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六章
关节活动度训练技术

第一节 关节活动度训练技术的基本原理

一、关节活动度训练技术概述

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训练技术是临床物理治疗中用于检查和进行运动的基础技术。关节活动度训练是指利用各种方法以维持和恢复因组织粘连或肌痉挛等多种因素引起的各种关节功能障碍的运动治疗技术。关节活动度训练技术包括手法技术、利用设备的机械技术,以及利用患者自身体重、肢体位置和强制运动的训练技术等。

关节活动范围是指关节运动时所通过的轨迹,主要沿着三个相互垂直的运动轴进行,包括前屈-后伸、内收-外展、内旋-外旋等。例如,肩、髋关节具有3个活动轴,即绕额状轴做屈伸运动,绕矢状轴做外展和内收运动,绕垂直轴做内旋和外旋运动。肘关节包括两个关节:肱尺关节和尺桡关节,具有两个活动轴,一个是绕额状轴做屈伸运动,另一个是绕垂直轴做前臂的旋前和旋后运动。正常各关节的屈伸或旋转均有一定的角度范围,此范围就是关节的活动度;各关节都有其正常活动范围,也就是关节活动度的正常值。这些正常值根据个体、性别、年龄、职业、人种、运动史而有所不同。

当肌肉或外力使骨骼处于不同模式或活动度时便产生了功能性活动。当人体活动时,复杂的肌肉运动和控制来源于中枢神经系统。骨骼移动离不开关节结构及软组织的完整性和柔韧性。活动度一般指全范围关节活动度,在全范围内的任何节段性活动,均有肌肉、关节面、关节囊、韧带、筋膜、血管和神经结构的参与。活动度的活动主要指关节活动范围和肌肉活动范围。描述关节活动常用屈曲、伸展、内收、外展、旋转等术语,关节活动度常用量角器测量。描述肌肉活动范围常用术语为功能性伸缩,功能性伸缩是指肌肉被拉伸到最末端后能回缩的距离。在不同的临床案例中,肌肉的功能性伸缩或肌肉活动度直接受到其所跨越的关节的影响。例如,肱肌的活动度受肘关节影响,这是因为肱肌的起止点只跨越肘关节。而那些跨越双关节或多关节的肌肉,其活动度可超越其任何一个单关节活动范围。例如,收缩双关节肌的肱二头肌,使肘关节屈曲、前臂旋后,伴有肩关节屈曲时,可达到肱二头肌主动收缩不足点,也就是屈曲活动度末端。伸直肘部、前臂旋前,同时后伸肩部可使肌肉全范围伸长,当达到完全伸展点时出现被动不足。双关节或多关节肌在其活动度中段为理想功能性伸缩,也是肌肉的理想长度及张力位。

要保持正常活动度,必须保证每个节段的关节及肌肉的有效活动度。普遍认为关节的活动度会受到诸多因素影响。例如,系统性疾病,关节、神经、肌肉骨骼疾病;外科手术或创伤,甚至任何原因导致的活动少和制动等情况。从物理治疗角度考虑,关节和软组织的灵活性是保证关节活动度活动的基础,也是降低组织柔韧性丢失和防止挛缩形成的必要条件。临床及实验室研究均证明,适度活动有利于组织愈合及活动度的保持和增加。

二、关节活动度训练技术的原理

(一)被动关节活动

被动关节活动是完全通过外力使身体某一节段达到无限制的活动度的活动;可伴有轻微或无自主肌肉收缩。外力可能来源于重力、仪器、身体其他部位或其他外力。术后或损伤后炎症期一般持续3~6d,关节被动活动有利于局部急性炎症的修复,而主动活动度训练不利于组织修复。当患者处于昏迷、瘫痪或需完全卧床休息时,最佳选择是进行被动活动度训练。被动活动度训练技术主要用于由制动所诱发的并发症如软骨退行性变、粘连和挛缩形成、循环减退等。被动活动度训练主要作用包括:保持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的灵活性;减少挛缩形成;维持肌肉弹性;促进循环和血管动力;加强滑液流动对关节及软骨的营养润滑作用;减轻或消除疼痛;促进术后或损伤后的愈合;帮助维持患者对活动的感悟力。可用于治疗师临床检查关节的稳定性及周围软组织的柔韧性;用于治疗师教患者主动运动时的动作示范。本身单纯的被动关节活动不能阻止肌肉萎缩,不能增加肌力及肌耐力。

