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3.3 快速排序

我们在生活中到处都会用到排序,例如比赛、奖学金评选、推荐系统等。排序算法有很多种,能不能找到更快速、高效的排序算法呢?

有人曾通过实验,对各种排序算法效率做了对比(单位:毫秒),对比结果如下表所示。

从上表可以看出,如果对10万个数据进行排序,则冒泡排序需要8174毫秒,快速排序只需3.634毫秒!

快速排序是比较快速的排序方法,由C. A. R. Hoare在1962年提出。它的基本思想是:通过一趟排序将要排序的数据分割成独立的两部分,其中一部分的所有数据都比另外一部分的所有数据小,然后按此方法对这两部分数据分别进行快速排序,整个排序过程可以递归进行,以此达到整个数据变成有序序列。

合并排序每次都从中间位置把问题一分为二,一直分解到不能再分时再执行合并操作。合并排序的划分很简单,但合并操作需要在辅助数组中完成,是一种异地排序的方法。合并排序分解容易、合并难,属于“先易后难”。而快速排序是原地排序,不需要辅助数组,但分解困难、合并容易,属于“先苦后甜”。

1. 算法设计

快速排序是基于分治策略的,其算法思想如下。

(1)分解:先从数列中取出一个元素作为基准元素。以基准元素为标准,将问题分解为两个子序列,使小于或等于基准元素的子序列在左侧,使大于基准元素的子序列在右侧。

(2)治理:对两个子序列进行快速排序。

(3)合并:将排好序的两个子序列合并在一起,得到原问题的解。

如何分解是一个难题,因为如果基准元素选取不当,就有可能分解成规模为0和 n -1的两个子序列,这样快速排序就退化为冒泡排序了。

例如对于序列(30,24,5,58,18,36,12,42,39),第1次选取5作为基准元素,分解后如下图所示。

第2次选取12作为基准元素,分解后如下图所示。

这样做的效率是最低的,最理想的状态是把序列分解为两个规模相当的子序列,那么怎样选取基准元素呢?一般来说,对基准元素的选取有以下几种方法:

● 取第一个元素;

● 取最后一个元素;

● 取中间位置的元素;

● 取第一个元素、最后一个元素、中间位置的元素三者的中位数;

● 取第一个元素和最后一个元素之间位置的随机数 k (low≤ k ≤high),选R[ k ]作为基准元素。

2. 完美图解

因为并没有明确说明哪一种基准元素选取方案最好,所以在此选取第一个元素作为基准,以说明快速排序的执行过程。

假设当前待排序的序列为r[low: high],其中low≤high。

(1)取数组的第一个元素作为基准元素pivot=r[low], i =low, j =high。

(2)从右向左扫描,找小于或等于pivot的数,如果找到,则r[ i ]和r[ j ]交换, i ++。

(3)从左向右扫描,找大于pivot的数,如果找到,则r[ i ]和r[ j ]交换, j --。

(4)重复第2~3步,直到 i j 重合,返回mid= i ,该位置的数正好是pivot元素。

至此完成一趟排序。此时以mid为界,将原数据分为两个子序列,左侧子序列都比pivot小,右侧子序列都比pivot大。然后分别对这两个子序列进行快速排序。

这里以序列(30,24,5,58,18,36,12,42,39)为例,演示快速排序过程。

(1)初始化。 i =low, j =high,pivot=r[low]=30。

(2)向左走。从数组的右边位置向左找,一直找小于或等于pivot的数,找到r[ j ]=12。

r[ i ]和r[ j ]交换, i ++,如下图所示。

(3)向右走。从数组的左边位置向右找,一直找比pivot大的数,找到r[ i ]=58。

r[ i ]和r[ j ]交换, j --,如下图所示。

(4)向左走。从数组的右边位置向左找,一直找小于或等于pivot的数,找到r[ j ]=18。

r[ i ]和r[ j ]交换, i ++,如下图所示。

(5)向右走。从数组的左边位置向右找,一直找比pivot大的数,此时 i = j ,第一趟排序结束,返回 i 的位置,mid= i ,如下图所示。

此时以mid为界,将原序列分为两个子序列,左侧子序列都比pivot小,右侧子序列都比pivot大。然后分别对两个子序列(12,24,5,18)、(36,58,42,39)进行快速排序。

3. 算法实现

(1)划分函数。划分函数对原序列进行分解,将其分解为两个子序列,以基准元素pivot为界,左侧子序列都比pivot小,右侧子序列都比pivot大。先从右向左扫描,找小于或等于pivot的数,找到后两者交换(在r[ i ]和r[ j ]交换后, i ++);再从左向右扫描,找比基准元素大的数,找到后两者交换(在r[ i ]和r[ j ]交换后, j --)。扫描交替进行,直到 i = j 时停止,返回划分的中间位置 i

