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此人三国枭雄雄才伟略,还是一位书法家,唯一传世真迹只有两个字

此人出生官宦世家,其父曹嵩在汉灵帝时官至太尉。他年轻时机智警敏,有随机权衡应变能力,任性好侠、放荡不羁。早年表现对武艺的爱好,博览群书尤喜兵法,为他以后的军事生涯打下了深厚基础。熹平三年(174年)被举为孝廉,入京都洛阳为郎。历史著名战例“官渡之战”“赤壁之战”,都与此人有关。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四月,被汉献帝册封为魏王,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名为汉臣,实成皇帝。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还军洛阳病逝,终年六十六岁。

三国时期的枭雄,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此人天下谁人不知。

此人对文学、书法、音乐等都有深湛的修养。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孟德新书》等书。还有《请追增郭嘉封邑表》《让县自明本志令》《与王修书》《祀故太尉桥玄文》等文章传世,文字质朴、流畅率真。

此人的文学成就,主要表当今诗歌上,散文也很有特点。他的诗歌,今存20多篇,全部是乐府诗体。在艺术风格上,朴实无华、不尚藻饰。它们以感情深挚、气韵沉雄取胜。在诗歌体裁上,此人的乐府诗并不照搬汉乐府成规,而是有所发展。如《薤露行》《蒿里行》,在汉乐府中都是挽歌,他却运用旧题抒写了全新的内容,开创了以乐府写时事的传统,影响深远。

此人在文学上的功绩,还表现在他对建安文学(见建安七子)所起的建设性作用上。刘勰在论述建安文学繁荣原因时,就曾指出“魏武以相王之尊,雅爱诗章”。事实上,建安时期的主要作家,无不同他有密切关系。曹丕、曹植是他的儿子,“七子”及蔡琰等,也都托庇于他的荫护。他们的创作,也是在此人的倡导影响下进行的。

但此人是一代书法家鲜为人知,主要原因是传世的书法作品甚少,又由于政名淹没了书名。

历史上见过此人书法的,无不赞其书作有“金花细落,遍地玲珑;荆玉分辉,瑶若璀璨”“笔墨雄浑,雄逸绝伦”之大美。

汉朝末期,当时书法评论家评出章草大家有五人,有崔瑗、崔实、张芝、张昶(此人),前四位都是书法名家,此人能列入其中,可见其书法非同一般。

南朝书法评论家梁瘐肩在《书品》中,把古代名人的书法作品分为上、中、下三品,每品又分上中下,共九品。把此人的书法列入中中之品,可谓:不同凡响!

唐代书法评论家张怀瓘,按历代书法家的艺术成就分为神、妙、能三类。在他的书法评论专著《书断》,把此人的书法作品水平评为妙品,称其“尤工章草,雄逸绝伦”。

西晋司马张华在《博物志》上认为此人的书法仅次于东汉“草圣”张昶,这评论是十分中肯与到位的。

有史料记载,此人常与书法家钟繇、梁鹄、邯郸淳、韦诞、孙子荆等人切磋书艺。他尤其喜爱品味梁鹄的字,宋郑樵在所著《通志·金石略》中,仅收录此人书写的一篇《大飨碑》;明杨慎在《丹铅总录》中,也只是说到元朝时还有此人书写的《贺捷表》;清叶奕苞在《金石录》中说,他在武昌“黄鹤楼”侧曾写有特大、凛凛有生气的正书“涌月台”三字。

目前唯一能见到此人真迹的,只有两个字:“衮雪”,珍藏在汉中市博物馆内。据《褒谷古迹辑略》载:“衮雪”二字为摩崖石刻,在石门南不足1公里幽谷中的巨石上,相传为魏王当年亲书。后人因慕其名,又在“衮雪”二字左侧竖刻“魏王”二字,以示区分。此二字虽稍有剥蚀,但曾见于宋人著录,虽非此人手笔,却由来久远矣。

伴随这唯一传世作品还有一个传说。汉建安二十年夏,即公元215年,此人率兵平定陇右迫降张鲁后,心情大好,留恋于汉中的奇山秀水,曾在汉中停留五个多月。一天率众经过秦岭南麓的褒谷,看到山谷里奔涌而出的褒河,水流湍急,冲击乱石,喷沫飞溅,“卷起千堆雪”,惊心动魄,十分壮观。此人惊诧于这绝妙景致,触景生情,豪情难抑,欣然命笔,在一块巨石上即兴题写了“衮雪”二字。此人题完《衮雪》后,众将士齐声喝彩。这时一随从提醒:丞相,“衮”字缺水三点。此人抚掌笑曰:“滚在河边,何故缺水?若再加三点,岂非画蛇添足?”。众人听了如梦初醒,连声叫绝,成为千古美谈。

后人对这幅作品给予高度评价:这两个字近篆而非,属隶又违,行笔纵放不羁,确有波涛澎湃之势,表现出此人的风采神韵与魏武精神。“衮”字像湍急的水流,给人以张扬、不羁、活泼、沸腾、激荡、舞动的阳刚之气。“雪”字平和、内秀、收敛、平静、朴实、飘飘洒洒,柔情万种,合二为一,刚好刚柔并济,阳刚而不失柔美。清代罗秀书评价“衮雪”字:“今见其书如此,如见其人矣。”

在《周礼·春官·司服》解释:“衮”是“衮衣”“衮冕”之意,是帝王礼服。而“雪”字象征高洁与纯正。所以“袞雪”二字是此人反映其帝王的霸气和崇高的感情,这种意境和心态,只能意会,不可言传。

此人就是三国时期曹魏政权奠基者曹操。 MzkqF43WSWg9oDA0Ah/0zjfmCdDhlfRRjuLvIvNWpdxq9fSPdGi3IaXkKmmtwNA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