(二)主动关节活动及主动助力关节活动

主动关节活动是指某一节段非限制性关节活动度的活动由跨关节肌肉主动收缩所产生。主动助力关节活动度活动属于主动活动度活动的一种,肌肉需要借助一定的外力(手法或仪器)辅助才能完成的活动。当患者能够主动收缩肌肉完成身体节段活动时可使用主动或助力主动活动技术。当患者肌肉力量较弱(不能抗重力)不足以使关节达到预期活动度时,借助主动助力使肌肉发挥最大功能并逐步增强肌力甚至进行抗阻训练来完成所需活动度。主动关节活动度训练也可用于有氧训练。主动关节活动可保持参与肌群的弹性及收缩力,可提供感觉反馈,激活骨骼关节组织。增强循环,防止静脉血栓。增强功能性运动的协调性和运动技巧。

三、关节活动分类

(一)根据关节活动度分类

1.不动关节 相邻两骨之间由结缔组织或透明软骨相连,连接方式分为缝联合和软骨联合两种,无关节运动功能。

2.少动关节 也叫微动关节。关节活动范围较小。连接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两骨的关节面覆盖一层透明软骨,其间靠纤维连接,如椎间关节、耻骨联合等;另一种是两骨之间仅有一定间隙,其间靠韧带和骨间膜相连,如骶髂关节、下胫腓关节等。

3.活动关节 全身大部分关节为活动关节,具有典型的关节构造,关节可自由活动。

(二)根据关节活动轴分类

1.单轴关节 只能绕一个运动轴做一组运动的关节。包括两种:①滑车关节:又名屈戌关节,一骨的关节头呈滑车状,另一骨有相应的关节窝。通常只能在矢状面上沿冠状轴做屈、伸运动,如肱尺关节、指间关节等。②车轴关节:又名圆柱关节,由圆柱状的关节头和凹面状的关节窝构成。关节窝通常由骨和韧带连成环,可沿垂直轴做旋转运动,如寰枢正中关节和桡尺近侧关节等。

2.双轴关节 能绕两个互相垂直的运动轴做两组运动,也可以进行环转运动。包括以下两种。①椭圆关节:关节头呈椭圆形凸面,可沿冠状轴做屈、伸运动,沿矢状轴做内收、外展运动,并可做环转运动,如桡腕关节和寰枕关节。②鞍状关节:两骨的关节面均呈马鞍状,互为关节头和关节窝,可沿冠状轴和矢状轴做屈、伸、内收、外展和环转运动,如拇指腕掌关节。

3.多轴关节 具有两个以上的运动轴,可做多方向的运动。通常有以下两种。①球窝关节:又名杵臼关节,关节头较大,呈球形,关节窝浅,与关节头的接触面积不到1/3,故在所有的关节中活动度最大,如肩关节,可做屈、伸、内收、外展、旋内、旋外和环转运动。有的关节窝较深,包绕关节头的大部分,虽然也属于球窝关节,但运动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如髋关节、第1、2、3、4、5掌指关节也属于球窝关节,因其侧副韧带较强,旋转运动受到限制。②平面关节:两骨的关节面均较平坦而光滑,但仍有一定的弯曲和弧度,关节囊紧张而坚固,运动度极小,只能做微小的回旋及轻微滑动,又称微动关节,如肩锁关节、骶髋关节、腕骨间关节等。

四、关节活动度训练技术适应证

1.被动关节活动度训练 适用于昏迷、麻痹、主动活动疼痛加重、关节活动度受限者。

2.主动和主动-辅助关节活动度训练 可主动收缩肌肉,有或无辅助下可活动该身体部位;当患者肌力较弱(低于3级)时,可采用主动-辅助关节活动度训练。有氧训练时,多次重复的主动或主动-辅助关节活动度训练可改善心肺功能。