(2)快速排序。首先对原序列划分,得到划分的中间位置mid;然后以中间位置为界,分别对左半部分(low,mid-1)执行快速排序,对右半部分(mid+1,high)执行快速排序。递归结束的条件是low≥high。

4. 算法分析

这里将快速排序分为最好情况、最坏情况和平均情况进行算法分析。

1)最好情况

分解:划分Partition时需要扫描每个元素,每次扫描的元素个数都不超过 n ,因此时间复杂度为 O ( n )。

解决子问题:在最理想情况下,每次划分都将问题分解为两个规模为 n /2的子问题,递归求解两个规模为 n /2的子问题,所需时间为2 T ( n /2),如下图所示。

合并:因为是原地排序,所以合并操作不需要时间复杂度,如下图所示。

所以总运行时间如下:

n >1时,可以递推求解:

递推最终的规模为1,令 n =2 x ,则 x =log n ,那么

快速排序算法在最好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为 O ( n log n )。

空间复杂度:程序中的变量的辅助空间是常数阶的,递归调用所使用的栈空间为递归树的高度 O (log n ),快速排序算法在最好情况下的空间复杂度为 O (log n )。

2)最坏情况

分解:划分函数Partition时需要扫描每个元素,每次扫描的元素个数都不超过 n ,因此时间复杂度为 O ( n )。

解决子问题:在最坏情况下,每次划分并将问题分解后,基准元素的左侧(或者右侧)都没有元素,基准元素的另一侧为1个规模为 n -1的子问题,递归求解这个规模为 n -1的子问题,所需时间为 T ( n -1),如下图所示。

合并:因为是原地排序,所以合并操作不需要时间复杂度,如下图所示。

所以总运行时间如下:

n >1时,可以递推求解:

快速排序算法在最坏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为 O ( n 2 )。

空间复杂度:程序中的变量的辅助空间是常数阶的,递归调用所使用的栈空间为递归树的高度 O ( n ),快速排序算法在最坏情况下的空间复杂度为 O ( n )。

3)平均情况

假设划分后基准元素的位置在第 k k =1,2,…, n )个,如下图所示。

则:

由归纳法可以得出, T ( n )的数量级也为 O ( n log n )。快速排序算法在平均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为 O ( n log n )。递归调用所使用的栈空间为 O (log n ),快速排序算法在平均情况下的空间复杂度为 O (log n )。

5. 优化拓展

从上述算法可以看出,每次交换都是和基准元素进行交换,实际上没必要这样做。我们的目的是把原序列分成以基准元素为界的两个子序列,左侧子序列小于或等于基准元素,右侧子序列大于基准元素。那么有很多方法可以实现:可以从右向左扫描,找小于或等于pivot的数r[ j ],然后从左向右扫描,找大于pivot的数r[ i ],将r[ i ]和r[ j ]交换,一直交替进行,直到 i j 相遇为止,这时将基准元素与r[ i ]交换即可。这样就完成了一次划分过程,但交换元素的次数少了很多。

假设当前待排序的序列为r[low: high],其中low≤high。

(1)首先取数组的第一个元素作为基准元素,pivot=r[low], i =low, j =high。

(2)从右向左扫描,找小于或等于pivot的数r[ i ]。

(3)从左向右扫描,找大于pivot的数r[ j ]。

(4)r[ i ]和r[ j ]交换, i ++, j --。

(5)重复第2~4步,直到 i j 相等。此时如果r[ i ]大于pivot,则r[ i -1]和基准元素r[low]交换,返回该位置,mid= i -1;否则r[ i ]和r[low]交换,返回该位置,mid= i 。该位置的数正好是基准元素。

至此完成一趟排序。此时以mid为界,将原数据分为两个子序列,左侧子序列都比pivot小,右侧子序列都比pivot大。然后分别对这两个子序列进行快速排序。

这里以序列(30,24,5,58,18,36,12,42,39)为例,演示快速排序的优化过程。

(1)初始化。 i =low, j =high,pivot=r[low]=30。

(2)向左走。从数组的右边位置向左找,一直找小于或等于pivot的数,找到r[ j ]=12。

(3)向右走。从数组的左边位置向右找,一直找比pivot大的数,找到R[ i ]=58。

r[ i ]和r[ j ]交换, i ++, j --。

(4)向左走。从数组的右边位置向左找,一直找小于或等于pivot的数,找到r[ j ]=18。

(5)向右走。从数组的左边位置向右找,一直找比pivot大的数,这时 i = j ,停止。

(6)r[ i ]小于pivot,r[ i ]和r[low]交换,返回 i 的位置,mid= i ,第一趟排序结束。

此时以mid为界,将原数据分为两个子序列,左侧子序列都比pivot小,右侧子序列都比pivot大,如下图所示。然后分别对两个子序列(18,24,5,12)、(36,58,42,39)进行快速排序。

算法代码: 3zCyHKUrbVZ4hKdOMJUZybmK4TrBcnbf3VVKIIC4zmttEh2skiBbgTa06Du77KY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