世家。她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当时的知名书法家,她在7岁时,其祖父就悉心指导。此人师承钟繇,妙传其法。她与王羲之母亲为中表亲戚,是王羲之的姨妈。王羲之有一个书札《姨母帖》,就是他接到此人的噩耗而书的,她是王羲之的启蒙老师。永和五年病故,时年78岁。
此人(272~349年),原名卫铄,字茂漪,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人,嫁给丈夫江州太守李矩,后被尊称为夫人。她刻苦钻研与聪慧悟心,也留下了一些轶事传说。有吃墨的故事:说她看书十分着迷,常常边吃边看书。有一次午餐,王羲之来看她,问姨母吃过了没有?她回答吃过了。可是午餐的菜还原封不动地在桌子上,而砚台中的墨却没有了。这才知道刚才是自己用馍蘸着墨,把它吃完了。两人一愣,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
她有个学生喜欢画鹅,可是眼睛总是画不好,常常因此把画废了。有一次拿着鹅画来请此人来画眼睛,她随手一点,不料,画中的鹅“扑闪”着竟飞走了。
此人之所以能在书法方面有极高的成就,主要原因她拥有深厚的家学渊源,她出身河东卫氏,其家世代擅书,从祖卫觊、从伯卫瓘、从兄卫恒,都是著名书法家、书法理论家,此人自幼耳濡目染,自然得其三昧。
她自己本身也师承名家,她的老师是三国时代魏国著名的书法家钟繇。河东卫家素以草书传家,而钟繇工隶书,此人合二家之长,首创簪花小楷,自成一派,为世所称,钟繇就曾赞其书法,“碎玉壶之冰,烂瑶台之月,宛然若树,穆若清风。”至今,此人尚有《名姬帖》《卫氏河南帖》等佳作传世。
此人的楷书字体娟秀,较之隶书相比有极大的不同,成为推动楷书成熟的一大助力。她的字由钟繇的扁方体变为细长,清秀灵动,宛如插花的舞女翩翩起舞。唐人韦续称其书法,“如插花舞女,低昂芙蓉,又如美女登台,仙娥弄影,又若红莲映水,碧沼浮霞。”
此人把一本书法理论的书写成,呈送给皇上御阅,皇上看后连声叫好。便叫身边的大臣,把一尊“玉石白菜”赐给了她。此物是稀世之宝,现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院,放在显要位置,说明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此人写的是什么书,让皇上称赞并赐予国宝,正是她撰写的《笔阵图》一卷。对书法理论有了全面深入地进行了论述,她首先提出:书法之妙,“莫先乎用笔”,学习书法要上溯其源。
此人毕生从事书法艺术实践,代表她对书法艺术理论总的认识。她对书写不同字体时用笔,认为有六种:结构圆备如篆书、飘扬洒落如草书、雄健可畏如八分、窈窕出入如飞白、耿介特立如鹤头、郁拔纵横如古隶。针对七种不同笔划的书写,提出七条标准。这七种笔划的描述,形象生动、洽和关窍,实在是初学者入门途径。此人提出初学书法,“先须大书,不得从小”。还提出“力筋”之说,她认为,“下笔点墨画芟波屈曲,皆须一身之力而送之。”讲究“多力丰筋”,求的是风骨,是骨骼清奇以硬瘦为美。
《笔阵图》的理论是此人毕生从事书法艺术实践所得,代表了她对书法艺术理论总的认识,为后代书法家指出了努力方向和途径,也成为中国书法理论中的重要内容和评判标准。
此人有一个聪明伶俐的小外甥,七岁时就开始写书法,可总觉得写不好。有点着急了,就跑来求教,“姨母,怎么才能把字写得像你这么好?”此人就笑吟吟地给他讲了张芝练书法,把池水染黑的故事。同时带他走向大自然,并上了三堂课。
第一堂课是“点”,此人带领王羲之进入视觉的“审美”,只教他写这个“点”,练习这个“点”,感觉这个“点”。她要童年的王羲之看毛笔蘸墨以后接触纸面所留下的痕迹,顺便还注解了四个字——“高峰坠石”。她要这个学习书法的小孩去感觉一下,感觉悬崖上有块石头坠落下来,那个“点”,正是一块从高处坠落的石头的力量。让他理解这“点”的重量与速度。
第二堂课是“横”,认识“一”的课,是在广阔的大地上进行的。此人把王羲之带到户外,这个年幼的孩子,在广阔的平原上站着,凝视地平线,凝视地平线的开阔,凝视辽阔的地平线上排列开的云层缓缓向两边扩张。此人在孩子耳边轻轻说,“千里阵云”。“千里阵云”是指地平线上云的排列。云低低地在地平线上布置、排列、滚动,有向两边横向延展张开的感觉。以此理解“千里阵云”的含义,学习得有开阔的胸怀。
第三堂课是“竖”,就是写“中”这个字时,中间拉长的一笔。此人把王羲之带到深山里,从枯老的粗藤中学习笔势的力量。她教王羲之看“万岁枯藤”,在登山时攀缘一根老藤,一根漫长岁月里长成的生命。凭借着藤的力量,把身体吊上去,以藤的力量,悬在空中。悬在空中的身体,可以感觉到一根藤的强韧——拉扯不开的坚硬顽固的力量。
“高峰坠石”理解了重量与速度。“千里阵云”学习了开阔的胸怀。“万岁枯藤”知道了强韧的坚持。
这三堂课给了其外甥王羲之书法成长的起点,由此成为一代书圣。书中老师是卫夫人,大名卫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