3.其他 这些情况也可进行关节的主被动运动和助力运动:身体某一部位制动、保持上下部位的关节功能、长期卧床患者为避免循环不良、骨质疏松和心肺功能下降等。

五、关节活动度训练技术注意事项及禁忌证

(一)注意事项

(1)治疗师一定要熟悉关节的结构,在进行被动运动时,必须熟悉关节解剖结构、运动方向、运动平面以及各关节活动范围的正常值。

(2)在不加重病情、疼痛的情况下,应尽早进行关节的被动活动。

(3)关节活动范围的训练应包括各关节,并且每个关节必须进行全方位、全范围的关节活动,如肘关节的屈曲、伸展,肩关节的屈曲、伸展、内收、外展、外旋、内旋和环转运动。

(4)在运动关节时要尽可能地给予关节一定的牵引力,这样可以减轻关节面之间的摩擦力,保护关节。

(5)对于跨越两个关节的肌群,应在完成逐个关节活动后,对该肌群进行牵张。

(6)对于那些活动受限的关节,建议多做被动牵拉运动。

(二)禁忌证

(1)任何影响组织愈合的关节活动度训练技术都是被禁止的。

(2)急性创伤、软组织撕脱、骨折、术后早期,原则上禁止实施关节活动度训练,但无痛的持续被动关节活动度训练在组织愈合早期可促进愈合。

(3)禁止任何加重疼痛及感染的过度或错误的关节活动度训练。

(4)生命体征不平稳的患者不主张做关节活动度训练,可在严格监控下做踝泵活动预防静脉血栓。

(5)心肌梗死后、冠状动脉手术后、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后的患者在做上肢关节活动度及下肢步行主动活动时,一定要在严格的监控下进行。

(6)绝对禁忌证包括肌肉、肌腱、韧带撕裂伤,骨折,肌肉、肌腱、韧带、关节囊及皮肤术后早期,心血管患者不稳定期,深静脉血栓,关节旁异位骨化症等。

六、关节活动度训练技术操作规程

(1)患者着宽松舒适衣服或暴露肢体,处于舒适体位,确定患者在治疗前无任何不适。

(2)检查和评估患者损伤程度及功能水平,明确注意事项、预后和干预计划。

(3)确定患者是采用被动关节活动还是主动关节活动并制订预期目标。

(4)依据患者和局部组织情况确定患者可耐受的运动量。

(5)确定达到计划目标的最佳活动模式,如选择冠状面、矢状面还是横截面上的活动;沿着拮抗肌线牵伸肌肉活动度;对角线活动度训练;日常生活所需的功能活动度训练。

(6)在查体评估及治疗过程中,随时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表情、疼痛、冷热及活动度情况。

(7)记录相关问题及干预方式。

(8)治疗后再评估。

全身关节活动范围见表6-1-1。

表6-1-1 全身关节活动范围

续表6-1-1

(南海鸥 苏 彬)

第二节 上肢关节活动度训练

一、肩关节活动度训练

(一)被动活动

1.肩关节的前屈

(1)患者体位:仰卧位,肩关节置于床边。

(2)治疗师体位:治疗师位于患侧,一手握住患者肱骨远端,另一手握住患者腕关节(图6-2-1)。

图6-2-1 肩前屈被动活动(起始位置)

(3)方法:上肢沿矢状面向上举,然后再返回(图6-2-2)。

图6-2-2 肩前屈被动活动(终末位置)

(4)注意:肩前屈时伴随肩胛骨上旋;固定肩胛骨,则产生单独的盂肱关节的运动。

2.肩关节的伸展

(1)患者体位:仰卧位,肩关节置于床边;或侧卧位(图6-2-3)。

图6-2-3 肩后伸被动活动(仰卧位)

(2)治疗师体位:治疗师一手稳定患者肩关节,另一手握住前臂远端。

(3)方法:缓慢地把患者的上肢沿矢状面向后抬,然后再返回(图6-2-4)。

图6-2-4 肩后伸被动活动(侧卧位)

3.肩关节的内收和外展

(1)患者体位:仰卧位。

(2)治疗师体位:治疗师一手握住患者的腕关节,另一手握住肱骨远端。

(3)方法:上肢沿冠状面向上移动手臂为外展,向下移动手臂为内收。肘关节屈曲放松(图6-2-5)。

图6-2-5 肩外展、内收被动活动(仰卧位)

(4)注意:为了达到更大范围的肩关节外展,需要考虑肱骨外旋和肩胛骨外上旋的活动范围。

4.肩关节的内旋和外旋

(1)患者体位:仰卧位,上肢尽可能外展到90°,肘关节屈曲90°,前臂中立位。

(2)治疗师体位:治疗师一手固定肘关节,另一手握住患者手腕。

(3)方法:以肱骨为轴,通过前臂的转动旋转肱骨(图6-2-6)。

图6-2-6 肩内旋、外旋被动活动(仰卧位)

5.肩关节的水平内收和外展

(1)患者体位:患者仰卧位,起始位可以是肩前屈90°或外展90°(图6-2-7)。

图6-2-7 肩水平外展被动活动

(2)治疗师体位:面对患者,治疗师一手握住腕关节,另一手握住肱骨远端。

(3)方法:水平外展时患者的上肢应触碰到床沿(图6-2-8)。

图6-2-8 肩水平内收被动活动

6.肩胛骨的活动 上提/下降,前伸/后缩,上旋/下旋。

(1)患者体位:侧卧位或俯卧位(图6-2-9)。

图6-2-9 肩胛骨被动活动(俯卧位)

(2)治疗师体位:治疗师一手固定患者肩胛的肩峰,另一手固定肩胛下角。

(3)方法:肩胛骨上提、下降、前伸、后缩时,锁骨伴随肩峰的运动而运动。

在肩胛下角和肩峰处同时各施加一组力,形成力偶作用产生旋转(图6-2-10)。

图6-2-10 肩胛骨被动活动(侧卧位)

(二)主动助力活动

主动助力活动包括前屈、后伸、水平内收和水平外展,内旋、外旋,体操棒,悬吊训练,手指阶梯训练或爬墙等方法。

1.前屈、后伸、水平内收和水平外展 仰卧位,健手带动患侧上肢做向上高举过头、向下、左右两侧的助力活动(图6-2-11)。

图6-2-11 肩前屈、后伸、水平内收和水平外展助力活动

2.内旋、外旋 仰卧位,患者上肢外展90°置于床面,健手握住患肢前臂远端,做内、外旋的助力活动(图6-2-12)。

图6-2-12 肩内旋、外旋助力活动

3.体操棒 可利用体操棒进行训练。两手分别抓握体操棒两端,利用健侧上肢的运动带动患者上肢完成各种助力运动,扩大关节活动范围(图6-2-13)。

图6-2-13 体操棒训练

4.悬吊训练 肩关节活动受限时,可借助悬吊和滑轮,利用健侧手的拉力,带动患者上肢运动,同时增大患侧的关节活动范围。

5.手指阶梯训练或爬墙(图6-2-14)

图6-2-14 手指爬墙助力训练

(三)主动活动

基本动作为肩关节的前屈-后伸,外展-内收,水平外展-水平内收,内旋-外旋。练习时动作要平稳,并且每个关节必须进行全范围的关节活动。

二、肘关节和前臂活动度训练

(一)被动活动

1.肘关节的屈曲和伸展

(1)患者体位:仰卧位,上肢放于体侧。

(2)治疗师体位:治疗师一手固定肱骨,一手握住手腕。

(3)方法:沿矢状面屈曲、伸展肘关节(图6-2-15)。

图6-2-15 肘屈曲、伸展被动活动(仰卧位)

(4)注意:治疗师需在前臂旋前位和旋后位分别做肘关节屈伸活动。在肘关节伸直终末端,需避免肩关节代偿。

2.前臂的旋前和旋后

(1)患者体位:仰卧位,肩关节稍外展,肘关节屈曲90°。

(2)治疗师体位:治疗师一手固定患者肘关节,一手握住患者前臂远端。

(3)方法:以前臂为轴,使桡骨围绕尺骨转动(图6-2-16)。

注意:前臂在屈肘位和伸肘位旋转应分开进行。

(二)主动助力活动

常用的方法有自我辅助训练、器械练习、滑轮练习、滚球练习、前臂旋转训练器等。

图6-2-16 前臂旋前、旋后被动活动(仰卧位)

(三)主动活动

主动活动的基本动作包括肘关节屈曲-伸展,前臂旋前-旋后。患者双手靠近身体,屈曲前臂触肩后再伸直。也可以肘关节屈曲成90°,置于桌面上,将掌心向上和向下翻转。练习时动作要平稳,并且每个关节必须进行全范围的关节活动。

三、腕关节活动度训练

(一)被动活动

1.腕关节的掌屈、背伸、桡偏、尺偏

(1)患者体位:坐位或仰卧位,屈肘90°。

(2)治疗师体位:腕关节所有的活动,治疗师都是一手固定患者前臂,另一手握住患者的手(腕关节远端)。

(3)方法:在与掌面垂直的平面完成掌屈和背伸,在与掌面平行的平面完成桡偏和尺偏。

(4)注意:手指相关肌肉的张力会影响腕关节活动度,要达到腕的全范围被动活动,活动手腕时手指要放松。

(二)主动助力活动

通常用健侧手带动患侧腕关节做屈曲-伸展、桡偏-尺偏方向的助力活动(图6-2-17)。

图6-2-17 腕关节助力训练

(三)主动活动

患者双手托住一体操球,进行腕关节的屈曲、伸展、桡偏、尺偏动作,也可以握住腕关节屈伸训练器,进行腕关节的屈曲、伸展动作。

四、手的活动度训练

(一)被动活动

1.拇指和手指关节的屈曲、伸展和内收、外展(包括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

(1)患者体位:坐位或仰卧位。

(2)治疗师体位:治疗师一只手固定患者关节近端,另一只手握住关节远端。

(3)方法:固定关节近端,移动关节远端完成活动。例如,活动第2~5掌指关节,可以一只手固定掌骨,另一只手活动近节指骨。

(4)注意:手外在肌多为跨多关节的肌肉,其长度受被动不足原理影响,改变腕关节的位置可以调整手指的关节活动范围。

(二)主动助力训练

患者可以借助健手来帮助患侧手指(包括拇指)做屈曲-伸展、内收-外展的助力训练。

(三)主动训练

患者手指的主动训练可以和日常生活活动结合起来,进行主动的掌指关节屈曲、伸展、内收、外展及指骨间关节的屈曲、伸展动作。

(苏 彬 南海鸥)

第三节 下肢关节活动度训练

一、髋关节活动度训练

(一)被动活动

1.髋关节的屈曲

(1)患者体位:仰卧位(图6-3-1)。

图6-3-1 髋关节屈曲被动活动(起始端)

(2)治疗师体位:治疗师一手置于患者膝关节下方,一手托住足跟。

(3)方法:在矢状面上,屈曲患者膝关节的同时,将股骨向胸壁移动以屈曲髋关节,当膝关节完全屈曲时,将手指移动到膝关节外侧(图6-3-2)。

图6-3-2 髋关节屈曲被动活动(终末端)

(4)注意:为了达到髋关节屈曲的全范围活动,在屈髋的同时,膝关节需同时处于屈曲位以放松腘绳肌。

2.髋关节的伸展

(1)患者体位:俯卧位或侧卧位。

(2)治疗师体位:治疗师一手固定骨盆,一手位于股骨远端近膝关节处。

(3)方法:将患者大腿沿矢状面向后侧活动(图6-3-3)。

图6-3-3 髋关节伸展被动活动

(4)注意:为了达到全髋伸展,膝关节需保持伸直以消除双关节肌——股直肌的限制。

3.髋关节的内收、外展

(1)患者体位:仰卧位。

(2)治疗师体位:治疗师一手置于膝关节下方,一手置于踝关节下方以支撑下肢。

(3)方法:在冠状面上,移动患者股骨完成外展、内收(图6-3-4)。

图6-3-4 髋关节内收、外展被动活动

(4)注意:为了达到全范围的髋内收,对侧下肢需处于髋稍外展位。在髋外展、内收时,需保持下肢膝关节伸直,旋转中立位。

4.髋关节的内旋和外旋

(1)患者体位:仰卧位,屈髋90°,屈膝90°。

(2)治疗师体位:治疗师一手置于膝关节上方,一手置于踝关节下方,以支撑小腿。若膝关节不稳,用手托住膝关节及小腿近端的姿势抱住大腿。

(3)方法:像钟摆一样摆动小腿以旋转股骨(图6-3-5)。

图6-3-5 髋关节内旋、外旋被动活动

(4)注意:治疗师手放置的位置会为膝关节提供支撑,但当膝关节不稳时则需谨慎使用。

(二)主动助力活动

1.髋关节的屈曲 患者仰卧位,让患者向上拉起置于膝关节下的毛巾或治疗带以帮助屈髋屈膝,并用手将膝关节靠近胸部以达到最大范围屈髋。当患者坐位时,让患者用手抬起大腿,增加膝关节屈曲角度以达到最大范围屈髋(图6-3-6)。

2.髋关节的内收、外展 当患者肌力较弱时,由于下肢重量和床面摩擦力的问题,很难在仰卧位辅助下肢进行外展和内收,但对于床上活动来说,这又是必需的。此时,为了完成动作,可让患者用健足从患腿膝关节下滑动至踝关节处,并用健腿带动患腿进行外展、内收的活动。坐位时,可通过用手帮助大腿向外、向内移动以完成髋助力活动。

图6-3-6 髋屈曲助力训练

3.髋关节的外展、外旋的结合 患者坐于治疗床上,患处屈髋屈膝,足置于治疗床上,让患者将膝向外侧(治疗床的方向)推,用上肢作为助力(图6-3-7)。

图6-3-7 髋外展和外旋助力训练

(三)主动活动

髋关节主动活动基本动作包括:屈曲-后伸,外展-内收,内旋-外旋。练习时动作要平稳,并且每个关节必须进行全范围的关节活动。

二、膝关节活动度训练

膝关节的屈曲和伸展包括被动活动、主动助力活动、主动活动、持续被动活动等,常结合髋关节屈曲和伸展同时进行,具体操作请参考髋关节部分。

三、踝关节活动度训练

(一)被动活动

1.踝关节的背屈

(1)患者体位:仰卧位。

(2)治疗师体位:治疗师一手固定患者小腿远端,一手用杯状抓握的方式握住足跟并将前臂贴于足底。

(3)方法:用手握住跟骨向远端牵拉的同时前臂用力向踝背屈方向推(图6-3-8)。

图6-3-8 踝关节背屈被动活动

(4)注意:当膝关节屈曲时,才能达到踝关节背屈的最大活动范围。如果膝关节处于伸直位,双关节肌—腓肠肌会被拉长而限制踝关节的背屈。因此,膝关节的屈伸位置直接影响踝关节背屈的活动范围。

2.踝关节的内翻和外翻

(1)患者体位:仰卧位。

(2)治疗师体位:治疗师一手固定小腿,一手于关节处拇指在内、其余手指在外握住足跟。

(3)方法:将足跟向内和向外翻(图6-3-9)。

图6-3-9 踝关节的内翻和外翻

(4)注意:足的旋后伴随着跟骨内翻,旋前伴随着跟骨外翻。

(二)主动助力活动

患者坐位,患侧下肢交叉放于对侧膝关节上,用健侧手辅助完成踝背屈、跖屈、内翻和外翻(图6-3-10)。

图6-3-10 踝关节助力训练

(三)主动活动

患者取坐位或卧位,主动进行踝关节各个方向的活动。

(苏 彬 南海鸥)

第四节 脊柱关节活动度训练

一、颈椎活动度训练

(一)被动活动

1.颈椎的屈曲

(1)患者体位:仰卧位,头置于治疗床边缘。

(2)治疗师体位:治疗师站在治疗床床头,将双手拖住患者枕部并给予稳定支撑。

(3)方法:上抬头部,做类似点头动作(下巴靠近胸骨)以屈曲颈部。一旦完成全范围的点头,继续屈曲颈椎,将头向胸骨移动(图6-3-11)。

图6-3-11 颈椎屈曲被动活动

2.颈椎的后伸

(1)患者体位:仰卧位,头置于治疗床外。

(2)治疗师体位:治疗师站在治疗床床头,将双手拖住患者枕部并给予稳定支撑。

(3)方法:将头向后仰。

(4)注意:当患者仰卧位时,将头置于床沿外才能完成整个颈椎的后伸。

3.颈椎的侧屈

(1)患者体位:仰卧位,头置于治疗床边缘。

(2)治疗师体位:治疗师站在治疗床床头,将双手置于患者头两侧并给予稳定支撑。

(3)方法:将患者耳朵贴近肩膀。

(4)注意:颈椎侧屈时需保持在屈伸平面的中立位。

4.颈椎的旋转

(1)患者体位:仰卧位,头置于治疗床边缘。

(2)治疗师体位:治疗师站在治疗床床头,将双手置于患者头两侧并给予稳定支撑。

(3)方法:将患者的头转向一侧(图6-3-12)。

图6-3-12 颈椎旋转被动活动

(4)注意:颈椎旋转时需保持在屈伸的中立位。

(二)主动活动

患者坐位,分别做颈椎的前屈-后伸、侧屈、左右旋转活动。

二、腰椎活动度训练

(一)被动活动

1.腰椎的屈曲

(1)患者体位:仰卧位,屈髋屈膝。

(2)治疗师体位:治疗师一手放于患者大腿远端后侧,一手放于足底。

(3)方法:将患者膝关节抬起,并让膝关节靠近胸部,当髋关节完全屈曲且骨盆后倾时,腰椎屈曲。可通过抬起患者骶骨以达到更大范围的屈曲(图6-3-13)。

图6-3-13 腰椎的屈曲

2.腰椎的伸展

(1)患者体位:俯卧位,下肢自然伸直。

(2)治疗师体位:治疗师一手稳定胸椎,一手放于大腿下。

(3)方法:抬起患者大腿使其骨盆前倾、腰椎后伸。

3.腰椎的旋转

(1)患者体位:仰卧位,屈髋屈膝。

(2)治疗师体位:一手放于对侧肩以稳定肩关节,一手放于对侧膝关节外侧。

(3)方法:将患者双膝同时向一侧推,直到对侧的骨盆离开治疗床(图6-3-14)。

(二)主动活动

患者站立位,分别做腰椎前屈-后伸、侧屈、左右旋转的活动。

附:持续被动活动(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CPM)

CPM是由加拿大著名骨科医生Robert Salter首创。CPM是一种有效预防关节活动受限的被动活动方法。从CPM发展至今,很多研究表明CPM能够预防关节损伤、促进关节软骨再生和修复。

图6-3-14 腰椎旋转被动活动

CPM的治疗作用包括:①预防关节挛缩和软组织粘连;②促进肌腱和韧带修复;③促进活动关节伤口愈合;④通过增加滑液的分泌来促进关节内软骨的修复和再生;⑤预防制动带来的并发症;⑥促进ROM的恢复进程;⑦减轻术后疼痛。

操作程序:①使用时间:术后即刻开始,如手术部位敷料较厚,建议在术后3d内开始;②确定关节运动弧大小和位置:术后即刻常用20°~30°的短弧范围;然后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逐渐增大活动范围,直至最大的关节活动范围;③确定运动速度:可耐受的运动速度为每1~2min一个运动循环;④疗程:根据不同的程序,使用时间不同,可连续24h操作,或每次连续1h,3/d,疗程至少1周或达到满意的关节活动范围。

适应证:①骨折术后;②关节成形术、人工关节置换术、关节韧带重建术后;③创伤性关节炎、肩周炎、退变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以及化脓性关节炎引流术后;④关节挛缩粘连松解术后;⑤关节软骨损伤、自体骨膜或软骨膜移植修复术后。

禁忌证:连续被动运动产生对应关节面有害的应力时或造成正在愈合组织过度紧张时,不宜采用。

注意事项:术后伤口内如有引流管,注意不要夹闭引流管。手术切口如与肢体长轴正交者不宜采用。注意避免合并使用抗凝治疗,否则易造成血肿,程序的设置应根据患者反应、外科手术方式或疾病的整体情况调整。

(苏 彬 南海鸥) Jfa3XEhd2j46yR3afru2HioIWTKDu2/S3P9kGzsP++NQDHLq3Mfh3jl52zhtiA6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